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

冷汗直冒的不止是劉秀,當從告密的李軼處,得知那封書信內容時,準備北巡去昆陽看看一個月前大戰殘餘,順便督促大軍進攻洛陽的更始皇帝劉玄,亦頗爲後悔!

“早知劉秀與第五倫有故,不曾想二人關係,竟到了託妻獻子的地步?”

若真如此,有劉秀從中迴旋,那他設想讓劉伯升與第五倫火併,使虎狼互鬥皆疲的想法就成了笑話,可因聽聞西漢之立後劉玄頗急,加上劉伯升早就數次請攻關中,在他北巡之前,就已經率部向西北進發,攔之不及了啊!

綠林渠帥們提議道:“陛下不如先收捕劉秀,以爲人質。”

劉玄一向優柔寡斷:“可朕記得,劉秀與伯升雖爲兄弟私下關係不善。”

這件事也是劉秀昆陽戰後讓人宣揚的,雖然劉伯升不屑於做,但劉秀打完仗故意與旁人說:“這一戰之後,伯升應該不會再看輕我了。”

劉玄也記得,年少時在舂陵,劉秀緘默寡言,常爲伯升所笑,說他一輩子就是小地主盯着人稼作的命。

相較於劉秀,還不如以劉伯升留在南陽的妻、子爲質有用吧?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都得弄個清楚,於是更始下令加快了前往昆陽的速度,走了半天后又擔心劉秀得知事泄會謀反,聯想到他三千騎破三十萬的名聲,又遲疑了。

然而就在這時,卻得知劉秀竟主動孤身來迎,頓時大喜,又想給劉伯升設“鴻門宴”那天一般佈置,刀斧手藏於帳外,只等更始投玉佩,就出來將劉秀拿下!

豈料劉秀卻毫無防備,還滿臉喜色,拜謁劉玄後,就請他爲一樁親事做主。

“臣先前請謀人與子張(馬武)將軍納采,請聘其妹爲妻,今已談完了請期,吉日就定在後天,軍中從簡,就欲在昆陽完婚,敢請陛下允諾,做臣的見證人!”

嗯?劉玄一愣,劉秀的未婚妻不是被擄到關中去了麼?這是何意,瞥了一眼旁邊的人,朱鮪遂不懷好意地問道:“文叔,汝那陰氏夫人怎麼辦?都娶進來,誰做大,誰做小。”

此時此刻的劉秀,忍着心裡的難受,一副渣男臉道:“陰氏與我尚未完婚,就被新軍擄走,恐已失節,臣今爲陛下封侯,焉能再娶此婦,自取其辱?”

“更何況,有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也,還望陛下勿笑。”

好一句貴易交,富易妻,劉玄都笑了,可以理解。

劉秀又掏出了那份第五倫的信,主動招供:“說起陰氏,臣還有一事要稟報。”

劉玄接過看後,故意驚訝道:“原來汝陰氏夫人尚在,還被第五倫所救,約文叔去關中團聚啊!”

他演技不過關,略顯浮誇,劉秀卻演得極其到位,垂首哭訴道:“陛下,此乃第五倫陰毒之計也。”

“想臣與第五倫,不過是數年前在常安見過一面,並無深厚交情。”

“交情淺薄?”朱鮪反問:“我怎聽聞,第五倫奉王莽之命來南陽時,文叔曾與他相互贈玉,聽說還隨身佩戴,日常把玩。”

劉秀解釋道:“第五倫初至河北,確實曾派人來聘請我爲吏,但我知其曾剿滅復漢人士,以爲是新朝死忠,故而屢屢拒絕。但尚敬其孝義之名,以爲楷模,可是……”

他搖搖頭:“但第五倫深受王莽厚遇,卻以新將叛王莽,以臣逐君。他不過是看莽朝即將傾覆,投機反戈罷了,如此不忠不義的小人,焉能信任?”

“第五倫若真視我爲友,大可將陰氏送回。信中名爲邀約,實爲威脅,此人種種行徑,臣不恥與之同伍,已將其所贈污玉,置之於狗彘圈中了!”

第五倫與王莽解釋自己與劉秀關係時也這麼說,但他是假扔,而劉秀,被逼無奈,是真扔了!

劉秀向更始表明心跡,所說的話,半真半假。

“第五倫之師嚴伯石死於宛城,相當於是吾兄伯升親手所殺,第五倫一向自詡忠孝仁義,忠已不好再提,這事師之孝無論如何不能丟下,他與吾兄,與我,已是不死不休的仇敵!”

