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15章 【謀之以詐】

道衍言及一旦秦王私邸被破,但凡涉案的“紅線頭”恐怕都難逃多疑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屠戮。朱棣隱隱從話中揣測出了道衍的用意,眸中波光不禁爲之一閃。

道衍微微頷首,嘴角吊笑,冷冷道:“徐旺乃是秦王耳目確屬無疑,證據卻捏在殿下的手裡。只是此人已死,事情是否要說出來,如何說法,全在殿下您一念之間。一旦秦王私邸被破,紅線頭公諸於衆,殿下只需一句話將死了的徐旺點出來,那當年身爲知府的茹太素只怕便難逃嫌疑了。以當今萬歲的性子,他茹太素又曾是惹下聖怒之人,就算給他十條命,只怕也難逃一死了。嘿嘿嘿,殿下以此迫他,他必然不得不從。到時候,只要他站出來佐證......葉伯巨的嫌疑便就此洗去,太子也將從此得到徹底清白了。”

朱棣聽了,暗暗點頭,卻又忽然蹙眉沉吟起來:“大師所言雖然在理,看似可行。只是......只是要迫那茹太素,洗清葉伯巨的嫌疑,先就要攻下棲霞山。可是......要攻棲霞山,又想不惹禍上身,便得有太子出面。要太子無後顧之憂,卻又先得洗清葉伯巨嫌疑,還他清白,他才能放開手腳支持本王。這兩下里豈不互相攪鬧一處,不可兼顧麼?怎能這攻下棲霞山之前迫那茹太素來佐證?”

道衍覷着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卻擺手笑道:“殿下思慮極是,能看事如此透徹,實在令人敬服。但是此事要辦起來卻不難。殿下試想,您如今手裡捏着兩個巨案,山陽縣距應天府少說也有數百里,京師發生了什麼,那身在山陽縣的茹太素又如何能及時知曉?殿下只需派一可靠精幹之人赴山陽縣將他茹太素拘禁隔絕起來,再以棲霞私邸被迫、徐旺‘紅線頭’身份大白於天下來詐他一詐,嘿嘿嘿,不愁他不上當招供!殿下拿了他口供便還了太子清白,再借太子智力剿了棲霞山,豈不兩全了麼?”

“妙!秒啊!哈哈哈”,朱棣聽罷不禁撫掌而笑:“大師之謀真能通鬼神也!”

道衍淡淡一笑,渾不在意,只是捻着念珠繼續謀劃道:“殿下謬讚貧僧了,我只是個靜心修佛之人,豈敢得此讚譽?”,說着話鋒一轉:“此計雖然可行,只是這去山陽縣詐茹太素之人須得膽大心細,沉穩多謀才行。這樣的人......原本丘福較爲合適。只是他如今留在了北平府,殿下身邊的人嘛......朱能與張武有膽有勇,忠心不二,只是謀略機變不足。那新收的青面漢子柳升......無論膽略還是謀略都是有的,只是過於訥言,雄辯機巧不足了些;鄭和年紀尚幼,尚不足以獨當大任。殿下且看看,如此數下來......這麼一件大事,殿下身邊竟然沒有可用之人啊。”

朱棣聽得很仔細,也不禁蹙眉:“大師有識人之明,本王身邊的人裡面確實......確實沒有可以勝任的。原本......原本張玉是個合適人選,此人與本王私交甚篤,當年楊府的管家楊英便是他擒住了,私下送與本王的。此人是個儒將,文韜武略,人品性情,俱都是人中之傑。只是他如今在五軍都督府任正二品的都督僉事,地位過於招眼了些。這等陰謀之事......讓他去辦也與其性情不符,怕也不合適。”

商議間二人都復沉默,都默默將心中人選過了一遍又一遍,卻還真難尋出個可以勝任之人。

忽然朱棣扶額而笑,眼中放光:“哎呀,本王怎麼把此人給忘了。論起來,此人去辦這差事,只怕要比丘福還合適些。”

“哦?比丘福還合適?貧僧如何不知?”道衍不禁愕然,盯着朱棣詫異道。

朱棣失笑:“此人是本王今夜在紅朝閣新收的,論起武藝來,比張武、朱能還要好些,只怕跟柳升也在伯仲之間。但是更爲難得的是此人的機智和膽量,雖說......有些吊兒郎當紈絝模樣,可畢竟瑕不掩瑜!”

