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曹爽掌權

第1168章 曹爽掌權

河北,冀州,鄴城。

大漢正在準備第六次北伐,各州都在調集糧草兵員,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不被曹魏安插在中原的細作發現。

因此,這個消息,也不可避免的,被送到了如今曹魏的託孤重臣,獨掌朝政的曹爽手裡。

只是,這封軍報,來的時間不太好.送來的時候,曹爽正在自己的府邸內,宴請自己的幾位重要客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曹爽現在,確實有些飄的厲害了。

當初曹爽擔任司馬懿的護軍時,身在兗州之地,他多少還有點概念,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可如今,隨着曹叡的病逝,司馬懿主動退讓,繼位天子又只有五歲.曹爽就成爲了唯一的一個獨掌朝政的託孤大臣。

曹爽那個飄的啊,都快沒邊了。

比如說現在。

曹叡纔剛剛駕崩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按照禮制,這個時候的大魏臣子不說是人人披麻戴孝吧,至少在表面功夫上還是要做做的,哪有人在這個時候,在自己家裡大擺宴席,宴請賓客的?!

當然,如果說你曹爽宴請的都是一些國之重臣,是爲了商議國事,這事兒也許還能說的過去,可曹爽宴請的人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嗯,也沒別人,就是何晏、畢軌、李勝、丁謐、鄧颺、桓範、張當這些人。

自從曹爽掌權後,就立刻開始提拔重用這些人,而這些人呃,其實也別說,真有那麼一個人,還算是有點能力的。

桓範。

歷史上在高平陵之變時,給曹爽出主意,讓他帶着曹芳去許昌,招兵勤王的謀士。

雖然這個主意也說不上多好吧,但在當時,確實是曹爽可以選擇的一條路。

但可惜,他遇到的是曹爽。

就像現在,其實桓範也曾經勸說過曹爽,先帝剛剛駕崩,如此招搖宴請於禮不合,徒增他人議論結果曹爽就聽進去了一半。

酒宴照擺,但好歹知道關起門來了。

可問題是,你曹爽是關門請客了,可來的這幫玩意兒是個什麼德行的東西,你自己不知道麼?!

一個個的,喝高了以後都不知道自己姓啥的玩意兒,哪個嘴上能有個啥把門的?!

關不關門的有什麼意義,鄴城該知道的和不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大魏新任的大將軍,在先帝大喪期間,日日宴飲.這名聲傳出去,好聽麼?!

爲此,桓範再次勸諫曹爽,讓他也別一天到晚的跟人喝酒取樂,哪怕裝裝樣子的也要帶着這些人一起商議一些政務.這樣起碼傳出去,風評能好一些。

這年月嘛,世家子弟喝酒不是什麼大事兒,酒可以喝,但只要把事兒辦了,也不是不能接受。

這次曹爽好歹是聽進去了,他真的召集了何晏等人,商議如何應對先帝駕崩後,蜀賊可能的犯境。

曹爽也不是真的二傻子,何晏等人也不是真的缺心眼.曹叡這一死,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換成他們是諸葛亮,肯定也會犯境的。

只是,這幫玩意兒撐死了的能力,也就只有這樣了能換位思考,意識到蜀賊可能犯境,對他們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再加上這幫玩意兒真的就是一邊喝酒一邊商量事兒,商量到後來,連本來應該商量什麼事兒都忘了,就記得喝酒取樂了。

然後這幫玩意兒在應對蜀賊犯境的事情上,做出了一個非常讓人哭笑不得的決策——曹爽以輔政大臣的名義,命令郭淮,夏侯霸等人,加強戒備。

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特麼這是需要伱一個輔政大臣專門下令去說的事兒麼?!

前線的郭淮和夏侯霸,哪個不知道在天子大喪期間戒備賊寇犯境,這需要你專門叮囑麼?!

這個時候,曹爽作爲一個輔政大臣,最應該做的事情,是首先派出自己的使者,前往前線軍中勞軍,提振軍心,消除天子駕崩帶來的士氣影響。其次,是在鄴城做好動員,萬一蜀賊真的犯境,也可以及時做出支援。

結果呢,曹爽就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完事兒。

這事兒乾的吧,桓範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他在這次宴會結束後,再次私下求見了曹爽,希望曹爽做出一些改變。

而曹爽,就在這個時候,把中原細作的情報,遞給了桓範。

桓範看完後,臉色大變,擡頭看向了曹爽。

曹爽也是一臉沉重,緩緩的對着桓範說道,“蜀賊欲再次北伐元則可有高見?!”

這話聽得桓範吧,就有種便秘的感覺不是,這麼重大的事情,你居然在這種私下的場合,單獨詢問我一個人?!

這種事情,不應該是拿到朝堂上去,跟朝臣們一起討論的事情麼?!問我?!

我說了能算?!

桓範立刻開口,對曹爽說道,“明公何不等明日早朝之時,將此事與諸位朝臣相議?!”

曹爽一聽這話,稍微緩了一下,然後纔開口說道,“確可.然,元則對此事,難道無有良策?!”

“.”

桓範現在是真的懵逼了啥意思這事兒?!

