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說話間,來看熱鬧的人也越發多了,張少奶奶只得先跟李賢淑入內,那邊兒張珍已然迫不及待地拉着應懷真去看準備下的煙花,不停地向她指點:這是什麼,那又是什麼,唧唧喳喳停不住口。

又有張府的許多小廝們,搬了要打頭陣放的煙花到大門口上一字排開,這張府的門口極爲寬闊,從東往西有十幾丈,每隔着七八步左右就擺一個煙花,一個小廝管一個煙花等待號令。

這功夫兒,那些百姓們就街頭巷尾地涌出來,遠遠兒地站定了等着看,等一切佈置妥當,張官人一聲令下,小廝們齊齊地先把這十二個的“火樹銀花”點燃了。

當下一溜兒長道的煙花綻放,彷彿是一棵棵極大的松樹着了火似的,從底下往上噴出華美壯麗的焰火,那焰火越噴越高,一直越過院牆去,也越綻越大,跟周圍的連在一起,彷彿起了一道鎏金躍彩的煙花牆,而燃盡了的焰點就從高空又紛紛墜落下來,瞬間如同千千萬萬的流星墜下,又像是落了滿地的碎金子,這般陣勢,赫大雄壯,百姓們看得精彩,都鼓掌叫好。

應懷真站在門口,目不轉睛,金色的光芒在臉上跳躍,顯得明明滅滅,她眼前的煙花從壯美激烈到逐漸沉寂,又何嘗不似是人的一生?起初小心翼翼,然後不可一世,奮勇上前,最後仍寂寞落地,如此而已。

這煙花雖然美得令人目眩神迷,然而細想想,卻又不免嘆息。應懷真正在胡思亂想,聽張珍悄悄在耳旁道:“妹妹,我們不看這個了,我私藏了一個好玩兒的,你來,我放給你看。”

原來方纔張珍看小廝們在點那煙花,他就也躍躍欲試地也想上去點,奈何張大官人跟少奶奶不許,只怕他小孩兒毛手毛腳地唯恐出事。

張珍又看應懷真看得出神,他便有意想在應懷真面前賣弄一番神勇,因此悄聲跟她說了後,便拉着進了院內。

應蘭風雖然看見了,但是想着兩個大概是入內不知說什麼了,於是便也沒管。

那邊張珍拉着應懷真到了廳上,便爬到那花瓶後面,摸了一個長筒的煙花出來,道:“這個好玩,我特意留了的。”

應懷真道:“這是什麼?你別亂弄,留神傷着就不好了。”

張珍有意要顯示神通,便道:“保管無事,來,我放給你看。”

兩人來到院內,見四周無人,張珍把那筒子放在地上,又去裡屋拔了一根香出來,應懷真微微有點緊張,道:“還是別亂來,咱們出去看罷了。”

張珍笑道:“放完了這個自然就出去了。”就把應懷真拉在門口又道:“你就站在這兒,別動。”

應懷真不由地有些心跳,見張珍一心想如此,便只好說:“你小心些,點了後就也快過來。”

張珍果然應了,俯身就去點那物,應懷真遠遠地看着,忽然覺着心跳加速,恨不得一把把張珍拉回來,然而此刻卻已經是晚了,那邊張珍手上的香一晃,只聽得“嗤啦”一聲,那煙花已經被點着了。

應懷真不由尖叫,道:“快回來!”張珍倒也機靈,果然轉身撒腿就往這邊跑來。

事情就在頃刻間發生了。

牆外正放着高高地大煙花,直衝上天,璀璨綻放,如同一朵金菊,引來萬民歡呼之聲,張珍正滿懷欣喜地往應懷真這邊跑來,聞聲轉頭看過去,目光之中,清清楚楚地映出兩簇金色的光影,在瞳仁中閃閃爍爍,浮光躍金。

幾乎是與此同時,一陣風如那那突然響起的驚呼聲一樣,悄然掠過,那立在原地的煙花晃了晃,就在打出第一響的瞬間,便向着門口的方向倒了下來!

