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即皇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登基之日,洪武皇帝升殿受羣臣朝賀,並命劉伯溫奉冊寶,立馬氏爲皇后、世子朱標爲皇太子;仍以李善長、徐達爲左右丞相,劉伯溫爲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即位第二天即正月初五日,朱元璋頒佈即位詔書於天下,追封皇帝伯考以下均爲王,又封馬皇后之父馬公爲徐王、母親鄭媼爲徐王夫人。並準劉伯溫兩本奏請,一爲劃東流縣直屬南京;二爲在東流縣黃石磯之盤龍頂西北腳至楊山南腳一線,按照游龍形狀,共建磚窯100口,以燒製磚料建築金陵城。詔令即下,即時飛馬傳遞,命東流縣並所在兵備衙門,遵旨建造百口磚窯,務於本年二月二日午時‘龍擡頭’之前,限期內點火燒磚;如有一刻延誤,凡工匠、伕役並相關大、小官員等,一律究責立斬。

自古新皇開國登基,無不嚴刑峻法、令出必行,絕無姑息遷就之論。皇帝旨意即下,相關大小官員無不聞風而動。遊擊將軍陳虎,受命爲欽差大臣,總攬建窯、燒磚等大小事務,並有權任可調集周邊六縣人馬、物料。因黃石磯在東流縣境內,縣令與所在兵備衙門接旨後,哪裡還敢耽擱,遂迅即蒐羅擅於建窯、燒磚的能工巧匠與精幹伕役,並輔之以近千汛兵充任往來交通及現場監工等。陳虎將軍也及時將周邊府、縣大人召集到黃石磯,現場部署壘窯、燒磚的各項事務。

待安排好一應事務,隨從的紹興李師爺遂向陳虎將軍稟告道:“大人,此事十萬火急,稍有差池,將軍人頭定難保全。目今距離二月初二龍擡頭節只有二十多天,如果按通常規矩,限期內建好百口磚窯是不可能的。不說別的,就是建窯用的大青磚也無法按時籌集齊備!現燒根本來不及呀。此一項,不知大人有何妙策安排?”

陳虎本是戰陣之將,哪裡知曉辦理此事的程序及其複雜程度?皇帝委派他爲欽差大臣,也只是看他辦事雷厲風行,又且知人善任罷了。陳虎見問,心下知道師爺必有妥當辦法,便將他拉到裡間,極誠懇地說:

“師爺,你雖名爲親隨,實爲本欽差心腹。現而今你我已是困在一起的兩個螞蚱,有好主意千萬別掖着,儘管拿出來,本欽差照辦就是。”

李師爺見陳虎如此厚待自.己,加之他已將自己的處境挑明,便直言相告道:“大人,目今皇命緊急,時不我待,要想按時完工只有一個辦法。”

“有何高招,快請講!”陳虎焦躁地催促道。

“大人知道,安慶城累被戰火,敵我.爭奪致使城牆早已千瘡百孔、徒具虛名了。大人何不嚴殤安慶府,命令他們將散落的城牆磚搬運過來,以作爲壘磚窯之用?”

“此策甚妙!”陳虎被李師爺一言.提醒,便一拍大腿說:“我立即派人傳令安慶府,就按你的主意辦!”李師爺見欽差大人採納了自己的建議,頓了頓,接着又說:“不過,還是要周邊現有窯口趕緊燒製壘窯磚,以防日後皇帝究問擅拆城牆之責時,我們也好有個‘燒製不及’的理由。”

欽差陳虎出了房門,即將與李師爺商定的知曉各.府縣,尤其是要安慶府必須負責壘窯用磚。安慶府知府立時傻了眼,一時虛汗加額,又不敢爭辯,只是愣在當場;當李師爺將他拉到一旁,悄悄告訴他辦法後,才稍有緩神。安慶知府情知此事不可避免,雖然荒唐,也只好點頭答應,也不等吃飯便隨着衆人出來,快船張帆向回急趕。

