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兒子的啓蒙教育

從張遼回到東平一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沒什麼人上門來拜訪。熟悉的人是給張遼跟家人團聚的時間,不熟悉的人則根本就找不到進門的機會。而且要過年了,各自的家中都要準備,即使訪客也要等到過完年之後了。

張遼這些天過的很舒心,他將所有的公事都拋開了,成天不是陪着兒女玩就是和妻子、母親聊天,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了幾天沒人打擾的日子。

曹清這個母親很是看重自己兒子的將來,她曾就兒子張震的啓蒙問題和張遼討論過究竟該請哪位先生。張母這位祖母聞言也參合了進來,婆媳二人將朝中、民間的飽學儒士一個個的提出來,確有一個個的否決掉。在她們二人眼中,張震的啓蒙老師至少也應該是一代大儒,絕對不能比張遼如今的老師差。

這個問題讓張遼很是哭笑不得。他的老師鄭玄可是當代的學術宗師一級的,單以資歷論,如今的天下也沒幾個人能和鄭玄相提並論的,更遑論要不遜於他的。就算是荊州的龐德公,汝南的許氏兄弟(許邵、許靖),穎川荀氏和正在東平借病休息的楊彪都不敢說自己的學問比鄭玄高。在張遼看來,不過就是一個三歲的小孩的啓蒙教育,無非就是認認字,讀讀書,若這點小事還要煩勞鄭玄一級的學者來教,那真是有點殺雞用牛刀,不,應該是殺雞用戰刀。可是孩子母親和祖母的意見是必須考慮地,而且張遼躲都躲不掉。因爲過完年之後全家人都會跟着他回青州去。萬般無奈之下,張遼只得決定自己親自來教。

可張遼的這個決定卻受到了家人地質疑。不但張母有疑問,曹清和兩個妾室婉兒和罄兒也有疑問。甚至是到張家串門的曹嵩夫婦也因爲關心唯一的外孫而對張遼提出了質疑。

這讓張遼很無奈。我堂堂的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縱使對古代地典籍沒什麼研究,可總不會連一個三歲小孩都擺不平吧?可是才三歲的小孩,至於這麼着急的爲他張羅着找老師嘛?張遼鬱悶的想到。

其實按照中國傳統地習慣。張震此時應該是五歲了,而已經習慣了後世公元紀年地張遼卻始終以實際的週歲來計算兒子的年齡,當然會有所差別。雖然他已經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年多,卻還是爲這麼多地年號紀年而頭痛。幸好他清楚的記得黃巾軍起兵的那一年是公元184年。同時秦始皇統一全國是公元前221年。這樣換算下來。並以始皇統一全國那一年爲秦曆元年,在自己的私人筆記上用秦曆紀年來記錄年份。他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創舉,只不過這種方法若是不能借着如今這個皇室威嚴淪喪的時代將它傳播開來並鞏固下來。終究還是會被歷史湮沒的。

而關於自己兒子的教育,張遼也確實不敢將他交給如今地儒生。魏晉時期地清談就源於三國,而玄學、清談之風的源頭就在曹魏,那個如今被曹操正收養在家中地前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晏就是其始祖。張遼深知玄學的不過是經學之後士大夫們將道家和儒家融合而處的一種唯心的、形而上的哲學體系,這與張遼的唯物觀點是相違背的。而清談更是讓張遼爲之不屑的一種行爲。張遼又豈能讓自己的兒子也染上類似何晏那種男人塗脂抹粉,走路顧影自憐的毛病。

儒家的學說在漢末確實因爲其繁瑣和長期的陳詞濫調而被士人中的某些人厭惡,但將來取代儒學的玄學在張遼眼中甚至還不如儒學對治理國家有用。玄學若是作爲一種哲學思想來進行研究,這並沒有過錯。但以這樣的思想來治國。纔有了日後西晉的短命和東晉的偏安一隅。雖然有人曾不無譏諷的說胡人學儒纔是我漢民族最大的幸運。而漢人最好的治國之策就是“棄儒“,但張遼還是對流傳千年的儒家學說感到自豪。歷代王朝的覆滅不能完全說是儒學的過錯。而畢竟它維繫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的大一統的格局,建立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的價值體系。固然它有某些不合時宜的東西,但這都是可以修改的,而無需要一味的全盤否定。至於後世流行的諸子百家治國論,張遼卻不認爲在這個時代有大規模明確實施的可能性。因爲思想一多就容易造成混亂,這纔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儒皮法骨的緣故。