“如今第五倫送這封信,必是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傳言陛下與我兄弟不和,刻意離間,欲使大漢內鬥,而他好坐收關中!那劉嬰一直在長安,如何忽然跑到了隴右,臣懷疑,這所謂的西漢之立,亦有第五倫手筆!”

“臣絕不會屈從於他的威脅,妻子如衣服,大不了換一件,臣已有馬氏淑女爲良謀,焉能爲陰氏一有污之人奔赴關內?”

“臣忠君之肝膽,願剖而獻之!”

說罷劉秀一拉衣襟,敞開胸膛,就請劉玄將他殺了,看看心肝是紅是黑!

一旁的李軼、朱鮪尚有懷疑,但劉玄卻已經信了大半,親自上前扶起劉秀:“文叔乃是昆陽功臣,又與朕有二十多年交情,垂鬟時就是玩伴,第五倫此計拙劣,朕豈有疑慮?”

一時間君臣相笑,攜手進入昆陽,這兒已經被綠林渠帥來換了防務,而劉秀的少量親信挪到了關。,劉玄與劉秀一起登上關城,指點詢問上月初一在此的鏖戰,然而劉秀卻未嘗自伐功勞,依然推於王鳳、王常等人頭上,表現得十分謙遜卑微。

劉玄就喜歡這樣的人,而不是劉伯升那種咄咄逼人,對劉秀的懷疑暫時打消。他甚至在兩日後替劉秀和馬武之妹主持了婚禮,馬武尤其高興,除了在末席喝着悶酒的陰麗華之兄陰識外,皆大歡喜。

禮儀結束,一對新人攜手進入洞房後,賓客盡歡,唯獨陰識在外頭吐了一會後,喃喃道:“劉文叔負了我家。”

在陰識看來,他們陰氏做了巨大的犧牲,他一意孤行,不顧父親反對,毀家紓難,投身舂陵劉氏的事業,最終惹得家破人亡,父母妹妹弟弟都被擄走,本以爲劉秀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有了妹、弟消息可以去將她們救回來,豈料竟另結新歡。

倒是馮異給陰識拍着背,有些話卻不好說出來,自從昆陽之戰後,馮異就對劉秀傾心,與之交情莫逆。二人甚至到了談論兵法、天下時勢,夜深了直接同榻而臥的程度。

所以馮異知道,劉秀接到信後這些天,看似言笑依舊,然而夜裡卻在偷偷哽咽落淚,次日馮異一瞧,枕蓆之上涕淚斑斑,看來其對陰麗華,確實是有情義在,陽爲談笑,陰寓悲傷,絕非嘴裡說的那般輕鬆絕情。

馮異心中慨然,還幫忙將枕蓆換了,以免他人發現。

他知道陰識是靠得住的,遂低聲相告,聽得陰識愕然,馮異知道以劉秀的脾性,或許是愧見陰識了,遂勸他:“不如去西方追劉伯升,一同揮師進關中,看看能否解救君之妹、弟,他日或能與文叔相聚。”

陰識擦了擦嘴角,朝馮異作揖,他要回宛城帶上僅存的陰氏徒附數百,毅然縱馬西行!

然而劉秀雖靠着自己的機敏逃過一劫,但劉玄之所以不殺他,不僅是因爲舊交情,還因舂陵宗室裡喜歡劉秀的人太多,從劉良、劉賜這些長輩,到外放的劉嘉等,都和劉秀交情莫逆。而諸將也頗愛劉秀的謙遜分功讓財,敬佩其昆陽之功,劉玄若真敢殺劉秀,必定人心大失。

想來想去,還是“借劍殺人”爲妙。

於是劉秀婚後第三天,劉玄便舊事重提,打發劉秀代自己巡行東方陳、樑之地,那兒是赤眉董憲、樊崇、樑王劉永的地盤,勢力錯綜複雜,而劉玄答應讓劉秀帶去的人,也從數千,變成了百來人,相當於將他兵權給收了。

“東方傳檄而定,文叔足堪此任。”

這簡直是在刁難劉秀,但劉秀卻欣然答應,受了“破虜大將軍”的印綬後,離開了昆陽。

劉秀只帶了百人離開昆陽,在太學時就亦師亦友的朱祐,曾在育陽城追捕他,不打不相識的陳俊,這兩個南陽人自然相隨左右。

其餘則都是潁川人,父城人馮異自不必提,已經成了劉秀的死忠。

馮異還給劉秀推薦了同郡人銚(yáo)期,此人以至孝聞名,身材魁梧。他被任命爲賊曹掾,畢竟劉秀得了“破虜大將軍”的名號,是有資格開幕的。

當初綁了馮異來投的襄城人傅俊,過去是個小亭長,昆陽之戰前,他的全家老小都被新軍屠戮,剛安葬完親族,劉秀路過襄城時,他立即帶領賓客百多人,日夜兼程,追上了劉秀,甘當馬前卒。

