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相位已定!

早春二月,綠色已然覆滿大地,便是黃河兩岸也是一片春意盎然。清晨的河面上一陣輕霧飄蕩,宛如輕紗瀰漫。兩岸田野中開滿了大片大片黃色的油菜花,扯起那滿眼金黃色的燦爛。油菜地的旁邊還有數塊栽着韭菜的田地,那肥美的春韭也似乎不願讓油菜爭奪春天的風采,縱然是沒有耀眼的金黃,也要將自己的綠色盡情的展示。

田野中,此時已有農夫在幹活,雖然人不多,三五人點綴在黃綠色之間,再配上那河邊的大樹,遠方的山巒,寧靜恬淡間天然成就了好一副水墨山水。

但這份寧靜卻突然間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數十餘騎雄俊的戰馬如疾風般在官道上掠過,捲起一溜煙塵。馬上騎士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戰馬的馬鞍邊還明顯的掛着刀、弓和箭壺,一看就是權貴人家。不過這時候田裡勞作的農夫們發現,這些騎士的戰馬竟然空着一半,算人頭也就是大概二十個人。

“主公,至於這麼急嗎?從馬邑到這平原郡,您用了三天就趕過來了,虧得咱們都是一人雙馬,否則人沒累死,馬倒是要累死了。”跑在第二位的騎士隊最前面的氣勢喊道。

“不快些怎麼能行?一共兩件事,於公於私均由不得我拖延時間。”當先之人頭也不回的說道。

“這臧將軍也真是的,軍改也.能弄出毛病來,我看吶,他算是白白跟着主公您那麼些年了。啥玩意沒學到嗎?”

“行了!有精神你一會休息的時候.去給大家找水吧。現在還是趕緊趕路,咱們要先到高密才行。”

“諾!屬下遵命!”

這羣騎士正是從馬邑出發,去.往青州的張遼一行。一共二十人,四十匹戰馬。除了張遼、張新,剩下的就是張家爲張遼派出的護衛,而名稱便是已經在曹軍中消失了建制的狼牙騎兵。

本來張遼應該是帶着分配給自己的那一百名護.衛的,可是自從曹軍節節勝利之後,這護衛也開始參雜着大量的權貴子弟。偏偏張遼又有一個善爲人師的名頭,衆權貴便使盡了心思藉着將軍、大臣更換護衛的時候將自家的孩子送到張遼身邊。於是在張遼要馬不停蹄的趕赴青州時,他們便無人能夠跟上張遼的速度。如此一來,張遼也只能將自家的私人護衛帶在身邊了。

張遼此行赴青州正是因爲程昱、郭嘉向曹操的建.議,爲了幫着臧霸善後,同時又不能打擊臧霸的信心,張遼便只能藉口探望重病的老師鄭玄,快馬加鞭的趕赴青州。

其實張遼在分別接到了曹操和郭嘉的傳書後.曾不止一次的埋怨過郭嘉多嘴,原本曹操已經要打消調遣張遼的念頭,郭嘉卻讓曹操堅定了派出張遼的決心。於是,張遼也只能暫別家人,帶着張新和十八名護衛快馬加鞭的向青州趕去。

如此做也不是.僅僅爲了做戲,要知道,在這個世上還是有很制約人們的行爲準則的,一個是針對官員的一心爲公,還有就是針對私人的尊師重道。

張遼明着是要探望重病的老師,那麼在尊師重道的大前提下,勢必不能夠晃晃悠悠,遊山玩水般的從幷州晃到青州,否則他是要受到天下人斥罵的。

而暗中張遼則是接受了曹操命其到青州問臧霸善後的任務,爲了這樁緊急的公務,張遼同樣不能慢悠悠的。雖然他慢慢趕往青州也無人能夠指責他,可這卻會在曹操心中留下“你對我陽奉陰違”的影響,在曹操還能執掌十幾年大權時,如此做無異於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所以,張遼同樣不能緩行。