“殿下居然收到了這等人物?今夜才收入府?新收入府便委以重任,此人可靠麼?若是用人不慎,後果可不堪設想啊”,道衍卻不置可否。

朱棣瞧着昏暗的火苗沉吟了半響,方緩緩道:“此人名叫紀綱,乃是原蘇州首富紀蘭廷遺留的子嗣,富家公子,紈絝任性是有的,可才具確是上品。本王素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況且如今除了他,本王着實無可用之人了。”

說着朱棣忽然擡眼瞧着道衍:“此人如今正在府內,大師可否去瞧上一瞧?”

道衍神色肅然,點頭道:“聽殿下說如此人物,貧僧也早想一睹爲快!”

說話間二人這便起身下了吟風樓,早有守在亭外的鄭和提着燈籠迎了上來。

深夜的雪片“淅淅嗦嗦”下得正歡快,偌大的花園裡早蓋上厚厚的一層皚皚白雪,在不遠處燈籠的照耀下放着幽幽白光,忖得花園越發的靜謐悠長。

因慮及性情,紀綱被鄭和安置在東跨院,與朱能、鄭和共住一處,北平新收的柳升和張武則被安置在西跨院。

朱棣陪着道衍一路將紅朝樓內所遇之事一一解說,道衍只聽得眸中放出精光來。轉眼間,二人由鄭和領着已邁過二門,踱進東院。東院是一處演武場,演武場便錯落着幾間門房,本是用來堆砌兵刃武具。前些年洪武皇帝朱元璋管制天下兵器,饒朱棣是親王,府內所藏兵刃也有定數,多出來的便悉數上繳歸了兵部,因而幾間門房也就空了出來。

三人踱進院內,卻見裡面只有北邊一間小門房內透着一點火光,其餘兩間都漆黑一片,靜得毫無聲息。

“朱能不在房內?”朱棣在身後忽然悄聲問道。

鄭和聞聲駐了足,回過頭來笑道:“殿下還不知他麼?這會子肯定又帶着兵丁去巡視府裡護衛了。不到三更天,他怕是不會回來的。”

朱能幾年前入京尋親,因盤纏耗盡在東安街擺擂爲生,靠着一身武藝以一根軟繩曾打遍應天未遇敵手,豈料後來竟輸在一名女子手裡。那女子便是如今的燕王妃,魏國公徐達長女徐儀華。而後朱能被冤,與楊英共囚禁在城外土房內,被朱棣收入府中。幾年的時間朱能早已對這位年輕勇武、任俠冷峻的燕王信服,最是任勞任怨,忠誠不二的一個人。

聽說朱能深夜仍要去巡視王府戍衛,朱棣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欣慰,卻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冷峻模樣,也不答話,料想那新收的紀綱必然宿在北邊亮燈的小間,便徑自踱了過去。

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42章 【嫡爲生變】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2章 【宮外雪人】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19章 【道貌岸然】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二卷6章 【燕王請罪】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27章 【巧言設謀】四卷22章 【皇后薨逝】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五卷49章 【朝廷設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二卷23章 【宮殿抉擇】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39章 【滑稽千戶】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18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三卷22章 【宦海老吏】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35章 【忠心耿耿】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44章 【怪誕私邸】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五章 【空印案起】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3章 【借力打力】四卷33章 【敕立世子】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32章 【風水寶地】四卷23章 【紀綱奏事】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19章 【升帳點將】四卷29章 【皇帝情深】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三卷9章 【紈絝子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四卷21章 【北征大捷】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五卷18章 【王官待客】
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42章 【嫡爲生變】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2章 【宮外雪人】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19章 【道貌岸然】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二卷6章 【燕王請罪】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27章 【巧言設謀】四卷22章 【皇后薨逝】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五卷49章 【朝廷設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二卷23章 【宮殿抉擇】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39章 【滑稽千戶】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18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三卷22章 【宦海老吏】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35章 【忠心耿耿】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44章 【怪誕私邸】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五章 【空印案起】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3章 【借力打力】四卷33章 【敕立世子】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32章 【風水寶地】四卷23章 【紀綱奏事】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19章 【升帳點將】四卷29章 【皇帝情深】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三卷9章 【紈絝子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四卷21章 【北征大捷】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五卷18章 【王官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