總策既定,各府、縣自就按分工忙乎起來。因伕役已.經由各縣帶到,陳虎欽差便命令,工匠各按職責,壘窯、制磚坯等;伕役、兵士等分成幾撥,除了平整窯基、挖土運土、和泥、搬運者外,再派五百精壯伕役,由得力兵士帶領,負責砍伐黃石磯各個山頭上的樹木柴草,以作爲燒窯柴薪。欽差令下,各個聞風而動。尤其是負責砍伐的伕役、兵士,更是如同蝗蟲觸地、猛虎下山。所到之處:青枝綠葉,旦夕之間便成荒山禿嶺;紅花紫果,吆喝聲中頓爲腳底污泥。不消十數日,如山的樹木、柴草便堆積在楊山至盤龍頂一線。

柴薪尚且好辦,壘窯用的青磚仍然是個大問題。.安慶府已將倒塌的城牆磚幾乎搬盡,但是仍然不足使用。周邊現窯燒製,本就是空話一句,等待也是無益。正在此時,又接到聖旨,要黃石磯磚窯建成後,燒製專用宮牆用磚。這道聖旨簡直就是催命符,本來已經打好的普通城牆磚坯,這會子卻要棄之不用,而要重新趕製建造宮牆的大青磚了。陳虎此時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焦躁至極、五內焚身,見限期將臨,無奈之下只好嚴令東流縣知縣,強拆附近大戶房屋,擇其可用青磚砌窯;一邊催促製作磚坯的工匠,夜以繼日趕製專用大磚坯。

一時間,挖土的、.運磚壘窯的、和泥的、制磚坯的、搬運晾曬磚坯的、伐樹的、運輸材料的,以及指揮、監工、後勤保障等等,整個工地內晝夜不分、晴雨不論。堂堂欽差的陳虎大人,也顧不得官樣體面,每日都深入工地,手裡提着馬鞭,高挽衣袖、血紅雙眼,無論何人只要稍不隨他的意思,上去就是一馬鞭。欽差如此,下面就更不用提及。只聽工地上人喊馬嘶,呻吟與亢奮聲交響徹雲。官員叫喊、將軍催逼,在數千兵士、伕役和工匠的拼命之下,百口磚窯及備燒的大磚坯終於按期完工。

時值二月二日‘龍擡頭’節,除了本身、本地人外,方圓數十里的老百姓都紛紛趕來看熱鬧,一時間,窯場內外萬頭攢動、人聲鼎沸。欽差大臣陳虎今日官服齊整,喜慶中隱含着懾人威嚴。臨近午時,他在衆知府、知縣簇擁下,和朝廷派來名爲慶賀實爲督察的大員們一道,喜氣洋洋步出臨時搭建的欽差府門,登上坐落於王舉人墳頭的觀景臺上。閒聊不過片刻,只聽報時官高聲大唱道:

“二月二日午——時——到——!”

隨即,陳虎便率領一干官員,來到觀景臺上的拜桌前,朝東焚香次第跪拜。禱告完畢,欽差大臣陳虎將軍放聲高喊:

“點火——!”

喊聲未落,就聽得三聲炮響,在場官、兵、民齊聲山呼萬歲。隨着欽差大人的一聲令下,一百口磚窯同時點火。此刻,江翻巨浪,山傳哀鳴;神光亂舞、彩雲泄散,愁雲恨霧直衝九霄。剛纔還是萬里無雲的晴空,在遍地煙霧糾結下,頓時烏雲蓋頂。由於人聲躁動、熱煙漫空,致使冷暖空氣激烈碰撞,隨着平地忽地騰起數十股旋轉怪風,將地上的浮沉攪動起來,窯場內瞬間便人不可立、口不能張,十餘米外難以分辨彼此。真是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官民人等正在惶惑,突然一聲震天春雷又將其中一口窯門震塌。監工與燒窯工匠都深知此事體大,不敢隱瞞,便飛跑着一級級向上稟報。陳虎正感雷聲蹊蹺呢,忽聽有人慌忙來報:

“報欽差大人,一口窯門尚未點着火,即被驚雷震塌!”

陳虎聞報大驚,忙問報信的監工道:“何時可以修復點火?”