明亮近乎刺眼的火光也灼痛了應懷真的雙眼,她幾乎來不及擡手捂住眼睛,那道光芒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着她衝了過來。

張珍的目光下移,臉上的笑就在頃刻間也變成了驚恐,他猛地回頭看看身後不遠處的應懷真,——此刻他正是奔跑之間,這會兒若是一邁腳也就輕易地跳到旁邊躲開去了,然而這道煙花火卻勢不可免地會衝向應懷真。

張珍愕然叫了聲:“妹妹!”忽地不退反進,猛然加快了步子向着應懷真方向衝來,張開雙臂將她緊緊地抱住。

張珍生得胖乎乎地,且又比應懷真高上許多,這樣一抱,便將她擋的密不透風,而就在他撲過來的瞬間,那道火光已經襲到跟前,張珍只覺得腿上一陣*辣地灼痛,不由自主地叫出聲來,卻仍是死死地抱着應懷真不肯放手。

那筒倒地的煙花嘶嘶作響,因爲彈出了一個火球,長長地筒身抖了一下,便轉開了方向,第二個煙火花便打向了張珍跟應懷真身旁的門扇上,發出尖銳刺耳的嘯聲,炸開的煙花火四散灑落,像是門扇上忽然開出了一朵大大地金花。

驚呼聲從不遠處傳來,有人高叫着兩個孩子的名兒,便飛跑過來,頭前一個是應蘭風。

應蘭風其實在剛進門的時候就看到了煙花倒地,他叫出一聲“真兒”的時候,正是牆外百姓們歡呼的時候。

眼睜睜地看着張珍把應懷真護住了,應蘭風心底的震驚無可言喻,然而已經來不及叫他遲疑猶豫,應蘭風撩起衣袍,飛快地奔向那倒地的煙花,趁着那煙花嘶嘶在原地打轉的時候,他一把抄起來,向着身旁另一側空曠無人的場院扔去,那煙花騰空,在高中裡仍是“啪”地繼續打出一枚花火,噴出的火光直衝天空!

應蘭風腳下不停,仍看了一眼,見那火光漸漸墜落跌地已經沒有危險,才鬆了口氣,他邊跑邊把自己的外袍脫下來,跑到門口,俯身下去,用棉袍把張珍的腿一把裹住。

事情發生的太快,幾乎是眨眼之間。

原來方纔那第一道煙花火正射在張珍的腿上,不知傷的怎樣,卻閃閃地有些火光,已經到了腰間,應蘭風驚心動魄,拍了數下才將火徹底撲滅,此刻身後也是人聲吵嚷,乃是李賢淑跟張少奶奶等衝了進來。

應蘭風滅了火,忙擡頭看去,見張珍仍是不肯放手,兩個孩子都沒有動,應懷真被抱得嚴嚴實實看不出什麼,張珍的情形卻叫人觸目驚心,半邊衣裳都被燒得七零八落,腿上也不知傷的怎麼樣,只看到半腿的血,地上也是血跡斑斑。

應蘭風顫聲喚道:“元寶?真兒?”

這會兒張少奶奶跟李賢淑齊齊跑上前來,張少奶奶看着兒子這幅慘狀,想伸手抱住又不敢,捂着嘴厲聲尖叫,站立不穩,幾乎暈倒,身後丫鬟忙扶住了。

李賢淑也大叫道:“真兒!”想把應懷真抱出來,奈何張珍卻抱得緊緊地,只好又叫:“元寶!元寶你怎麼樣?快放手讓我看看你妹妹!”

張珍這才鬆開手,如夢初醒似的睜開眼睛,忙問:“妹妹沒事嗎?”

他不鬆手倒好,才鬆開手,應懷真目光往下,驀地看到張珍腿上血肉模糊,她睜大眼睛,死死地看着那處傷,胸口一口氣猛然衝上來,雖然雙眸圓睜,卻已經什麼也看不見,唯見一團漆黑,耳旁傳來李賢淑應蘭風等的呼喚,應懷真只覺天暈地旋,身不由己地往後倒下,暈了過去!

