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三章 爭議

不論支持,還是批駁,倘若只是出於私利,對一項預算高達五千億聯邦馬克的龐大工程,這都不是對聯邦民衆、乃至全人類負責的態度。

至於方然怎麼看,身爲外行,當時他只清楚的意識到,

這種辯論並沒有什麼價值。

事態的發展,一步步印證了他的預測,人類文明在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道路上一氣狂飆,社會迅速嬗變,基礎科學因其產出低下,而被頂層拋棄,直到第三次蓋亞大戰爆發,舊時代宣告結束。

社會解體,傳統國家等概念一併消亡,繼任的大區管理員們,忙於火併,更不會有閒情逸致去支持什麼理論物理研究。

如果沒有這一切,當年的討論,還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

五千億聯邦馬克的預算,讓“新一代加速器”成爲一樁極具爭議的燒錢工程,但這樣的工程,是否拍板,最關鍵的因素卻不是科學研究,而是相關人士是否能從中得到從利潤、到選票的莫大利益。

縱觀舊時代的學術界,類似的情形,司空見慣。

不要以爲白大褂們一概不食人間煙火,投身科學的研究者,的確很多,但只爲揩油的傢伙也着實不少。

由於其智商與地位,這種行爲,也更容易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

在“促進科學發展”、“取得先發優勢”等說辭之下,鼓動項目上馬,最終是否能對科學發展、對全人類有利,

反正百年之後,自己早已駕鶴多時了。

從這一角度考量,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們,爲自身利益而支持或反對某一工程,後果着實難以被追究。

譬如“新一代加速器”,等到這一浩大工程建成、並經過多年運行,即便沒有任何新發現,身爲主持者、參與者的老資歷們,也早就歸西,須知這一羣體是最清楚唯物論的,明白身死之後一無所有,當然也就毫不在乎。

但是在今天,蓋亞淨土的學術界,這種動機則並不存在。

一方面,蓋亞淨土的科學家們,都不是泛泛之輩,很容易洞悉當今時代的格局,進而意識到自己的根本利益與文明整體的利益,是怎樣的高度契合。

退一步講,哪怕還有部分人,暫時不理解、或者不在乎這種契合,想要追逐名利,也必須考慮到“所有人都將長生”的現實,倘若一意孤行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哪怕百年後,照樣也會被批判,而沒辦法假死亡徹底勾銷。

歸而總之,在今天的討論現場,所有人都站在同一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完全從學術、而非其他任何角度去分析,繼而,提出相對均衡的發展規劃,量子力學、高能物理、凝聚態物理等領域被確定爲重點方向。

其他理論物理領域,相比過去,也獲得了相對充裕的資源。

搞科研,尤其是理論物理,阿達民是完全的外行,但他的確握有一言九鼎的控制權。

這種控制,並不是對專家、學者的計劃指手畫腳,而是以管理員的身份提醒衆人,蓋亞淨土的資源,是有限的,全人類面臨的挑戰,也是有時限的,在規劃方案時,必須分清楚輕重緩急,

畢竟人類還沒有進入“自由王國”。

理論研究方面,經過研討,很快制訂出一份中長期規劃,具體而言,是未來五十~一百年的理論物理髮展方向。

百年的時間跨度,看起來,好像是太長了一些。

回顧舊時代的物理學,十三世紀中葉,以此前的深厚積累而迎來一波大爆發,顛覆了當時很多科學家的預言。

科學的發展,自有其客觀規律,並不會如一切計劃的那樣平順,方然並非不清楚這道理,雖然他和在座相當一部分專家都認爲,當今時代的基礎物理,並沒有大爆發的跡象,但也無法完全否定這種可能。

不過,自然科學發展的規律,是一回事,

人類文明的前進步伐,由阿達民掌控的節奏,那又是另一回事。

“……

接下來,談談報告裡提到的‘新一代加速器’。

關於這一概念,事實上,本人這裡提到的,並不只是舊時代聯邦的規劃草案,而是泛指理論物理研究所需的一切浩大工程,在人類文明即將跨越奇點的當下,如何取捨、權衡,研究要不要上馬的問題。

在這方面,我個人的看法,蓋亞淨土所面臨的形勢,暫時還不支持我們耗費巨資去幹這些。

諸位,不妨想一想科學研究的根本動機,究竟是什麼?

探尋未知,發掘客觀規律,這樣講當然沒有錯;

但,着眼於當下、着眼於人類社會,我們人類去研究科學的動機,自然是爲了自身的延續與發展。

眼前的延續,與長遠的發展,對身在今天的我們而言,哪一個的優先級更高,相信諸位自有酌量,迄今爲止,人類掌握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乃至其他方方面面,仍很有限,並不適宜過早投入到基礎研發之中。

所以在這裡,本人對諸位的建議,也和之前的數學發展研討會上一樣:

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更多投身於實踐領域的應用研究,而把基礎研究,更多作爲一種‘愛好’去進行。

哪些基礎研究領域,短期內的效益、費效比更高,我們就更多支持這一領域的研究。

當然,作爲蓋亞淨土的管理員,本人也承諾,在基本解決全人類長生的手段、基本解決人類文明延續的保障之後,

各位便可以獲得更充裕的經費,哪怕‘行星加速器’,

也一點不在話下。”

“阿達民先生,您說的,我們都能理解。”

一段發言結束後,稍待片刻,坐在長桌旁的理查德*費曼舉手示意,

“不過,瀏覽NGA、‘新一代加速器’的報告,再對照蓋亞淨土的生產力水平,我、和我的幾位同仁都認爲,‘舊時代的五千億聯邦馬克’這種規模,對今天的人類而言,並不是一項多麼沉重的負擔。

理論物理的研究,必須、也只能基於實踐,一系列類似項目其實還是很重要。

說白了,哪怕需要面對很多挑戰,我們人類,在1512年的今天,就拿不出這幾千億聯邦馬克、僅相當於百分之一年產出的資源嗎。”

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五二八章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十七章 嬗變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六章 渺茫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四二九章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六〇三章 規模
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五二八章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十七章 嬗變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六章 渺茫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四二九章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六〇三章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