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六)

元祐元年臘月廿九,耶律乙辛登上禪讓臺的消息終於傳到了京城。

耶律乙辛的篡逆,大宋朝臣們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可當真被確認,還是有幾分難以置信。

五代之後的大宋,能親眼看到一個謀朝篡位的逆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與此同時,遼國的新年號也一併傳到了宋人的耳中。

“天統。”章惇咂着嘴,“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好大的口氣。”

曾孝寬笑道:“其實北虜大多不讀書,起個正統爲號更能讓人明白。”

“正統……”章惇笑了起來,“耶律乙辛當真這麼不要臉,還真的不好對付了。子容兄?”

“啊,說得是。”蘇頌很是勉強地附和了一下。

蘇頌心情顯得更加沉重一點。

如今大宋朝野爲攻遼還是不攻遼各執一端,爭執不下,其肇因便是耶律乙辛篡位一事。之前,尚無確切消息,雙方的爭執一直拖了下來,可到了今日,已經到了不能不決斷的時候了。

現在還只是孤證,再過兩日,從不同渠道得到證實,如何對待耶律乙辛的遼國便再無拖延的餘地。

開戰,到底能不能打贏遼人,誰都沒有把握,除了呂惠卿在外叫囂之外,知兵的宰輔,都在擔心糧草資源的問題。而支持開戰的王安石,話裡話外,也是寄希望於通過戰爭來引發遼國內亂,而後趁機勝之。

要說不開戰,士林清議、民間輿論皆曰可戰,幾位宰輔如何壓得住悠悠衆口?即便不理會,可呂惠卿的獨斷獨行,如何制止?多少戰事,都是先從邊境開始,最典型的就是交趾之戰。至少大宋這邊兩任邕州知州先行整軍備戰,是確鑿無疑的。

從宰相的角度,當然不希望在軍國重事上被臣僚所挾持,但是要想變動呂惠卿這一宰輔級重臣的職位,就必須要有太后的許可。

之前向太后並沒有對此做出決定。曾經通過對入寇遼人的反擊,確立了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向太后有很強的開戰傾向。

韓岡儘管反對,卻也沒有主動去發揮他對太后的影響力,這讓呂惠卿等支持開戰的朝臣,得以安坐朝堂內外,繼續鼓吹戰爭。

話說回來,王安石當朝元老,聲望無人能比,呂惠卿在朝中也是根基深厚,整個新黨在他們身後,急切之間,即便是先帝在位,想把此等重臣給打壓下去,也沒那麼容易。

天下萬民,如今都視此時爲攻遼良機。而韓岡逆民心而動,名聲不免受損。

對那些愚民來說,韓岡依然是需要頂禮膜拜的藥王弟子,但在士林中,那些儒生又會如何想韓岡?他們可不是愚民,考中進士就能當成文曲星了,在士大夫眼中,韓岡在學術上,可算得上是自創一派的宗師,可絕不是什麼神仙人物,沒必要敬畏如神。

一旦韓岡的名聲被破壞了,氣學的地位不問可知。

“玉昆啊玉昆。”蘇頌心中唸叨着,“現在不是寫書的時候吧。”

……

轉臉就要是新年了,兩府之一的樞密院要處理的事務比平日多了幾倍。日常能聊天的時間也沒有多少,何況樞密院中的幾位樞密的交情,也沒好到可以沒事就聊天。

耶律乙辛正式登基的消息,雖然讓決定開戰與否成了近在眼前的急務,但畢竟還沒到眼前。

聊了兩句,幾位樞密使就各自回去處理公事,曾孝寬進廳前,往蘇頌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位樞密院中年歲最長的老臣,正皺着眉頭,顯得極爲憂心。

而另一側的章惇,卻神色恬淡,完全沒有困擾的樣子。

章惇的反應,印證了曾孝寬一直以來的猜測,暗暗地點了點頭。

……

章惇平平靜靜地走回自己的公廳,即便耶律乙辛已經做了皇帝,現在也還不是作出決定的時候。

這段時間以來,章惇對北上攻遼的態度始終曖昧難明,儘管他也反對出兵,可說道具體怎麼應對戰事時,章惇卻退到了後面。萬一事情有變,肯定會改弦更張。名垂青史的機會,沒有哪位儒臣能夠不動心。

當朝廷決定伐遼,到底誰爲主帥?

韓岡對於不出兵的堅持,等於是退出了帥位的爭奪。少了一個呼聲最高的競爭者,其他人的機會立刻就大了許多。

平滅遼國的主帥,呂惠卿想做,章惇當也想做。

但這個主帥之位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坐上去的,章惇和呂惠卿,誰能讓北地軍民心服口服?他們可比不上韓岡,亮亮名號就能讓軍中健兒奮勇爭先,也比不上韓岡,一句話可讓地方豪強都俯首帖耳,更比不上韓岡,將旗號一張,就可讓北虜、西賊都望而生畏。

更何況這一戰的準備還沒開始,章惇豈是會願意不明不白地上前線去。

一旦他上來前線,後方交給誰?韓岡嗎?還是那些不靠譜的同僚?

