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鄧艾去留

第76章 鄧艾去留

鄧夫人是一個寡婦,還是一個只比張溪大了三歲的俏寡婦。

鄧艾跟着張溪去江夏,這是弟子跟着老師,合情合理.她一個寡婦跟着去,算怎麼回事?!

再說了,當初村老給張溪說媒的事兒,鄧夫人又不是沒有耳聞有點小尷尬的。

這就是鄧夫人臉紅的原因。

實際操作上來說,即使拋開這些顧慮,鄧夫人也不願意離開新野。

主要是因爲新野鄧家的歸屬問題。

她在新野,就是以鄧家前任家主遺孀的身份,替自己兒子守住這一份家業,等到將來鄧艾學成歸來就可以直接繼承鄧家家主之位。

雖然現在的新野鄧家也剩不下什麼資產了,但這是她丈夫留給她和她兒子,哪怕只有一間草房,鄧夫人也不想輕易的捨去。

可如果她跟着鄧艾去了江夏,那留在新野的這些資產,還真就說不定是誰的。

至少村老肯定會以代爲管理的名義從自己手裡要走這些資產地契,等鄧艾學成回來,還能不能拿回來真不好說。

這纔是鄧夫人不能離開新野去江夏的主要原因。

當然,鄧夫人不可能跟張溪說實話,這是鄧家的家事,跟張溪可沒關係。

鄧夫人只能找個說的過去的說辭,暗示一下張溪。

“非是小婦人不願。”鄧夫人想了一下,對張溪說道,“只是小婦人從未出過遠門,且先夫墳墓在此,年年祭掃不便遠行,還請先生諒解。”

嘛,這話說的嘛,冠冕堂皇的,小鄧艾反正是信了,一臉失落樣。

張溪卻聽出了一些門道,然後內心琢磨,這事兒自己要不要插手一下。

這是鄧家的家事,張溪本沒有資格說什麼的,哪怕聽出了鄧夫人的言外之意,也不應該多嘴。

但.這是鄧艾啊。

即使現在自己把鄧艾帶走了,將來如果曹軍南下,新野失陷,鄧夫人依然被曹操遷徙到汝南小鄧艾還不得急的趕緊回家去啊。

這不就又回到原本的歷史線了麼。

雖說張溪覺得有了自己的存在,季漢未來的命運可能不會走向老路但萬一呢?!

琢磨了一會兒,張溪決定,還是支走小鄧艾,跟鄧夫人好好談談。

小鄧艾是走了,但管家還是在的,不過張溪沒必要避諱這位的存在,直接開口說道。

“夫人當初讓艾兒拜我爲師,所謂何事,溪略有猜測。只是夫人以爲,艾兒隨我去江夏後,夫人留在新野,真的能守住這份家業麼?!”

也不拐彎抹角的說廢話了,直接點明主題。

鄧艾在鄧夫人身邊,村老們還會有所顧忌,畢竟鄧艾姓鄧,是前任家主的兒子。

可如果鄧艾不在鄧夫人身邊,又遠在江夏這年月兵荒馬亂的,發生點啥,很正常吧?!

“若夫人跟隨艾兒去江夏,一者,可全艾兒仁孝之名,二者,縱使一時失去家業,待有朝一日艾兒學成,必能名傳四海,有劉使君之名,以艾兒之能,村老豈敢不歸還家業?!”

“此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矣。”

爲了說服鄧夫人,張溪可是連偉人的話都搬出來了這麼簡答明瞭的道理,張溪就不信鄧夫人不明白。

鄧夫人猶豫了良久,始終沒有做出迴應。

張溪眼看着這麼等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只能起身告辭,讓鄧夫人自己慢慢想。

之後的幾天,張溪都是在收拾自己的行禮,安排小七寶上街採購,畢竟新野到江夏挺遠的,這一路上得多做準備。

然後還得經常去左將軍府,一方面是劉備經常叫張溪去聯絡感情,另一方面這是跟諸葛亮和徐庶再好好的商議一下,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就這麼準備了七八天的時間,張溪終於要出發了。

而張溪的隊伍,從一開始的張溪一家子,現在變成了兩家子。

鄧夫人終於是想明白了,決定陪着鄧艾去江夏.村老笑的,跟朵菊花似的,親自送到村口。

當然,鄧夫人名義上是去江夏探親,跟張溪只是剛巧順路,並不是同行.得注意點影響。

雖然這年頭寡婦改嫁不新鮮,但鄧夫人可還想着讓鄧艾迴來繼承家業呢,能避免人口舌的地方還是少點爲好。

至於張溪一家子嘛,就是張溪,小七寶,外加小七小八,一共四個人。

當然,還有寇封,這二哈勉強算半個。

二哈現在很不開心,因爲他被降職了。

劉備當然不可能直接打着自己的旗號送張溪去上任,所以寇封就暫時脫離了軍職,以護衛隊長的身份,帶領一百五十人的護衛隊,護送張溪前往江夏。

可是臨走前三天,寇封被降職了,從護衛隊長的正職,降爲了副隊長。

現在這個護衛隊的隊長,是一個身高八尺餘的彪形大漢。

寇封很不服,但沒用,他打不過這個大漢。

張溪也很不開心,因爲這個大漢叫魏延。

特麼張溪就不明白了,主公把這個情商爲負數的混蛋派來是幹什麼的?!

