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鏖戰

司馬懿的撤軍計劃,其實早就已經開始了。

在濮陽的賈逵等人,就是第一批撤軍的人,總數大約在兩萬人左右,從白馬渡口方向撤回冀州,歷時大約四天的時間。

這個時間不算長了,而且這已經是滿寵在冀州黃河沿岸,拼命蒐集渡船後的結果滿寵已經很拼命的在做了,甚至爲了這次撤軍,滿寵被逼的,不得不再次當了一把酷吏,就爲了給司馬懿蒐集到足夠撤軍用的船隻。

黃河可不是什麼小河溝,而這年頭的渡船運力也有限,四天能撤過去兩萬人,已經算是很成功的撤退了。

而第二批被安排撤軍的人,是曹爽撤往延津渡口的兩萬士卒。

這個批次,其實不在司馬懿的安排之內,畢竟司馬懿也沒預料到,曹爽居然這麼不要臉的直接撤往了延津渡口。

按照司馬懿的本來安排,應該是等到剩餘的八萬士卒在酸棗集結後,先跟諸葛亮等人僵持一段時間,然後再安排曹宇,夏侯和等人爲第二批撤軍隊伍。

可惜,這個安排,被曹爽給打破了。

而曹爽既然已經到了延津渡口,那自然也不可能再來酸棗助戰了曹爽那貨是什麼膽略,司馬懿自問還是有些瞭解的。

如此一來的話,與其讓曹爽在延津渡口停軍不動,動搖軍心,倒不如索性順勢安排曹爽先一步渡河,去跟滿寵,賈逵匯合。

眼不見爲淨。

至於酸棗其實現在司馬懿是真的感到非常的棘手。

不是說守不住,撐還是能硬撐的只是這個硬撐,風險可不小。

一方面,這次的對手畢竟是諸葛亮現在可沒有人覺得諸葛亮不過是個搞內政的文官,幾次河洛之戰證明,諸葛亮在用兵籌劃方面,同樣不缺能力和天賦。

至少,司馬懿在面對諸葛亮的時候,基本就沒有佔便宜的時候。

另一方面雙方在酸棗這個小縣城附近,囤積的兵力有些太多了。

隨着鄧艾領兵趕到酸棗,跟諸葛亮的軍隊匯合,漢軍在總兵力上,已經有近十三萬步騎聯軍了。

而司馬懿這邊,隨着陳泰棄守封丘,擺脫龐德的騎兵截殺退回酸棗,魏軍總兵力,大概在六萬三千人左右。

兵力差距而言,雙方大概是二比一的比例,而這個比例,如果按照常規的軍事常識去判斷的話,在守城戰中,司馬懿多少還佔點優勢。

但問題是,現在的酸棗戰場,已經不是常規的攻城防守戰了。

雙方的兵力人數加起來,一共有將近二十萬人,聚集在一個並不算大城的酸棗縣附近這哪裡是什麼攻城戰啊,這就是一場大會戰。

當年官渡之戰,袁曹雙方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而已。

只要有一個不小心,雙方都有可能遭遇到不測的情況,而遭遇不測的概率,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是司馬懿這邊更大一點。

現在的魏軍在酸棗的防守形勢,基本是郭淮屯兵在酸棗城東側,對抗諸葛亮主營,而司馬懿屯兵在酸棗城西側,保護側翼和北部撤退通道,同時牽制住鄧艾,陳泰負責堅守酸棗,應對關平,寇封的領兵猛攻。

頗有些當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時,被袁紹揍的只能被動防守的架勢。

可當年的官渡之戰,曹操是有如天助,袁紹把一場平推的戰事硬生生打成了消耗戰不說,麾下的重要謀士許攸還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叛變,給了曹操夜襲烏巢的機會。

