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老屋

張志高想想也是。米少難煮飯吶。?

他們沒有再向東穿行,而是沿着房屋之間的人行道,轉彎橫穿向南。?

現在正是上工時間,村裡幾乎看不到成年勞力,一路打招呼的都是些女老人,以及學齡以下的孩子。老人們見這兩個技術員同志東張西望地穿巷過房,差不多都會好奇地注視一會兒。雖然肯定他們不會幹壞事,可即使是做好事、做正經事,誰都想着先睹爲快呀。但見他們兩個一直向南面走,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也就怏怏離去。?

高良和張志高本來就想找老人扯閒篇,可現在女老人差不多已被排除在外了。他們要找男老人,最好是村裡有威望的知識性男老人。剛纔經過的就是明哲老人家,可惜他家已‘鐵將軍把門’了。沒奈何,只好乾脆直接到江邊看看,說不定那裡會有賦閒的呢。?

此時已是陽曆五月初,正是cha早稻的農忙時節,江邊除了零零散散地洗衣洗菜的女老人外,根本就沒看到賦閒的男老人。?

看來還是思維方式有問題呀,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農事農時。跑了這麼多路,別說情況。就是合適的人都沒見到一個!一眼望去,都是差不多的翠柳,一樣的桃花,哪裡看得出什麼可資考據的依據。沿江每家屋基墩kao江的一面,上下都有四五排柳樹;柳樹北面還是桃花,南面就是滾滾長江水。?

高良還真有點累了,就一屁股做到江邊的青石板上,兩眼透過前面的樹杈,看着江水想心思。張志高卻是閒不住的人,他一邊掃視江岸,一邊撿地上的小瓦片向江中打水漂。很快,附近的小瓦片被打光了,他只好稍遠點尋找。?

就在他從地上撿起瓦片緩緩擡頭時,忽見不遠處江岸的突出部上,在綠柳掩映中隱約還有個小建築,如果不是離得近還真看不出。張志高好奇地想,以前沒看見也從沒人說起過,不會是什麼古蹟吧??

“高良,右邊江岸上的柳樹叢裡還有個建築物,我過去看看。”?

張志高邊走邊和高良招呼着。高良聽說他要看個什麼小建築物,哪裡耐得住,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爬起來就衝過去。?

到了旁邊纔看清楚,所謂的建築物其實就是一間小房子。?

他們繞着小房子仔細觀察了一下,小房子約二十來平方米,估計原來就是大房子的某一間。小房子的牆壁已風化的非常嚴重,很多外lou的青磚都只剩下窄窄的一部分。透過風化牆壁的多處空洞。可以看見裡面的木柱和黑朽的板壁,只是由於周圍的大柳樹遮蓋,光線很難透進牆壁空洞,所以外面看裡面還是漆黑一片。?

房基已有一大半處於江岸的突出部,基腳大石塊雖然用糯米漿砌築,但已有多處出現鬆動,面對洶涌的江水沖刷,似乎已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兩個人再退到遠處看屋面,嚯!屋頂上竟然已是一片荒草。在無名的荒草之下,都是長滿着青苔的雜亂灰土,已經很難看出屋瓦的痕跡。如果不是房檐上還掛着破瓦,還真以爲房頂就是用泥土壘起來的呢!?

高良嘴裡“嘶——”了一聲,感覺非常奇怪,像是自言自語地試問着張志高道:?

“這是誰家的破房子,顯然已經不能使用了,怎麼不但不拆,反而還要保護牆基呢?”?

張志高覺得很可笑,就調侃他道:?

“是我家的老房子,就是擺在這裡佔地,怎麼着?什麼話,它的主人不拆。就一定有不拆的道理,我們不問怎麼知道啊!”?

說着話,兩個人又轉到房子門口,面對大門及門前附近仔仔細細的觀察起來。大門前堆着很多垃圾和碎磚、碎瓦,兩邊都是一尺多深的荒草。門鎖是現代產品,但已經鏽蝕,看樣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進去過了。如果結合門前的垃圾、荒草分析,也可能鎖上以後壓根就沒有打開過。大門板還算結實,估計也是後來換上的。?

長滿雜草的屋面,嚴重風化的四壁,卻安上一扇結實的大門,給人一種奇怪又滑稽的感覺。?

太不配套!?

門楣上橫砌着一塊長約六十釐米、高約二十五釐米的石板。石板上雖然也生了青苔,但仍依稀可以看出石板面上有被鑿平的痕跡。?

高良走前兩步踩到垃圾堆上,貼近了看,由於鑿得太徹底,根本看不出原來的字跡。張志高不信,也同樣的湊上去看看,又跳下來罵道:?

“搞什麼名堂啊。好好的石板刻字,礙着誰呀,非得剷掉!”?

“估計是礙着破四舊的事了”高良猜測着說:“不過我總覺得有點不合情理。”?