“文遠,你的底子爲娘清楚。雖然康成公將你收爲弟子……你說吧,你可曾通讀過幾本經書?”張母原本想揭張遼的老底,卻臨時想到張遼那被衆人稱讚的書法和爲數不多的幾首詩,還有連鄭玄都自嘆不如的算學功底,這讓她立刻改口,將話繞到張遼最不願意觸碰的儒家典籍上來。

張遼苦笑,母親如此的反應讓他哭笑不得,而一旁的妻子和老丈人夫婦那深有同感的表情更是讓張遼鬱悶。

“母親,岳父,岳母,遼縱然不濟,也不見得連一個字都不認識的孩子都教不了吧?況且震兒是遼親子,遼還能害他不成?”張遼苦笑道。

曹清看見丈夫的表情,立刻將感情傾向到了丈夫一邊,她轉身對三位老人說道:“父親、母親,夫君所言有理,反正震兒還小,再晚一兩年也無妨的。”

曹清和稀泥的作法讓張遼和三個老人也沒心思爭了,反而相視大笑起來。

“你啊!就知道維護這滿嘴胡言的傢伙。”張母沒好氣的嗔道。

“親家母,這纔好嘛。小夫妻相親相愛,也用不着咱們老傢伙操心了。”曹嵩呵呵笑道。

“母親,岳父,岳母,遼雖不敢說才學過人,卻也自有一套體系。雖然尚不完善,但卻得到了老師的讚許。”張遼這裡就開始吹牛了,知識體系他確實是有的,不過那是他後世學來的。不完善?當然不完善,他必須將其中明顯和時代不符的東西換掉,自然是尚未完善。至於鄭玄的讚許那更是扯虎皮做大旗。

不過這確實有效,張母和曹嵩夫婦就明顯愣住了,而曹清卻欣喜自己的夫君能得到學術宗師鄭玄的肯定。

張遼在八月會東平過中秋節之時就聽到過妻子對兒子要進行啓蒙教育的說法,那時後他就已經在考慮如何教育兒子的問題了。相對於後世的啓蒙教育,漢末的啓蒙教育在張遼眼中實在是一件費力的事情,光是教會小孩子認字就不是件輕鬆的活兒,若要認全數千常用字,那需要數年的功夫。但這對於張遼而言卻不是難事,他只要將後世的漢語拼音弄出來,不到七天,他就能讓自己的兒子通讀《千字文》。而教材他也早有準備,就是現在還未出現的《千字文》和《三字經》,只要將其中不合時宜的內容稍作修改,就是一部適合三到七歲孩童的啓蒙教材。這兩份教材張遼可不陌生,後世他就是學文科的,這兩份教材基本上背的很熟,就算偶有遺漏,也能自行編輯。

“文遠,康成公當真如此讚許你的學問?”曹嵩斟酌着問道。

“父親……”曹清不高興了,她雖然一開始也對張遼親自教育兒子持謹慎懷疑的態度,但丈夫能得到大儒鄭玄的讚賞她也是心有榮焉。而自己父親對自己丈夫的質疑也讓她感覺到不爽,不滿的叫了一聲。

“清兒無惱,此時休說是汝父,即便是我這個當孃的也不敢相信我這個從小隻知道騎馬射箭的兒子如何會得到康成公的如此讚賞。”張母拉着媳婦打着圓場。

“岳父大人,遼又豈會在此事上騙人。要知道震兒可是遼之親子,事關震兒將來的前程,遼豈敢糊弄了事?”張遼自信的笑道。

“就是說,震兒是我和夫君的親子,我們豈能害他?”曹清雖然被張母拉到一邊,但還是用言語表示了不滿,而且直接忽視了她原本和張遼的相反立場而直接用了“我們”一詞,將自己放到了張遼一面。

“這……”曹嵩猶豫着。

“岳父,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張遼覺得還是先弄出點成績讓大家看看比較好。不是說事實勝於雄辯嘛!那就乾脆用事實說話,反正兩份教材中的《千字文》他已經寫好了,但其中的“布射僚丸,嵇琴阮嘯,恬筆倫紙,鈞巧任釣。”被他改成了“基射僚丸,伯琴屈悲,恬筆倫紙,班巧姜釣。”