現在的司馬懿,他的對手可不是袁本初,而是諸葛孔明,更加不會有人中途反水,來給他送重要的戰略情報。

因此,司馬懿現在,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硬頂。

而這麼一頂.傷亡就上來了。

不僅魏軍的傷亡上來了,漢軍的傷亡,也開始慢慢的增加了起來。

不過區區四五天的時間,雙方各自傷亡了兩千餘人。

漢軍這邊的主要傷亡,還是在硬攻酸棗的過程中造成的。

酸棗這個地方,就是整個防線的最核心區域,如果能攻克酸棗,那不管是郭淮所部還是司馬懿所部,都會變成無根之萍,到時候除了潰退外,沒有第二個選擇。

因此,關平和寇封兩個人,對酸棗的進攻,是真的相當的不計代價的。尤其是寇封,他的作戰風格本來就是以兇猛著稱,一旦發狠,自家傷亡率就一直不會太低。

而陳泰守衛的酸棗,面對鄧艾和諸葛亮可能他會處在下風,但面對關平和寇封兩個人,他還是能勉力招架的。

再加上,攻城戰裡,守衛方到底是佔便宜的,進攻方至少要付出兩倍以上的傷亡損失,纔有可能對守城方造成一定的傷害。

在酸棗城的攻防上,漢軍的傷亡,其實是比魏軍更大的。

但.在其他兩線戰場上,漢軍的傷亡,就比魏軍要小不少了。

東線戰場,司馬懿不僅要面臨兩倍於己的鄧艾的進攻,同時還要隨時擔心神出鬼沒的龐德騎兵隊的偷襲。

沒有城牆掩護,只能佔據營寨防守的情況下,騎兵的騎射對營寨內的守軍殺傷力也不小的。

至於放棄營寨,主動出擊.司馬懿除非腦殘了纔會這麼幹。

這根本就是去給對面騎兵送戰功。

所以,一昧的被動防守之下,司馬懿指揮的東線防禦,反而是魏軍的傷亡比漢軍更大。

至於西線,其實也差不多的概念,郭淮也同樣不敢離開營寨去跟蜀賊硬碰硬。

畢竟,郭淮是很瞭解自家對手的戰鬥力的大漢禁軍,常規情況下一打二,根本不是問題。

更別說,郭淮的對手是諸葛亮,這個老狐狸,你稍微放鬆一點,他都能找到機會給你放血還是老實堅守爲好。

就這樣,雖然魏軍在兩翼的戰線上被動防守,傷亡比對面更高,但好在酸棗守城戰打的還行,導致雙方戰損差不多。

這樣繼續守下去的話,雖然辛苦,但也不是不行。

只要再堅守個十天左右的時間,挫動了蜀賊的銳氣,蜀賊久攻不下後,必然會暫時回收休整那就是司馬懿在等待的撤軍良機。

但.司馬懿打的什麼算盤,其實諸葛亮也知道。

雖然諸葛亮也沒有預料到魏軍的防守居然這麼嚴密,但是最爲一個優秀的統帥,未雨綢繆是必然的選擇。

在連續進攻了五天無果後,諸葛亮下令,全軍暫停進攻一天時間,略作休整。

司馬懿一看對面突然沒有動靜了,開始琢磨.到底要不要趁機安排撤軍的事情。

這真的讓司馬懿很猶豫蜀賊的這個暫停進攻的時間節點,很微妙啊。

確實,這四五天的時間裡,蜀賊的進攻確實不利,但並沒有到久攻不下,傷及士氣的程度如果這時候選擇撤軍,蜀賊士氣沒有大變化,稍作準備就能直接追上來,必然又是一場苦戰。

其次,根據斥候傳回來的軍報得知,洛陽方面的蜀賊援軍,大概還有一兩天的時間就能抵達酸棗前線。

這個時間節點,卡的就很巧妙。

就算蜀賊真的全軍休整了,短時間內沒辦法安排追擊的事宜.可司馬懿這邊安排撤軍至少也要一天的時間。

明天一早撤退,不正好趕上敵軍的援軍到來麼諸葛亮恐怕早就是已經算好了這些,纔會在今天下令暫停進攻,臨時休整的吧?!

撤軍,恐怕免不了被敵軍追擊,傷亡不小,可不撤的話,經過了休整後的蜀賊,下次進攻必然更加猛烈,自己的傷亡依然還是不小。

司馬懿皺着眉頭,在軍帳內來回踱步,仔細權衡得失最終決定,按兵不動。

撤軍造成的傷亡會有多少,司馬懿自己都無法估量,但繼續堅守帶來的傷亡,司馬懿心裡多少有點數。

繼續堅守,堅守十天時間,等到蜀賊士氣下降後,再行撤軍。

這次機會也許就不是一個機會,不過是諸葛老賊擺出來的一副誘餌罷了。

第533章 善後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111章 劃紅線第381章 對外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620章 潰敗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12章 甄城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957章 天意第1177章 決斷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208章 雒城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06章 安撫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691章 戍邊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473章 退兵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77章 接應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001章 亂局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238章 改良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646章 議事(三)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227章 和談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92章 疲兵之計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1044章 議罪錢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254章 冠禮第864章 亂戰第28章 兵法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59章 聯姻第1058章 過江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79章 巡視防務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0章 水戰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260章 赴約文會
第533章 善後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111章 劃紅線第381章 對外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620章 潰敗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12章 甄城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957章 天意第1177章 決斷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208章 雒城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06章 安撫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691章 戍邊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473章 退兵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77章 接應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001章 亂局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238章 改良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646章 議事(三)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227章 和談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92章 疲兵之計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1044章 議罪錢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254章 冠禮第864章 亂戰第28章 兵法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59章 聯姻第1058章 過江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79章 巡視防務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0章 水戰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260章 赴約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