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

東京城內外,大小酒店、食肆、鋪子,有數以千計之多。但能被東京城百萬士民口耳相傳的,只有七十二家正店。其中有的是官營,有的是民營,有的原是行會會館,也有的本是豪門舊宅,來歷五花八門,但名氣卻都是一般兒地傳遍天下。

位於東京內城新門裡的會仙樓正店,雖然比不上樊樓的富貴奢華,也比不上清風樓的店面廣大,更比不上御街邊的張家園子和狀元樓的地勢絕佳。但會仙樓有個優點,便是鬧中取靜,尤其是後院的諸多雅間,都以幽靜隱秘而著稱。

坐在會仙樓的樓上靠北臨窗的座位,不但可以縱覽汴河勝景,還可以望見北面不遠處,隔着一座虹橋,就在汴河對岸的開封府衙。只是很少會有貴客來選擇在樓上用餐,二樓三樓的桌位,日常多半是被開封府的低層官吏所佔據。在後院的花園中,被假山、樹木、小橋、池塘,還有幾條蜿蜒曲折的長廊所分割出來的座座雅間,纔是會仙樓中最爲受到歡迎的地方。

流內銓令丞劉易,近幾年來,還是第一次走進會仙樓的後院。雖然他也是個官人,而且還是京官。但在物價騰貴的東京城中,他一個從八品大理寺丞的些微俸祿,想養活全家十幾張嘴,還要應付不時來打秋風的鄉人,早已是捉襟見肘。

與平常百姓幻想的官人們的富貴生活不同,劉易這樣的青袍小京官,他最爲常見的待客方式,就僅僅是在路邊的小酒肆中胡亂吃上一頓。即便這樣,他的錢囊一個月也經受不起幾次消磨——留京城,大不易。

被一位知客在前引着,劉易穿廊過戶。他看着前面知客所穿的衣服,竟然不比微服而出的自己差上多少。儘管劉易穿得不是質地優良的公服,但身上現在的這一件用也是不錯的料子。可區區一個僕役,竟然能跟他這位官人相比!

在廊道上左繞右繞,最後劉易在知道客的帶領下,終於走進了一間門額上龍飛鳳舞地寫着忘歸蓮華四個草字的小廳中。廳門內,迎面便是一張四扇屏的荷花屏風。四張荷花姿態各異,有含苞欲放,也有花開正豔,還有殘荷獨枝,中間偏右的一幅上,一支亭亭獨立的半開花瓣上似有似無的還帶着點點水意,當是出自名家手筆。

繞過屏風,就看見長着一張方面大耳,面白留須,模樣甚有威嚴的中年男子在窗邊坐着。將人引到,知客便退了出去。進退間不發一言。沒有不呼自來、筵前歌唱的打酒坐妓女;也沒有腰繫青花布手巾,爲客人換湯斟酒,俗稱焌糟的婦人;更沒有一撥兒插科打諢、博取賞錢的廝波閒漢,一切都保持着儘可能的安靜,便是這間會仙樓後院的最大特點。

劉易走上前,躬身向中年人行禮:“下官拜見侍制。”

中年人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桌子:“坐!”

劉易看過去,桌上早已擺滿了冷碟和果子。注碗、盤盞、果菜碟、水菜碗,大小十幾件,還有兩人座前的酒盞、酒壺、筷子,無一不是閃閃發亮的銀器,加起來不啻百十兩之多。

東京城中,只有七十二家正店纔有這般豪闊的財力,尋常的腳店和小酒肆,即便想做的奢華一點,用的器皿也得到正店來借。

兩人落座,很快一盤盤熱菜也端了上來,每一道依然是用着銀碟盛着,特製的銀碟下,還有着陰燃火炭的託底,以保證菜餚不會很快冷去。

端菜來去還是悄無聲息,知客最後在屏風處站了一站,見兩位客人沒有其他吩咐,便躬身退出門去。小心地將門掩好,廳中就只剩下劉易和中年侍制兩人。

只有午夜時分,山中寺觀纔有的寂靜降臨在廳內,廳外的雜音一點也沒透進來。小廳以蓮爲名,窗櫺、桌案、樑椽,乃至杯盤碗碟,處處都打着蓮花的記號。就連在窗下燃着的熟銅火盆,也是一朵完整的千葉蓮花。嫋嫋香菸同樣自荷花花苞形制的青銅香爐中絲絲縷縷地升起,在廳中擴散開。一股淡淡綿香在鼻尖傳遞,香味清而醇,不似尋常薰香的濃烈,正是應了這間荷廳的特色。

劉易無意多看,廳中死一般的寂靜讓他坐得很不自在,他陪着小心,問道:“不知侍制喚下官來此,爲得何事?”

中年人第二次開口,說的話多了一點:“……近日可有一名秦州新選人來流內銓遞家狀注官?”他頓了頓,又加了一句,“有天子親下特旨的。你可知道?”

劉易當然知道。天子親下特旨,爲年歲不到的選人派定差遣,這還是新條貫頒佈後的第一次。身爲流內銓令丞,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是不是韓岡?”