“講!”曹嵩頗有興趣的說。

“我來教導震兒,給我七天時間,我能讓震兒七天之後認識一千字。”張遼輕鬆的說道。

“一千字?!!!”張遼話一出口,在場的人全呆住了。

第三十六章第三十章第619章 利益交換!第665章 各自密議!第十六章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585章 南征荊州之大局已定!第七十九章第143章 下第238章 新年禮物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615章 對付世家,堵不如疏!第378章 河北歸曹!第631章 化解華佗的麻煩!第518章 回師!第286章 騎兵的戰鬥!(中)第163章 大賢管寧的迴歸!第682章 曹操轉而向西的目光!第621章 曹、張論政!第695章 建安十五年!第179章 宛城,逆天之舉!第174章 巡視軍營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421章 地震之因與對策!(上)第237章 拼音問世!第282章 狙殺!第一三零章第642章 認清帝王心性!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三五章第66章 上第368章 曹文烈居庸城下挫拓跋!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193章 和郭嘉的商議第九十七章第645章 風動!第410章 樞密司印象!第293章 先守後攻!第298章 輪戰!第216章 臭小子,過會兒再和你算賬!第569章 南征荊州之龐德出擊!第七十六章第391章 幽州整頓!第440章 難樓歸附!第229章 軍制改革開始第365章 戰備!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574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攻城!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612章 麻煩的孫尚香!第661章 曹操出手!第623章 不同的擔憂!第一四四章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633章 孫吳的反擊!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708章 敲響劉備的喪鐘!第五十章第569章 南征荊州之龐德出擊!第328章 夫妻私語!(上)第一五一章第279章 興奮地曹洪!第一三一章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554章 南征的準備!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305章 自作孽 不可活!第690章 父與子!第246章 袁紹的煩惱第452章 “陰損”的張遼!第一三五章第394章 鍛鍊新兵!第507章 相互拉攏!第342章 盧龍塞上話烏桓!(上)第十七章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678章 吳郡戰局!(下)第481章 兩對夫妻!第三十三章第613章 輕鬆地曹操,惱怒的孫權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340章 準備出發!(上)第309章 高覽被俘!第222章 閒聊第十章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187章 預防針第476章 晉陽!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第610章 南征荊州之孫吳軍潰散!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一四一章第四十四章第380章 新年對戰錦馬超!(上)第197章 開戰(4)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
第三十六章第三十章第619章 利益交換!第665章 各自密議!第十六章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585章 南征荊州之大局已定!第七十九章第143章 下第238章 新年禮物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615章 對付世家,堵不如疏!第378章 河北歸曹!第631章 化解華佗的麻煩!第518章 回師!第286章 騎兵的戰鬥!(中)第163章 大賢管寧的迴歸!第682章 曹操轉而向西的目光!第621章 曹、張論政!第695章 建安十五年!第179章 宛城,逆天之舉!第174章 巡視軍營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421章 地震之因與對策!(上)第237章 拼音問世!第282章 狙殺!第一三零章第642章 認清帝王心性!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三五章第66章 上第368章 曹文烈居庸城下挫拓跋!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193章 和郭嘉的商議第九十七章第645章 風動!第410章 樞密司印象!第293章 先守後攻!第298章 輪戰!第216章 臭小子,過會兒再和你算賬!第569章 南征荊州之龐德出擊!第七十六章第391章 幽州整頓!第440章 難樓歸附!第229章 軍制改革開始第365章 戰備!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574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攻城!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612章 麻煩的孫尚香!第661章 曹操出手!第623章 不同的擔憂!第一四四章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633章 孫吳的反擊!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708章 敲響劉備的喪鐘!第五十章第569章 南征荊州之龐德出擊!第328章 夫妻私語!(上)第一五一章第279章 興奮地曹洪!第一三一章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554章 南征的準備!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305章 自作孽 不可活!第690章 父與子!第246章 袁紹的煩惱第452章 “陰損”的張遼!第一三五章第394章 鍛鍊新兵!第507章 相互拉攏!第342章 盧龍塞上話烏桓!(上)第十七章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678章 吳郡戰局!(下)第481章 兩對夫妻!第三十三章第613章 輕鬆地曹操,惱怒的孫權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340章 準備出發!(上)第309章 高覽被俘!第222章 閒聊第十章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187章 預防針第476章 晉陽!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第610章 南征荊州之孫吳軍潰散!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一四一章第四十四章第380章 新年對戰錦馬超!(上)第197章 開戰(4)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