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

“尋常的絲絹可就只有一千三五百一匹!”李小六在後面聽着咋舌。

而韓岡知道,這並不是胖掌櫃亂報價。由於原材料產量的稀少,棉布可不便宜,跟蜀錦差不多。但這個價格還是不對。

他擡眼看了看胖掌櫃,露出了一個看透了一切的笑容,“你這怕是西川的貨吧?”

胖掌櫃臉色一變,急道:“官人這話怎麼說的,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黎貨。”

“本官前月去京城,真正出自黎人之手的吉貝布都是十貫起跳,最好的折枝鳳團廣幅布能賣到三十貫一匹。而西川和廣南的貨色,就要便宜一些。但凡吉貝布,若是隻賣七八貫,那都是轉運路上不慎浸了水,壞了品相,只能打折賣。”

韓岡對棉花很感興趣,特意打聽過行情,對此是一概門清。他見胖掌櫃還要辯,給出了最有力的一擊,“以瓊州往秦州的路途,一匹吉貝布的運費都不止這個數目。在秦州能把價錢壓得這麼低,只會是西川的貨,要麼就是從河西過來。還是說,你這是浸了水要打折的貨色?”

胖掌櫃被韓岡砸得一時說不出話了,誰能想到一個官員會對布匹的事都瞭如指掌?

韓岡不爲已甚,搖頭笑了笑:“算了,我等小官,官俸微薄,不論是真吉貝,還是假吉貝,都是穿不起。還是挑絲麻的好。”

韓岡不再追究,放了一馬。胖掌櫃又愣一下,便很乖覺地承認了下來:“官人心明眼亮,說得正是。小人這也是生意上的聲口,不這麼說就難賣出去。但這布是實實在在的好,小人也沒有高開價騙人。既然官人能看出這匹木棉布來自西川,想必對此也是深有了解,小人卻是對這木棉布一竅不通,實是明珠投暗,待會兒小人把這匹布給官人送到府上去,也算是有德者居之。若是順便,小人還想請官人在其他官人面前品評兩句,日後小人也好多得幾個官人照顧生意。”

韓岡搖頭失笑,瞟了一眼諂笑着的綢緞鋪掌櫃,心道這賄賂的手法還真是千年如一。而且這胖掌櫃說話盡帶着些文酸氣,但遣詞用句卻是有些可笑。他不置可否,卻問到:“你既然認識本官,那你可知本官在安撫司中執掌得是何事?”

胖掌櫃精神一振,“官人執掌的是軍中醫藥,辦的是療養院,救人無數。這小人怎麼會不知?秦州城也不會有人不知道的!”

“那你可知安撫司裡的王機宜是做什麼的?”韓岡繼續問道。

“小人當然知曉!”王韶跟李師中、竇舜卿還有向寶之間的爭鬥,可是秦州城裡有名的八卦,也一樣是口耳相傳,盡人皆知。

“王機宜可是難得的英雄好漢,把秦州西面的蕃人管得跟自己兒孫一般聽話!”胖掌櫃比出個大拇指,讚道:“這幾個月兩次大捷,殺得蕃賊幾萬人屁滾尿流。聽說前日大戰,渭水都給蕃賊的屍首堵上了。憑着王機宜的功勞,日後定能跟韓相公一樣當上宰相。”

“蕃部只是其中一件,還有呢?”韓岡像是在考試,一句接一句地追問着。他又回頭看韓雲娘和嚴素心,見着她們還在那裡比着兩匹綢緞的好壞,看樣子也不是短時間內能作出結論。韓岡並不介意趁機多說幾句。

“還有的就是屯田吧?”胖掌櫃這回想了半天才想起答案。王韶與竇舜卿的荒田之爭,同樣是在秦州城中傳言,但傳得不是那麼廣,由於時間久了,對此還有興趣的人也不多了。

“屯田是一項,還有就是市易。”韓岡爲之補充。

胖掌櫃終於覺得有些不對勁了,眼前的這一位怎麼對他一個做小買賣的說這些話?

“官人,是不是有事要差遣小人?”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韓岡臉色。

韓岡笑了。他擡起手,在空中一劃,掠過堆滿店中的絲綢,“秦州種桑麻的少,這是水土不宜的緣故,故而絲麻皆要外運。但甘州、涼州卻早在唐代能種木棉,秦州的水土與河西相仿,想必也能讓木棉生長。而且秦州閒地也不少,分出兩三千頃來種木棉卻也不難。”韓岡回過頭來,對胖掌櫃說着,“本官說的話,還請原樣轉告貴店東家。”

胖掌櫃渾渾噩噩地點頭答應了下來,沒弄清韓岡究竟是什麼用意,只知道韓岡想着在秦州種棉花。突然間腦中靈光一閃,他頓時醒悟過來。難道韓官人他是要邀請東家一起參與此事?