雖說這麼趕路卻是很累人,但事情分兩面,總有回報。明面上張遼會得到士林更高的讚譽,雖然只是虛無縹緲的稱讚,可是這卻是一個官員良好的風評,會讓人記載下來,千古傳頌。暗地裡張遼也會更加爲曹操所寵信,只要不是張遼腦子發昏想起兵反叛,再大的過錯曹操也會主動幫着張遼圓過去。

這兩條好處無一不是固家保命的好玩意,就好似那此時尚未出現的免死金牌一樣,能給張遼帶來無窮好處。

但就在張遼向青州趕去的時候,雒陽朝堂上的明爭暗鬥也終於分出了勝負。

在以王子服、種輯等人爲首的一羣自以爲得計的官員的強力支持下,天子劉協難得的召集了一次大朝會,要解決之前紛紛擾擾的“丞相門”事件。

一開始,在曹操因“病”缺席,郭嘉、程昱告假,而荀攸、荀彧等參加朝會的曹系重臣閉口不言的情況下,被曹操缺席鼓舞起來的王子服他們毫無阻礙的勸說天子通過了恢復丞相制的決議,這時候他們將曹操和幾名曹系核心謀士的缺席當作了曹操自以爲大勢已去而不願親自受辱。當劉協一錘定音之時,王子服他們臉上的笑容幾乎無法掩飾。

可是就在他們按照計劃向下推進,進一步向天子表明應該推薦德高望重、功勳卓著的重臣爲相時,朝堂上頓時風聲突變。在曹系幾位在場的重要人物尚未出頭之時,那些小人物紛紛粉墨登場。

他們用無可辯駁是事實向天子劉協表明,唯有任命曹公孟德爲相纔是一個聖明天子的英名抉擇。此議一出,附議者比比皆是,稍稍一估計,竟然佔據了參與朝會的中低級官員的七成。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王子服等人爲之大駭,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原本計劃好的事情怎麼能發生這樣反差巨大的變化,這讓王子服等人措手不及。而本就缺少機變之能的王子服、種輯等領頭之人更是手足無措,完全就不知該如何應對。

反倒是高坐堂上的天子劉協遠比下面隱有亂象的王子服等人鎮靜,他不慌不忙的向朝堂上尚未發表意見的重臣徵詢,希望以此來拖延擁曹派速戰速決的意圖,也希望能鼓舞反曹派大臣的抗爭之心。

但此時兩千石以上的大臣中已經沒有了強硬之人,楊彪退隱,孔融稱病,剩下的大臣除了與曹操交好者也都在觀風待機。此時曹操已經表現出了強硬的姿態,若是出頭反對曹操,隨後會發生什麼事?是否會禍及家族子弟?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有這份擔心,又有誰敢隨便出頭?

但是朝堂上也並非沒有血勇之輩。議郎趙彥雖只是六百石的官員,但卻能在保皇派一片哀鴻之際挺身而出。他陳言“丞相之位關係重大……當慎選之……又潁川荀文若、荀公達、不其侯伏完、車騎將軍董承、執金吾張遼等皆可爲相,往陛下慎之又慎……”

趙彥此舉純屬攪渾水,但在恢復丞相制已成定局,相位爭奪卻偏向曹操一方之時,趙彥這一招也算可以爭取些緩和的時間,能使保皇派多一些商量準備的功夫。

然而趙彥攪渾水是爲了拖延時間,但他提議的這些人去並不願意成爲他手中的棋子。荀彧、荀攸首先出列表示自己德薄能低,與曹公相比猶如星辰比之日月,不敢與曹公並列。

這兩人均是曹操一系,雖然他們與保皇派的關係也不錯,但卻是私人關係較多,一旦涉及公事,他們卻並不會徇私。二荀的表態順理成章,並不出乎衆人所料,畢竟沒人願意因爲別人的挑撥而被自家老大見天的惦記着。

