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

不論你是否承認,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唐僧,一個孫悟空,一個豬八戒,一個沙和尚。

西遊的目的就是到靈山取得佛祖的真經。而靈山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人心的一種意識狀態。西天取經的內在意義就是到達這種狀態。在其它的密意傳統裡,這種狀態常用一個地方來象徵,比如瑪雅文化中的圖拉,猶太教傳統中的耶路撒冷;或者穆斯林世界的麥加。

真正的圖拉不是一個有形的地方,而是遍及宇宙四方的精神層面。——瑪雅經文

當你找尋主,在你內心找尋他。他不在耶路撒冷或者麥加。——尤努斯?埃姆萊

《西遊記》第十三回寫到:“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西遊記》的主旨,就是以唐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取到真經,隱喻降服人的心猿意馬,歸於正道,才能得道成佛之理。

不過話說回來,吳承恩是否真的這麼想的呢?要知道小說家爲了湊趣捻幾條佛理道學乃是常事,不可當真的。比如金庸使出一招“亢龍有悔”,咱們就不能往《易經》上靠,人家那是添點佐料而已。對此的解讀是否有些闡釋過度、聰明過頭呢?我們不妨繼續往下看。

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第二十四回

三藏道:“休言無事。我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暴雲飛出,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記得。”行者道:“你雖記得,這有四句頌子。你卻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豈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說了。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跟下。似你這般恐懼驚惶,神思不安,大道遠矣,雷音亦遠矣。且莫胡疑,隨我去。”那唐僧聞言,心神頓爽,萬慮皆休。——第八十五回

佛祖所在的靈山代表的是一種高等的意識狀態,處在當下的狀態。意味的是人從心理上的日常沉睡狀態到神聖當下的清醒狀態。靈山代表的是延長的當下。西遊記則是一個通往清醒的內在旅程。除了南懷瑾之外。各路佛家、道家的高人也都認爲唐僧師徒是一人的不同內在,只不過解讀略有不同。

一般來說唐僧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他沒有任何本領,但是有着信仰。在取經途中,三藏始終不忘西天取經的目標。他象徵着對當下的渴望。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西天取經。爲此,他可以放棄任何事情。對今天的我們來講,最難的就是發現自己的唐三藏。而沒有了唐僧也就沒有了西遊記,沒有了心靈追求的信仰。

而孫悟空代表着“嗔”或者人的智性。他嗔恨心重,爭強好勝,聰明但是躁動,有力量但是自尊心強。不能受一點的委屈。雖然發心要保唐僧西天取經,也滿心歡喜地拜唐僧爲師,但是唐僧的幾句批評,就足以讓悟空放棄誓言,一走了之。對於八戒的挑撥和誤解,也是以惡相向。悟空對八戒的捉弄,成爲《西遊記》裡最精彩的段落。

豬八戒,則代表着“貪”或者人的各種貪婪和懶惰,是每個人的本能中心,在精神分析理論中被稱爲本我。對物質、對美色、對食物、對身體舒適的慾望。我們都看到他的貪婪和懶惰。我們把他當作笑柄。可是我們並沒有太意識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裡面就有一個豬八戒。在取經路上,豬八戒多次要求散夥回高老莊,表明他對家庭生活的留戀,對物質社會的留戀和執著。

沙僧則代表着“癡”,平庸就是愚癡。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明”。人言亦言,總是跟在別人的後面,缺少獨立的性格和獨當一面的勇氣,有些甘於平庸。

曾經流傳過一個真假孫悟空是如來的陰謀的故事。(原文大家可以用“死的是悟空,活的是六耳獼猴”爲關鍵字去網上查)作者的大意是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下來的那個是六耳獼猴。作者各種論斷說,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在他的安排下,讓衆佛都以爲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後被一棒打死。

文中最後還提示說“大家發現沒,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叛逆者形象。可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孫悟空前後可判若兩人。孫悟空已被如來利用六耳獼猴一戰,安安靜靜、無人知曉的收服了”。

以上的解讀,不能說是解讀,只能說是捨本逐末的演繹。讀任何一本書都需要抓住主軸,而每本書的主軸都在首章或章節標題中;

。《西遊記》第五十八章的標題“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已經點明瞭‘真假美猴王‘的主題。其實所謂假悟空是真悟空的心魔,一體二用,心性的兩個表現,現在斬去心魔,留得真心在。

把書捧着看一看會更明白,作者意圖表達六耳獼猴代表的是悟空不好的過去,如來也說:“此番劫難因你師徒不和而起,才讓奸佞乘虛而入”。悟空不臣服之心在“真假美猴王”之後被識別,或者說被悟空充分覺察並全然面對後必然自己消亡(被打死只是象徵),剩下的是“本性”的悟空。而此時,回到上面陰謀論的故事,戰神心魔的悟空獲得的寧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非但真假美猴王全是孫悟空的化身;甚至牛魔王也是孫悟空的化身。第六十一回中悟空不是自己說:牛王本是心猿變,今番正好會源流嗎?

