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51章 【紀張會合】

這一夜的子正時分,紀綱與王媽媽雲雨了一場,待其睡得沉了,飄然出了棲霞私邸。一直沿着山麓往下,因需天明之前趕回來,紀綱一路行色匆匆,隱約在棲霞山見到一些悄然埋伏的人堆,也分不清是些什麼人,故而並不多管閒事,只是加快了步子。直到棲霞山下的南山漁場,終於見到一處營寨,人影綽綽,不時還有幾隊身着鎧甲的兵丁在營寨周圍巡視。

紀綱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要暴露比較好,便朝漁場西郊一處黑森森的野地裡摸了過去,不想剛走了幾步,也不知從哪裡冒出幾個人影來,悄無聲息地就將自己圍在了中央。

“你是何人?膽敢深夜闖我營寨?!”

紀綱一愣,這聲音有些沙啞,冷冰冰的,沒有絲毫喜怒哀樂,就像山棱一般。紀綱聽着有些耳熟,這世上有誰的聲音是這樣的?紀綱忽然心念一動——莫不是柳升?!

“柳大哥嗎?”

那人聽了也是一愣,幾個黑夜對望了一眼,旋即燃起了一支火摺子在紀綱眼前晃了晃。

“哈哈哈,原來是你小子啊”,一個渾厚爽朗的笑聲忽然響了起來,就着火摺子的光亮紀綱看去,這人原來是朱能。朱能猛的上前幾步,在紀綱胸口捶了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紀綱見了他們也自高興,若說起來,紀綱自幼孤苦無依,也只有在燕王府的短短時日裡,與朱能、張武、柳升幾個侍衛有着一種無端地兄弟之情,就似一家骨血似的。朱能、張武、柳升等人也都佩服紀綱武藝,也喜歡他的機巧百變。

四人聚攏一處,朱能拉扯着紀綱就要往裡走,一邊問道:“嘿,好小子,你怎麼無端地來了這裡啊?這些日子你都去了哪兒?王府裡的差事一件接一件的,可把我們忙壞了。這回你可別走了啊,咱們都去找王爺求求情,總要把你留下才行。”

眼見着張武等人也要附和,紀綱卻住了步子,忙擺了擺手:“別,別,千萬別。我如今也是有差事在身啊,咱們無論在府裡還是不在府裡,心都是一樣的,還不都是爲燕王殿下效力麼?”

朱能等人聽了一愣,除了柳升隱約猜到了一些之外,其餘人都有些摸不着頭腦,還待要問。紀綱卻急着:“哎呀,辦差要緊,你們便別那麼多廢話了。我且問你們,這個營寨可是張玉張大人的?快帶我去見他。可記住了,除了他,其餘人等,一概不能與我碰面。”

朱能等人聽了對望了一眼,雖覺得詫異,可也都若有若無地覺得興許自己與紀綱兩路人馬,辦都都是一個差事。又見紀綱神情焦急,便不再多說,轉身領着便往裡走。

張玉的中軍大營只亮着一盞暗暗的油燈。紀綱拉開簾子,這才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當世儒將的模樣兒:張玉此時三十來歲的年紀,紅黑的臉龐上留着短鬚,濃眉虎目,儀表堂堂,正舉着油燈埋頭端詳一張地圖。傳說中張玉少年知武,又愛讀書,舉止十分端方,年紀輕輕便做到了元朝的樞密知院,追隨元順帝逃亡漠北,後在沙漠中突遇龍捲風與大部隊走散,水盡糧絕,昏死過去,被常遇春的追兵俘獲送至徐達軍營,經徐達百般勸說方歸降明朝,累遷至都指揮僉事,如今已是護衛京畿的五軍都督府的正二品都督僉事。

紀綱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人人稱頌的人物,如今見了暗覺得此人氣韻確是與衆不同,十分的專注沉靜,正想着該如何開口,張玉已是放下來油燈,擡眼上下打量着紀綱,起身笑道:“是紀公子吧?早聞你的名頭了,如今總算是見着了,想來你定必給我帶了禮物吧?啊?哈哈哈,來,快請坐!”