說實話,十萬級的舉國之戰,章惇不相信任何人。

河東、河北的資源遠不足以支撐大戰,就是韓岡這等巧媳婦也變不出錢來。

任何一場對外戰爭,都要一路、甚至幾路的資源來支持。

對西夏時,陝西、河東以五倍、六倍於党項的人口,方纔支撐起了連年戰事。而爲了封鎖党項的鐵鷂子,更是集中了舉國之力,纔在陝北崇山峻嶺之間修建起了一條千里防線。

遼國的實力十倍於西夏,想要進攻這樣的大國,沒有中樞居中運作,聚合天下財賦,向前線輸送,戰事如何能支撐得下去?

呂惠卿好戰,是他別有一番心思。都是帶過兵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糧秣的重要性?對軍需輸送的底細也是門清。真要到兩國鏖兵時,怕他也是避之不及。

……

曾孝寬回到公廳中坐下,擺在案頭上的茶湯正冒着熱氣。

案頭上的公文,依然厚厚一堆,似乎從早上開始就完全沒有變動過。天知道,方纔他出去之前,已經批覆了不知多少本了。

曾孝寬很是難解呂惠卿的想法。

在過去,呂惠卿的心思還是很容易讓人看透。比如他明明對經學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卻偏偏要去爲王安石修《三經新義》;當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推薦他進入東府後,便急切地推出了手實法——呂惠卿的想法,實在是太明顯了。

相形之下,韓岡過去的行事風格才當得起淵深莫測四個字,或者說,總是與常人的思路擰着來,讓人猜不到。

可這一回,呂惠卿的想法卻同樣的讓人難以明白。

打仗的事,曾孝寬不覺得自己能勝過有經驗又在邊地的呂惠卿,可兵要吃糧卻是不用多說的。

前方打仗,就要後方盡力供給,若後方不能供給得上,這一仗不用打也知道是輸定了。

朝中中層如今充滿了新黨成員,若有王安石在朝中領導,說不定的確能保證前方的糧餉供給。

臣子能夠架空皇帝,而幾乎控制了在京百司的新黨,加上王安石,或許可以保證一干反對出兵的宰輔,無法干擾前線的戰局。

只是那其中有韓岡啊!

在軍事上,韓岡一個人的破壞力比起其他宰輔加起來都要大。

雖說當年韓岡在羅兀城表現得很正直,可呂惠卿願意將勝負放在韓岡的節操上?到了他這個位置,又有誰會相信其他同僚的品德?

正猜測着,曾孝寬隨意翻動着公文的手,突然定住了。

這是從河東遞上來的奏章,並代軌道通車後,軍需轉運節省下來的時間。

軌道?

河東的軌道,只修到了太原,從太原往京師來,是太行山,所以依照計劃是往南修到關中去。韓岡的意見就有一條是要等聯通關中和河東的軌道,以及京師通河北,京師通泗州的軌道全線通車之後,再去考慮對遼作戰。

曾孝寬站了起來,走到架閣前自行翻找起來。

找了一陣,便翻到一疊抄寫下來的副本。這是前段時間,他特意讓人送過來的。

翻了一下,裡面的紀錄便印證了他的記憶。通過軌道,的確有可能解決糧秣軍需的運輸問題。

如果緊急修築河北段的軌道,並不是不可能,至少有河東的先例。

河北有着足夠的人力,甚至鋪設的路線位置,也已經勘探了多年,調來能工巧匠,徵發起民夫,直接就可以動工。

沿途雖然要徵用民間田宅,可大義在前,即便是閥閱世家,也不敢阻攔片刻須臾。而且有韓岡提議的幹線支線之分,恐怕相州韓家,巴不得軌道能早一點修到他家門口。

這是不是推動了呂惠卿開戰想法的一個原因?

……

王旖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發現前面的燈亮着,韓岡坐在桌前,正寫着些什麼。

“官人,怎麼還不睡?”

“想到下一段怎麼寫了,就起來記下來,免得明天起來忘掉。”

王旖披了衣服起來,好奇地問道:“不是爲了遼國?”

“呂惠卿能有幾分是想真打仗?不過是想佔點便宜罷了。”

王旖在韓岡身邊坐下,“以北虜之勢,豈有便宜可佔?”

“在他的位置上,什麼都不做就沒有機會,只有先做了,才能找到回兩府的機會。”韓岡停下筆,冷笑道,“左右敗了也不過外任幾年,還是跟現在一樣,你說他賭還是不賭?”

“可爹爹呢?”王旖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是跟呂惠卿一樣的想法。

“以呂吉甫的關係,要說服岳父可就簡單了。”韓岡笑着,衝妻子招了招手,“來,看看爲夫的這幾段寫得怎麼樣?”

王旖依言接了剛剛寫好的一段字紙,韓岡在旁輕輕敲着桌子,呂惠卿的想法,現在看了一陣,還真的不難猜。

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四)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
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四)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