事後,應懷真曾經想過,當時她心中忽然生出的那種極爲不祥的預感到底是從何而來。

到底是因爲偶然地預知到了不妥,還是因爲前世的陰影,讓她有一種對於將要發生的壞事的未知恐懼?

再醒來的時候,見李賢淑應蘭風都守在身邊兒,應懷真把兩個人仔仔細細打量了一遍,確認自己還是個五歲的小孩兒,便猛地爬起身來。

李賢淑忙抱住她:“你做什麼?起的這麼急又要犯暈了!”

應懷真道:“娘,元寶呢?他的腿怎麼樣了?”才說一句話,已經淚如泉涌,無法自制。

前世張珍的腿是瘸的,她卻想不起來他到底是爲何而瘸了。上回因爲柺子之事,還以爲已經替張珍應了一劫,當時還十分高興來着,但如今卻又是如何?

莫非……該來的終究是躲不過?而且這次,竟然是爲了她才受傷了!若真的張珍瘸了是因爲她,叫她這輩子怎麼還得了?

應懷真捂着臉,大哭不已,斷斷續續哽哽咽咽地叫說:“我要見大元寶,快帶我去!”

李賢淑跟應蘭風兩個心慌之極,從未見她哭的這樣厲害,應蘭風忙道:“真兒,元寶的腿沒有事,只是燒傷了,大夫說沒有大礙。”

應懷真呆了呆,放下小手,卻仍是哭的滿臉通紅,淚痕遍佈,問道:“真的?不……你們一定是騙我的!”復又大哭起來。

李賢淑聽她這樣說,反倒是放了心,能大哭大叫,證明孩子沒有大礙了,便忙抱住了應懷真,細細安撫說:“阿真乖,你聽話別哭,娘跟你說,元寶的腿叫了四五個大夫來看,都是縣城裡最好的,個個都說只是皮外傷,養個三五七天就好了的!而且元寶也叫嚷着說要來看你呢,只是大夫不許他亂動,所以纔沒叫來!”

應懷真一句一句地聽見了,心也跟着忽上忽下,倒是不哭了,只又說:“娘沒騙我麼?那我要去看他!”

李賢淑見她即刻便要去,點點頭安慰道:“好孩子,娘騙你做什麼?你先別哭了,如今還是半夜呢,元寶該喝了藥正休息,你過去了打擾了他反而不好,現在你先乖乖地睡下,等明兒一大早,娘就帶你過去看元寶,叫你親眼看看,好不好?”

應懷真這才點了點頭,又吸了吸鼻子,眼中仍是不停地往下掉淚。

次日一大早,李賢淑果然帶了應懷真到了張府探望張珍,張珍早也醒了,只是不許下地,聽說應懷真來了,十分高興,硬挪到了炕邊上,道:“妹妹快來!”

簾子掀起來,應懷真先跑了進來,張珍見她眼睛紅紅地,一怔說:“你又哭了?爲什麼哭,是因爲昨晚上嚇着了嗎?”

應懷真鼻頭髮酸,只說:“我沒嚇着,你的腿怎麼樣了?”低頭去看,卻見張珍腿上蓋着薄薄地羊毛毯子,看不真切。

張珍聽她這樣說,便道:“沒事,只是暫且這幾天裡是不能跟你玩了,我娘不許我下地呢。”

應懷真道:“那……傷的到底怎麼樣?會不會……”後面一個字,卻總是在舌尖上打轉說不出來。

張珍不懂,便只看着她沒有回答。應懷真忍着淚,道:“只說有沒有傷到筋骨,以後跑跑跳跳可使得……?”

張珍聽了這個,便笑起來,道:“原來你是怕我不會跟你玩了,放心,大夫說養個十幾日,依然跟以前一樣,能跑能跳的。”

應懷真聽他親口說了,又看他精神還好,才又鬆了口氣,仍道:“給我看看……”

張珍道:“包着呢,再說也不好看。留神嚇着你。”

應懷真道:“我沒那麼容易被嚇着,你給我看看我好放心。”

張珍只好輕輕地掀開毯子,因爲他是被火藥傷着,是破損傷加上燒燙傷,有的地方輕輕地包紮了,多半的燒傷卻是不能包紮的,便只蓋着一層極輕薄的絲巾,應懷真低頭看看,心頭幾乎又是窒息,只見從小腿到膝蓋及大腿一片,都是燒傷,叫人目不忍睹,留疤是必然的了,只小腿的地方想是傷了皮肉,上了藥小心地裹了起來。

應懷真心中悲慼,幾乎忍不住就又哭出來,眼中含着淚花問:“是不是很疼?”

