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

洪武二十年,馮勝率軍北征大捷,卻因約束下屬不力、兼之貪墨銀財,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收了軍權、罷歸鳳陽,北征有功諸將也因此不得賞賜。如此勞而不獲,令燕山諸將越發思念已經薨逝的舊主魏國公徐達,因而軍心漸已娶徐達長女徐儀華爲王妃、正就藩北平的四皇子朱棣。

可說來也怪,燕王朱棣多從軍出征、屢立戰功,在北平、燕山一帶極有威望,洪武皇帝朱元璋卻偏偏並不委之於北征軍權,反而將大將軍一職授與了永昌侯、原徵虜左副將藍玉。藍玉何許人?乃是早在洪武元年就病逝的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也。人人都知常遇春乃是大明第一戰將,僅次於魏國公徐達的開國第二功臣,卻忘了開平王常遇春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太子朱標的岳丈。

雖說原太子妃常氏已經難產而亡,可以曹國公李文忠爲首的常遇春昔年手下舊將,卻都無不看重這層關係,最是忠於當今太子朱標的一羣人。只不過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忽然暴斃,人人都懷疑裡面有什麼隱情,可洪武皇帝朱元璋沒有追究,別人自然也不敢多說什麼。直至洪武十八年三月,功勳卓着、謹小慎微的魏國公徐達也忽然暴斃,人們才漸漸品出其中的味道來。

如今洪武皇帝不用正在北平、很得軍心的燕王,而用了常遇春的妻弟藍玉來領北征軍事,就算是傻子也明白,皇帝這還是在保太子,扶上馬還得送一程呢。只是苦了雄心勃勃的四皇子朱棣,至此全無權柄,每天強忍着薨了魏國公、折了北平布政使李彧的苦澀,苦巴巴熬着、撐着,裝作沒事人一樣在燕王府讀書打拳。

虧得藍玉秉性彪悍,戰場上也爭氣。洪武二十一年,永昌侯藍玉率領延安侯唐勝宗、武定侯郭英爲左右副將軍,及都督僉事耿忠、孫恪爲左右參將,共十五萬人馬第六次北征北元。大軍出大寧,進至慶州,偵騎探知元主脫古思帖木兒駐軍捕魚兒海,明軍主帥藍玉親自上陣,抄近路星夜兼程趕到百眼井。

百眼井距捕魚兒海已不足四十里,卻仍不見敵兵,藍玉孤軍深入,覺得太過冒險,原想退兵。虧得定遠侯王弼此時建言:“率十萬雄兵深入漠北,如毫無所獲,就算軍士無話,在皇上那裡也是交代不了的?”藍玉猛醒,便下令軍士穴地而居,乘夜奇襲捕魚兒海以南。

時敵營正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餘里處,藍玉便命王弼爲前鋒,率騎兵迅速逼近。敵軍原道明軍缺糧缺水,斷不能深入漠北的,故而未加防備,加之恰逢颶風襲來,捕魚兒海四周沙揚塵起,目不能視。待王弼率軍突然殺至敵前時,元軍毫無防備,大驚之下倉促迎戰,最終大敗而走。元太尉蠻子等被殺,其部衆皆降。

藍玉又派出精銳騎兵追擊元主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及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焚燬甲仗蓄積無數。不久,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在西逃途中爲時爲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所殺。

捷報奏傳至京師,洪武皇帝大喜,賜詔獎勵慰勞,並將藍玉與漢之衛青、唐之李靖相提並論,晉爲涼國公,恩典重於一時。

眼見天下戰事十分順利,洪武皇帝便又將信國公湯和罷歸鳳陽養老,至此洪武功臣十去其九。至洪武二十三年,位極人臣的老臣李善長不知何故責罰家僕丁斌。這丁斌曾供於胡惟庸府,後胡惟庸事敗被誅,丁斌便又被李善長收留。丁斌乃是小人心性,被李善長責罰之後心中懷恨,竟至大理寺供出諸多李善長胞弟李存義與胡惟庸互勾結的罪狀。

李存義與胡惟庸乃是姻親,當年胡惟庸被殺,洪武皇帝朱元璋原要將李存義牽連進去,礙於李善長的面子而沒有發作,只是罷官,下詔免死。如今如魏國公徐達等,薨逝的薨逝,罷免的罷免,朱元璋也再無其他顧及,便下令將李存義父子逮捕審訊,供詞果然牽連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本是淮西舊臣之首,與以劉伯溫爲首的浙西舊部素來勢同水火、明爭暗鬥。淮西舊臣中宋濂鐵桿的太子派,李善長與宋濂素來交厚,因有這些關係,李善長與太子朱標交情匪淺,曾若明若暗地幫過不少忙。可李善長卻不似李文忠那般,只見太子,不見其他,平日裡與秦王也有走動。因而李善長可謂八面玲瓏,人緣際好,看着像太子派,又像秦王派,有時又覺得哪個派都不是,仗着自己的功勞,哪個派的官員都得爲他馬首是瞻。這位極人臣的李善長也就是憑這些手段,竟將洪武朝的浙西舊部一個個打壓排擠出了朝堂。只是,如今沒了浙西派,也沒了其他功高震主的功臣,光留下他一個李善長,就顯得有些突兀了。或許,洪武皇帝朱元璋等的,就是一把火罷了。

便在此時,也不知哪兒來的消息,說是大將軍藍玉率軍出塞至捕魚兒海時,曾俘獲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績,藍玉將信札盡數專呈京師,卻被李善長隱匿不報。這消息來得很奇,衆人都在揣度之時,十幾名御史由原左副都御史陳瑛領頭,竟一股腦兒地競相上奏彈劾李善長。真真所謂“禍不單行、福無雙至”,恰在此時,李善長府內奴僕盧仲謙等,不知受了誰的挑唆,也蜂擁而至,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之間互相賄贈、常有私語等。

洪武皇帝至此再無猶豫,連同李善長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口一併處死。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等人,都同時牽連而死。

此事過後,洪武皇帝又下詔旨,卻是以衣錦還鄉爲由,將京師公侯盡數遣散還鄉。至洪武二十三年,大明將北邊的殘元絞殺殆盡,又將朝中有權勢的老臣功臣盡數除去,眼見着爲羸弱的太子朱標日後登基鋪路的事兒,洪武皇帝朱元璋已然是做成了。然而,世間事總是人算不如天算,洪武皇帝費盡心血所爲,卻因洪武二十四年的一件事而付諸東流、功虧一簣。

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五卷52章 【張信報信】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二卷33章 【金石彌音】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2章 【宦海老吏】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二卷1章 【邗溝遇阻】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41章 【燕王謁陵】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五卷49章 【朝廷設謀】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三卷5章 【奉旨查案】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20章 【老將爭雄】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35章 【暴雨前夕】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43章 【通州尋主】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26章 【暗謀乾坤】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五卷29章 【皇帝出迎】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36章 【冒雪探營】四卷31章 【道衍隨行】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24章 【別有他圖】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6章 【蹊蹺毒殺】
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五卷52章 【張信報信】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二卷33章 【金石彌音】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2章 【宦海老吏】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二卷1章 【邗溝遇阻】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41章 【燕王謁陵】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五卷49章 【朝廷設謀】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三卷5章 【奉旨查案】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20章 【老將爭雄】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35章 【暴雨前夕】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43章 【通州尋主】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26章 【暗謀乾坤】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五卷29章 【皇帝出迎】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二卷7章 【行舟奇人】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五卷36章 【冒雪探營】四卷31章 【道衍隨行】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24章 【別有他圖】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6章 【蹊蹺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