而董承、伏完隨後也表示了類似的意見,這就有點奇怪了。

董承自董貴妃一事後,本因對曹操深惡痛絕,然而曹操卻並未如何處置董承,不但如此,依然通過了天子下達的拜董承爲車騎將軍的詔令。這是郭嘉爲曹操出的離間外戚之計,其源頭便是由於郭嘉看透了董承這個出身西涼軍,據說還與董卓有點親戚關係的西涼將領根本就是天性涼薄之人,只要自己權勢富貴尚在,損失一個女兒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但不其侯伏完與董承不同,伏完是山東名門之後,濟南伏生的後裔,又是長公主的夫婿,當今天子的岳丈,他的表態纔是最讓人摸不着頭腦的。

伏完雖是列侯,但身處亂世,沒有兵權,沒有靠山,便是王爺也不過豚犬爾,又何況是列侯。雖然妻子是長公主,女兒是皇后,可付完這個外戚一不掌兵,二無士林聲望,也無法和曾經的那些權勢熏天的外企相比。如今唯一能給伏完權勢地位的人便只有天子劉協,但偏偏天子自己也不過是個傀儡,內外朝政幾乎全部被曹操把持。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以打破曹操獨掌朝政的機會,爲何伏完卻主動的放棄了呢?

這個問題雖然有部分人想不明白,可是朝堂上還是聰明人居多,稍稍動動腦子,便明白了伏完的理由。曹操權勢越大,對天子和依靠天子的臣子們便是一種威脅。然而如今曹操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數十萬大軍,其他的諸侯雖然與曹操爲敵,也不可能擊破曹軍的嚴密防線衝到雒陽來。何況有了曹操的先例,這些諸侯未必沒有學習曹操的心思,“挾天子”雖然有些後患,但便利條件也更加的多。同時朝堂上依然是曹操一系的官員掌握着大權,尤其是軍權在手,沒人能夠忽視。沒有軍權保障的君權,根本就不可能給伏完以丞相的權威。相反,擁有了軍權的曹操卻能夠輕易地讓伏完擔任的丞相變成另一個武帝時期的石丞相(石慶)。與其因爲一個絲毫沒有權力的丞相,而去得罪掌握着實權的曹操,從而還可能禍及家族,伏完雖然能力不足,德行不高,但也絕不是自尋死路的傻蛋。

這時候,擁護曹操爲相的官員又高聲呼嘯起來,在侍中郗慮的帶領下,他們甚至開始在言辭中隱隱逼迫劉協,勢必要在今日朝會上解決丞相的問題。

劉協左右觀之,卻無人能爲其分憂。而之前異常活躍的王子服等人也像是被寒霜打蔫了的茄子一般,低頭含胸,縮在朝臣的隊列中一言不發。

荀彧倒是面帶些許不忍之色,可他身邊的荀攸又如何會讓他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出頭,萬一說了什麼犯忌諱的話,倒黴的不單單是荀彧一人,甚至會連累潁川荀家。雖然曹操至今還從未誅殺過自己的部下,但荀攸不敢賭。

無路可退的劉協無奈之下只得當場宣佈自己從善如流,接受衆位臣子的舉薦,拜曹操爲相。並立刻頒下詔書,命小黃門備好官服印信,送到曹操府上。

如此一來,朝堂上的這次爭執纔算是劃上了一個句號。至於是否圓滿,那也只能看事態如何發展了。

曹操終於如願以償的登上了兩百餘年後大漢朝第一個丞相的位置,雖然他按照故例退讓三次方纔接受了天子詔書,可是他的府邸中早就爲慶祝曹操登上相位而準備起來。

“恭賀主公(明公)登上相位!!!”

夜晚的曹府,一片燈火通明,雒陽城中凡是資歷較高的曹系官員均親自登門道賀,便是非曹系一脈,此時也各自送來賀禮。

“諸位……”曹操也是面帶喜色,但此時他還要在面子上讓天子過得去,言辭中也是充滿的對天子信任的感激,並表示要在衆朝臣的協助下,爲掃平天下,恢復一統,使百姓安居樂業,四野臣服,萬國來朝而做出自己的貢獻云云。

不過這些都是面子工程,曹操也不過就是那麼一說,衆人也當個樂兒那麼一聽,基本上沒人當真。至於此時皇宮中的那位天子會做何感想,除了荀彧之外,也更加無人會去關心。

“啊!可惜這大喜之日,文遠、妙才、子孝、子廉,還有我那子修孩兒均身在別處,不能與孤一統慶賀啦!”這纔是曹操的心裡話,不管是誰,事業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後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與親近之人分享。但曹操身邊如今只有夏侯惇、曹純這兩個同輩,剩下的都是曹休、曹真這樣的晚輩,就連曹嵩、曹德這兩個至親也不在身邊,難怪曹操由此一嘆。

“孟德,此時朝中大局已定,何不早日發兵南征?”