張珍擡手擦擦她臉上的淚,道:“疼是有些的,但是我並不怕,只是有些後怕。”

應懷真問道:“你後怕什麼?”

張珍道:“若是差一點,傷着了你那可怎麼辦?那我還不如死了的好。”

應懷真伸手就想打他,卻又忍住,吸了口氣,才道:“你要聽你爹孃的話,聽大夫的話,規規矩矩地養好了腿再下地,不然的話我一輩子也不理你了。”

張珍有些緊張,聽她是爲了自己好,又笑起來:“我知道了,能跑跳的時候再跟你玩,但你記得,隔三差五來看看我,不然我要悶死了……也許忍不住就去縣衙找你玩了。”

應懷真又好氣又好笑,卻仍是答應了。

雖然得了張珍親口確認,應懷真卻仍是提心吊膽,如此過了十多天,張珍終於能下地了,應懷真緊張之極,仔細看着他的走路姿勢,並不見異樣,纔算半放了心。

又過了十幾天,張珍已經能跑能跳,腿腳十分順溜,比先前還見活潑,應懷真那顆心纔算全然放下,但每一次想起來,仍是忍不住淚溼眼眶。

經過這一回,兩家比先前倒是越發好了。

有一天,李賢淑便跟應蘭風說:“上回張家少奶忽然跟我提起,說是不如讓元寶跟阿真定個娃娃親。”

應蘭風一怔:“竟有此事?你怎麼回的?”

李賢淑道:“當時人多,我就隨口岔開了去,這種事就算要決定,也得咱們商量着來不是?”

應蘭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李賢淑又嘆了口氣,道:“然而這一次因爲放煙花的事,我見元寶那樣,心裡真真過意不去。”

這段日子來,應蘭風也始終忘不了那夜張珍不顧一切護着應懷真的情形,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心顫,這種事就算是換了個大人也未免能做得到,張珍這孩子也確是難得。

應蘭風便說:“元寶是真心對真兒好,這段日子我也看出來了,兩個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可如果真的談到婚嫁……不免要多想,元寶的確是沒什麼挑的,但是你看他爹……我怕萬一元寶長大了,也似張雲飛一樣風流……那吃虧受屈的不還是我們真兒?”

李賢淑怔怔地聽着,全沒料到應蘭風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不由啞然失笑,拍手道:“天神菩薩,真真笑死個人!你竟然連這個都想到了!”

應蘭風笑道:“那是自然了,我必然不叫真兒受一點委屈才好。自然萬事要爲她都想的周全,且由我看來,雖然元寶一心爲了真兒好,不過真兒對元寶,好像、好像……”

說到這裡,應蘭風微微皺眉琢磨了一下,卻說不出心底那種感覺。

李賢淑道:“上回娘在這兒的時候,我也還說要給真兒找個絕好的女婿纔好,只是這會子忽然又說起這個,倒讓我真有些不捨了——真兒還這麼小呢,就忙着要把她定給混小子了?橫豎她只說過那一回,也未必是當真……咱們就先裝作不知就好。”

應蘭風點頭答應,道:“反正孩子們都還小,元寶雖好,也要再長長看,萬一長歪了,竟隨了他老子的情形那豈不是糟了?”

李賢淑不由笑着躬身行禮,口中故意道:“應大人有憑有據,言之有理,民婦心服口服!”