“回欽差大人。據工匠說,須得兩個時辰。”

陳虎大怒,情知按時點火將成泡影,一時間氣衝斗牛、血貫雙目,喝令將對應的幾個壘窯師傅與現場監工就地斬首,並嚴令再派其他工匠火速搶修。午時之內如不能修復,將全部就地斬首。

雖然劍懸頭頂,但修復工程並不能說好就好,直至一個時辰後纔將塌陷窯門勉強修復。然而時間早過午時,抗命之罪已在所不免。欽差大臣陳虎血紅着眼,手提佩劍立於窯門外,仍然命令燒窯師傅即刻點火。就在煙火燃起的剎那,突然平地捲起一股狂風,就見一條青龍自嫋嫋煙霧中騰空而起。陳虎不愧是武將出身,只見他稍一愣神,便迅即揮劍向上甩去。隨着劍鋒所指,但見血光一閃,那青龍丟下一尺多長的斷尾,長嘯一聲扶搖而上,瞬息便不見蹤影。

現場官民見平地裡突然飛出一條龍來,一個個嚇得臉如白紙,呼啦一聲便齊刷刷匍匐在地,顫聲禱告,叩頭、作揖猶如搗蒜。唯一呆站在當場的,只有那淚眼含血的欽差大臣陳虎。只見他臉色青白,牙關緊咬;待人羣恢復平靜,他便轉頭朝東趴在地上叩了九叩,然後起身撿起地上帶血的佩劍,擡手照項上一橫便魂蕩西天了。

高良聽得驚心動魄,訝然失語,全忘了喝酒吃菜。明欣老人說完故事,則伸手端杯一飲而盡,臉上盡顯難以言表之情。良久,高良才問:

“那條斷尾龍又逃到哪去了呢?”

“沒有走遠,它在等着順江東去的龍返回來呢。每年的清明節前後三天,爲了祭奠這裡的山水靈氣,斷尾巴龍都會回來一次。故老相傳,它是回來祭祖呢。”明欣老人說。

“怎麼就知道,它每年還回來呢?”高良還是充滿疑惑地問道。

“它每次回來時,都伴隨着狂風、暴雨、冰雹,可是天不昏、地不暗,也從不傷害黃石磯”。老人欣慰又肯定地說。

“您老說百口窯是從洪武元年開始燒磚的,那些燒好的磚真就運去建皇宮了?”張志高似乎很不相信地問道。老人見問到這一節,便笑着說:“明史有記載:洪武六年六月辛未朔:‘詔留守都指揮司,修築京師城,周爲裡五十九,內城爲步五千一百四十三,爲裡十有四’。黃石磯這裡燒的磚,是在修築南京城之前,就運去修築皇宮了。”

“怎麼能證明是修築明故宮的呢”?高良仍懷疑地問。

“不信?如果有機會,你們就到南京故宮城牆上去找找,一定能找到刻有‘東流縣黃石磯燒製’等字樣的城磚!”老人夾了一口菜,接着又說:

“作孽喲!自那以後幾百年來,這裡就沒有出過文舉人了。武舉人倒是有過。祖上傳說要等六百年,再加十年的孕育期,然後才能恢復靈氣。算算時間,也快了!”。

高良和張志高心裡都暗自發笑:幾百年沒出文舉人有什麼稀奇呢?文舉人畢竟不是想出就出的,這要看當地的文風、學風。文風、學風不好的地方,即使一千年也是出不了文舉人的。不過高、張二人也就是心說而已,哪裡好意思在臉上表lou啊。

“那時候黃石磯有多少人家呀?”高良問道。

“此前只有一戶袁姓人家。饒姓人於洪武元年正月初二的上午纔到這裡。”

“這麼說來,從蛟龍口到五顯廟有整整一百口明代磚窯了”張志高生怕話題又被岔開,便假裝很興奮地說:“明代的磚窯,那麼窯址附近肯定會有明代遺留的東西。乖乖,一百口!”。明欣老人聽他話中別有含義,臉上即lou出一絲難以覺察的不悅來,瞬間又幹笑兩聲,似乎很隨意地說:

“本來就是一百口。不過,你要是一口一口的數,那就只能點數出九十九口了。除非把每個窯址都繪在紙上,那才能點數出一百口來”。“怎麼會有這樣的事?那是因爲多而雜亂了,不太好點數。”高良表示了極大的不理解,既然有一百口,那怎麼會點數不出來呢?圖紙既然是依據現實窯址繪出來的,那不可能出現兩種數字結果嘛!