正當曹操在對衆多親人、心腹缺席而表示遺憾之時,只聽到下面有人高聲說要發兵南征,而且言辭中竟然直呼曹操的表字。雖然互稱表字同樣表示了對對方的尊重,可是在曹操就任丞相之時,衆多部下爲其慶賀之際,此人大大咧咧的稱呼曹操的表字,還是引起衆人的反感。

衆人循聲一看,原來是許攸站在當中高呼,衆人此時的眼神便有些不善了。許攸本就因爲自身性格不爲衆人所喜,且自己又持身不良,早就在曹系中成爲孤家寡人一個,若無必要,沒人會和他輕易打交道。但是許攸依舊不改其行,反有變本加厲之舉,言辭中多稱呼曹操爲“孟德”,甚至還有時將曹操的小名“阿瞞”掛在嘴邊。這不但使得曹操心中多有不悅,更讓曹操的一羣部下心生怨憤。

雖然你許攸與我們的主公從小便有交情,但如今你不顧雙方地位的實際差距,還敢如此稱呼,那便是不將主公放在眼裡。同時,也是對我們的一種侮辱。

這就是這些曹操部下們的心裡話,而且以武將居多。甚至於深受曹操大恩,失蹤始終被曹操賦予親衛重任的典韋、許褚更是眼中冒出了兇光。只要曹操稍稍表露出些許不善,這兩個凶神立刻就會上前擊殺許攸。

好在曹操心中雖然不悅,卻依舊能夠壓住情緒,不使其影響今日之喜慶氣氛。而郭嘉也是見機得快,立刻以南征軍備的問題將許攸對曹操不恭這個話題岔開。

雖然此間因許攸的莽撞而冷場了一會兒,可南征的話題一樣將衆人的注意力引開。尤其是武將,天下的諸侯打一個少一個,自然要好好把握這最後的幾個機會,讓自己的功勞簿上再多添幾筆,也好爲後代兒孫們留下些基礎。

也不知許攸是否知道他已經在鬼門關上逛了一圈,但就他此時的表現,還是不得不讓郭嘉佩服此人。畢竟在除了這種事情後,還能夠擠到曹操和那些驕兵悍將身邊發表自己的言論的人,怎麼看都像是個傻大膽。

“朝堂上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可惜沒能阻止主公南征啊!”郭嘉從圍成一堆的人羣中脫身而出,走到屋外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後,仰望着東面的天空心中暗想。

郭嘉知道,以目前的情況,他與張遼拖延曹操南征的計劃勢必要無功而返。雒陽、幷州這兩個有能夠拖住曹操的理由的地方存在的問題已經解決,而青州那邊最多隻能添些麻煩,卻不可能有阻礙大局的能力。何況曹操本來就沒有將東面當做主要攻擊方向,他選擇的還是如今富庶無比的荊襄之地。

“文遠啊!看來咱們的主公是不吃一次虧絕不會心甘情願的啊!如今只能寄希望於這次吃虧也別過大,莫要傷及元氣纔是!”郭嘉心中念道。

()