再仔細擡頭看看曹爽,發現現在曹爽一臉的面無表情,再低頭想想特麼不會是這個大將軍,自己心裡壓根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吧?!

怕明天去跟朝臣議事,自己啥都不懂,什麼都說不出來,以至於丟人現眼,所以先提前問我有沒有什麼對策?!

不能吧.堂堂曹真之子,豈能不學無術到這個地步?!

這方面吧,還真的是桓範有點低估了曹爽了。

曹爽該有的能力還是有的,但是吧.自打經歷了兗州之戰後,曹爽現在是真的有點對蜀漢有些心理陰影了。

兗州之戰,曹爽幾乎是全程都在司馬懿的跟前見識到了整個戰局的發展,也有過自己的思考。

實話實說,當時站在司馬懿的立場上,曹爽覺得吧,自己大概率也會做出和司馬懿差不多的決策,可司馬懿最後換來的下場是什麼?!

是幾乎沒有給蜀賊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最後只能被迫撤出兗州。

這就讓曹爽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錯覺。

一個,是曹爽對司馬懿的能力評價,出現了錯覺。

司馬懿那個老傢伙也不過如此,吹得厲害而已,實際操作,跟自己能想到的差不多嘛。

就這還被稱爲大魏名將,那豈不是我也是?!

另一個.是曹爽開始自我懷疑,當自己真正面對蜀賊的進攻,需要自己做出決斷的時候,自己的決斷,到底是不是有效的。

所以啊,當得知蜀賊在準備第六次北伐的時候,曹爽不是沒有自己的應對方案,而是他現在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應對方案,能擋住蜀賊的北伐。

甚至,有可能還會跟兗州之戰那樣,自己想到的應對方案,會被蜀賊一一化解,最後落得跟司馬懿一樣的下場。

簡而言之,曹爽現在有些極度不自信了,所以,他只是想先聽聽桓範的意見,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啓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其他的幾個賓客,他們的能力大多是在地方理政,或者乾脆就沒什麼才能,完全是曹爽出於拉攏河北世家大族的需要,才招攬來的,但桓範不同,曹爽是真的看重桓範的能力。

可惜,桓範對此並不知情,但作爲曹爽的賓客,桓範還是盡責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前面的吧,其實也沒啥好說的,基本跟曹爽想的一樣,都是一些提前做好動員準備,最好後勤保障工作的事情,沒啥新鮮。

本來事情到此爲止呢,曹爽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大概率是會按照桓範說的那樣去做但千不該,萬不該,桓範不該提一個人。

“常聽人言,大司馬長於用兵,乃我大魏名將.大將軍若還有疑慮,何不召大司馬前來議事.”

“元則多言了.且退下吧!!!”

桓範話還沒說完呢,就被曹爽給打斷,並且.直接呵退了。

桓範心裡那個詫異,可當他微微擡頭,看到曹爽那個如鍋底般黑的臉色時桓範終於是明白,自己到底哪裡說錯話了。

要命了.之前也沒聽說大將軍和大司馬有什麼不合的傳言啊,怎麼這次這麼寸的,讓我給撞上了呢?!

可回頭再想想,大魏天子駕崩,蜀賊即將犯境,大將軍和大司馬這兩位託孤重臣居然還彼此不合.大魏這是要完的節奏啊。

沒轍,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桓範這點節操還是有的。

因此,他在退了一半,又硬着頭皮,返回了曹爽的面前,拱手對曹爽說道,“若大將軍仍有疑慮,不妨召領軍將軍蔣濟,兗州刺史賈逵二人相議。”

總不能那麼寸的,大將軍跟這兩位老臣也不合吧?!

“.元則無需多慮,我自有安排。”

“.”

得,這次大魏,是真的要完了!!!

 

第189章 置地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619章 誤判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398章 出兵第59章 諸葛出山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1章 應對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908章 請帖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54章 鏖戰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833章 誘餌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233章 佐官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702章 託孤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57章 天意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31章 燒營第1058章 過江第156章 曲轅犁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018章 陸凱第91章 準備退路第778章 舌辯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812章 擊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32章 鹽第479章 看不慣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773章 刻板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989章 戰備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98章 劉表病重第90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2章 秘方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44章 張機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757章 離間計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231章 魏亡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0章 江夏太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256章 鍊鐵第381章 對外第862章 尾聲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433章 巧遇第149章 約定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94章 示範區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28章 兵法第189章 置地
第189章 置地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619章 誤判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398章 出兵第59章 諸葛出山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1章 應對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908章 請帖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54章 鏖戰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833章 誘餌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233章 佐官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702章 託孤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57章 天意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31章 燒營第1058章 過江第156章 曲轅犁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018章 陸凱第91章 準備退路第778章 舌辯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812章 擊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32章 鹽第479章 看不慣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773章 刻板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989章 戰備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98章 劉表病重第90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2章 秘方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44章 張機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757章 離間計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231章 魏亡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0章 江夏太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256章 鍊鐵第381章 對外第862章 尾聲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433章 巧遇第149章 約定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94章 示範區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28章 兵法第189章 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