“說說看”張志高跺跺腳上的灰土說。?

高良略有所思地指點着破房子說:?

“四壁都這麼破了,爲什麼還要安上如此結實的門?既然已經不能使用了,連房子基腳都被水淹了一大半,爲什麼不僅不拆,而且水中的房基還明顯在近期加固過?要說是房主有意佔地,這好像說不過去,因爲這兒的房屋地基似乎不緊張。?

門楣的石板上到底刻了什麼字,非得鑿平不可?不是我有意鑽牛角尖,而是這地方疑惑太多,不得不多想想。說不定就有新發現呢。”?

張志高搖搖頭、點點頭。也不答話,就直奔最近的一戶人家而去,邊走邊埋怨說:?

“在這裡胡猜有什麼用啊,找個人問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高良笑着搖搖頭,心裡責怪自己太過迂腐、太多書呆子氣。如其自己瞎猜,的確不如隨便找個人問問。?

張志高和高良穿過桃花叢,走上一戶臺階敲門。很快,裡面就傳出一個女老人的問話聲:?

“哪一個喲——?就來開門啊。”?

隨着話音,一位頭髮盡白的老太太開門出來,見是他們兩個就立即客氣地招呼着說:?

“哎呀,這不是縣裡來的兩個貴客嘛,快進來坐吧。”?

還沒等他們坐穩,老人就要泡茶。高良趕緊客氣地阻止道:?

“老人家別麻煩了,我們歇息一會就走。”?

老人並不聽高良說什麼,執意泡了兩杯茶過來,笑眯眯地問道:?

“你們敲我家的門肯定有麼事吧?別客氣,有事直接說啊。只要我能辦到的,一定不會躲。”?

張志高見這位老人說話比剛纔那位爽利得多,知道是有點來歷的,就不再多扯閒篇,便笑嘻嘻開門見山地說:?

“老人家,我們就是出來玩玩,沒什麼正經事。只是剛纔從前面過。看到江邊有間破房子,我們就打了個賭。進來找你老人家,就是請你裁判一下。”?

“打賭,打什麼賭哦?……說出來聽聽。”?

老人聽說那間破房子,明顯就有點猶豫起來,很快又裝出若無其事地問道。張志高見入了道,就答道:?

“我猜那是房主人爲了佔地纔不拆的,他猜那只是一間無主的房子。您老人家說說,到底誰對誰錯了?”?

“你們在老明欣家住着,他沒和你們說?”老人試探着問。?

“他老人家是和我們說了很多關於黃石磯的事情,能說和不能說的都告訴我們好多。可我們又沒向他提起過這間房子。他幹嘛要扯這些閒篇呀。”?

高良這句話既是遮掩,又是顯示明欣老人已經不把他們當外人看了。他已經看出來,這位老人在拖延時間,或是在思考着該不該告訴他們什麼。?

半晌,老人可能已經按高良的意思做了理解,才慢騰騰地說:?

“那可是我們的老祖屋呢!”?

“老祖屋?破成這個樣子了怎麼還不拆?”張志高緊追着問道。?

“這是祖訓。……拆?說得輕巧,後人都不能隨便進的,還能拆呀。除非是維修時必須要進去,也只能是族中管事的長輩。如果有人違背了,輕則關個七七四十九天,重則從族譜上除名!”?

高良聽老人說得如此邪乎,就更覺得奇怪了,便隨之問道:?

“既然是這麼重要,爲什麼不把房子修得更好點呢?四壁都爛通了,就不怕有人偷着進去?”?

“可不是想修就可以修的。祖上說,要一百年才能修一次,修過五次就不要再修,等着倒塌就可以了。聽老輩人說,已經修過五次了,現在也只有看着房子倒,誰也不敢拿主意。你說怕人偷東西。別說裡面什麼都沒有,就是真有東西,哪個又敢進去偷哇?不想活了!”?

“您老曉得那門頭的石板上,原先雕刻着什麼字麼?”高良轉問道。?

“沒有人曉得什麼字了。據說在清兵過來的時候,就用鑿子鑿掉了。當時也沒有記下來,現在都幾百年,就更沒有人去講究了。”老人也很可惜地嘆道。?

張志高見老人似乎要沉默下去,就假裝着無意間湊近老人,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這位老祖宗也怪啊,怎麼把房子建到江水裡呢?當年的人口肯定沒有現在的多,完全可以離江岸遠點嘛。”?

老太太見這個小夥子這麼沉迷,不覺眼睛一眯,就笑出聲來說:?

“不是我們老祖宗奇怪,是你不曉得以前的因由哦。不要講當年做這個祖屋的古時候,就是我親眼得見的也和現今大不一樣啊。”?

高良見老太太又拉起了話題,趕緊恭維着以討教的口氣問道:?

