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43章 【夜探灰山】

眼見元兵備戰如此周密,一出棲賢寺陳珪不禁躊躇起來:遼陽位處大寧以西,元兵既然已將糧草運到了大寧府的灰山,那定然在錦州、朝陽、葫蘆島、阜新等地布有重兵。若要到遼陽,就必然須穿過這些地界,萬一被發現,元兵只需將錦州、朝陽、葫蘆島連成一線,便可切斷歸途。那時分,北有元兵,東有女真,西有高麗,南歸之路又被切斷,便只有束手待斃、任人宰割的份了。細想之下,委實太過危險。可相處許久,陳珪已然發現朱棣乃是一個極有決斷、不容違拗的主,事到臨頭去勸其回頭,只會激怒於他,故而張了張口,話到嘴邊還是嚥了回去。

“陳將軍有話要說?”朱棣也是細心之人,早瞧見陳珪模樣,冷峻的臉上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忽然問道。

陳珪見朱棣眼神犀利如刀,心頭莫名慌亂,也不敢擡頭,只矮了矮身道:“殿下明察,下官是想問,此去遼陽路途艱險,且途中必然多有元兵,不知該如何選擇這偵查線路?”

朱棣仍舊一副淡淡似笑模樣,想了想便道:“陳將軍不是已經說過了麼?要探元兵,只宜夜行,如今天已亥時,沒有多少時辰便會天亮了。既然方纔那羣匪人說元軍糧草屯於灰山,那咱們便先去灰山瞧瞧吧!”

屯糧之地必有重兵把守,這是何等淺顯之理,朱棣不會不知。可既然這位燕王已然決定去灰山,那自然不可違拗。且灰山在大寧境內,與遵化、永平相鄰,若是有什麼不測,調兵也是方便許多,比之去遼陽已安全了不知多少倍。故而陳珪也自無話,心頭已是鬆泛不少。

大寧位於長城以北,緊鄰殘元和女真部落。當年徐達攻佔大都,驅元兵於漠北,依着舊長城的山勢建立防衛,卻並未在大寧駐兵。只因大寧地勢平坦,又在長城之外,乃是易攻難守之地。雖如此,可大明深知此地重要,雖不駐軍,卻時常派軍出沒大寧境內。多年以來,大寧便成了明軍、元兵、女真以及燕山一帶竄逃的山匪集結攪鬧的混亂之地。只是隨着李文忠調回應天,陳亨掌管燕山、北平防衛之後,只知謹守燕山,已少有派兵大寧了。因此,大寧此時實則已基本淪爲元兵的地界。

說來也是稀奇,大寧地勢平坦,卻在中央聳立出一座高山,是爲灰山。灰山下伴着些許山丘拱衛。加之大寧緊鄰渤海,水氣旺盛,這灰山一帶竟然山高林密,極易藏兵。加之灰山地勢高聳,俯瞰山海關,乃是進攻山海關的戰略支撐之地。元兵屯糧於灰山,不可謂不是一着妙招。

朱棣一行趁夜而行,竟然極爲順利,剛過寅時便已抵達灰山南麓,卻見林間黑沉沉的極爲寂靜,哪裡像是個屯糧駐軍之地?

衆人都有些遲疑,陳珪卻想了想,悄聲道:“灰山南麓面朝山海關,極易被發現。若是元兵真要屯兵存糧,也決計不會是在南面。元兵駐守在遼陽一帶,想來這屯糧之地會在灰山以東,直面遼陽纔對。”

柳升卻不以爲然,沙啞着嗓音道:“哼哼,元兵的糧草必然從漠北運來,運糧講究悄無聲息,怎會繞道遼陽之後,再往東進灰山?豈不是故意暴露行蹤?”

陳珪見他質疑自己,也是生氣,冷冷回道:“灰山以北正面廣寧,廣寧可是女真部落的地界,豈容他們從北面運糧?”