第95章 中第221章 蔡琰的消息(上)第七十八章第570章 南征荊州之首戰結束!第二十五章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464章 受命!(下)第510章 曹軍出擊!第399章 幽州整軍會議(下)第371章 拓跋撤退!第263章 沒有選擇的戰爭!第385章 張遼的“胡思亂想”!(上)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653章 下馬威!第七十五章第336章 魯肅來訪(中)第518章 回師!第一三一章第319章 天子要回京!第432章 兩代謀士的對抗!第591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的總結分析會!第三十五章第668章 鬱悶的張遼、郭嘉!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七十二章第160章 青州!水軍!(下)第一三七章第368章 曹文烈居庸城下挫拓跋!第456章 白狼山之戰!(上)第七十章第117章 上第639章 馬良、鄧芝到手,幕府補充結束!第166章 各方反應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482章 編制原則!第528章 調回曹昂!第210章 甘寧的禮物——火燒泉州城(中)第116章 下第九十一章第413章 樓班的野望!第430章 回家之路!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上)第275章 輿論戰!第619章 利益交換!第360章 鮮卑、烏桓聯袂來襲!第433章 組建樞密院!第314章 暫時停戰,各自休整!第129章 T第七章第313章 曲周伏擊戰,田豐被俘!第684章 燕歌行!第340章 準備出發!(下)第239章 鎖甲第一百零一章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431章 郭嘉北上!第464章 受命!(上)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320章 再回雒陽城!第182章 白貓黑貓論第262章 袁紹失先!第701章 夜潮!第284章 驚愕!第九十八章第596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的荊南對策!第552章 張遼的私下活動!第一百零一章第214章 戰事結束第178章 青州的發展第535章 涼州縫隙!第682章 曹操轉而向西的目光!第235章 溫馨和寧靜!第七十七章第205章 公孫續歸曹第一四零章第六十三章第515章 漢中歸曹!第659章 擴軍的打算!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54章 壽春之戰,袁術亡!(上)第一二三章第340章 準備出發!(下)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94章 平原戰場袁曹兩軍的備戰!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三十九章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179章 宛城,逆天之舉!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469章 路上閒話!第377章 一力降十會!第249章 女王的蹤跡?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236章 兒子的啓蒙教育第227章 支持第532章 動手的理由!第197章 開戰(1)
第95章 中第221章 蔡琰的消息(上)第七十八章第570章 南征荊州之首戰結束!第二十五章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464章 受命!(下)第510章 曹軍出擊!第399章 幽州整軍會議(下)第371章 拓跋撤退!第263章 沒有選擇的戰爭!第385章 張遼的“胡思亂想”!(上)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653章 下馬威!第七十五章第336章 魯肅來訪(中)第518章 回師!第一三一章第319章 天子要回京!第432章 兩代謀士的對抗!第591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的總結分析會!第三十五章第668章 鬱悶的張遼、郭嘉!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七十二章第160章 青州!水軍!(下)第一三七章第368章 曹文烈居庸城下挫拓跋!第456章 白狼山之戰!(上)第七十章第117章 上第639章 馬良、鄧芝到手,幕府補充結束!第166章 各方反應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482章 編制原則!第528章 調回曹昂!第210章 甘寧的禮物——火燒泉州城(中)第116章 下第九十一章第413章 樓班的野望!第430章 回家之路!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上)第275章 輿論戰!第619章 利益交換!第360章 鮮卑、烏桓聯袂來襲!第433章 組建樞密院!第314章 暫時停戰,各自休整!第129章 T第七章第313章 曲周伏擊戰,田豐被俘!第684章 燕歌行!第340章 準備出發!(下)第239章 鎖甲第一百零一章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431章 郭嘉北上!第464章 受命!(上)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320章 再回雒陽城!第182章 白貓黑貓論第262章 袁紹失先!第701章 夜潮!第284章 驚愕!第九十八章第596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的荊南對策!第552章 張遼的私下活動!第一百零一章第214章 戰事結束第178章 青州的發展第535章 涼州縫隙!第682章 曹操轉而向西的目光!第235章 溫馨和寧靜!第七十七章第205章 公孫續歸曹第一四零章第六十三章第515章 漢中歸曹!第659章 擴軍的打算!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54章 壽春之戰,袁術亡!(上)第一二三章第340章 準備出發!(下)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94章 平原戰場袁曹兩軍的備戰!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三十九章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179章 宛城,逆天之舉!第664章 大局爲重!第469章 路上閒話!第377章 一力降十會!第249章 女王的蹤跡?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236章 兒子的啓蒙教育第227章 支持第532章 動手的理由!第197章 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