“你老以前見到的什麼情況啊?說給我們聽聽,說給我們聽聽。我們年輕人就喜歡聽老人說以前的事情。嘿嘿嘿,比看小說過癮多了。”?

老太太聽了這話,似乎很高興,真的就拉開話匣子說:?

“黃石磯往日比這會子熱鬧多了。據說在洪武朝以後才慢慢興盛起來得。聽我的公爹講,鬧長毛的時候這裡就是個很有名氣的水路碼頭。‘長毛’你們曉得吧?哦,是的,是的,現在叫‘太平天國’。?

那時黃石磯爲了幫助彭大人打長毛,頭一次就出了一千多鄉勇呢!爲什麼要出那麼大力幫?就是因爲這裡商家店鋪多,有錢的人多,怕長毛來搶嘛。那時候的街面、房子怎麼個樣子,我是不曉得。可是日本鬼子進中國的時候,我還是親眼得見的。那時候小日本在盤龍頂修了大炮樓,在大黃石嘴也駐了兵,兇得很喏。?

要躲鬼子啊,許多有本事的人家和商號、店鋪都搬走了,剩下來的也就是些沒地方搬的小店、小號和一部分本地居民。我還記得很清楚,日本鬼子走之前黃石磯還有六排房子、五條街。?

你們不是說老祖屋太kao江了嗎?其實啊,在日本鬼子的時候,老祖屋前面都還有一排店面、一條街呢!記得那時候最外邊一排房子的前面,還有兩丈寬纔到江磡喲。?

你們想想看,要是在鬧長毛的時候,老祖屋前面還不曉得有多少房子呢!這會子你們該曉得,老祖屋不是建在江裡面了吧?”?

鬧了半天,原來就是間平常的老祖屋!?

高良和張志高虔誠、小心地聽了這麼長時間,得知結果後心裡又感到非常失望。原以爲這裡藏着,或是揹負着什麼歷史秘密,真想不到這些人竟能如此小題大作。也可能是懷念祖先創業的一種思想情節吧。正所謂是,十個人有十種想法,誰也不能說誰對誰錯。?

可是,既然是有着紀念意義的老祖屋,爲什麼又不讓人進去呢?這不合乎常理呀!不對!這裡面肯定還有不爲人所知的“古怪”:是五、六百年前的第一代人修建;每一百年修一次,修五次就不必再修;禁止任何人進入這間“空”房子。這裡肯定有大文章!?

高良正準備再問老人,又一想,這件事她可能真的不是很清楚,還是另想辦法吧。告辭時,高良又隨口問道:?

“姓袁的那邊有祖屋麼?他們總也有祖宗留下來的什麼東西吧?”?

老人聽他問起袁姓人家,就笑眯眯地朝東比劃着說:?

“哎喲,小夥子啊,打聽袁家的事情你得問袁家人呀!喏,出了我家門,向東十幾家就是姓袁的了。你找他們問呀。”?

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2節 雪夜驚魂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9節 拼卻一死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6節 一飯永銘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0節 桃花姑娘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19節 水鬼第26節 瑤池溫泉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81節 敬老面第22節 殭屍魅人第58節 絕境生機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19節 地穴1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87節 地宮3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72節 有驚無險第22節 獨腳夔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19節 水鬼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28節 活見鬼了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90節 被陪斬了第92節 前兆第17節 求生第11節 桃花姑娘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49節 較量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節 地界第48節 文攻武衛第90節 被陪斬了第63節 抄家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7節 千古地下河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87節 地宮3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12節 明代窯龍第5節 一飯永銘第59節 拼卻一死第2節 油皮圖紙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33節 五顯大帝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4節 地界第22節 獨腳夔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7節 黃石形勝第8節 黃石形勝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42節 天使之裸第27節 活見鬼了第47節 碧波夜遁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48節 文攻武衛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26節 洞出歷山第119節 地穴1第2節 油皮圖紙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57節 絕境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
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2節 雪夜驚魂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9節 拼卻一死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6節 一飯永銘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0節 桃花姑娘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19節 水鬼第26節 瑤池溫泉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81節 敬老面第22節 殭屍魅人第58節 絕境生機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19節 地穴1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87節 地宮3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72節 有驚無險第22節 獨腳夔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19節 水鬼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28節 活見鬼了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90節 被陪斬了第92節 前兆第17節 求生第11節 桃花姑娘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49節 較量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節 地界第48節 文攻武衛第90節 被陪斬了第63節 抄家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7節 千古地下河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87節 地宮3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12節 明代窯龍第5節 一飯永銘第59節 拼卻一死第2節 油皮圖紙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33節 五顯大帝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4節 地界第22節 獨腳夔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7節 黃石形勝第8節 黃石形勝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42節 天使之裸第27節 活見鬼了第47節 碧波夜遁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48節 文攻武衛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26節 洞出歷山第119節 地穴1第2節 油皮圖紙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57節 絕境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