“沒錯,正是他!”

“不知侍制想要他如何?”劉易還明白,韓岡已經被定了差遣,如果要幫他只要在旁邊看着就行了,既然侍制提及他,只可能是使壞。

“兩天後,安排他參加銓試。”中年人的要求很簡單。

劉易吃驚地猛搖頭,這怎可能做到:“銓試是爲了定差遣,但他本已有了天子特旨,差遣早定下了。秦鳳路經略司勾當公事,兼理路中傷病事宜。根本不需要再參加銓試啊……”

中年人身子略略前傾,只一動,在劉易眼裡就如山嶽傾頹,迎頭壓來,只覺得沉沉的有些難以喘息。就聽中年人問道:“韓岡……他有沒有出身?”

劉易老實地搖頭回答:“沒有!他只是個靠舉薦得官的布衣而已。”

“無出身者注官候闕,難道不是必須要參加銓試嗎?”中年人輕輕笑了幾聲,有着一點偷了空後的得意,“朝廷即有條貫在,依律而行便可。汝等盡忠職守,天子還能說不是不成?”

“……下官明白!”劉易略一思忖,便點頭稱是,對面的人說得的確沒錯。他笑道:“請侍制放心,下官自然會好生料理韓……對了!”劉易的眉頭又一下皺起,“新官銓敘,陳判銓肯定會在場。下官從何下手?”

中年人臉上的微笑書寫着自信,輕輕點着酒杯的手指,讓一圈圈波紋在銀邊裝飾的液麪上回蕩,好像就是在說着一切盡在掌握中,“你們的判流內銓事,那一天不會留在衙門裡。在京百司,每天都要輪上兩人上殿廷對,奏報司中大小事務。兩天後,正好輪到陳襄和度支司的左仲通上殿。”

“原來如此!”劉易點着頭,他這時才醒悟過來,眼前的這位侍制本就是管着殿廷輪對的次序的,“既然陳判銓不在,要安排起來就方便多了。侍制請放心,有下官,再加上程禹,包管讓韓岡過不了銓試這一關。”

中年人輕輕點頭,很細微的動作,就讓劉易喜出望外。

劉易擡手爲中年人斟酒,隨口笑着問道:“只是下官在想,韓岡不過區區一個從九品選人,爲何要與他爲難。僅僅是銓試,又不是進士舉,即便今次不過,官身照樣還在,也不過是要等個一年半載再輪來考差遣。大費周章的,不知……是爲了……”

劉易的聲音越來越小,眼前之人突的變得冰寒的眼神讓他感到畏縮。宛如被撬開了八片頂陽骨,一桶夾着冰塊的河水當頭澆下,渾身從骨子裡都瑟瑟發寒。他立刻低頭認錯,“下官多嘴了!”

可透過這冷如高山玄穹的一眼,劉易已經看透了面前的寶文閣侍制的真實用心。劍鋒所指,並不在韓岡,而是在王安石!

對,沒錯!正是王安石。韓岡雖是由王韶、吳衍和張守約三人共同推薦,但親自請了天子的特旨,賜了差遣的,卻是王安石。只要能在銓試上證明韓岡才學能力並不合格,就等於是在說天子無識人之明。而天子多半便會把這筆賬算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若在過去,天子並不會把這等小事放在心上,但如今以王安石所面臨的境地,劉易相信,他的倒臺只要再壓上幾根稻草。韓岡也許只是一步閒棋,但閒棋多了,即便以參知政事的權柄,也是承受不住這樣的分量。

中年人這時站起身,丟下一句“好自爲之!”,便擡步出了門去。

劉易手忙腳亂地陪着站起,卻識趣地並不將之送出門。就站在屏風邊,看着中年人並不寬厚的背影消失在門外。人已經遠遠地走了,藏在心底的八個字才緩緩出口: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管他呢!”又發了一陣呆,劉易毫不在意冷笑一聲,韓岡又不是他親戚,王安石也不是他舉主。何況讓他這麼做的,又是得仰着脖子才能看到的寶文閣侍制。聽話受教,自然會有好處,如果不聽話……劉易可不想去偏遠小郡做官。

只是他一個小小的京官,竟然能把手插進高層的爭鬥中。即便只是輕輕地搭了一下,推了一把,保不住什麼時候就會被碾得粉身碎骨,但這種撬動朝局的感覺,卻讓他心醉神迷!

拿起酒壺,劉易給自己滿滿地倒上了一杯會仙春靡,又直接用手抓一條玉板鮓丟進嘴裡。自他進了忘歸蓮華廳後,並沒見到那一位動過筷子哪怕一下。現在他走了,一桌的上品宴席,便全便宜了自己。

嘗着佳餚,品着名酒,劉易快活地哼着小曲。有酒今朝醉,無酒亦自眠。想那麼多作甚,好好地犒賞一下自己纔是真!

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九)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章 一物萬家歡(上)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
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九)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章 一物萬家歡(上)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