雖然說吧,有魏延領兵,確實比寇封領兵來的讓人感覺安穩。

但是特麼我們關係不好啊,主公,你不知道麼?!

好在這次魏延出現沒給張溪臉色看,只是黑着一張臉默默的承擔着護衛任務,連沿途的紮營休息安排都是聽張溪的,這才讓張溪安心了不少。

這一路上倒也順風順水的,經過了十幾天的長途跋涉,張溪一行人,終於到達了江夏的治所西陵縣。

西陵縣從前漢時期就是江夏治所,黃祖在時就把西陵縣經營的有聲有色,那個城池的高度,那個氣派,張溪看着就比新野小城要堅固的多。

張溪到達西陵縣後,先是讓魏延等人在城外等候,然後自己進城,拿着劉備的推薦信去見劉琦。

劉琦這會兒在自己的太守府裡,聽聞張溪到來,趕緊的迎了出來。

倒不是劉琦已經聽說了張溪的大名,其實是劉備早就寫信跟劉琦交代過了,張溪會以攜帶鄉勇投奔劉琦的名義去見劉琦,而劉琦這麼做就是走個過場,順便樹立一下自己禮賢下士的態度。

進了太守府後,張溪遞上了劉備的書信,劉琦看後哈哈一笑,跟張溪聊了一會兒,就讓下屬去聯繫魏延等人進城,好生安排。

至於張溪呢,劉琦當場任命張溪爲江夏郡督郵。

因爲《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一提到督郵,大家的腦海裡就浮現了一個索賄不成,反被張飛綁着抽鞭子的死胖子形象.張溪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樣的。

一個督郵,張飛都能隨便抽,抽完了感覺還沒事兒.這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督郵並不是什麼重要的職位。

但實際上,督郵是一郡武官,負責整個郡的大小軍務,理論上來說,算是僅次於太守和郡丞的職位。

在演義線裡,督郵找劉備索賄的由頭,就是徹查黃巾起義中冒領軍功的行爲,這屬於軍中事務,所以是督郵下去巡查的。

所以說,督郵真不是個小官了,你要誇張點說是一郡三把手,也沒人會反駁你。

劉琦先是任命了張溪作爲督郵,掌管江夏郡的大小軍務,緊接着就是設下晚宴,把張溪介紹給江夏文武官員認識。

宴會上,張溪就見到了蘇飛,見到了黃射,見到了陳到以及新任江夏郡郡丞陳震。

當張溪聽到劉琦介紹說陳震是江夏郡丞的時候,吃了一驚,畢竟陳震這個人張溪還是知道的,劉備老朋友了。

再一聽陳震也沒來江夏多久,而且一來就是擔任了江夏太守的副手.張溪似乎明白了什麼。

當初劉備跟張溪說來江夏的事情時,就曾說過,劉琦向劉備要兩個人才,一個是政務人才,一個是練兵人才。

而張溪應該是屬於練兵人才,那麼政務人才,應該就是這個陳震了。

雖然陳震跟劉備的關係很好,兩個人在袁紹帳下的時候就認識了,但表面上,陳震跟劉備真沒啥關係。

陳震是南陽人,是標準的荊州本地士族。

他之前一直在袁紹處效力,作爲袁紹的幕僚,這也跟劉備扯不上關係。

現在袁紹兵敗,陳震回到荊州,作爲一個名士,劉琦徵辟他當江夏郡丞,這完全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別說黃射,蘇飛等人,就是劉表知道了,也只會說劉琦這次做的對,請了一個有能力的名士幫自己處理政務。

張溪跟陳震行禮問好,只是兩人互相對視的時候,都看出了對方眼裡的戲謔,也都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有時候張溪真的挺替劉琦的智商擔心的。

伱說你堂堂一個荊州牧的兒子,堂堂的江夏太守.政務是劉備的人在處理,軍務又是劉備的人在處理,連領兵打仗都是劉備派過來的人。

你就不怕哪天,自己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牀上麼?!

就這樣還天天幻想着接班劉表治理荊州也難怪最後劉表和荊州世家都不選你當接班人吶。

這也太缺心眼了。

劉琦這樣的人,生在治世還好,靠着家世少不得也是一個富家翁。

可生在亂世.唉,可惜了。

(本章完)

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784章 調整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7章 曹仁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100章 撤軍第778章 舌辯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533章 善後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954章 不對勁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137章 中箭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228章 戰與和第150章 蘄春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4章 劉備歸來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933章 魯陽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646章 議事(三)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124章 僵局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246章 去成都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90章 雜章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606章 回軍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579章 調整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984章 聯姻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34章 追擊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812章 擊潰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0章 聲東擊西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15章 退敵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761章 爭議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968章 遷都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63章 議策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256章 鍊鐵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50章 蘄春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66章 暴露
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784章 調整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7章 曹仁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100章 撤軍第778章 舌辯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533章 善後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954章 不對勁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137章 中箭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228章 戰與和第150章 蘄春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4章 劉備歸來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933章 魯陽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646章 議事(三)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124章 僵局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246章 去成都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90章 雜章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606章 回軍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579章 調整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984章 聯姻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34章 追擊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812章 擊潰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0章 聲東擊西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15章 退敵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761章 爭議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968章 遷都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63章 議策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256章 鍊鐵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50章 蘄春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66章 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