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瀟說出查到的其中一條線索,說:“譚嬤嬤入宮,她原先要奔向的人是前皇后,只是陰差陽錯地到了皇祖母身邊。譚嬤嬤背後的人,本來是想利有譚嬤嬤對付前皇后的。”
“兩位探子武功高強,他們會是誰殺死的?譚嬤嬤?還是譚嬤嬤另有同黨?”夏靜月對暗部的人瞭解不少,一個個都有保命的功夫,能殺死他們的,要麼是高手,要麼是中了暗算。“能找到他們的屍體嗎?”
韓瀟將京中傳來的信件打開,給了夏靜月。
夏靜月接過展開一看,信中內容大概是,先前有一名探子失蹤,另一名探子懷疑同伴遇害,在調查譚嬤嬤之餘,還在查探同伴的死因以及屍體的下落。他在前去慈寧宮前,留下了暗信,如果他在三天之後沒有任何信息傳回來,說明他已經死了。探子留下了話之後,帶了暗部特用的一樣小東西進去,並言明在死前會將最後查到的線索留在那裡。
也就是說,要想找到兩名探子的死因以及線索,得再進慈寧宮一趟,尋找探子臨死前留下的東西。
“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夏靜月問道。
對方並不知道兩名探子是韓瀟派出去的人,突兀地回去,沒準讓對方懷疑上了。因此,必須得尋一個萬全的藉口回京。
這一點韓瀟早就想到了,說:“中秋節就要到了,每年中秋,宮裡都會辦團圓宴。今年國家安定,父皇手中又有餘錢,應會大辦中秋宴。我估計就這兩天,宮裡會派人來傳我回京。”
夏靜月不禁笑道:“你從百坻帶回來的那點東西,也不知道夠父皇花費多久。”
韓瀟說:“最近父皇又賺了一大筆錢,正大方着呢。”
皇帝要在另兩個地方辦貿易城,叫了明王去幫忙。不得不說,明王在撈錢方面,很有經驗,竟然拉了許多商人一起幹。
明王的方案是,哪個商人投的錢多,他就讓哪個人經營哪一條商路。
賣商路賺大錢,明王的法子的確不錯。只是,在韓瀟看來,不異於殺雞取卵。
商路被壟斷了,販往兩邊的貨物只怕會比以前的價格更高,貿易城不僅難以建成,只怕那邊百姓的日子會更艱難。
但皇帝對明王的做法非常贊同,在收了一大筆錢後,就全盤交給明王去幹,他只負責收錢,餘者皆不管。
夏靜月聽後,沉默片刻,問:“我們要不要去阻止?”
在建貿易城方面,大靖沒有任何的經驗,一切都要靠摸索。韓瀟不想皇帝在另兩座邊關建貿易城,是認爲皇帝此舉太過急於求成,他認爲必須得等平陽城的貿易城做成熟了之後,再進一步推廣,而不是平陽城在還沒有弄好的情況下,就立即花費衆多人力物力在各個地方一起建。
貿易城的經營,是一門極深奧的學問,對商人如何管理,商路如何開通,以及怎麼樣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證市場的公平,這都得摸索。還有各國與大靖通商,國與國之間該有個法度,各國商人涌入大靖,到時出現的糾紛問題等等,都需要一一去完善。不然,不單對大靖無益,反而會令大靖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僵,甚至產生摩擦。
韓瀟搖頭,說:“父皇鐵了心要做的事,沒有人能夠去阻止。”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皇帝那裡爭取給平陽城全面的權利,讓平陽城自由地發展,由平陽城的官員百姓與各國使者相互勾通完善各種問題。
至於另兩個貿易城,他由着皇帝與明王去折騰,也是想好了最壞的結果。
北邊的北蠻被韓瀟滅得差不多,即使大靖在邊關鬧得再大,也不用擔心諸國起亂。而南邊邊境靠着大靖的最大一個國家是南霖,南霖的關係與大靖非同一般,而且那裡還有一個大靖皇帝親封的遙安世子呢,鬧大了,以左清羽的性子,他自己就能把那些商人給辦了。
兩人便把貿易城的事情都拋開,着重商議現今的難題。
“不如由我去一趟慈寧宮。”夏靜月建議說:“藉着中秋佳節,我做些吃食獻給皇祖母,順便帶着幾個暗衛進去,讓他們去尋找探子留下來的東西。”
韓瀟覺得此計可行,說:“不用另派人跟着進去,免得引起別人的懷疑,就讓初晴跟你一道進去,她是暗部的人,到時會知道該怎麼做。尋找東西的事,你交給初晴,你不要參與進去,就像往常那樣去跟皇祖母說話就行了。”
韓瀟爲免夏靜月被牽涉進去,再三叮囑夏靜月當作不知道這一件事,同時,他還將初晴找了過來,寧願找不到那個東西,也不要讓人懷疑了。
有了對策之後,夏靜月這幾天就天天往廚房跑,忙着做月餅的事。
大靖的中秋節也有吃月餅的傳統,但月餅的種類很少,裡面的餡都些花生、芝麻之類的,寥寥幾樣,且全是甜的。
皇太后爲了給夏靜月壓驚,送了幾大箱的東西過來,樣樣珍貴異常,夏靜月拿不出什麼好東西回禮,皇太后也不缺那些好東西,就想在吃食上儘儘孝心。
夏靜月一口氣弄了十幾個品種的月餅,有蓮蓉月餅、五仁月餅、水果月餅、鮮肉月餅、豆沙月餅等等。
爲了遷就皇太后的口味,夏靜月仔細回想曾與皇太后一起用膳時,她老人家喜吃的菜餚,特地加了鮮花月餅、抹茶月餅兩樣。
夏靜月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廣告的機會,估算着平陽城的第一批孜然已經豐收了,特地推出孜然烤肉月餅,準備以睿王府的名義送給各家以下屬爲中秋禮物。
在廚房飄出濃郁的香氣時,皇帝派來的使者到了,宣韓瀟回去參加五天後的中秋團圓宴。
正當夏靜月帶着一羣少女在華羽山莊加工加點地做月餅,京城這邊已是風起雲涌。
康王與寧王兩派暗中聯手,在明王準備坑寧王的時候,被抓個正着。藉着這個機會,康、寧兩派的人一起彈劾明王,致使明王這段時間,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被人找碴,處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