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

有一位中年婦女居住在精神病院裡,精神科醫生像往常一樣,詢問她的既往病史,做各種檢驗和體格檢查,被診斷爲壓抑性精神分裂症。醫生對她的預後感到很不妙。我把她置於我的護理之下,對她持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態度。我感到我完全不同意那個可悲的預測,因爲精神分裂症在我看來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認爲,我們所有的人都是相對意義上的“瘋人”,只是這位婦女更特別些罷了。因此,我不能把醫生對她的診斷當作定論接受下來。在當時,人們對此還鮮有了解。當然,我查看了她的病歷,但並未發現病因。

那時候我正忙於有關通過詞語聯想測驗進行診斷的研究,我便讓她接受聯想測驗,併成功地揭示了在她既往病史中沒有弄清楚的過去,最後我獲得了很特別的發現。

用了很多的單詞讓她反應,發現有一些詞語對她產生很大幹擾。最大的一次十擾是由單詞“天使(angel”引起的,還有“藍色(blue ) ‘“男人(man)”,像單詞“固執”則完全沒有引起反應,隨後引起干擾的詞,有“邪惡(evil)”、“富裕(rich)”、“錢(money)”、“親愛的(dear)”、“結婚(to marry)”。

這女人的丈夫是位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顯然她生活得蠻不錯。就有關她的得病原因及相應情況,我曾詢問過她的丈夫。與其妻子一樣,他能告訴我的也只是抑鬱狀態大約出現在她最大的孩子(一個4歲大的女孩)死了兩個月之後,此外便一無所獲。

聯想測驗使我碰到很多令人大惑不解的反應。我不能把它們聯繫起來。你常常會陷入這類情形,尤其是在你不經常作這類診斷的時候。你得先向測試者問一些不相關的語詞。如果你就最強烈的干擾直接提問,你將得到錯誤的回答,所以你最好用較少傷害性的語詞來開始你的提問,這樣就可望得到誠實的回答:我於是問。“那麼‘天使’呢?這個詞對你有某種意義吧?”她回答說:“當然,那意味着我失去的孩子”,說完便嚎陶大哭。當這場風暴平息之後,我又問:“‘固執’這個詞意味着什麼?”她說;“什麼意義也沒有。”但我說:“這個詞引起了大的干擾。這意味着它與某事有聯繫。”我猜不透究竟是什麼事。於是我便問“邪惡”這個詞,但我從她嘴裡什麼也沒有得到。這裡有一種極爲否定的感情,表示她拒絕回答我的問題,我繼而問到“藍色(blue),她說:“那是我那失去的孩子的眼睛。”我說:“你對那眼睛有特殊印象嗎?”她說:“當然,這孩子剛生下來時,那眼睛是多麼藍啊!”這時我注意到她臉上的表情,我繼續問:“你爲什麼變得不安起來?”她回答說:“她的眼睛的顏色像另外一個人,和我丈夫的並不一樣。”我緊接着又問:“‘男人’意味着什麼?”她似乎有些猶豫,我問:“那‘男人’有什麼使你煩惱的?”幾番猶豫之後。她終子泄露出事情的真相。事情終於清楚了,原來這個孩子的眼睛與她從前一個情人的相像,我最終從她心底裡探出了秘密。

在她(g)生長的小鎮上,有一位很有錢的青年人k。他是一位工業家之子,相貌出衆。也很有才華,這個青年的家庭是貴族,社會地位很高,這一切使得他成爲小鎮上的中心人物,更是鄰近地區姑娘們都感興趣和青睞的對象,姑娘們都想嫁給他:當然g也不例外。可是她的家庭雖富有但並不顯要,與k的條件不能相比。但是由子她長得很漂亮。是一個標緻的姑娘,一心認爲贏得他青睞的機會很大,或許有嫁給他的運氣。她心中深深地愛着k,希望着這份感情有所回報。可是後來她發現他表面上看去對她並無好感,比較冷淡,情感上沒有迴應。似乎沒有聯姻的可能。她的心裡暗藏着這份感情,一直沒有向k表達出來。;她家裡的人對她說:“你爲什麼老想他呢?他是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他不會看上你的,他怎麼能娶你呢?你還是不要想他了。j先生倒是一位不錯的人,他很喜歡你。而且他各個方面都很優越,爲什麼不嫁給他呢?”在矛盾中,她最後決定割捨對k的這份情思,隨父母的心願嫁給她現在的這位先生j。婚後,她的生活一直過得很幸福,並且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

