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重返

孤獨,一種與生俱來的情緒;

無論是否體會過來自他人、羣體的交流和關切,當一個人孑然一身時,都不難感受得到。

與羅伯特*布朗教授告別,回到寢室,方然罕有的呆坐了片刻。

這時候,他本來應該在思考,像布朗教授這樣對世界前途持悲觀態度,又敢想敢幹的人,會不會是潛藏極深的永生追尋者,甚而,會不會已經從每一次的打交道當中,看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但他並什麼也沒想,只是靜靜的,感受這恍若漂流的無依無靠。

這種感覺,自己,必須清晰而細緻的去體會,繼而,習慣於沉浸其中;一人默默前行,路,漫長而看不到盡頭的路,註定不會有任何同行,一切困難,一切未知的兇險,都只能獨力去面對,而不會能有任何外來的支持……

或許習慣了就好,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

抱着發軔無悔的覺悟,在西曆1476年冬籌備自己的退場秀,表面上,虔誠者方然的熱情受到了季節的影響,推特動態和現實中的活動頻率都明顯下降,其實這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他要讓外界覺察到,自己的思維和心態在嬗變,然後纔會行爲反常。

但是在欺騙性的表象之下,他究竟又在忙一些什麼呢;

除抓緊時間兼職、在“隱居”前儘量多籌集馬克外,就是在經營新的身份。

托馬斯*安生,身份的正主已逝去,很快,方然就將利用這一身份開啓新的人生,但是很顯然,倘若僅僅頂替成爲“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半輟學研究生”,這樣的身份,除掩人耳目、確保安全外,對永不下車的若干關鍵步驟,就幾乎是毫無價值。

正因如此,在篡奪身份之後,方然立即着手恢復安生的學業。

“車庫創業”,在被窺視者幹掉之前,懷揣夢想的托馬斯*安生一直在努力嘗試,成果,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如果以奪取聯邦暴力體系的控制權、至少是部分的控制權爲目標,就太不切實際。

今時,畢竟不同往日,在網絡、自動化、人工智能多年發展的成果積累下,聯邦武裝力量已有的網絡體系,都已十分龐大而繁雜,這樣的體系,別說參與其建設,缺乏專業背景與鄭智資源的小公司,根本連後期維護、日常打雜的機會都別想。

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IT大企業,也不會再向久遠的過去那樣,對天才輟學生敞開大門。

除非托馬斯*安生,有什麼身居高位的遠方親戚,又或者是充當某些勢力的白手套,但很顯然,這些途徑現在並沒有一條能行得通。

思來想去,剩下唯一的途徑,也就只有努力攻讀、拿到學位,再去應聘行業巨頭。

而這也正是多少年來,方然最擅長的。

重新安排托馬斯*安生的學業,一開始,方然認爲這將會是巨大的挑戰,畢竟再怎樣吊兒郎當的研究生,也總會有導師,哪怕他的黑客技術、IT本領再怎樣出神入化,也沒辦法讓躺在低溫容器裡的“自己”變作行屍走肉,自己去敲開導師辦公室的門。

但考慮到安生的半輟學狀態,已持續近兩年,學籍卻還好端端存在數據庫裡,

方然就猜想到,和伯克利的某些教師(或許就包括布朗教授)一樣,時代變遷,人心不古,看起來托馬斯*安生的導師對這位學生也並不怎樣上心。

這種漠視,不管是出於放棄、還是鼓勵他創業,總之是有利的條件。

早在窺視目標人物的日常生活時,對安生的方方面面,方然早已借ASA的分析、整理而瞭如指掌,但沒到圖窮匕見時,他還不想冒冒失失的去滲透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內網。

作爲聯邦名校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這種地方,在IT領域想必也藏龍臥虎,如果在動手前,因爲侵入內網而被察覺,甚至將自己的意圖暴露,那百萬馬克和長期的準備就都會打水漂,方然可不會如此魯莽。

但這也意味着,一旦得手,經營“托馬斯*安生”身份的工作,就得趕緊着手。

藉助篤信教義的掩護,和寒假期間伯克利校園的寧靜,待在寢室的方然,除兼職外,就是一邊密切監控網絡、確認謀害行動未留隱患,一邊讓自己儘快習慣“凡人”的思維模式,繼而着手完成安生的學業論文。

身爲研究生,在這樣一個網絡發達的年代,長時間缺席現場課,並非不能被容忍。

但是對方然而言,一下子面對若干門“自己”從未考過、或者沒能通過的課程,工作量就有點驚人。

這時,方然就很慶幸自己的預判,選擇了IT、而非其他領域的目標人物。

否則如果一切從頭學起,就算他肯下苦工、也耗得起,隨時間的推移,事情敗露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

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方然也想過,是否要給安生的“浪子回頭”尋找藉口。

但他很快就放棄了這念頭:

自己的這種思維,凡事都要將邏輯、理性、客觀視爲至高無上的信條,本身就是一大破綻,不僅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羣中的大多數格格不入,進而,還會在不經意間泄露身份,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直白的講,對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而言,

不知在什麼時候,忽然間就打算要做什麼,這,難道不是再尋常不過嗎;

又何必要畫蛇添足,準備理由。

一番自我反省,意識到某些難以察覺的細節,反而更容易出險,方然就提高了一點警惕,至少,不會再刻意去摹想,怎樣讓沉迷於車庫創業的安生迴歸校園。

相反,通過對聯邦社會中若干人物,這些活生生實例的觀察、理解,他更在意的是,

劫奪托馬斯*安生這一身份後,要如何僞裝、如何習慣成自然,甚至還得來一點自我欺騙,才能從內到外、不着痕跡的融入新身份,低調而不引人注意的,逐步抵達永生路上的下一個關鍵節點: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章 希望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六章 渺茫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五十章 條件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章 機會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二章 消失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九五章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八五八章 嘗試
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章 希望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六章 渺茫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五十章 條件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章 機會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二章 消失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九五章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八五八章 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