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逢強敵

夕陽漸落,染紅了一片晚霞。

秦軍營帳,人馬嘈雜,從前線撤回的七八萬人,正在潰散中調整隊伍。

董翳被兩名副將扶入帥帳內,章邯和司馬欣等人正在研究攻打函谷關的部署,任誰也沒想到十萬大軍會在澠池小城敗下陣來。

章邯見狀趕忙上前相探,不解道:“小小城池,怎會敗軍而回,難道幾路義軍真的如此頑強鬥狠?”

董翳咳嗽兩聲,吐出一口鮮血,被副將扶在椅子上,渾身虛脫,疼痛難忍道:“回稟將軍,義軍人數雖衆,但力量分散作戰無力,根本不是我軍的對手,不知爲何就在快要破城之時,一名燕兵站在牆頭上拉弓猛射一箭,竟行出二百丈,在冷不猝防之下,中了一支鐵箭,登時昏死過去,後面的事就不清楚了。”

他身邊一名叫鄭嶽的副將回到道:“稟將軍,在董將軍中箭之後,那名燕兵又連發兩箭,射倒了大軍旌旗和驚雷戰鼓,導致前線軍心紊亂,被義軍反撲傷亡慘重,末將見再攻下去於事無補,將士們鬥志全消,便下令撤軍回來稟告將軍,由章將軍定奪。”

章邯不敢相信道:“三箭擊退我軍十萬精兵?”

他一向自詡臂力過人,射術高超,但也只能彎弓射到百餘丈,燕軍中竟藏龍臥虎有這麼一號人物,當真小看了這羣遊散雜軍,此際心下好奇,觀察董翳肩頭的箭羽,在鐵箭桿身上赫然篆刻着“龍”的小字,頓時震驚道:“是他?真的是他!”

帳中諸將都很吃驚,心忖此人竟是將軍的舊識,小小燕軍中有誰能讓將軍這麼大反應?

章邯仔細端詳確認無誤後,長嘆一聲,坐回帥位上臉色驟變,環顧衆人道:“在洛陽城外我軍先鋒被燕兵伏擊,本將就一直納罕,弱小的燕軍怎麼有膽掉過頭殺個回馬槍伏擊秦軍,當時看了中箭將士的弩箭就覺得事有不妥,今日證實了本將所猜無誤,爾等可知射箭的神秘人是誰?”

衆人鴉雀無聲,猜想半晌也猜不到,均搖頭相顧。

章邯眉頭緊鎖,臉色凝重,一字一字地吐出道:“龍……天……羽!”

在場將士頓時喧譁失色,大氣也不敢喘,均忖原來是他,怪不得!

……

龍天羽回到營地,與李月瑤、雪夢依、夏侯嬰等人聚到帥帳內,共同商討下一步的軍事部署,諸人深知第一波秦軍被擊退,很快章邯就會帶後方大軍攻來,以城內守軍力量而言,根本抵抗不了。

包括龍天羽在內,即使這十幾萬人由他統領,對付那二十餘萬秦兵悍卒,得勝機率也十分渺茫,畢竟兵貴神速,在精不在多,每次以少勝多,全因他手下都是隨他南征北戰的精兵,調動靈活行動統一,而且勇猛過人不畏強敵,這才能保證每次作戰的勝利。

如果指揮這羣紀律鬆散,毫無征戰經驗的聯盟義軍,這場仗不用打,他也知道必敗無疑了,因爲實在找不到得勝的理由。

雪夢依迫不及待地問道:“天羽剛纔說有破敵之計,依依當然想聽了。”

李月瑤也好奇道:“面對後面章邯的二十餘萬秦兵,咱們除了向函谷關撤軍,明哲保身,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破敵之計,龍郎,月瑤也好想知道啊!”

