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幸福之旅(8)

空淨法師的導言:使命就像一條狗,它會追尋着你的氣味並尋找到你,等你發現它,陪伴你一起成長。你就是你的世界,用你的能量去影響幫助他人,與人爲善,與物唯美。人間處處是天堂,人生最好的老師是紅塵 ,在紅塵裡覺醒和成長!你的那條狗快要找到你了喔 !加油!

day5: #磨難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1.回想你人生中最難以承受的三件事,每一件事給你帶來的能力和感悟是什麼?2. 因這些磨難而獲得的能力,對你的今天以及未來的生活,有什麼益處?3. 寫下做完這個練習的感受。請將以上文字一起發到領隊的郵箱。其實我們所有的能力都是從苦難中獲得,希望大家通過練習感受到磨難是我們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夢靈看到了這個題目之後,非常驚訝,因爲這正是她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的。萬物皆有兩面性,磨難也是如此,對那些有着極高成就的人來說,正是人生中的磨難成就了現在的他們。在夢靈的成長之旅中所遇到的磨難有哪些,而這些磨難在夢靈的人生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磨難中成長的人生

無論是蝴蝶化蛹還是蛹化成蝶都是激動人心的自然界的奇觀,同時又充滿着危險與痛苦。

不同的蝴蝶蛹期也不同,有的幾個星期有的幾個月。它們身體內部的器官要重新調整。當蛹就要變成蝴蝶時,可以看到翅膀的雛形。蛹化成蝶,如李白詩中的羽化登仙一樣。是一個充滿危險而又令人神往的過程,它是死亡的過程也是新生的過程。當蛹體破裂,成熟的蝴蝶小心翼翼地從蛹殼中艱難地爬出來,不斷撲打着翅膀。隨着它們身體表面的液體被風吹乾,它們慢慢地展開了美麗的翅膀,接着飛向陽光明媚的天地。

蝴蝶化蛹一般在趟開的環境中。鳳蝶和粉蝶以腹部末端的臀及絲墊附着於植物上,又在腰部圍着纏上一條絲帶。使身體呈直立狀態,而蛺蝶、灰蝶和斑蝶則是利用腹部末端的臀棘和絲墊把身體倒掛起來,稱爲懸蛹。弄蝶則多在化蛹前結成絲質簿繭,以保護自己。化蛹地點在樹皮下、土塊下、卷葉中等隱蔽處,去度過其一生最危險的時期和不利的季節。

蛹在外表上靜止不動,但其內部進行着劇烈的變化:一方面破壞幼蟲的舊器官,另一方面組成成蟲的新器官。擔任這個任務的是血液中的血球細胞。這種破壞同時伴隨着創新的過程,一般數天至數個星期內完成。在完成痛苦的變化改造後,蝴蝶就蛻去蛹殼。變成成蟲。這次脫皮而羽化成美麗的蝴蝶。

最讓我難以承受的第一件事是發生在小夥伴間的遊戲時。當時漂亮的花在選擇小夥伴的時候。一邊唱着兒歌,一邊數着,結果就數到了我。她很不樂意地對我說,“你不是說從這兒點起會選到香的嗎。怎麼卻選中了你呢?”我當時就覺得無地自容,那次遊戲時被小夥伴嫌棄排斥的經歷,在我的心靈深處埋下了陰影,在後來的很多場景中,這種被嫌棄被排斥的模式一再地顯現,讓我充分體會到了自己不夠好,不被人接納的痛苦。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不被接納的事件,不被接納似乎在母胎中已然形成。我是多餘的,不被歡迎的,從父親和姐姐們對我的態度也可以充分體現出來。不被接納還可以追溯到我的前世的姥姥。姥姥瘋了以後,即使是有時她是正常的時候,也是被人嫌棄和排斥的,而且正常的時候痛苦會更深。小花嫌棄和排斥我的事件,只不過在重複和迴應我已有的模式而已。並不是小花傷害了我,而是我自己潛意識中的模式在起作用。但對於當時的我,是絕沒有現在的認識的,這次事件在當時起的作用就是更進一步地加深了我的自卑感。其實,我有多自卑,就有多自尊。在後來的成長中,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具體體現就是不容許任何人說我不好,不能容忍任何人說我的缺點,即使是確實存在的缺點,也不讓別人說,凡是說我不好的人,我一概把他們視爲刻薄,不友好的人。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因爲我感受過被別人排斥和不被歡迎的痛苦,所以,我不用這種方式對待他人,即使是我最不喜歡的人,被所有人都討厭的人,我也不會表現出嫌棄排斥他們,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充分體現吧。從而也養成了我慈悲待人的一面。

