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明心見性

起心動念是指個人的想法。個人爲什麼有想法。是因爲個人本來就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人就一定自覺不自覺的起心動念。具體的想法來源於人的感官對於自然界的反應。當然對於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反應不一樣。這取決於你以前的因緣。修行的所有法門都是內觀自己內心各種想法的生滅。生滅的背後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就是佛性。證悟這一過程就是明心見性。?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永遠也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爲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佛道本爲一家。不存在佛道誰高誰低的問題。如果覺得不一樣,那是還沒有真正領悟到佛,道之真諦。佛經的所有法門皆是觀自在。

佛是通過觀自在,證得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道也是通過向內觀,在常無狀態下體驗到內丹形成,以及三花聚頂元神出竅的常有狀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妙就是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其徼就是在知道佛性的前提下的用。大體可以理解爲,沒有障礙,沒有貪嗔癡的生活,或者某些神通。其實吃喝拉撒睡等等一切自在就是神通。

佛家傳入中土,在數千年的發展中,融入了大量的中華文化元素,產生於中華大地的禪宗就是典型的道教版的佛教。佛道兩家互相融合,共同發展,並且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上也有頗多相近和相似之處,如兩家都注重緣分。講究因果,承認輪迴等等。但是畢竟佛道有別,佛家注重性空、了卻、解脫,重性不重命,主要修的是來生,這一點是和講究無爲而無不爲,注重性命雙修、長生久視的道家有着明顯的不同。

幾位修佛多年的佛友學法修道,也許是習慣成自然的緣故。動則將修佛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道法修煉中。有位佛友在修法打坐一旦狀態不佳時,就在心裡不住地默唸佛號。顯然,這是他修佛十幾年以來樹立起來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千錯萬錯,唸佛不錯。他現在修的是道法,難道進道觀拜三清,也口稱“阿彌陀佛”嗎?他修習的功力上升始終有限,導致家人反對,認爲學了無用。最終放棄。還有幾位修佛多年的佛友也都差不多,都是很善良的人,修道學法。情況類似。認真修了幾年,難以突破,最後也放棄了,甚爲可惜。

以佛修道,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

其一,體系不同。法門不同,方法不同,不可混同。佛道理念相近,方法各異,頗有幾分“性相近。習相遠”之意。中華道家傳承發展數千年,博大精深。體系宏大,完美精妙。修法必須嚴格按照師傳來進行,這裡不存在自我創造發揮的空間和餘地。修法界有一句話,叫做“死學活用”,意思是說,學法修道之人,必須嚴格按照師傳來修,而行法用法,必要時則可視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應拘泥。

因此,修道法而摻雜數量不等的非本門本派的內容,勢必程度不同地干擾和妨礙修法進程,誠不可取也。

其二,我們如是說,並非意味着對佛家有絲毫不敬與否定。相反,佛、道同爲正道正法,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探索和求證着人類與宇宙的生命奧秘,都是人類文明的輝煌產物。現在早已進入了佛家所說的末法時期,僞法橫行,同樣也是僞佛氾濫。魚龍混雜,難以辨別。

最常見的,就是將佛教推至登峰造極的獨尊地位,說是佛法高於一切,天下佛教最大。總之,“諸教皆下品,唯有佛教高”。言下之意,其他宗教都是遠不如佛教的,還妄言道家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云云。在這裡,佛教的重要原則平等心和無分別心蕩然無存,破壞殆盡。剩下的,只有違反大乘佛教十大戒律第一條“自贊毀他戒”的犯戒言論,只有典型的增上慢,只有妄語,只有口業。而且,眼下僞佛之風正盛,你只要稍加留意,身邊學佛的朋友中,就可能會有人是僞佛的受害者。

面對如此強調和重視因果報應的佛家,這些普遍氾濫的犯戒言論、妄語、口業,以及對無量信衆的嚴重誤導,能沒有後果嗎?可是又有幾人清醒呢?

因此,作爲學道修法而言,必須嚴格按照師傳進行純粹的修煉,不能摻雜其它內容,以免造成干擾和妨礙。哪怕是純正佛家的東西,也同樣不宜摻入。在修煉上,要強調佛道分明,方爲正理。正佛尚且不宜摻入道法,僞佛若是摻入,更是有弊無利,是爲我們修法者戒之。

宇宙大道,生生不滅,佛道同樣是在探索和窮盡生命奧秘和宇宙真理。隨着中華復興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復甦和興盛乃是大勢所趨,而佛道相融、互相尊重,共同爲和諧世界和人類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在互相尊重的同時,各按各理,各修各法,既不可以道修佛,亦不能以佛修道,這,同樣也是硬道理。

