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16章 【啓用舊將】

衆人原本心中有些慌亂,聽徐達說納哈怵和朵兒不花千算萬算卻算漏了一處,就如看見一盞明燈,異口同聲地問:“算漏了何處?”

徐達冷峻的臉上閃過一絲冷笑,指着沙盤道:“密雲!”

“密雲?”朱棣、湯和、傅友德都有些不明白。

徐達點了點頭:“正是密雲。納哈怵和朵兒不花只看到我們的軟肋,卻忘了自己的軟肋。哼哼,他們的軟肋,就是可以直抵他們兩軍中間的密雲。朵兒不花盯着永平,防着遼陽,卻並不防備西邊,因爲西邊有納哈怵的二十萬精兵。可他忘了......我們只要出密雲,就可以從出現在他的西邊。納哈怵則是盯着延慶,東邊有朵兒不花,也絕不會防備東邊,所以,只要我們從密雲出塞,必然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聽徐達對布軍、駐防、元軍軟肋侃侃而談,衆人手心都捏出汗來,只覺得驚心動魄,比去戰場打一戰還心力憔悴了幾分。也這才知道做一位決勝千里之外的三軍統帥有多麼不易。更何況徐達這位統帥在戰場上廝殺起來也往往是身先士卒,這也就難怪他可以獲得官軍的愛戴和皇帝的信任了。

朱棣聽了,也這才初初嚐了嚐爲將爲帥的滋味兒,依着徐達的話想象着偌大戰場只覺得想做了一場夢一樣,迷迷糊糊,卻又格外令人亢奮,卻也不無焦慮地道:“魏國公,如今昌平衛都已被調往秦晉,昌平實際上已是空城,豈不危險?”

“什麼?昌平被調空了?哪個殺才乾的?”信國公湯和和潁川侯傅友德聽了都是一驚,嚇得也沒了顧忌,張口就罵了出來。

“二位兄弟不可胡言!”,徐達淡淡地朝湯和、傅友德擺了擺手,面色沉鬱地踱了幾步:“據我所知,戰事剛起時,北平都指揮使陳亨就將通州衛的房勝、北平衛參知政事華雲龍、昌平衛千戶李彬、北平都指揮通知陳珪調往了秦晉之地,襄助秦王和晉王。”

“什麼?這......”,傅友德性子淺,正想說陳亨的不是,卻旋即想起來這陳亨是晉王朱棡的岳丈,晉王朱棡又與自己還算交好,於禮於私都不該多說,便忙又住了嘴,臉卻漲得通紅。

信國公湯和是個謹慎訥言的人,當徐達說起調走衆將的是北平都指揮使陳亨時,湯和就已經想起來陳亨是晉王朱棡的岳父。湯和想着,陳亨會如此做法,裡面的文章只怕比面上要深得多。如今洪武皇帝越發的乖戾暴虐,多少功臣沒有下場,湯和又豈會願意攪和到皇子中間這攤渾水裡呢?故而只是低着頭盯着沙盤,假意思索,似乎什麼也沒聽到。

徐達神情淡漠,似乎什麼也沒想,似乎也沒看出湯和和傅友德二人的異樣,端詳着沙盤說道:“如今納哈怵的二十萬精兵屯集金山,盯着的就是白羊口和延慶這兩處薄弱的關隘,如若昌平這處後盾沒有支撐,只怕凶多吉少啊。如今納哈怵沒有輕舉妄動,只是因爲不明情由罷了。一旦他得了消息,可就來不及了。”

傅友德和湯和雖不願惹事,可軍前戰事的成敗只是一念之間,心裡也知道事態緊急,一旦白羊口和延慶被破,三名主將是難逃其責的,便也附和着道:“如今昌平、白羊口、延慶一帶是關鍵,得趕緊把這個窟窿堵上纔是。”

徐達點了點頭:“從懷柔的左軍分兵五千,趕赴白羊口和延慶兩處。再從中軍調撥五千去昌平”,說着徐達卻不禁撫額沉思起來:“白羊口和延慶兩處關隘各有兩千五百人駐守已是夠了,只是昌平極爲重要,兵可以從中軍調撥出去,可是主將該用誰呢?昌平太過緊要,可大意不得啊。”

“總兵馬雲可好?”湯和建言道。

徐達想了想,卻搖了搖頭:“馬總兵征戰多年,大戰也打過不少,勇武有餘,謀略不足。而且昌平位處燕山深處,地勢、關隘都極爲複雜,馬雲對此也並不熟識。打起戰來,只怕容易出亂子啊。”

湯和、傅友德一想也是,燕山都是崇山峻嶺,地勢陡峭,如何防備、如何設伏、如何偵查,沒有一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主將是不成的,卻也一籌莫展:“熟悉燕山一帶的主將已經有四個被調離了北平,如今通州還空着呢,又上哪兒去尋主將呢?”

徐達皺眉點了點頭,忽然看着朱棣,似有似無地問道:“殿下,願北平都指揮同知柳升可是在您的府裡?他可是在這燕山一帶徵戰近十年的人了,與元兵打過的戰數都數不過來,聽說原先也在昌平呆過,這麼一個現成的主將怎麼就沒想起呢?”

“柳升確已投奔在燕王府,不僅他,還有叫譚淵和薛祿的兩個也是在本王的府裡,譚淵和薛祿都是在昌平衛的居庸關裡當值,武藝戰法都還過得去”,朱棣含笑點了點頭:“這次他們也都隨本王來了牛欄山,大將軍有什麼使得着他們處儘管吩咐就是。如今本王都在軍營效力,何況他們呢?”

朱棣一番話說得衆人都笑,徐達心裡卻明白,朱棣這話看似輕飄飄的,實際上已將重點帶到北征大軍要調用他的護衛上面來,反將徐達親自點將的嫌疑掩了過去,徐達心下也是暗自讚歎這位年輕的燕王機敏異常。

傅友德直性子,聽說有這麼幾個人,忙道:“既有現成的這麼幾個人兒,豈有不用之理?殿下也都這麼說了,大將軍就儘管發令就是了。若再遲疑,只怕白羊口和延慶危矣,那時分,再想要挽回,不就遲了麼?”

湯和心底雖覺得有些說不出的怪異處,可如今形式危機,確是沒有其他人選了,便也同意:“嗯,既然如此,那就趕緊調軍護住昌平再說!”

徐達見衆人並無異議,便頷首朝營帳外吩咐:“周鶚、吳立可在?”

門外守着的參將周鶚、吳立聞聲趕緊進來,徐達也不待他們行禮,匆匆吩咐道:“去請燕王殿下的柳升、譚淵、薛祿三名護衛到中軍大帳!”

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38章 【燒鵝傳說】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43章 【夜探灰山】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44章 【怪誕私邸】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36章 【疑案重重】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10章 【慧眼識主】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五卷16章 【忍辱負重】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二卷44章 【計中有計】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二卷40章 【舊時淵源】四卷44章 【大慶壽寺】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三卷36章 【據爲己有】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40章 【同胞兄弟】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39章 【御醫華中】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十章 【殺伐工匠】五卷49章 【朝廷設謀】
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38章 【燒鵝傳說】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43章 【夜探灰山】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44章 【怪誕私邸】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36章 【疑案重重】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10章 【慧眼識主】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五卷16章 【忍辱負重】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二卷44章 【計中有計】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二卷40章 【舊時淵源】四卷44章 【大慶壽寺】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三卷36章 【據爲己有】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40章 【同胞兄弟】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39章 【御醫華中】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十章 【殺伐工匠】五卷49章 【朝廷設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