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我一心想要求得人們的接納和歡迎,所以一直不斷地學習、成長,因爲在我的眼中,學習好是被老師和同學喜歡的,所以我的學業成績一直很優秀,這也是因爲被嫌棄的經歷帶來的動力吧。我用不斷地學習來漸漸高出周圍的同齡人,包括後來的同事,他們中有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工作以後,就停止了學習,而我不是,我一直把學習當成是讓我出人頭地的工具,而現實也證實了不斷地學習確實讓我顯得與衆不同,成爲我的各種生活圈子中的佼佼者。

但這個模式仍然存在,我原以爲我已經很優秀了,我以爲現在的自己已全然被人接納了,而我也已經全然接納了自己,直到有一天,這個模式又一次出現,讓我驚訝於自己的反常表現時,我才知道,這個模式依然存在,並沒有因爲我變優秀了而就去除了這個一直“被嫌棄”的“受害者”的角色,她依然還在我身上。

那一次,我打電話給我的母親,說我在x市學習,結束之後會去母親家去看望她。母親接過電話說,“你要是學習忙的話就不用來了。”我聽了之後當下就覺得很不舒服,誰知。母親轉手把電話給了當時在她身邊的大姐,大姐問我,“你幾點來?”這時,我聽到電話裡大姐夫在問。“是誰呀?”“又是小三。”,大姐當時的語氣裡充滿了不耐煩,那個說“小三”的語氣讓我立刻產生了還是不要去了的想法。但轉念又想,她們不歡迎我。是她們的事,我去看看娘,買點東西儘儘孝道,是我的事,最終我還是去了。這件事,讓我知道了,在大姐和孃的眼中,我還是很不懂事的麻煩精。無論我自認爲已經變了,變得優秀了。好了。她們還是用老眼光來看我。還是把我當成精神病來看,還是沒有接納我。後來,我給他們說我的種種成就時。她們只會說,“你當好老師就好了。不要再想再做不切實際的事了。”

原來,我真的以爲,我所受的傷害全部來源於自己最親近的家人,無論他們對我多麼好,但造成的傷害卻是事實存在的,我的不健全的分裂的人格的形成,都是來自於自己的親人。我想要討好他們,想要他們接納我,我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證明給他們看,也證明給自己看,但結果,絲毫沒有改變他們!我早已決定,不再因爲他們的看法而詆譭我自己了,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和他們接觸,都會讓我覺察到傷痛猶在,於是我儘量避免和他們接觸,但這也只是一種逃避而已,我以爲,什麼時候我跟他們接觸不再感到傷痛時,那時,我纔是真正療愈自己了吧。而事實上,一切外境顯現的不被接納,卻全都是我自己不接納自己的外在投射而已。如果我內心不接納自己的話,無論我已經變得多麼優秀,外在的環境依舊還會是最親密的家人還是不接納我。所以,我最終明白的是,我只有全身心地接納了自己之後,家人才會接納我,以前的不接納,其實全都是自己選擇性地去注視的結果,看不到家人以我爲豪的一面,看不到家人對我的關愛,只看到他們不接納我的一面。深陷在“受害者”的角色中走不出來,這樣,就可以爲自己不好的一面找擋箭牌了,我不夠好的原因,全都是因爲他們,都是他們害的,這樣去想的時候,便有了爲自己各種的不是找開脫的藉口了。

要想真正的成長,就要看清自己,剖析自己,勇敢地面對自己那個黑暗的自我。她不願走出來,那好吧,讓那個光明的我,走進去吧,去照亮那個黑暗的我,擁抱那個黑暗的我,她們本爲一體,在光中合一吧。

很多的心理問題和神經症患者還有精神病患者,都是分裂的人格不能合一的結果,他們極力打壓那個黑暗的我,不讓他出頭露面,卻不想他們本爲一體的,打壓了黑暗的我,光明的我就是不完整的我,怎麼會不出問題呢。

第三件讓我難以承受的事,就是我有一個羞於啓齒的毛病,但爲了能夠獲得真正地成長,我也想把這個毛病帶到陽光下面來,讓它接受真正的療愈。那個毛病是從初二時候開始的,原因是因爲我的班主任老師在一次語文課上羞辱了我,因爲我天性內向膽小,但有時候也想表現一下自己,那堂語文課,班主任問了一個問題,我手中有一本大姐給我的教參,我就照着教參讀了起來,結果語文老師給我評價了一句話,讓我到今天爲止還不能忘記,他說的是“從哪兒找來的破教參,答非所問。你坐下吧。”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了,一有想舉手回答問題的衝動,就開始緊張,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還發抖。就是我不舉手的情況下,只要老師叫我的名字,我就開始緊張,回答完問題,我坐下之後,還會緊張不已,手一直髮抖,連筆都拿不住。

