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持節軍令

滿寵現在很鬱悶,非常的鬱悶。

隨着王昶敗退回長安,帶來了長陵和渭城失守的消息,滿寵整個人都差點癱倒在地。

說實話,滿寵第一時間還有心要治罪王昶,但一聽王昶說,是因爲胡遵的臨陣投敵,才導致渭城,長陵一線全面失守之後,滿寵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胡遵此人,是張既舉薦的沒錯,但卻是他滿寵派去協助王昶,鎮守渭城的。

如今張既已經過世,不管多麼大的責任,你也不可能去追責一個已經去世的人.因此,左馮翊防線失守的最大責任人,就是他滿寵。

至少一個識人不明的罪過,是逃不掉的。

而真正讓滿寵感到無力的是,長陵—渭城一帶失守後,蜀賊就有了直接渡過渭水,兵臨長安的通道,而此時的長安城內,遷民事宜,纔剛剛進行了一半。

如果大軍兵臨城下,滿寵再想要完成遷民的工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倒不是長安城現在已經無人駐守了,滿寵手底下,還是有個五千左右的士卒的,根據王昶的回報,進攻左馮翊的蜀賊也不過一萬餘人,這點人數,還是無法對長安造成實質性的威脅的。

但重點問題不是長安能不能守得住,而是長安城內,聚集在此的近二十萬百姓丁口,以及左馮翊其他區域,還沒有來得及遷入關內的百姓,該怎麼辦。

滿寵的任務,就是遷民入關,他犯了衆怒,頂着如此的罵名,就爲了把這近百萬的三輔丁口全部遷入關內。

可如今,遷民任務,滿寵連一半都沒有完成,蜀賊就已經突破了左馮翊的方向,威逼長安了。

總不能城外在打仗,城內還在遷民出城吧敵軍又不是傻子,能讓你這麼順利的把百姓帶走?!

而且,最重要的是,遷民也好,大軍撤退也罷,長安身後東南方向的潼關,是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一旦讓蜀賊搶佔了潼關,那麼整個撤入關內的通道都會被堵死,要讓這些百姓和軍卒一起擠在武關道內撤入關中,那問題可就大了。

潼關相對來說還好走一點,但武關道路遠不說,四周都是山,那裡根本不適合大規模撤退和遷徙。

因此,滿寵火急火燎的,再次把王昶派出去,讓他抓緊時間趕赴潼關,一定要守住這條遷民撤軍的生命線。

另一方面,滿寵也趕緊派出軍中使者,快馬前往槐裡,告知在扶風據守的曹真和郭淮,讓這兩人隨便來一個人,千萬趕在蜀賊之前,前往驪山一帶佈防,不能讓蜀賊直接切斷長安到潼關的撤退路線。

事實上,滿寵其實也知道,蜀賊一旦進入左馮翊,必然會選擇往潼關方向進發,就路程來說,蜀賊可比需要跨越一個長安地區的曹真,離驪山更近。

但,滿寵也實在是沒辦法了,總不能他不顧遷民事宜,自己領兵出城,去驪山佈防吧?!

這樣的話,這個長安還要不要了?!

現在滿寵只能寄希望於,蜀賊偏師主將,不過是一個無腦莽夫,沒有戰略眼光,看不清潼關的重要性,最好是直奔長安而來。

奔長安而來,以長安的城防,滿寵還能僵持一陣子,等來曹真郭淮的援軍,但如果是蜀賊直奔潼關而去,那滿寵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接到了滿寵急報的曹真和郭淮,直接斥責滿寵的想法是異想天開。

你也不看看率軍突入左馮翊的人是誰,就是我倆遇到那位,都得小心謹慎你一個坐守長安的文官都能看出來的戰略問題,那個以謀略著稱的張元長能看不出來?!

如今長陵—渭城一線失守,左馮翊門戶大開,再加上胡遵投敵,蜀賊必然已經知道整個左馮翊的虛實,這種情況下,張溪那個小狐狸,還能跟你在長安城下死磕?!

這貨保證已經在前往潼關的路上了。

再一個,我們駐守槐裡,面對的可是劉備主力的近六萬大軍,而我們手裡只有兩萬人,那個該死的劉大耳還在渭水邊攔水築壩再分兵繞過大半個長安去駐守驪山?!

恐怕人還沒到驪山呢,連右扶風都丟了。

如今的局勢下,拆東牆補西牆已經是來不及了,不如重新做戰略規劃吧!!!

這種時候,已經是來不及上報洛陽,等待曹丕詔令了,此時的曹真,總算是展現出了身爲雍涼總督的擔當。

他跟郭淮認真的商議後果,持節做出了軍令。

曹真是有持節之權的,在曹丕任命他爲雍涼總督的時候,給與了他假節的權利。

假節這個權利吧,一般是用來給與一方主帥臨機專斷的,爲的是避免身在前方的將士們事事請奏,因而耽誤戰機以前雖然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但這個說法多少有點傷皇帝的面子,損害皇權,因此後來就產生了假節的這一種做法。

