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

歐陽修去世消息,驚動了京城,卻還沒有傳到關西。

離着鎖廳試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韓岡此時並沒有着急着趕去秦州,而是安穩坐在渭水之濱的家中。心頭一點也不急,彷彿忘了即將到來的考試。

他常年不在家中,有機會還想是多陪陪父母妻妾。爲官者,別妻子,棄墳墓,遠行數千裡,說不準那日就會出現意外。所以孝心要經常表現出來。

王韶走後,高遵裕如今獨攬大權,但也沒有糊塗到改動王韶定下的規矩,蕭規曹隨的手段並不丟人。若是跟着自己出的意見做了改動,萬一出了意外,高遵裕也擔當不起。

另外高遵裕的小妾也同樣身懷六甲,算時日,也就在這幾天了。隴西缺名醫,同樣也缺高水平的接生婆,高遵裕遣人已經去秦州請了最好的穩婆過來。

韓岡已經吩咐過家裡的管家錢明亮:“如果人來了,等她服侍完高家,就把她請到家中來,千萬不要誤了事。”

坐在家中,韓岡還是很有些不放心,畢竟他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情況。周南和嚴素心是在去年臘月中確診,那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的身子。推算過來,她們的預產期基本上就是在八月前半,也就最多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說不定還可能會提前上一點。

韓岡正推算着日後的變數是,卻有人出來打斷他的思緒了:“官人,承恩村的劉保正來了。”

司閽的老兵知道劉源在自家官人心中的地位,不會攔着外人一般地將劉源給攔下來,而是將他請進門房坐着,讓打下手的小子,進去通報。

果然不出意料,裡面很快就傳話出來,“官人請劉保正入內面會。”

跟隨着韓岡,劉源他們在剛剛結束的河州大戰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攻城拔寨有他們,守衛營壘也有他們,救援危城是他們,追襲殘敵還是他們。比起各路禁軍,只能算是鄉兵的廣銳軍的功績,不在任何一支精銳之下,不論是哪一路的選鋒,都只能勉強跟劉源一衆平起平坐。但到最後,廣銳軍的封賞還是以金銀財帛爲主。而且同樣的功勞,比起普通的參戰士兵們來說,都要低上很多。

不過韓岡看到賞格之後,便當即上書建言。提議道,爲了日後能繼續驅用廣銳叛卒爲朝廷上陣殺敵,最好是能以地充賞,用熙州、鞏州的荒地,來補充賞賜中不足的部分。

韓岡的提議,朝廷很快地就批覆下來。如果能讓過去的叛軍老老實實地開荒種田,不論是新黨、舊黨的哪一邊,都不會反對這個方案。而且只要他們將賜予的荒地開墾出三分之一,兩年之後,熙河路一年的稅入中,又將多上過萬石的糧賦。這是惠而不費之舉。

同時因韓岡之言,本來封賞刻薄的廣銳軍卒得到了土地作爲補償。雖然還是荒僻之土,但用心料理個幾年,就是一份上好的基業。所以韓岡的建言之德,更加上他過去的那一樁樁恩德,廣銳軍上下對韓岡都是有着效死之心。

被小廝一路引到書房,劉源就看見韓岡已經在房內站起來等候。

連忙行過禮。韓岡就示意劉源坐下,抖了抖拿在手上的禮單,半是感嘆,半是質疑道:“這又是何必?”

薄薄的禮單上,寫着一行行的金銀綢緞,貴重器皿,還有一些土產,比如皮子,藥材之類的,都是來自左近的山中。韓岡雖然沒有他的表弟那般識貨,但他一眼掃過禮單上羅列下來的禮品,還是知道這些禮物的價值,林林總總加起來快有一千貫了。這份禮,未免太重了一點。

只聽劉源道:“聽說官人最近要納妾,而且馬上就要有小官人或是小娘子了,我等也想是表一表心意。現在來還算方便,等過些日子熱鬧起來,小人也不便來走動了。”

韓岡聽了就有幾分欣喜,劉源也算是有心了,知道等到自己納妾或是慶祝得子的時候,不方便出現,就趕在現在來送禮。廣銳軍的這份心意韓岡領了,但禮物他卻不能照單全收。

“裡面的土產我收下了,至於金銀財帛等物,你還是帶回去吧。下次來也不要帶這麼重的禮,你們的身家我也清楚,這些都是博命來的東西,還是留着自用,也要爲日後兒孫留下些本錢。”

劉源連忙道;“貴重不貴重倒是其次,只是聊表寸心,官人對我等叛逆的恩德難以計算,要不是怕反而連累了官人,下面都要有人擺官人的長生牌位了。這點身外之物有算得了什麼,官人還是收下了吧……”

“心意我收下來,金銀之物還是不能收。”

韓岡堅持不要,劉源卻強要留下。最後,韓岡有些不耐煩了,擡眼看了劉源一眼,“怎麼,現在我鎖廳了,說話就不管用了?”