紀綱從小受盡白眼,飽嘗人間辛酸,對人情人性早就不抱任何幻想,如今見了這位世人口中可以與三國時候的周公瑾相媲美的人物,舉止端方自不必說,更是對自己如此客氣,全然沒有一絲半點小瞧自己的意思,心下也頗爲感動,暗贊——這纔是人物啊,難怪這許多人對他交口稱讚了。

紀綱在張玉的指引下坐在了桌案的左側,張玉提壺給紀綱倒了一杯熱茶,親手奉了過去,紀綱慌忙接了過來,正要客套地致謝,不想張玉已是埋首桌案,盯着地圖說了起來:“紀公子你且悄悄——”

紀綱忙湊近了去看,只見是一幅棲霞山的地圖。

“我帶了三千人馬在這南山漁場駐紮,又在寧鎮、大凹、查家圩分別派了五百軍士,封住棲霞山的東路和南路。北路沿河,我已請旨封了這一代的河運。只留下四板橋一條路,設下埋伏。只等你的訊息一到,我便點火進駐棲霞鎮,從中路直攻棲霞山,其餘幾路人馬也都點火爲號,搖旗吶喊。山上的匪人定必會從四板橋逃竄,免不了就會中我的埋伏。到時候是活捉,還是殲滅,就全在於我了。紀公子你且看看,可還有什麼疏漏之處?”

紀綱心想,你都已經將棲霞山像糉子一樣團團圍住了,唯一留下的一條生路也是你設下的埋伏,還能有什麼疏漏之處?可是既然張玉問起來了,自己什麼也說不出,似乎又太沒面子,想了想便沉吟着說:“張將軍的計策萬無一失,在下能有什麼說的?只是在下今夜下山時,在棲霞山瞧見了不少可疑之人,看人數還不少呢。就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來路,張將軍可將他們算計進去了?”

張玉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道:“這些都是在下派進去的敢死軍士。這棲霞山的情勢畢竟不甚清楚,光在外圍攻打,就如盲人射箭,就算安排得再嚴密,只怕也會有疏忽之處。因而在下先派了五百敢死之士喬裝入內,先在裡面探察埋伏,總要將他們攪個地兒朝天,咱們纔好辦差事呀。啊?哈哈哈。”

這一手確是頗高明啊,王媽媽在私邸裡的密道不就算是一個疏漏麼?只是這個事情,如今卻不能跟他說。只得撫掌而贊,這才又將自己從王媽媽口中探知的私邸護衛一一指給張玉,除了私邸外的東西兩路有兩隊旗手,棲霞寺、青鋒劍、飲馬池都藏有棲霞山的護衛。張玉得了信兒,對照着地圖看了看,心中越發的有了把握!

二卷29章 【瘋癲道士】第十章 【殺伐工匠】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21章 【燕王入城】四卷18章 【虛虛實實】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16章 【調兵遣將】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二卷27章 【巧言設謀】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三卷11章 【重查舊案】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第十章 【殺伐工匠】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4章 【別有他圖】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二卷16章 【調兵遣將】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五卷41章 【燕王謁陵】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26章 【暗謀乾坤】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四卷24章 【皇子座師】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三卷9章 【紈絝子弟】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35章 【暴雨前夕】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38章 【百官跪迎】二卷23章 【宮殿抉擇】
二卷29章 【瘋癲道士】第十章 【殺伐工匠】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二卷21章 【燕王入城】四卷18章 【虛虛實實】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16章 【調兵遣將】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二卷27章 【巧言設謀】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三卷11章 【重查舊案】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第十章 【殺伐工匠】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24章 【大變在即】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4章 【別有他圖】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二卷16章 【調兵遣將】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五卷41章 【燕王謁陵】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26章 【暗謀乾坤】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四卷24章 【皇子座師】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三卷9章 【紈絝子弟】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35章 【暴雨前夕】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38章 【百官跪迎】二卷23章 【宮殿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