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17章 【殺官開倉】

“殿下”,跪伏在地的山陽縣令徐旺瞥了瞥這位年輕的皇子,閃着眼,忽然道:“依《大明律》,若無皇上的聖旨,任何人是不得打開地方州府的府庫的!”

“什麼”,朱棣似乎沒聽清,聲音悠然擡高,死死盯着徐旺,獰笑道:“徐旺,你說什麼?本王沒聽清。你且再說一遍?!”

眼見朱棣發作,衆人心頭都是一緊,手心都捏出汗來。

丘福卻老成持重,生怕朱棣一時動氣殺了這山陽縣令,那可是要惹出大麻煩來,忙起身朝徐旺斷喝道:“大膽徐旺,聖上賑災的旨意早已是下了,你山陽縣如何便不能開倉賑災了?你兀自強辯,莫不是要作死麼?”

被朱棣打得措手不及的徐旺原本軟得跟一灘爛泥似的,此時方纔漸漸緩過神來,跪在地上,想着此時是萬萬是退不得的,便又爭辯道:“哼,聖上確有旨意賑災,可旨意是要成都府調糧至豫蘇等地救濟,並沒說要各地州府打開自己府庫。況且這些災民均不是出自我山陽縣,爲何便要開我山陽縣府庫來救濟他們?若是天下災民得了消息都一窩蜂地涌進來,敢問你們又該如何收拾?我山陽一縣的府庫便能救得了天下所有的災民?”

丘福素來訥於口舌,被他一通強辯,不禁也是一呆,愣愣說不出話來。

朱棣卻已是勃然變色,上前一步獰笑道:“本王方纔已經說了,不與你做口舌之爭,你若要爭辯等到了三法司衙門再說不遲。如今本王只問你一句,本王要開倉賑災,你開是不開?”

徐旺被朱棣的氣勢攝得一矮,心頭噗噗亂跳,旋即咬了咬牙,強自鎮定,硬挺地回道:“殿下所爲與法不合,恕下官不能從命!殿下若要開我山陽縣的府庫,那便殺了我這個山陽知縣就是!”

“你以爲本王不敢麼?”朱棣臉色冷峻,語氣卻忽然淡了下來。

“嘿嘿嘿”,徐旺眼見和這個燕王結樑子是結定了,索性放開了手腳,冷笑着嗆聲回道:“沒有旨意擅殺朝廷命官,這罪可也不輕啊。燕王殿下可要想清楚纔好,值不值得爲了一羣叫花子和下官這個七品芝麻官的腦袋,賠上您自己的王位?”

“好,好,你替本王計較得好啊”,朱棣不禁一笑,閒適地踱了踱,來到丘福帶來的一名護衛跟前站定,駐足沉吟起來。

衆人皆以爲朱棣萬不會爲了一些災民不要王位的,此番救災怕要泡湯了。

那山陽縣令徐旺見一招擊中朱棣軟肋,也正自暗暗得意。

不妨卻在此時,朱棣猛地抽出護衛的腰刀,也不說話,手起刀落,只見白光一閃,竟生生將個山陽縣令徐旺的頭顱一刀砍了下來。

頭顱咕嚕嚕地轉了兩圈方纔停了下來,鮮血噴得近前的洪師爺等人一身一臉,早有幾個膽小的“媽呀”一身嚇昏了過去。

那徐旺竟連呼喊一聲都來不及便已經身首異處,圓睜着的眼睛裡滿是吃驚。

就連朱棣身後的黃淮等人都驚得五神迷亂:一邊對朱棣仗義救災而感佩,一邊卻又對他談笑間殺人於眨眼之間的手段而驚魂不定。

丘福見阻攔不及,暗暗叫苦。

只有魯莽性子的朱能高興得哈哈大笑,兀自來到徐旺的屍身跟前踹上幾腳,笑道:“奶奶的,你個潑皮無賴,讓你死得這麼痛快算是便宜你了。”

朱棣提着兀自流血的鋼刀,陰沉着臉,來到洪師爺一衆屬僚跟前,指着徐旺的屍體冷笑道:“哼哼,本王要開倉救災,膽敢阻攔者,這山陽縣令就是你們的榜樣!”

洪師爺等人早已嚇得失了魂,生怕朱棣一柄鋼刀落到自己頭上,忙不迭地附和道:“開倉救災,願爲燕王殿下效勞!開倉救災,願爲燕王殿下效勞!”

