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婆婆來了

“說句不該說的話,若是尋常人家,上頭有婆婆時常教導着,老五和老五媳婦論本性都是好孩子,教導個三年兩年也就好了,可咱們天家的規矩與民間不同,我想着,要不,咱們給老五媳婦挑個懂事知禮的嬤嬤送過去,有個上年紀有見識的老人指點着,有什麼不好,慢慢也就扭過來了,您說呢?”

葉貴妃轉入了正題,官家思量了片刻問道:“人挑好了?”

“這人得陛下發句話才成,我想着,除了吳嬤嬤,旁的人可擔不起這個重任。”葉貴妃笑道。吳嬤嬤是官家奶嬤嬤的女兒,自小就分在官家身邊侍侯,比鄭太監還早兩年到官家身邊,官家成親前就在身邊侍侯的人中,還活着的,除了鄭太監,就是她了。吳嬤嬤二十歲那年嫁給了官家身邊的一個小廝,頭生子沒滿週歲,那小廝跟官家出去辦事,死在了外面,唯一的孩子兩歲那年又一病沒了,吳嬤嬤先在府裡、後來又進宮當差,一直沒再改嫁,後來年紀大了不再管事,幾次要出宮,官家因她和子侄情份很淡,怕她出去受了委屈,一直沒允,在禁中單獨撥了院子給她榮養。

這會兒聽葉貴妃提到讓她過去晉安郡王府,官家沉吟了半晌才點頭道:“嗯,錦繡人品端方,也好。”官家話說一半,又停了一會兒才接着道:“回頭我讓人送她過去,這事你就不必管了。”葉貴妃暗暗舒了口長氣,忙站起來答應了,又陪說了幾句閒話就告退了。

“這是真心爲老五好。”看着葉貴妃出了殿門,官家看着殿門象是自言自語般說了一句,鄭太監看了官家一眼,苦惱不已的嘆氣道:“簡師這卦也太準了,唉!”

“簡師的卦……”官家斜了眼鄭太監,後面的話沒說完就轉了話意:“縱是懼內也要有個度,朕的子孫,不能讓人欺負的太過了,你不用蛇蛇蠍蠍的給朕敲邊鼓,錦繡過去晉安郡王府鎮着只有好處,錦繡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她連朕都敢說的,她過去,老五媳婦不敢太過,老五就敢了?不管是老五還是老五媳婦,若有什麼錯處,她必定一樣的彈壓,這一件事,葉妃沒夾私心。”

“是,老奴的小心眼兒,又讓陛下一眼就看穿了。”鄭太監躬身陪笑奉承了一句,一個字不敢再多說,能把吳嬤嬤搬出禁中,對時時得顧忌着吳嬤嬤的葉貴妃來說,這本身就是件極大的好處了。

“讓人叫錦繡過來,我交待她幾句,一會兒你親自跑一趟,把錦繡送到晉安郡王府,這事不好下旨,就傳口諭吧,讓老五兩口子以長輩視之,還有,”停了停,官家接着道:“你親自挑十個丫頭,要身家清白,揀好的挑,一起送到晉安郡王府,給老五媳婦和老五明明白白說清楚,這是朕賞賜給老五近身侍侯的!”鄭太監重重答應一聲,一句多話不敢有,見官家沒有別的吩咐了,這才退後幾步,出去傳話挑人去了。

葉貴妃提着的那顆心,一直提到聽到鄭太監送吳嬤嬤和十個花容月貌、十五六歲的丫頭出了宮門,這才長長舒了口氣,愜意的往後靠着,掩不住滿臉的笑意,這七八年,她在吳嬤嬤身邊可花了不少功夫,今天這功夫算是能派大用場了。

李恬真是閉門家中坐,禍事天上掉。

鄭太監送上門的這一位老太太外加十個美人兒,饒是她自詡兩世爲人,見多識廣,能泰山崩於面前而色不變,這回也暈頭了,這是哪跟哪的事啊?!