這個一緊張手就發抖的毛病,又怕別人知道說我沒用,越怕人知道,手就抖得越厲害,後來發展到在別人的注視下,我沒法寫字,再後來,就發展到沒人注視的情況下,比如在填寫重要的表格時,手也會發抖,覺得人家會從我填寫的表格上的字跡能看出我有手抖的毛病,字就越發寫得難看了。爲此,我拼命練字,想讓自己的字即使是在很緊張的狀況下,寫出來也是好看的,也因此,我的字寫得在女生中後來在同事中,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挺好看的,有力度,像是男人寫出來的字體一樣,當人家表揚我的時候,我又會想,你們不知道我有毛病,纔會這樣表揚我。如果你們看到我緊張狀況下寫出來的字,你們一定會看不起我的,我特別緊張的時候,字寫得要有多醜,就有多醜,寫得根本不成形,而且寫出來的字就像是當時的我,恐懼得要死,讓人一看,就能看出寫字的人處在極端的恐懼和害怕狀態中。越想隱藏,就越恐懼。

後來得的躁鬱症,也與這個多年的神經症有關係。手抖的毛病後來進一步發展到對社交生活的恐懼,害怕和別人一起吃飯,因爲夾菜時害怕讓人看見自己手抖的毛病,越害怕,手就越會抖,就會想別人一定會認爲我是神經病,所以以後儘量少見人了。只要在我不害怕的情況下,我的手很正常,寫字也好看,在恐懼過後,一切如常。

躁鬱症病癒之後,手抖的毛病也輕了許多,隨着對自己的接納的深入,越來越能處之泰然了。其實,很多時候,我不斷地學習,修習自己,也是爲了能夠完全地擺脫這個毛病,尤其是在緊要的關頭,需要我寫字的時候,和麪對重要的人士時,我更想要隱藏自己那無能的一面的時候,手抖病還會出現。究其根源,還是因爲我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不被接納的原因。同時也是爲了更好地療愈自己,我纔去學習了心理諮詢,可見,我現在的每項能力,原來都是始於所受的磨難呀。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難與共,而死於安樂也。‘ 翻譯: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身處逆境之中,不僅僅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肉體上經歷與“溫室”中不同的體驗;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歷經和“順境”中迥異的磨礪:“空乏其身”,使其無所依;“行拂亂其所爲”,使其不知所措,無所適從;這一切的過程將達成一個結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徑:“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將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磨鍊和提升。 這個過程也許只是一瞬,也許將艱難而漫長。身處其間,往往茫然無措,喪失勇氣和信心、迷失前進的方向。這個時候,要保持心態的從容,談何容易;這個時候,保持心態的從容,難能可貴,也尤爲必要。

夢靈所經歷的這一切的磨難和心靈的痛苦,竟是爲了讓她成爲一個自渡渡人的心理諮詢師,一個助人身心靈成長的心靈導師和作家。因爲她到地球來的使命,要求她必然要經歷與衆不同的人生,必然先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知到別人的苦痛,才能做到共情,才能瞭然求助者的問題,因爲自己經歷過,才能更好地引領呀。這也是提升人類整體意識這一使命的一個部分。

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96章 靜待花開第5章 佛陀5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9章 渡2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31章 天真的心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28章 如法求財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4章 兒子的夢第69章 選擇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29章 狗屠夫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1章 佛陀(1)第35章 布財陣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章 新任務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34章 布財陣1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2章 我是誰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85章 四梵行4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56章 罪孽清理第23章 癔症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5章 活在當下2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2章 渡5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8章 輪迴(2)第21章 輪迴5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23章 五奶奶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83章 四梵行2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
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96章 靜待花開第5章 佛陀5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9章 渡2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31章 天真的心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28章 如法求財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4章 兒子的夢第69章 選擇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29章 狗屠夫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1章 佛陀(1)第35章 布財陣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章 新任務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34章 布財陣1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2章 我是誰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85章 四梵行4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56章 罪孽清理第23章 癔症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5章 活在當下2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2章 渡5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8章 輪迴(2)第21章 輪迴5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23章 五奶奶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83章 四梵行2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