龍天羽見二女眸光凝碧,柔情無限,帳內燭光映在她倆晶瑩潤澤的臉頰上,泛着瑩光異彩,加上二女絕世芳容,不禁看傻了眼,頓了頓才道:“澠池前有秦軍進逼,後有楚軍虎視眈眈,形勢嚴峻,對於其它義軍來說,要想活命只有兩條路:一是退向函谷關外,立下投名狀完全歸順楚軍,尚可保全一時性命;二是想辦法讓章邯退兵,動用武力硬拼那是行不通的,就目前的實力完全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

雪夢依把目光瞧向李月瑤,心想她令尊可是權橫楚國的上國柱,只要她修書一封通傳楚軍將帥,沒有理由見死不救吧。

李月瑤感受着名姬灼熱的目光,已明白對方的意思,搖了搖頭嘆道:“別看我了,我這楚相之女只是掛牌的,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即使我爹下令,估計項羽也未必會放過義軍,因爲他不甘心只做楚國的一名將軍,畢竟他不是楚國人,擁兵在手還會任從調遣支配嗎?

“其次義軍與龍軍不同,假如項羽想稱霸天下,定會採取范增的毒計,以義軍來抵抗秦兵,不到兩敗俱傷時,他是不會開啓函谷關門,這樣做不但可以消弱秦軍力量,更藉助秦兵替項軍掃清統一六國的絆腳石,你說他豈會放過這次絕佳的時機。”

雪夢依臉色變白,吃驚道:“你的意思是咱們處境進退兩難,只有擊退章邯大軍的一個途經,可……可現在兩軍實力相差太過懸殊,除非由龍將軍親自率領,像彭城戰役一般以少勝多,再一次打破章邯,不然的話天底下誰還有這個本事呢?”

龍天羽暗想:“美女,你也太看得起在下了吧!”

他雖然不想令佳人失望,但如今處境對抗秦軍的確束手無策,連連苦笑道:“不是我妄自菲薄,面對城外攻城的大軍,我也愛莫能助,今日三箭只不過走運擊退第一波先鋒軍,後面那麼將帥和敵兵,再想像上次以箭術輕易退兵,那時不可能的。”

雪夢依急道:“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李月瑤牽住名姬的玉手,安慰道:“依依彆着急,先聽龍郎把話說完,相信他自有一番妙計。”她看丈夫不慌不忙,身陷絕境依舊十分鎮定,想必訂好了計策針對敵兵。

雪夢依點了點頭,聽她無意中喚着龍郎,把自己也牽帶其中,頓覺不好意思,雙頰立刻暈紅,偷瞧了龍天羽一眼,羞澀地低下螓首。

龍天羽心想還是才女冰雪聰慧,從我的舉止上猜出我不會沒有計策對敵,淡淡笑道:“瑤妹不必誇我,此時已不是我出面帶軍就能解決的了,事實上我若公開身份路面,不但會讓章邯猜到城中實力,即使項羽也不會輕易放過我,那我就來個虛虛實實,不用交兵勝敵便讓章邯不攻自退。”

衆人皆是一頭霧水,不知他葫蘆中到底買的什麼藥,滿臉狐疑地瞧着他,雪夢依畢竟與他接觸時日不多,不像龍天羽身邊的諸將明知高深莫測但也見怪不怪了,她卻越神秘就越感好奇,追問道:“不勝敵如何退敵啊?龍將軍,你快說啊!”

李月瑤在旁拉住她的手臂,格格笑道:“你不知道,龍郎他就是這樣,沒到關乎存亡的關鍵時刻,他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的話好像都是玄機一樣,就是他的結髮妻子也收口如瓶。”

雪夢依自覺太魯莽心切了,心想她這番話是有意還是無意呢?越想“結髮妻子”越覺得臉頰不爭氣地滾燙,心跳也如小鹿受驚一般亂跳着,垂下臉龐生怕意中人瞧見。

龍天羽一手按住她二人相握的玉手,哈哈大笑道:“放心吧,爲夫自有道理,這次不但要退去章邯大軍,還讓項羽吃不了兜着走。”

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五章 反客爲主
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五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