又有潁陽人王霸,此人亦參加了昆陽之戰,文武雙全,說起來還是劉秀在太學的“師兄”,以功曹長史的身份追隨。

同爲潁陽人的祭遵是個縣吏,昆陽之戰就發生在他老家邊上。昆陽之戰後,他多次求見劉秀,終於在劉秀手下討得個門下吏的職務。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還有郟縣人臧宮,本是綠林渠帥馬武的屬下,如今劉秀與馬武結了親,不放心他安全,遂派了臧宮同行。

回頭看着相隨的衆人,劉秀打趣道:“別看我人數雖少,然將卻多。”

但王霸等人卻憂心忡忡,如今時局混亂,他們這點人馬,一支盜賊就能沖掉,而聽說樑地的劉永雖接受了更始封號,卻不讓更始派去的二千石入城,赤眉更是複雜。

朱祐甚至復提舊事:“倒不如繞道北方,去關中與劉伯升匯合。”

但劉秀卻始終顰眉不答,就這樣一路爭論,對入關投劉伯升和東去自己幹之間躊躇,當他們快走到潁陰縣繁陽亭時,又有人追來了。

“文叔,文叔留步!”

劉秀回過頭,卻見一身材高俊的青年縱馬而至,卻是當年在太學同舍的好友鄧禹,他早已不復當初的小矮子,個頭躥了許多,驢載不動,要騎高頭大馬了。

“仲華怎麼來了?”劉秀知道,鄧氏在更始政權裡亦是大興,他姐夫鄧晨,其侄鄧奉都做了二千石級別,而鄧禹因爲其年少神童之名,多次被更始派人徵辟,然此子卻一心在家讀着兵書,沒有出仕。

劉伯升西去,他也沒跟隨,今日怎來了?看他氣喘吁吁,身後揹着沉重的包袱,按照鄧禹的喜好,裡面應該是簡策書籍,手裡持着竹杖,下馬後幾步上前,竟拜在劉秀面前。

劉秀看到鄧禹來頗爲歡喜,戲言道:“仲華,我如今是‘破虜大將軍’,得專封拜,你如此遠來,莫非是想通了,願意出仕?”

鄧禹卻搖搖頭:“不願也。”

劉秀頗奇:“官不願爲,何苦僕僕風塵,前來尋我?”

鄧禹擡着頭,看向劉秀,早在太學時,他就欽佩劉秀的爲人,回到南陽後,衆人皆以劉伯升爲首腦,唯獨鄧晨和鄧禹二人覺得,真正能成大事的,是劉秀!

於是鄧禹第一次,改變了對劉秀的稱呼,朝他頓首。

“但願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功勞,垂名竹帛,便足稱快了!”

這句話說得劉秀大爲震動,半響後卻笑出了聲來。

衆人都在說“東方兇險,不如西方與伯升匯合”,但一來眼下折返,就會直接導致更始與他們兄弟的決裂,斷了伯升後路。二來,自昆陽之後,劉秀心中也有一個聲音,在蠢蠢欲動。

如今卻是鄧禹,道破了這個聲音。

威加四海麼?安知,非僕之志願也?

“仲華此來,如鳥添翼。”

劉秀扶起鄧禹,看向隨行衆人笑道:“我在南陽潁川,在更始、綠林身邊,酷似籠中之鳥,網中之魚。此去一行,如鳥上青霄,魚入大海。”

自己的命運,得由自己來掌握了。

“接下來,便是兄弟上山,各自努力,伯升往西,而我,向東!”

……

劉秀攜宛潁豪俊東去之際,在遙遠的西方,已經被新莽導江卒正控制的成都城中,公孫述也從南下的弟弟手中,得到了那被秦漢視爲珍寶的東西。

王莽的不孝庶子王興戰戰兢兢跪在堂下,而如今西蜀的主人公孫述,卻也跪在案几前,小心翼翼地解除錦囊,因爲手有些顫抖,廢了好大勁,旁人看得着急,卻又不敢幫忙。

錦囊之內,還有一個硃紅小匣,用金鎖鎖着,公孫述輕輕將其開啓,卻見裡面躺着一枚玉璽:方圓四寸,上鐫六螭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沒錯,確實是傳國玉璽。”

公孫述長舒了一口氣,捧着玉璽站起身來,哈哈大笑。

天意,這就是天意啊!