李恬領了口諭,用目光示意了水秋娘,水秋娘會意,悄悄退到人羣裡,出了正堂,隱在二門內的假山後等鄭太監過來。

鄭太監哪肯多停片刻,傳了口諭,看着李恬給吳嬤嬤見了禮,就趕緊退出了正堂。

李恬先讓人帶着那十個美人兒去東院五皇子的內書房安置,這纔有空悄悄打量這位吳嬤嬤,五十多歲年紀,人不高,很瘦,因爲骨架小而秀氣,雖然極乾巴,卻一點也不難看,皮膚有些黑卻很細緻,頭髮梳的紋絲一亂,只用了一根赤金福字簪,身上的靛青衣裙邊角已經有些磨損色,卻漿洗的極乾淨,一絲折皺也沒有,五官清清楚楚,就是太清楚了,看起來象人偶,沒溫度也沒有人情味兒。這會兒坐在扶手椅上,兩隻腳雖夠不到腳踏,卻雙腳併攏,坐的一絲不苟,喝茶的動作如同尺子劃過般,標準之極。

李恬心裡重重抽了口涼氣,聽鄭太監口諭的意思,官家是要她把這位吳嬤嬤當婆婆那樣尊着,頭上頂着這麼個全身上下注滿規矩禮儀,幾乎沒有人味兒的‘婆婆’,這不是要人命麼?!

“鄭大官說了,嬤嬤是長輩,自然不能和別的嬤嬤一樣居住,嬤嬤先到榮慶院暫住可好?”李恬陪笑道,吳嬤嬤臉上沒一絲笑意,將杯子放到几上,這纔看着李恬道:“聽這名字,這院子是中路上的正院吧?”

“是,不然也不敢請嬤嬤暫住。”李恬笑道,吳嬤嬤眉頭一擰訓斥道:“郡王妃怎麼能這麼亂來?陛下尊我一句長輩,那是給我臉,可再怎麼有臉,這奴兒就是奴兒,什麼時候也不能成了主人,有奴才住到中路正院的理兒嗎?這是亂禮法的事!”

一番話說的李恬胸悶的簡直要吐血,奴才不能住中路正院,難道就能這麼訓斥主人了?

“後園靠近東路有個小院子,叫紫蘇院,原是備着有客人,或是往後郡王爺納了側妃住的,雖小了些,勝在清靜雅緻,要不嬤嬤先歇到紫蘇院?”熊嬤嬤眼見李恬被吳嬤嬤一番訓斥訓的臉都白了,急忙上前解圍道,吳嬤嬤仔細問了幾句,總算‘嗯’了一聲道:“就紫蘇院吧,一應物什照你們用的準備,禮不可廢。”

連李恬都被這吳嬤嬤毫不客氣的當衆訓斥了,衆人自然誰也不願意再去觸吳嬤嬤的黴頭,不管她說什麼,只管恭敬答應下來。

李恬將吳嬤嬤送到紫蘇院,看着安頓下來,這才告辭回去,一進上房,氣的扔了鬥蓬,滿屋子轉圈。水秋娘嘆了口氣道:“鄭大官這回倒是仗義了,能說的都說了。”水秋娘將鄭太監的話一字不漏的轉述了一遍,葉貴妃如何尋到官家,如何說,官家又是什麼意思,只聽的李恬目瞪口呆,天哪,她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名聲?她的丈夫,那位風華絕代的皇子秦琝什麼時候懼內了?他到底跟姚十四說什麼了?!他竟然一聲不響的把她給坑了!