西遊記中的各路妖怪,象徵了設法阻礙當下的那些想法和情感。狡猾的妖怪施展妖術來僞裝自己以至於能抓住玄奘。玄奘代表了存在當下的渴望,當惡魔抓住了他。這表示了人動了其他的念頭,這些念頭不想停留在當下,因此停在當下的努力受到了阻礙。如果,悟空(人們的智性)沒有發現玄奘被抓走。就代表着我們沒有意識道發生了什麼。正如第七十八回中詩云: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掃退萬緣歸寂滅,蕩除千怪莫蹉跎。

臨濟法師,禪修大師;胡吉威立,一位蘇菲(是伊斯蘭教的神秘形式的信徒),都提到過魔鬼象徵了人的低等部分。

“佛陀和魔鬼就是指兩種狀態,一種是污穢的,一種是純潔的。”

——臨濟法師

“魔鬼實際上來說,就是人的低等自我和慾望。“

——胡吉威立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陽明

“心中賊”指不正當的慾望。對大多數人而言。“破心中賊”難在有時候分不清心中的慾望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

妖怪抓住三藏以後總想吃掉他,意味着低等自我總想破壞處在當下的努力。然而,悟空總是能救出玄奘。然而,如果人內在的悟空觀察着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可以在次說“在”然後做出當下的努力。就能擺脫這些念頭和惡魔,便能體會到涅槃與神聖的當下。

《西遊記》第十四回:觀音對唐僧說:“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

孫悟空是心猿,白龍馬是意馬。唐僧守住自性,一心不亂。就是要降伏心猿、意馬,除去妄想。所以唐僧要用緊箍咒控制孫悟空,把白龍馬騎在身下,用繮繩、鞍轡和鞭子挾制它。人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這是佛家戒的思想。等到了孔子講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階段,戒就不需要了。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緊箍咒自然脫落。

因爲惡魔時刻都在阻礙人們停留在當下,如果我們開始聽從那些以妖魔鬼怪爲象徵。即那些浮現在腦海中的念頭,我們就忘記了這種雙重的意識,由於不再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從而無法意識到我們已停止了努力。當人努力處在當下,會將注意力集中所做的事上。同時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爲了延長這種狀態,人可以使用簡短的字語提醒自己留在當下。若是連續運用幾個簡短的字語效果會更好。

在基督教中,祈禱的內在意義是通過使用簡短的字語,請求內在的神:當下,得以顯現。

在阿拉伯語中,‘祈禱’的內在含義是記得上帝。——胡吉威立 所以,緊箍咒只是一個幫助人心能安住於當下的簡短語句。例如,瑜伽中的om,梵文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心經》末尾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等。

僧師徒四人斬妖除魔,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到達西天雷音寺。原以爲終能功德圓滿,未曾想到在雷音寺內被兩尊者索要人事(即今天我們的小費)。唐僧與師徒四人義正言辭拒絕了“勒索”的要求。可是,他們還是取到了“真經”,踏上了返回東土大唐的回程。結果遭遇白雄尊者香風作亂,在收拾“真經”之時,方纔發現乃無字經書。悟空想到是那兩僧人作弊,師徒四人便返回雷音寺準備理論一番。

結果遇上佛祖,佛祖笑言:“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衆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阿儺、伽葉問你們要人事我是知道的。真經不可輕傳,也不可以空取。”如此一番,師徒四人終於明白其中奧秘,便將紫金鉢盂獻於阿儺、伽葉,終於取得真經。

西天的兩尊者索要人事,如果認爲這只是諷刺世事,那樣的理解可能太過膚淺。唐僧要紫金鉢何用?

話說明代金碧峰禪師入空定,無常鬼找他不到,變作老鼠,咬他喜歡的水晶鉢,金碧峰入定時身體空掉,但在定中聽到老鼠把弄水晶鉢的聲音,立即出定,大叫誰人碰我的水晶鉢,無常鬼立即鎖他,禪師知道水晶鉢的掛礙令他被無常鬼找到,於是求情許他延期七日,無常鬼走後,金碧峰便把水晶鉢打爛,然後入定,臨入定前,在牆上寫下四句偈:

欲來找我金碧峰,猶如鐵鏈鎖虛空,

虛空若然鎖不得,莫來找我金碧峰。

這個時候還捨不得紫金鉢,外物都放不下,何況我執法執?二尊者索要人事僅僅是障眼法,內在一片苦心,卻引來了一排板磚,可嘆。

另一方面,無字真經符合佛教的教義。佛教的要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所見的東西,包括佛法都是虛妄、空無的。佛祖以爲“東土衆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只好退而求其次,拿有文字經書來教化東土衆生了。

事實上,很早就看到有人討論孫悟空的師承問題,武功問題,豬八戒的個人問題以及觀音姐姐的隱私問題,但是這些種種問題八卦的多,據實的少。更有用西遊記來講團隊管理和領導藝術的,很多都是過度闡釋的演繹,恐怕連吳承恩都沒想到那一層。要讀懂作者原意,只有抓住《西遊記》的主軸——心性修煉。不信,你先把《西遊記》一百回的目錄看一遍,再試試重讀這本絕對不愧中國四大名著的書吧。

作爲中國人,很多人都沒認真讀過《周易》、《論語》、《中庸》、《道德經》這些充滿中華智慧而深邃的著作。但如果連通俗小說《西遊記》都沒讀懂,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悲哀了。

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渡9第40章 合一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4章 布財陣1第3章 夢魘1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24章 撞客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18章 空椅子第123章 成熟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9章 狗屠夫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72章 念力第84章 四梵行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4章 活在當下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5章 佛陀5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3章 接納疼痛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8章 輪迴(2)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4章 渡7第96章 靜待花開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14章 療愈之路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70章 找回自我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47章 孝親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章 夢魘1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5章 佛陀5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93章 皇家舞者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4章 活在當下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60章 星光體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6章 渡9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
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渡9第40章 合一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4章 布財陣1第3章 夢魘1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24章 撞客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18章 空椅子第123章 成熟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9章 狗屠夫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72章 念力第84章 四梵行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4章 活在當下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5章 佛陀5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3章 接納疼痛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8章 輪迴(2)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4章 渡7第96章 靜待花開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14章 療愈之路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70章 找回自我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47章 孝親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章 夢魘1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5章 佛陀5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93章 皇家舞者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4章 活在當下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60章 星光體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6章 渡9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