老人好像很理解兩個年輕人心裡的疑惑,沉吟了片刻才又說:“剛纔不是說過嘛,一百條龍被燒走了九十九條,還有一條飛昇了。那飛昇的一條龍沒走,靈氣還在,所以一百口窯就只能點數出九十九口”。

這麼解釋倒是有一定理由,可高良還是驚奇而疑惑地說了一句:“還真有這事呀?”老人哈哈一笑,既遺憾又自豪地說:“不信?那你明天隨便去問問別的人。我們這兒的小孩子都知道這件事!”

“按迷信的說法,龍是有靈氣的神物,既然知道有危險,可爲什麼不早點都飛走呢?”高良並沒因老人的說法而信服,疑惑反倒是一個接着一個,也不讓老人喘氣,就緊盯着問過去。老人也沒生氣,只是教孩子似地說:

“桃樹砍光,靈氣消失!不然,那條龍的尾巴也不可能被砍斷。靈氣都被朱元璋趕走了,連他後人都在這裡遭了殃!”

各位先生女士,水鷂子首先感謝您的光臨。進來了,就是我最尊貴的福星!這是本書上架後首發章節,熱望您看過以後,多提寶貴意見,以利我不斷改善、進步。人到中年再碼字,書未成時日夜驚。真個是,煙蒙簡陋室,茶灌乾咳喉;雞鳴正苦思,白髮已上頭。請您看在水鷂子嘔心瀝血、辛苦至極的份上,不吝賞賜您的鼓勵!無論是打賞、催更、訂閱、推薦,還是鮮花、短信以及點擊,都是我熱切期望的。水鷂子先行致謝了!

【……第三十一節??百窯火起靈瑞消 文字更新最快……】@!!(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遺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8節 求生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62節 殉道者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18節 水鬼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40節 天星之洲第7節 跩三江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87節 地宮3第85節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64節 七星硯第11節 桃花姑娘第113節 聚寶盆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6節 跩三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26節 洞出歷山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6節 跩三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64節 七星硯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8節 黃石形勝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19節 驚醒獨角龍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10節 桃花姑娘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44節 魚龍騰江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2節 油皮圖紙第77節 老屋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2節 油皮圖紙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44節 魚龍騰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25節 溫泉水暖第6節 跩三江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22節 獨腳夔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47節 碧波夜遁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42節 天使之裸第21節 殭屍魅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9節 水鬼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5節 一飯永銘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6節 跩三江第95節 月夜魅影第64節 七星硯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115節 天火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15節 蛟龍吸水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23節 獨腳夔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19節 驚醒獨角龍第77節 老屋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11節 明代窯龍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95節 月夜魅影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33節 五顯大帝第92節 前兆第29節 黃石磯·皇失基
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8節 求生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62節 殉道者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18節 水鬼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40節 天星之洲第7節 跩三江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87節 地宮3第85節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64節 七星硯第11節 桃花姑娘第113節 聚寶盆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6節 跩三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26節 洞出歷山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6節 跩三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64節 七星硯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8節 黃石形勝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19節 驚醒獨角龍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10節 桃花姑娘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44節 魚龍騰江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2節 油皮圖紙第77節 老屋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2節 油皮圖紙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44節 魚龍騰江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25節 溫泉水暖第6節 跩三江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22節 獨腳夔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47節 碧波夜遁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42節 天使之裸第21節 殭屍魅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9節 水鬼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5節 一飯永銘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6節 跩三江第95節 月夜魅影第64節 七星硯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115節 天火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15節 蛟龍吸水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23節 獨腳夔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19節 驚醒獨角龍第77節 老屋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11節 明代窯龍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95節 月夜魅影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33節 五顯大帝第92節 前兆第29節 黃石磯·皇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