“兄長,更始已擊破漢中,遣人慾傳檄蜀地,吾等……要歸順麼?”

“我不復漢。”

這半月之內,已經控制蜀、廣漢兩郡,自封爲“益州牧”的公孫述先前還有猶豫,此刻得了玉璽後,卻決心已定!

“假意派人相迎使者,再讓人冒充漢兵,大肆在廣漢郡燒殺擄掠,以引發蜀人厭惡,而我以安緝民衆爲名將漢使驅逐,閉蜀道而守!”

“我要一統益州,而後自立爲王,他日,甚至可建帝業!”

公孫述捧着寶貝,他也是個迷信的人,玉璽在手,天命我有!

“新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這其中,也註定要有公孫氏一份!”

……

而在渭北櫟陽城,嶄新的“魏國”也開始了建立後第一次軍事朝會,第五倫不穿冠冕,而着戎裝,在他和一衆臣僚面前的,是一塊巨大的地圖:加班加點製作的天下地形圖,起碼囊括了這些年第五倫用腳步丈量、收集的雍州、司隸、幷州、冀州、豫州、兗州乃至於荊州。

和一般的地圖不同,此圖是立體的,就像那次因爲做得太好,羞得馬援將米山砸了的物什一樣,以兵棋旗幟代表不同的勢力:綠漢是綠,赤眉是赤,新朝是黃,而第五倫的勢力,已經升級成了鍍金。

第五倫將代表己方的兵棋舉了起來,挪過了黃河。

шшш¸тт kǎn¸℃O

“吾等,又要過河了。”

但過去,在新秦中,在魏郡,第五倫只是小卒子,在新朝體制內規規矩矩地行進,亦或是西返渡河入關造反時的橫行亂撞。

而現在,他已經從棋子,升格成了下棋人,操盤手。

在萬脩、景丹等羣臣注視下,魏王倫,將兵棋重重插在堯之都、禹之封,山河表裡的河東郡上!擡起頭,目光炯炯有神,看着他一手聚攏草創的將吏羣臣道:

“諸君。”

“開始罷!”

這天下,鹿死誰手!?

……

PS:第二卷完。(第一卷就是上架前,第二卷本來想斷在223章,猶豫了一下放在這裡了)

捋下大綱,第二章鴿了,老規矩,明天后天補更(連續兩天三更)。

另外,全書一共會有五卷,五字,行!

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50章 廣廈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689章 祝融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327章 離譜第599章 不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42章 殺人第686章 舊情第327章 離譜第499章 強渡第374章 銅馬帝第436章 軟柿子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309章 磨豆第448章 山海情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434章 國野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17章 再見第509章 斧頭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644章 漢魂第79章 遇事不決第679章 驚喜第561章 武安第104章 封王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2章 改名狂魔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330章 你坐啊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490章 禹跡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02章 破釜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670章 赴會第655章 對手第507章 雙兔第661章 漢中第345章 突騎第303章 摸尾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3章 秋菊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16章 野獸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38章呼吸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214章 稱帝第261章 西漢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189章 亂殺第602章 不行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530章 破防第548章 山頭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382章 棄地第182章 福報第259章 西涼軍第301章 退婚第364章 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263章 家書第93章 橫刀立馬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485章 鬼第296章 跳舞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385章 持久第493章 預判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10章 七寸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17章 友軍
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50章 廣廈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689章 祝融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327章 離譜第599章 不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42章 殺人第686章 舊情第327章 離譜第499章 強渡第374章 銅馬帝第436章 軟柿子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309章 磨豆第448章 山海情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434章 國野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17章 再見第509章 斧頭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644章 漢魂第79章 遇事不決第679章 驚喜第561章 武安第104章 封王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2章 改名狂魔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330章 你坐啊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490章 禹跡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02章 破釜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670章 赴會第655章 對手第507章 雙兔第661章 漢中第345章 突騎第303章 摸尾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3章 秋菊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16章 野獸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38章呼吸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214章 稱帝第261章 西漢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189章 亂殺第602章 不行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530章 破防第548章 山頭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382章 棄地第182章 福報第259章 西涼軍第301章 退婚第364章 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263章 家書第93章 橫刀立馬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485章 鬼第296章 跳舞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385章 持久第493章 預判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10章 七寸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17章 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