說話的人雖然是在笑,但劉源已經不寒而慄。對文臣的畏懼,幾十年來已經根深蒂固的刻在他心裡,一次放縱,現在卻更加敬畏。尤其是韓岡,劉源很清楚他的手段和性格,並不因爲年齡的差距,敢小看他一星半點。

“就留下一半如何?”他陪着小心地問道,卻還是不忘要把禮送出去。

“也罷!也罷!就收一半。”韓岡嘆了口氣。送上門的貴重禮物,不能全收,也不能不收。這送禮收禮的學問,千年前後都是差不多的。

放下禮單,韓岡問着劉源:“今天就劉源你一個人來城裡?”

“還有一些小字輩,知道官人正在讀書,不敢來打擾,都跑去看球賽了。”

“都已經開始了啊……過得還真快。”

隨着河州大戰的結束,隴西城中的足球聯賽也重新開始。七八月份雖然天熱,但球場上同樣熱火朝天,爲了爭奪一年中最爲豐厚的回報,每一支球隊都拼盡了氣力。另外,還有私下裡的賭球行爲,讓比賽的氣氛更加熱烈。大受歡迎的做法,當然難以禁絕。當然,州衙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爲背後站着的,可是王、高、韓三家的商行,還有包順、包約、張香兒他們。

不過前些日子因爲開戰的緣故,隴西城這邊的足球聯賽也不得不中止。十幾支球隊中的成員,個個都是身體健壯,孔武有力之輩。不但球技出色,上陣的本事也同樣出色。不論是蕃部還是民間的球隊,一旦徵發令下達,都少不得被徵調起來。現在的比賽,不知沒有有聯賽中斷前表現出來的水平。

“這一戰下來,也不知少了多少熟面孔。”

“沒有!沒有!”劉源搖着頭,“一個都沒死!連蕃部那邊都一樣。”

韓岡愣了一下,“這是什麼緣故?”

“回官人的話。這些球員,軍中愛他們球技的不知道有多少。今次大戰,全都被安排到了後面,一點損傷都沒有。”

韓岡哭笑不得,球迷、球星都有了,怎麼就變成跟後世差不多的樣子?

又說了一陣閒話,劉源帶着韓岡沒有收下的禮物告辭走了。韓岡要讀書應考的事,他當然知道。並不敢久留,只因害怕耽擱韓岡讀書。

讓人送了劉源出府,韓岡讓人找來了家裡的官家錢明亮。

“錢明亮,你把劉源留下的禮物撿貴重的送到縣裡去,說是下面的百姓捐給縣學的。說我韓岡做主,讓他給收下。”

韓岡的吩咐很讓人莫名其妙,但錢明亮並沒有多問,應了一聲就離開了。

韓岡並不缺錢,他缺的是人脈和根基。雖然他的影響力並不盡僅僅侷限於鞏州、熙州,但他很快就要離開熙河,總得留下些點東西以備將來。

他現在以劉源的名義給正在修建的縣學捐上幾百貫財貨,這樣日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安排廣銳軍的子弟進入縣學旁聽。雖然不可能得到朝廷的給俸,日後更不可能有機會做官,但學上幾年後,進縣衙中擔任吏員卻不會有問題。

韓岡自知他無法控制來如同走馬燈一般來熙河上任的官員,但他有辦法控制衙門中的胥吏,不論是秦州還是鞏州的衙門,他在其中都有人。如果廣銳軍的子弟能進入隴西縣衙中,這座城市的底層,也就被韓家控制在手中。

即將離開這座城市,即將離開他起步的地方。但並不代表韓岡要放棄在這裡打下的基業。韓千六將會繼續留在熙河,負責屯田之事。與世無爭,只管種地的老父,韓岡不擔心後來者會跟他過不去。如果有人想從韓千六這邊下手,來打擊他韓岡,韓岡不介意讓人知道他的破家絕嗣的匪號是從何而來。

善男信女四個字,從來都是跟韓岡無緣。想反,窮兇極惡還差不多。雖然看着他臉上的笑容還無影響,但熟悉他的人們,都會立刻給自己準備一個跑路的機會。

名聲已經傳揚出去,韓岡剩下的就是要穩定現在的大好局面。

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
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變故(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