在結婚五年後的一天,她兒時的一位朋友從她的家鄉來看望她。她們回想過去,聊起了往事,趁她的丈夫走出房問後。她這位朋友告訴她說:“你結婚的時候,那位富有的工業家之子感到非常吃驚!你已經給那位先生(指鎮上那位青年k)造成極大的痛苦。”她吃驚得很,楞楞地問:“什麼?我使他痛苦?”這位朋友隨即又回答說:“你難道不知道他深深地愛着你?不知道你嫁給別人後他有多麼失望?”朋友的這番話使她激動萬分,心潮澎湃。她原來對k產生的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又開始波瀾起伏,激盪不已。但同時她又有了一種莫名的惆悵和失落,也許是後悔當初沒有向k坦白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今天這個樣子,但她還是壓抑住了。從此之後,她便陷人了深深的壓抑之中,不能自拔,並且嚴重失眠,有點輕微的精神恍惚。

幾星期後,悲劇發生了。g住在鄉下,鄉下河裡的水不是非常衛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人們喝的是泉水,洗澡和洗衣服用的是河裡的水。這天,她在給2歲大的兒子和4歲大的女兒洗澡,用的是河裡的水。實際上這水染上了傷寒。她可愛的小女兒興高采烈地在洗澡盆裡玩水,手裡抓着一塊海綿,蘸着水玩,然後把蘸滿水的海綿放到嘴上吸吮,而且一直在這樣玩。她注意到小女孩在吮吸蘸滿水的海綿,可是她並沒有制止(她明明知道河水是髒水)。過了一會。她的小兒子嚷嚷到:“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我要喝水!”她沒有動。可是小男孩一直鬧着要水喝,這時,她卻舀給他一杯髒水,小男孩把水喝了。在傷寒病菌孕育期過去後不久,小女孩——她的掌上明珠,傷寒病發作,由於不能治癒最後死了。小男孩也病發,但是卻被救活了。她就這樣失去了她可愛的女兒。恰恰在這個時候,她壓抑在心底裡的症狀急劇惡化併發作。於是她被送進醫院,被確診爲壓抑性精神分裂症。

爲什麼她會這麼做呢?她這麼做當然是潛意識的。也許受到了壓抑症的影響。在她潛意識中,她想要得到她想得到的東西,或者她內心裡的魔鬼想得到的東西。否認她的婚姻以便嫁給別的男人,結果她沒有意識到是她殺害了她的孩了,不知道自己犯了罪。她只是把事實告訴了我而沒有得出這樣的結論。她應該對孩子的死負責。這一切在她心底留下了重創的陰影。

那麼現在應該採取什麼治療措施呢? 她一直被注射麻醉劑來對抗失眠症,精神極度恍惚,必須有人看守她,以防她自殺,出現不必要的意外。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措施。

我翻來覆去地考慮再三,是說出來呢。還是應當保持緘默。我想,如果把真相告訴她,她的病情可能惡化,但不管怎麼說醫生對她的預後本來就不良。相反,如果她認識到她做過的事,也許還有好轉的機會。

我還是決定試一試。因此我坦率地把自己通過聯想測驗瞭解到的一切都告訴她。是她殺害了自己的孩子。這麼做的結果可想而知,斷然指責一個人是殺人犯並非是一件小事,對於必須聽取這種指責又必須接受的病人來說也是如此。在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後果做好準備以後,我真的告訴了她。聽了這些話,她勃然大怒。大發雷霆,堅決否認是她殺死了自己可愛的孩子。她激動異常,幾乎無法控制,她的情緒猶如暴風驟雨般爆發出來,似有雷霆萬鈞之勢。後來,她終於能夠平靜下來了。可是令人驚訝的是,一段日子之後她竟然正視了現實; 兩個星期後,她完全恢復,竟可以出院了。真是奇蹟!命運對她的懲罰己經夠重了。雖然她並沒有意識到是她自己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但仍恍惚意識到自己是有罪的,在潛意識中處於一種罪惡感的狀態。我覺得,她應該回到現實,在日常生活中贖罪,這纔有意義。她在出院時是帶着沉重的負擔離開的,她不得不如此啊!失去孩子對她來說已經夠慘了,而贖罪行爲早在她患了壓抑症並被監禁在醫院裡時就已經開始。她已經審判了她自己。

我暗中查訪她五年,她的病從未復發過。那種壓抑在心理上是適合她的,她是一個謀殺犯。在別的情況下,她本應受到死刑懲罰。她被送進了瘋人院而不是監獄,通過讓她的良心承擔起巨大的重負而遭到懲罰。我實際上把她從另一種懲罰(即瘋狂)中救了出來。因爲,假如一個人接受了自己的罪孽,他就能帶着這罪孽生活下去;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它,他就應該爲不可避免的種種後果而備受痛苦折磨。