眼見便開了春,萬物復甦,山川重又一片新綠,河道的冰也化開,山間四處有潺潺流水聲。

這日,應蘭風到個鎮村查看春耕情形,打馬經過湮翠湖之時,正見到幾個百姓們到湖邊打水澆地,因爲來往的人衆多,一條羊腸小道上也跟着灑滿了水,泥濘一片,甚是難行,有一個老者腳下打滑,竟跌倒在地,辛辛苦苦打的水也都潑灑了一地。

應蘭風忙叫進寶過去扶起來,自己翻身下馬,那老者見是應知縣來到,急忙上前行禮。

應蘭風見他面色黝黑,皺紋密佈,形容枯瘦,看來已有六七十歲,不由問道:“老丈年紀這樣大了還來挑水?來去有多長的路?”

老者道:“回大人,草民是姚家村的,距離這裡有七裡地,因家裡種了些許菜地,不澆水都要枯死了,原本村裡有水井,只是因去年乾旱,至今水還沒有上來,不得已只好辛勞些罷了。”

應蘭風略問幾句,那老者就又回身打水去了,應蘭風見他蹣跚的身影,不由一陣憂心。

是夜,應蘭風想到白日所見的那老者,以及各處村鎮仍是被水所苦的情形,這湮翠湖極大,地勢要低一些,加上地理特殊,經過一冬的醞釀,雪水滲透,才又滿了,每天足有幾百人前來取水。

應蘭風思來想去,起身走到書架前,打開底下櫃門,在裡頭翻來翻去許久,終於找出一個落滿了灰塵的卷軸,他藉着燈光打開來看了看,臉上露出笑容。

次日一早,應蘭風便寫了一封公函,叫衙差快馬加鞭送到府衙。到了下午,那衙差便回來了,進門後呈上一封回函。

應蘭風打開信函,反反覆覆看了幾遍,便哈哈大笑了幾聲,十分得意,笑了一會兒,卻又哼了聲,把信“啪”地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正應懷真從外面經過,見狀便趴在門邊上問:“爹你怎麼了?誰惹你生氣了麼?”

應蘭風向她招招手,應懷真便跑過去,應蘭風將她抱在腿上,道:“爹沒生氣,爹只是想,真個兒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應懷真不解,應蘭風颳刮她的鼻頭,暢快笑道:“你不懂這話,只是……既然他們如今開了金口,那麼爹索性就先大大地做一場!”

應懷真自然是不明白應蘭風說的是什麼,也一無所知,是後來才漸漸地知情。

原來應蘭風見旱情仍存,便想要引湮翠湖的水出來加以利用,其實這想法早在他上任的第二年就提出過,但當時向着府衙稟告,卻被批了一頓,說他是無故生事,想耗費人力物力罷了,於是當時那計劃就也埋在了櫃底。

如今應蘭風重想起舊事,不免又想起王克洵在府衙所說的那番話,王克洵阻止他辭官之事,曾說應蘭風若有難處,便向府衙申告,他必然會全力相助。

應蘭風便故意又發公函,說明泰州的旱情以及自己欲實行的計劃,需要的銀兩等等,他心中也暗暗地盤算着:倘若此次王克洵駁回,他便正好順理成章地辭官罷了。

沒想到王克洵竟然批了,還如此地痛快。

應蘭風看着王大人的回信,又是笑,又是無奈,纔有“此一時彼一時”的感嘆。

因得了府衙首肯,又有了銀子,應蘭風索性便做起來,召集各村鎮主事之人,召集每日所需的工人,言明每日必付工錢。

對百姓們而言,正好是慘淡的春日裡居然有錢可賺,加上這又是對他們好的大利之舉,因此竟然人人踊躍,個個爭先,泰州縣的開渠引水之舉轟轟烈烈開始,工程雖然浩大,也遇到若干難處,但因人多心齊的緣故,竟然做的無比順利,只用了三個多月,整個泰州縣的水渠縱橫,四通八達,一改先前的困窘苦旱之態。

應懷真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弄明白之後,捧着頭想了許久,並沒有搜刮出腦海中關於泰州水渠的任何記憶……

一連想了數日,才終究慢慢地心安,應懷真安撫自己:只要水渠不會成爲應蘭風的一大惡政那便好了。

然而應懷真終究非全知之人。

她不知道的是,這泰州的水,跟應蘭風其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前世,林沉舟並沒有來泰州“親自面見”應蘭風,而知府大人也並沒有被當場斬殺,只是被革職押送查辦。