他再看一眼韓岡,難道今天這位年紀輕輕就以才智聞名秦州的韓三官人,是爲了邀請東家,而特意走進這家鋪子的?此事可真的要與東家好好說道說道了。

韓岡卻沒有那麼多想法。今天的事是他看到綢緞鋪中的棉布臨時起意,不過聯絡秦州商戶卻是他籌劃已久。而推廣種植棉花他也早有考量。明清時棉布取代瞭如今慣常所見的絲麻,成爲民間最常用的織物。既然歷史潮流如此,韓岡理所當然的要順流而行。

在秦州種棉比種桑要簡單,桑樹要能大量取葉,少說也要三五年。但種棉只要栽培得好,卻是當年就能收穫。同時比起絲綢麻布,厚實的棉布當然在冬日深寒的秦州更有用處。

用減免賦稅的口分田來吸引民戶,而用高利潤的棉田來拉攏秦州大戶。如果能得到貧富兩個階層的支持,王韶開拓河湟的根基也會變得堅實起來——這是韓岡準備要在王韶面前說的話。

——冠冕堂皇,卻非真意。

棉田推廣,不是短期內就能建功。這不像糧食,該怎麼種纔能有收穫,種過田的農民們心中都有個數。但棉花在秦州可是個稀罕貨。

第一年,只能先開個幾十畝的試驗田。如果成績不錯,那第二年就會擴大到三四頃。兩年時間,勉強可以讓人初步摸索出在秦州這片土地上種植棉花的技術來,而收穫也讓旁觀者看到好處。接下來的幾年是大舉推廣的時間,但想要到大量收穫利潤的時候,卻是要等到五六年後了。

五六年的時間,天子等不及,王韶等不及,韓岡更不可能等得及。開闢棉田,其實是拿未來的收益跟豪門富商做利益交換。王韶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而韓岡本人也是想着能與他們聯手在市易之事上插上一腳。

當然不是爲趙官家,而是爲自家考慮。

北宋的商業發達,所以銅臭之物便分外受人喜歡。別看士大夫們各個擺出富貴不能淫的態度,自命清高,不屑俗物,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聽到叮噹作響的聲音,耳朵就會立刻豎起來。

這世上沒錢可不行。韓岡的品級是官員中最低的一級,俸祿一月也不過五貫不到,加上一點慣例的灰色收入,也就勉強十貫。韓岡前面說自己買不起吉貝布,並不是哭窮的虛言。

艱苦樸素,讓家裡天天吃素,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清官能做到,韓岡做不來。他要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充裕的金錢是少不了的。韓岡不想貪污受賄,家裡也沒個田產,剩下的道路就只能做點小買賣了。

只是韓岡要插手市易之事,不能明着來。王韶把這一塊都劃給了元瓘那個還俗和尚,韓岡不好明着摻和進去。據他所知,元瓘在對此很上心,也做了不少工作,他已經先一步聯絡起足夠的人脈來。韓岡如果在明面上跟他競爭,要費大力氣不說,還會開罪王韶。

所以要採取迂迴戰術。韓岡想着過幾日給邠州去一封信,看看路明能不能來秦州。自家支援他開一間商鋪,聯絡秦州的幾家商行,往即將開在古渭的榷場做些買賣,只要他不去與元瓘爭奪事權,韓岡確信王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韓雲娘和嚴素心終於選定了兩匹綢緞,一匹素色隱紋,一匹則是帶着龜背花紋的赭色緞子。韓岡看着,這兩匹好像就是兩女一進門時當先拿起來看過的。

胖掌櫃不肯收錢,直說要送給韓岡,但負責拿錢袋付賬的嚴素心知道韓岡不會貪這個便宜。最後一番退讓,胖掌櫃給韓岡打了七折。最後胖掌櫃對韓岡他們笑道:“官人可以陪兩位小娘子去逛逛街市,小人現在就遣人把緞子送到府上去,不勞官人煩心。”

韓岡道了聲謝,在點頭哈腰的胖掌櫃相送下,出了店門。他回頭跟胖掌櫃說了兩句告辭的話,而韓雲娘和嚴素心已經先走在街上。

一陣蹄聲不知從何處傳來,聲音由遠及近,來得飛快。

竟然入夜後在城中奔馬,難道出了什麼大事?

韓岡驚訝得循聲望過去,數息之後,一羣騎手便帶着隆隆蹄聲,猛然從十幾步外的十字路口處衝了出來。他們一行有四五騎之多,轉過街角,他們用力扯過繮繩,幾聲馬嘶之後,便毫不猶豫地衝上了人流熙熙攘攘的河西大街。

街面上頓時慌亂起來,街中的行人車馬忙不迭地躲避這幾個瘋狂的騎手。嚴素心先急着去抱招兒,而韓雲娘卻怔住了還沒反應過來。

韓岡看着心中大急,連忙搶前一步,左手將小丫頭扯到懷中,右手又用力拉過抱着招兒的嚴素心,四人一起向後疾退。

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五)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
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五)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