第42章 不宜出行2第267章 人情第252章 身段兒1第125章 關照第123章 鬱氣第50章 可憐可恨第33章 花癡們第156章 誰管第98章 有苦難言第15章 訛詐1第8章 暗處的算計第79章 收攏3第279章 牽動2第289章 葉十二孃3第66章 行動第145章 疑惑第79章 收攏3第182章 刻薄第173章 人傻錢多第64章 蔣家文會2第269章 牆頭草第172章 先管起來第228章 皇子第341章 崩第77章 收攏1第176章 八卦的力量第4章 逃離狼窩2第174章 告狀第22章 家族姐妹第97章 提親3第9章 堂姐和伯父第323章 小手段楔子第327章 故舊事第99章 躲清靜第56章 禍水東引第65章 蔣家文會3第121章 兩處勸解第59章 驚馬第97章 提親3第171章 賀禮得要第221章 裙子第227章 手帕交第236章 徐家第331章 親事第3章 逃離狼窩1第186章 猜不透的人心第39章 拜壽6第33章 花癡們第326章 紛亂第247章 拜訪第117章 老夫人們第214章 父母心第192章 接招第214章 父母心第228章 皇子第215章 婆婆來了第45章 投靠第187章 一拖二第16章 訛詐2第343章 黨爭之幕第百二十章 計議第153章 踐行第172章 先管起來第40章 拜壽7第230章 苦勸第299章 祝明銳第145章 疑惑第335章 異曲同工第148章 往事悲涼第286章 北安城3第298章 辭行第318章 姜貴妃第231章 傷第262章 出征2第136章 傳旨2第333章 相親第195章 領差使第222章 無心算有心1第百六十章 嫁妝3第278章 牽動1第267章 人情第252章 身段兒1第318章 姜貴妃第248章 範府1第271章 媒人1第123章 鬱氣第170章 想法與行動第百三十章 春闈第178章 各探各的話第347章 爭起第41章 不宜出行1第192章 接招第236章 徐家第166章 洞房1第83章 餘波1第110章 表白第259章 福禍第240章 心虛第316章 後車又錯了
第42章 不宜出行2第267章 人情第252章 身段兒1第125章 關照第123章 鬱氣第50章 可憐可恨第33章 花癡們第156章 誰管第98章 有苦難言第15章 訛詐1第8章 暗處的算計第79章 收攏3第279章 牽動2第289章 葉十二孃3第66章 行動第145章 疑惑第79章 收攏3第182章 刻薄第173章 人傻錢多第64章 蔣家文會2第269章 牆頭草第172章 先管起來第228章 皇子第341章 崩第77章 收攏1第176章 八卦的力量第4章 逃離狼窩2第174章 告狀第22章 家族姐妹第97章 提親3第9章 堂姐和伯父第323章 小手段楔子第327章 故舊事第99章 躲清靜第56章 禍水東引第65章 蔣家文會3第121章 兩處勸解第59章 驚馬第97章 提親3第171章 賀禮得要第221章 裙子第227章 手帕交第236章 徐家第331章 親事第3章 逃離狼窩1第186章 猜不透的人心第39章 拜壽6第33章 花癡們第326章 紛亂第247章 拜訪第117章 老夫人們第214章 父母心第192章 接招第214章 父母心第228章 皇子第215章 婆婆來了第45章 投靠第187章 一拖二第16章 訛詐2第343章 黨爭之幕第百二十章 計議第153章 踐行第172章 先管起來第40章 拜壽7第230章 苦勸第299章 祝明銳第145章 疑惑第335章 異曲同工第148章 往事悲涼第286章 北安城3第298章 辭行第318章 姜貴妃第231章 傷第262章 出征2第136章 傳旨2第333章 相親第195章 領差使第222章 無心算有心1第百六十章 嫁妝3第278章 牽動1第267章 人情第252章 身段兒1第318章 姜貴妃第248章 範府1第271章 媒人1第123章 鬱氣第170章 想法與行動第百三十章 春闈第178章 各探各的話第347章 爭起第41章 不宜出行1第192章 接招第236章 徐家第166章 洞房1第83章 餘波1第110章 表白第259章 福禍第240章 心虛第316章 後車又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