王克洵並沒有親來泰州主事,所以應蘭風仍是沒有修成水渠,只是任滿便離開了。

但這並不是完結。

就在應蘭風離開泰州後半年多,泰州忽然連日下雨,最後竟成澇災。

在一個風大雨急的夜晚,湮翠湖的水一涌而出,將泰州十幾個鎮子淹了有一大半,死傷無數。

這件事並沒有跟應蘭風扯上關係,因爲應蘭風早就調離。

除此之外,當時沒有人想到去年才大旱的泰州今年竟能澇災,更沒有人想到要去修什麼水渠,雖說當時的縣官被革職,但絕大多數人只以爲此乃天災罷了。

也正是因爲應蘭風修了水渠,在今年秋季即將來到的澇災之中,湮翠湖的水被四通八達的水渠疏通開去,雖然發生澇災,卻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洪水氾濫,更不曾有人命死傷。

這些事情,應懷真自然不知,也無從知曉。

她雖然重生,懂得了細心留意,但卻仍是天地之間蒼茫衆生中的一員,懵懵懂懂地,不知將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也不知自己所做的一點一滴,在無意之中,會改變了什麼。

然而……或許……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張珍的腿,比如湮翠湖。

應蘭風站在正幹活的百姓中間,指點着該從何處下手,一邊跟旁邊的耆老和有經驗的水工研究着河流的走向,水渠的安排。

周圍的百姓擡石的擡石,挖土的挖土,熱火朝天,有人竟唱起當地的歌子,引起一片應和之聲,及暄騰的笑,歌聲同笑聲四散開去,飄飄蕩蕩漾出極遠。

笑聲隨風而行,在樹蔭上盤旋搖曳。

而就在遠處山邊那如傘的樹蔭底下,一塊兒大青石上,有一人頭戴氈笠,席地而坐,他舉手在雪色的白紙上落筆,墨色暈染,幾筆便勾勒出一個風骨凜然的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形神俱佳,正跟遠處的應蘭風如出一轍。

而落筆者端詳片刻,輕輕笑道:“真真是看不出,這人竟是應家的子弟?不錯,不錯!”

墨色的落筆逐漸擴大,從應蘭風身邊一直延伸出去,漸漸地有了芸芸百姓,有了層巒飛瀑,有了松濤泉石……再一筆揮灑出去,是豁然開朗的雲天,壯麗連綿的大好河山,以及身處其中,肩負風流傲骨的絕色人物。

水渠修成後半個月,京內吏部來人:命泰州知縣應蘭風即刻上京述職。

第283章第213章第8章第326章第152章第199章第164章第338章第158章第255章第239章第357章第337章第234章第331章第307章第36章第218章第353章第133章第164章第181章第189章第219章第163章第175章第244章第44章第304章第384章第306章第72章第338章第313章第195章第218章第240章第375章第59章第98章第294章第14章第315章第322章第278章第184章第157章第258章第387章第146章第107章第372章第310章第193章第359章第45章第3章第138章第327章第166章第171章第64章第229章第266章第362章第193章第218章第93章第167章第372章第313章第180章第311章第239章第253章第180章第28章第79章第372章第353章第375章第217章第43章第283章第76章第363章第91章第111章第28章第180章第19章第188章第371章第331章第138章第171章第178章第188章第332章第289章
第283章第213章第8章第326章第152章第199章第164章第338章第158章第255章第239章第357章第337章第234章第331章第307章第36章第218章第353章第133章第164章第181章第189章第219章第163章第175章第244章第44章第304章第384章第306章第72章第338章第313章第195章第218章第240章第375章第59章第98章第294章第14章第315章第322章第278章第184章第157章第258章第387章第146章第107章第372章第310章第193章第359章第45章第3章第138章第327章第166章第171章第64章第229章第266章第362章第193章第218章第93章第167章第372章第313章第180章第311章第239章第253章第180章第28章第79章第372章第353章第375章第217章第43章第283章第76章第363章第91章第111章第28章第180章第19章第188章第371章第331章第138章第171章第178章第188章第332章第2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