朱棣滿意地一笑,回身踱了幾步,悠然命令道:“丘福,令你及黃淮、金幼孜,計較清楚了,帶領二百軍士立刻開了府庫糧倉,連夜施粥。凡是災民,不論來自何地,一律依父皇旨意,賑濟白米一石。若是這山陽縣再餓死一個災民,或是哪個災民領到的糧食少了一兩,本王便要拿你是問!”

“得令!”丘福在燕王府多年,心知這燕王行事猶如軍法,最是違拗不得,忙起身領命,帶着黃淮、金幼孜揚長而去。

“夏元吉”,朱棣又高聲唱名道。

夏元吉早已看得呆了,聽朱棣叫自己的名字,忙上前一步,學着丘福模樣,跪倒高聲道:“草民在!”

朱棣稍一沉吟,斷然道:“令你帶領鄭和,及五十名王府護衛、山陽縣衙從吏,立即趕赴高家堰下游,扒開南面堤壩,泄洪救災”,說着朱棣想了想,又道:“但凡河道之事,允你權宜行事,不需再報。”

夏元吉素來喜歡治河,朱棣這半日與他三人交談,早已發現了此人的本事。

夏元吉自從在淮水下了船,沿着堤壩一路查看,早已覺得這山陽縣的河道工程破爛,設計魯鈍,卻苦於無權,又無人賞識,英雄無用武之地罷了。此時得了朱棣的將令,心頭頓時歡喜得不得了,臉上都放出光來,應聲領命而去。

眼見着災民千恩萬謝了隨着丘福等人開倉領糧去了,鄭和也去隨着夏元吉去泄洪,原本熱鬧的縣衙頓時只留下朱棣、朱能及二十幾名王府護衛,靜悄悄的,恍如隔世。

見朱能正指揮着護衛收拾堂下徐旺的屍首,朱棣這才緩過神來,坐在太師椅上撫着額頭憂慮起來。也不知洪武皇帝得知自己這麼措置會不會大發雷霆?興許真會如那徐旺所言,攪鬧不好,奪了自己的王位也是有的。不禁又復感嘆,若是那道衍和尚能在身邊,自己處事便不會像現在這般沒有商量了。有那大和尚在,似乎萬事都能如魚得水似得。自己此行北平,卻不知何時能與他可以再復得見?

“嘿嘿,殿下,想心事呀?”

朱棣擡眼看去,卻是朱能已經收拾好了徐旺屍體,笑盈盈地進來,全然一副無憂無慮模樣,不禁失笑,故意逗趣道:“是啊,本王心事重重,卻無人能解啊!”

朱能一愣:“可是擔心殺了這徐旺惹禍?”說着朱能又是嘿嘿一笑:“嘿嘿嘿,依着下官看來,這徐旺早就該死,有這許多災民替殿下作證,皇上如此聖明,斷不會怪罪殿下的。嘿嘿嘿!”

朱棣一想,這朱能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人都能看得如此清楚,何況是精明到不能再精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便也放下心來!

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4章 【父子重逢】第二章 【剖析造化】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45章 【貪墨真相】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17章 【沐英平南】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四卷27章 【齷齪不堪】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五卷56章 【燕王大敗】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29章 【分頭行事】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17章 【督察山陽】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20章 【夤夜陛見】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三卷20章 【洪澤會合】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26章 【蹊蹺毒殺】第二章 【剖析造化】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29章 【皇帝出迎】四卷42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28章 【計議離京】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二卷1章 【邗溝遇阻】三卷51章 【紀張會合】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三卷6章 【叔侄相見】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53章 【謀奪九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6章 【短兵相接】
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4章 【父子重逢】第二章 【剖析造化】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45章 【貪墨真相】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17章 【沐英平南】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四卷27章 【齷齪不堪】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五卷56章 【燕王大敗】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29章 【分頭行事】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17章 【督察山陽】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20章 【夤夜陛見】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三卷20章 【洪澤會合】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26章 【蹊蹺毒殺】第二章 【剖析造化】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29章 【皇帝出迎】四卷42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28章 【計議離京】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二卷1章 【邗溝遇阻】三卷51章 【紀張會合】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三卷6章 【叔侄相見】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53章 【謀奪九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6章 【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