這種做法一開始的目的是很純粹的,就是給前方將帥臨機專斷的權利,但後來吧,慢慢就變成了一種榮譽性質的東西。

這個權利你有,你可以代表皇帝下達命令,掌握一些官員將領的生殺大權但你要真的用了,就得看你和皇帝的關係到底怎麼樣了。

你要是受寵,或者跟皇帝關係好,皇帝說不定笑笑就過去了.要是關係不好或者皇帝要整治你,誰用這個權利誰倒黴。

到了漢末的時候,因爲戰亂,假節這個權利,再次被人利用了起來,但隨着天下三分局勢大定,這個權利,又開始變成了一種榮譽象徵。

可今天,曹真用了。

因爲曹真要做出一個雖然基於皇命,但並不完全符合皇命的決定,他不得不用假節的手段,讓所有人聽令。

曹真的決定是——命令滿寵立刻放棄長安,帶領長安二十萬百姓,從武關道撤入中原。

換句話說,曹真要中斷三輔遷民入關的政策,立刻放棄三輔,退入中原,閉關自守。

真不是曹真犯傻,而是局勢根本不容他猶豫。

但凡左馮翊沒有那麼快的失守,他曹真也不至於要發出這樣的命令。

左馮翊一旦失守,張溪必然領軍突襲潼關,而此時的潼關,雖然已經有人在駐守了,但兵力畢竟不多,如果王昶不能趕在張溪之前抵達潼關,那就只能放棄潼關,退守函谷關了。

而潼關一旦丟失,遷民入關的事,就徹底淪爲了泡影.後路都斷了,還怎麼遷民入關。

很顯然,曹真在計算整體的局勢時,是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王昶能及時趕到潼關,並且守住潼關要塞上的.曹真必須考慮到,一旦潼關失守後,長安和右扶風該怎麼辦。

經過和郭淮的來回討論後,曹真做出了棄守的決定。

那意思就是,你滿寵現在能遷徙多少百姓就帶走多少百姓,這就是最後一批,立刻從武關道進入武關,退入關內。

在此之前,曹真和郭淮會繼續堅守槐裡,給你撤退爭取時間,但過了這個時間點,曹真和郭淮就不會管了。

畢竟,這倆各自也有自己的軍令在身,一個要守衛武關,一個要支援宛城。

再一個.對面蜀賊在渭水邊的堤壩就要建好了,這要是再猶猶豫豫的,等到開春化凍,春汛來臨,那可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

還不如這個時候及時止損,能撤多少回去就撤多少回去。

反正天子的詔令也是讓咱們放棄三輔,閉關自守的,至於百姓,天子又沒有明確說要遷徙多少回去,能遷回去多少是多少就可以了。

站在曹真的角度,這樣的命令下達,顯然是比較顧全大局的。

但站在滿寵的角度就這麼回去的話,那自己的罵名也擔了,成績卻沒有做出多少。

滿寵估算過了,如今撤入關內的百姓,最多也不到二十萬人,即使滿寵能安全的把還留在長安的二十萬百姓全部撤入關內,也不過是四十萬丁口而已。

整個三輔,還有五十萬左右的丁口還留在原地,這些丁口要是被劉備得去了,那又是一個禍害。

滿寵不甘心,但.滿寵還能怎麼辦?!

總不能背叛大魏吧?!

就他早些年對大漢皇室做的那些事兒,就算他舉長安城而降,劉備也饒不了他!

而經過這次遷民之事後,滿寵的名聲可就該跟賈詡差不多,但偏偏他又沒有賈詡那樣的才能,可以一言定江山,一策亂國家一旦背叛曹魏皇室,那天下之大,真就沒有滿寵的容身之地了。

所以.即使不甘,滿寵也只能領命而行。

不過,即使是領命而行,滿寵還是給曹真回了一封急信,內容只有一個——向曹真要時間。

二十天,至少給他二十天的時間。

只要爭取到二十天的時間,那麼他滿寵就有把握,把長安城內集結的這二十萬丁口,全都從武關道撤回關內去。

滿寵希望曹真在槐裡,堅守至少二十天。

第292章 軍令狀第183章 秋收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553章 調兵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234章 蔣琬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386章 水泥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610章 前鋒至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604章 收尾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2章 蒙衝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473章 退兵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390章 雜章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808章 添油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185章 魏縣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章 密謀第212章 投石車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217章 取名第1231章 魏亡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840章 潰逃第168章 解釋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05章 同行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52章 軍中嬉戲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609章 到來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005章 勸降第1158章 背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66章 戰後動態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83章 秋收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292章 軍令狀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914章 壓力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862章 尾聲第869章 訓子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43章 人事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73章 人才第958章 試探第958章 試探第589章 試探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613章 進攻第518章 二將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097章 壞消息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942章 守關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204章 猶豫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251章 調人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130章 攻城(一)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
第292章 軍令狀第183章 秋收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553章 調兵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234章 蔣琬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386章 水泥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610章 前鋒至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604章 收尾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2章 蒙衝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473章 退兵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390章 雜章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808章 添油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185章 魏縣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章 密謀第212章 投石車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217章 取名第1231章 魏亡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840章 潰逃第168章 解釋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05章 同行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52章 軍中嬉戲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609章 到來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005章 勸降第1158章 背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66章 戰後動態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83章 秋收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292章 軍令狀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914章 壓力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862章 尾聲第869章 訓子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43章 人事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73章 人才第958章 試探第958章 試探第589章 試探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613章 進攻第518章 二將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097章 壞消息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942章 守關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204章 猶豫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251章 調人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130章 攻城(一)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