“哼,容與不容,看了才知道”,譚淵已是加入戰團,卻明顯是站在柳升一邊。

見他們都動了意氣,朱棣不禁失笑,擺了擺手,趁着譚淵的話頭道:“便如譚淵所言,到底軍糧藏於何處,咱們去看了不就知道了麼?本王看來,咱們先繞到灰山以東瞧瞧遼陽守軍,若是沒有糧草,再繞到北面也不遲。”

聽朱棣發話,衆人都沒了言語。便按着朱棣意思,從灰山南麓上山,卻饒着山脈到了灰山以東,站在山腰間,遠方遼陽軍營火光如星,隱約可以看到軍寨扎得整整齊齊,頗有規制,顯然元兵主帥是個知兵之人。雖如此,這灰山以東的叢林裡仍舊悄無聲息,看來陳珪所料是錯了,元兵並沒有屯糧於正面遼陽的東面。

瞧着陳珪有些面紅,譚淵不禁訕笑,柳升卻似全然不知一般冷着臉朝灰山北面行去。只行了一炷香的功夫,便隱約可以聽見嘈雜之音,衆人都是一驚,看來柳升這回是料對了,灰山以北確是元兵存糧屯兵之地。

衆人都噤了聲,柳升已是抽出腰刀,矮着身子領着一隊軍士當先從叢林裡摸了過去,譚淵、薛祿則緊隨其後,陳珪、朱能、張武、鄭和帶着王府護衛護着朱棣走在最後。

到了灰山北面,探頭從林間看去,朱棣不禁吃了一驚:但見灰山以北的山間火光漫天,火把一字排開猶如一條長龍直通山下,順着小道通向廣寧,元兵果然在將軍糧運至這灰山。瞧着火光,到了灰山山腰間便斷了,山下傳來嘈雜悶哼之音,顯然元兵在灰山的屯糧之地便在山腰處。

“殿下,卑職待人去查探一下。請殿下帶着護衛留在此處等候消息”,柳升來到朱棣跟前忽然悄聲道。

想着自己一行兩百餘行動起來動靜委實太大,極易暴露,讓柳升去探查屯糧之地確要保險一些,故而點頭首肯。

得了朱棣將令,柳升朝譚淵、薛祿等人使了使眼色,因都是柳升的老部下,衆人極有默契,頓時便有十數名軍士悄聲跟了過去,卻並不帶刀,只揹着弓箭。如此夜深的林間,近戰確是不便,腰刀在身容易妨礙且易發出聲響,弓箭的作用比之要強了許多,也方便許多。

見柳升等人去遠,朱棣、陳珪、朱能等便帶着軍士俯臥於地,遠遠戒備。也在此時,衆人這才發現這灰山之上的竟全是灰色的沙石,而無泥土,也真是稀罕,難怪此山得名“灰山”,原來其中竟有這緣由。

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二卷3章 【單刀赴會】四卷44章 【大慶壽寺】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13章 【雪夜回府】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二卷32章 【風水寶地】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11章 【重查舊案】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27章 【齷齪不堪】四卷38章 【燒鵝傳說】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四章 【兄弟相爭】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55章 【一舉兩得】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2章 【王府護衛】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41章 【燕王謁陵】四卷13章 【灰白錦囊】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56章 【燕王大敗】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55章 【燕王請戰】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34章 【重回北平】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17章 【殺官開倉】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54章 【秦王背後】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50章 【暗度陳倉】四卷20章 【大戰前夕】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四章 【兄弟相爭】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二卷33章 【金石彌音】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二卷29章 【瘋癲道士】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
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二卷3章 【單刀赴會】四卷44章 【大慶壽寺】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13章 【雪夜回府】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二卷32章 【風水寶地】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11章 【重查舊案】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27章 【齷齪不堪】四卷38章 【燒鵝傳說】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四章 【兄弟相爭】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55章 【一舉兩得】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2章 【王府護衛】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41章 【燕王謁陵】四卷13章 【灰白錦囊】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56章 【燕王大敗】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55章 【燕王請戰】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34章 【重回北平】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17章 【殺官開倉】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54章 【秦王背後】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50章 【暗度陳倉】四卷20章 【大戰前夕】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四章 【兄弟相爭】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二卷33章 【金石彌音】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二卷29章 【瘋癲道士】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