在精神方面有疾病的人到醫院來就診時,都有一些沒有說出來、一般人不知道的故事; 我覺得,只有找出這些純屬個人的故事之後,對病人的治療纔算是真正開始。這些故事是病人心中的秘密,是讓她撞得粉身碎骨的岩石。要是能知道這些私藏的故事,就等於掌握了治療的關鍵,所以醫生的職責就是弄清這些病人心中的秘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探討意識的材料還不夠,有時候進行聯想測驗可能理出一條道路,對夢境進行診釋或與病人進行長期而耐心的接觸也有同樣的功效。在治療上,問題大多數是從病人的整體而不是單從症狀着手,我們必須注意深刻觸及整個人格的種種問題.。

這是榮格成功治癒的一個壓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案例:榮格通過詞語聯想,揭示了病人通常用醫療診斷方法挖掘不出來的潛意識心理機制,就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患者的疾病。所謂詞語聯想測驗,是一種用來探究和分析人的心理機制的方法,是把預先準備的詞彙表裡的詞語一個個地讀給被試聽,並且要求對方對首先打動他的那個詞語作出反應。選用相關的詞語刺激被試,通過被試的反應(行爲、語言、情緒等)和反應時來分析被試的心理,有人格障礙的被試,在聯想時會出現一些帶有情緒聯繫的回憶或意念,因而造成不同的反應,不是反應時間過長就是不反應。這表示,這個詞觸及到“情結”的要害之處。患者之所以會產生古里古怪、不合邏樣的應答或情緒反應,原因就在於這個詞引起了患者潛意識中不愉快或不道德的內容。

榮格通過詞語聯想測驗,發現人有種種“情結”。榮格認爲情結是個體潛意識中一組組心理內容的聚集,就像完整人格中彼此分離且獨立自主的一個個小人格。它有自己的驅力,可以強有力地控制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爲。精神症狀既然根植於情結之中,詞語聯想又能發現隱藏於患者身上的情結,使患者重新恢復健康。

在這個案例中榮格就是利用了詞語聯想的方法:爲了弄清楚病人潛意識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存在着哪種情結,通過詞語聯想的方法,讓被測試者作出反應,發現了患者g患病的心理淵源:g一直暗戀着k,當得知k 也一直愛着她時,又由於自己與別人結了婚而深深地傷害了k,她無比後悔,精神陷入無比壓抑的狀態。她內心非常想擺脫她既成事實的婚姻,但是 這是不可能之舉:她心中的怨恨在潛意識中不斷積壓,以至於在某種場合下不由自主地發泄出來,對怨恨的對象產生報復。這種舉動恰巧傷害了自己的親生骨肉,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內心深處烙上了永遠也抹不掉的罪孽,以至於自己無法承受這沉重的壓力,精神完全崩潰,成爲一個嚴重的壓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通常的藥物治療只能對生理機能起作用,而存在於患者潛意識中抹不掉的罪孽的烙印永遠威懾着她的心靈,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生理病變。榮格利用詞語聯想從患者潛意識中挖掘出患病的癥結,並且明確告訴病人這一原因,引導病人去正視現實,從而把患者拉出深淵。 榮格成功地把分析心理學引入精神醫學,對精神醫學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9章 渡2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3章 五奶奶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1章 天力講法第70章 找回自我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9章 奇夢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93章 皇家舞者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3章 我心深處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23章 我心深處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4章 渡7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9章 狗屠夫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28章 菩提果第17章 滋養自己第9章 奇夢第85章 四梵行4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25章 不再評判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6章 活在當下3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85章 四梵行4第2章 佛陀2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21章 輪迴5第21章 天力講法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4章 活在當下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36章 布財陣3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70章 慈悲喜捨(3)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7章 幸福之旅(8)
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9章 渡2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3章 五奶奶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1章 天力講法第70章 找回自我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9章 奇夢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93章 皇家舞者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3章 我心深處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23章 我心深處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4章 渡7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9章 狗屠夫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28章 菩提果第17章 滋養自己第9章 奇夢第85章 四梵行4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25章 不再評判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6章 活在當下3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85章 四梵行4第2章 佛陀2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21章 輪迴5第21章 天力講法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4章 活在當下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36章 布財陣3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70章 慈悲喜捨(3)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7章 幸福之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