性覺必明,妄爲明覺,本覺明妙,覺明爲咎。性覺就是佛性的自我體現,衆生的佛性不管您有沒有體會,他都在每時每刻的流露。就在吃喝拉撒睡中。就在所以的自在之中。觀自在就見佛性,觀吃喝拉撒睡就見佛性。明白了就是頓悟。

妄就是執着的念頭,您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念頭,就會出現明覺,譬如唸佛,唸咒,等等以一念帶萬念的方法,都會產生明,這就是禪菠蘿蜜次第法門的來由。修行的過程就是漸修,最後還必須放下開始的妄【佛法亦是】才能明瞭。所以金剛經說,佛法非佛法。也就是放下船才能到彼岸。

本覺就是佛性,明妙就是明明朗朗,沒有辦法用語言終究描述。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真正含義。佛性就在這裡,卻玄妙的難以用語言表達。

當然了,咎就是不究竟,不終極正確,還有過錯。不圓滿的意思。妄下的明覺,還必須去妄。不放下妄的覺明不是究竟,還有咎。也就是必須應無所住,纔可能到達。性覺必明,妄爲明覺,本覺明妙,覺明爲咎就是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另一層解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若火,火善暖萬物而不吝,捨己爲人而無怨,故幾於道。

上善若金,金善斷萬物而不悔,使衆人處險境而無知,故幾於道。

上善若木,木善養萬物而不言,處衆人之用而不惡,故幾於道。

上善若土,土善生萬物而不執,臧萬物之所垢而無忍,故幾於道。

此乃,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之真意。

太極是中國哲學的定海神針。如果把?“太”理解成爲“多”,把“極”理解成爲陰陽,將這兩種理解合二而一,其結果就可以表述爲:太極就是太陰陽,就是很多的陰陽。依據這種原則,無極就應當理解成爲內部無陰陽的狀態,這樣一來,太極與無極就成爲兩個完全相反的概念。

這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從說文解字的角度來說,太就是很多,無就是沒有,所以太極與無極就兩個完全相反的概念。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揭示出了中國哲學的一個認識之誤區:?無極原來是太極的對立面,而不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

闡明瞭太極與無極的關係之後,就爲中國哲學帶來一個問題:?既然太極與無極的意義完全相反,二者之間就必有一對與一錯,對者的命運依然是中國哲學的源頭,而錯者則應當走下中國哲學之廟堂,以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真空零點能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依據這個概念的原理,就可以澄清太極與無極之真僞。

現代科學認爲真空並不意味着一無所有,真空是由正電子和負電子旋轉波包組成的系統,蘊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它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仍然存在,稱爲真空零點能,或稱空間能、自由能等。對卡西米爾力(一種由於真空零點電磁漲落產生的作用力)的精確測量,證實了這一物理現象。

關於零點能的設想來自量子力學的一個著名概念,既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該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時以較高的精確度得知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此,當溫度降到絕對零度時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動,否則,如果粒子完全停下來,那它的動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時精確的測知,而這是違反測不準原理的。這種粒子在絕對零度時的振動(零點振動)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點能。狄拉克以量子場論爲依據,對真空態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把之比喻成爲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所以這個能量之海又稱爲狄拉克之海。

現代哲學認爲,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真空零點能的上述事實,不但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證明了這個結論,而且爲太極與無極作出了一個理性的判決:?太極內部生機勃勃,無極內部死氣沉沉。因爲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所以世界歡迎生機勃勃,只允許太極的廣泛存在。因爲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所以世界拒絕死氣沉沉,而沒有無極的立身之地。

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47章 孝親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28章 菩提果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章 夢魘1第47章 孝親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20章 輪迴4第21章 輪迴5第85章 四梵行4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3章 夢魘1第11章 渡4第2章 職業倦怠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83章 四梵行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14章 渡7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3章 佛陀3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2章 佛陀2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7章 輪迴1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0章 星雲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章 夢魘2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47章 孝親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6章 相由心生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35章 讀書會1第95章 不生不滅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74章 性與金錢第14章 療愈之路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5章 佛陀5
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47章 孝親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28章 菩提果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章 夢魘1第47章 孝親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20章 輪迴4第21章 輪迴5第85章 四梵行4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3章 夢魘1第11章 渡4第2章 職業倦怠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83章 四梵行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14章 渡7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3章 佛陀3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2章 佛陀2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7章 輪迴1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0章 星雲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章 夢魘2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47章 孝親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6章 相由心生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35章 讀書會1第95章 不生不滅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74章 性與金錢第14章 療愈之路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5章 佛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