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下

“文遠見識不吶!這劉焉之舉確是亂漢之前兆啊!”荀彧嘆道。

“呵呵,文遠對主公和其他諸侯的評價倒是十分的貼切哦。”郭嘉笑着說。

曹操剛纔聽完張遼的話,也對其中評價自己的那一部分很是滿意,如今郭嘉說出來了,他當然要謙虛一下。“曹某哪有文遠所說的如此之英明神武,文遠謬讚矣!”

張遼適時的接下話題說:“遼豈有謬讚之舉,看看我等皆願爲主公效力就可知張遼的確是實話實說爾。”

是個人都願意聽別人說他的好話,曹操也不例外,看他聽到張遼的話後滿臉笑容就知道了,那笑容都將樑上的肌肉堆積起來,讓他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哈哈哈!這就無需再提了,再說下去就有吹捧之嫌嘍。”曹操笑着說。

老大開口了,下面的人自然是要聽從的,衆人紛紛將話題轉到正途。

“文遠適才對本初的評價頗得吾心,本初爲吾好友,吾知之甚深。其姿容英武,聰慧過人,深得家中長者喜愛。然無論其結納黨人,還是助大將軍對抗十常侍,再到聯軍討董,本初的舉動都讓吾失望。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本初非是平定天下之人。”曹操說。

曹操的話讓張遼有些意外,剛纔他如此評價各位諸侯也就算了,畢竟是他張遼的一家之言,不會影響曹操和袁紹的關係。可現在曹操卻當着荀彧的面認可了張遼對袁紹的評價,還親自再說一遍,這就不是件簡單的事了。

難道說潁川荀家決定放棄袁紹轉而全力支持曹操了嗎?張遼想到。他看看郭嘉,郭嘉也明顯想到了此節,但眼中也是茫然不知。但在兩人的眼神交流中張遼感到郭嘉也意識到了他剛纔的想法。兩人又看看程昱,程昱則根本不動聲色,可那眯着的雙眼卻表明他已經想到了什麼。但是,他們三人都沒有開口詢問,因爲他們知道,作爲曹營的高層核心人物,到時候曹操是會向他們說明一切的。

“對其他諸侯的評價也是有理有據,頗爲中肯,並未有惡意詆譭之言。文遠能有如此見識,當爲曹某之幸也。”曹操繼續說道。

“能爲主公效力亦是張遼之幸。”張遼說。

“文遠,你剛纔說的劉備的事都是真的嗎?”程昱明顯是注意到了張遼剛纔說的一些關於劉備的往事。

“是的。自從劉備欲帶兵去徐州結果留在了北海後我就託奉孝有空的時候多留意劉備的消息,還向讓人到涿郡去調查過,這些事情都是有人可以證明的。”張遼說。

“這劉備從小就有大志,好狗馬、音樂、美服,確是和高祖很像啊!若他真想學高祖建功立業,雖不是什麼大麻煩,卻也能蠱惑一批人啊!”程昱說道。

張遼擡了擡眉毛,心說:你也就是沒見過劉備,否則絕對不會這麼說。劉備這丫的一張嘴也是極有功夫的,否則歷史上的那些蜀漢大臣們又豈會爲他效力。他現在是比較落魄,但這忍功也被他練得爐火純青,只要能抓住一次機會,必然會爆發出強大的能量。

不過現在張遼也不能說程昱看錯了,因爲這裡除了他以外,誰都不知道劉備在歷史上的地位,用張遼剛纔形容趙雲的話來說,劉備此人也是潛力極大之人啊。

“哼!少時就敢以天子自居,若真如他自己所說爲漢室宗親,那亦是漢室中的叛逆之徒。”荀彧恨恨的說,他倒是一個忠於漢室的人,否則歷史上也不會爲了曹家有可能篡漢而鬱鬱寡歡。現在他對劉備的憤怒倒也十分的正常。

“好了,好了。不說這個劉備了。”曹操說。“今日曹某倒是雙喜臨門啊。一是文遠爲曹某送來一員大將……”

張遼在一旁插嘴道:“還沒定呢,主公。只是有了可能,剩下的還要主公親自出馬。”

曹操對張遼打斷他的話並沒有生氣,這將來也是自己的妹夫,一家人嘛。“對,對,對。還沒定。不過也是希望極大,對吧?”

張遼撓撓額頭,呵呵的訕笑了兩聲。

“一員大將啊!”曹操還是先將趙雲給預定下來了,畢竟張遼推薦的人還沒出過岔子。

曹操接着又說:“之前文若也向曹某推薦了一人,正是文若的族人,前朝廷的黃門侍郎荀攸,荀公達。”

曹操話一出口,張遼就反應了過來,剛纔的疑問也迎刃而解。原來真的是潁川荀家更看好曹操的前途,而決定將家族中的另一位才華出衆的族人送到曹操的麾下。

這時,不但張遼明白了,郭嘉和程昱也明白了,他們對荀攸的認識比張遼還清楚,畢竟他們以前都是熟人,對荀攸的才華還是見識過的。

這三人此時也同時意識到,荀彧將荀攸推薦給曹操的舉動也是向曹操表明潁川荀家的態度,荀彧也將進入曹營的核心。

“公達年長於彧,輩分卻低彧一輩,但我們自*好,並不介意輩分的差距。公達爲人端正,智謀過人。當年因與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謀刺董卓,不料事敗被捕,待董卓死後,才被釋放。之後棄官,時值李傕、郭汜掌權,又被徵辟,封任城相而不就,卻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爲蜀郡太守,只因道路不暢而滯留於荊州。吾聞之,便書信與他,將他招來兗州輔佐明公大業。”荀彧說道。他這也是在爲張遼介紹荀攸,畢竟他知道張遼本身就才幹,又爲曹營外姓將領之首,隨後還將成爲曹操的妹夫,這人際關係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無論是荀彧還是曹操等人,他們都不知道張遼其實相當瞭解荀攸此人。在張遼的前世,只要是稍稍知道三國故事的人都知道曹營二荀爲荀彧、荀攸叔侄倆,身爲大學生的張遼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張遼不但知道荀攸,還知道荀攸不但智謀過人,還和賈詡一樣,是一個善於自保的人。他在曹營二十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於不破之地。即使當時身爲曹操第一號謀臣的小叔荀彧因爲曹操不敬漢帝而鬱鬱寡歡,最終身死,而荀攸的地位卻無人撼動。

這說明了荀攸很注意將他的智謀應用到防身固寵、確保個人安危的方面,正如史書所載“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這就是說荀攸爲人不注重表面乖張,心裡卻要求自己嚴格行事。荀攸經常與曹操密謀,而外人卻很少知道詳盡內容,曹操謂之晏平仲善。與之交往時間越長,越發值得敬重。

而曹操對於荀攸的處世安身原則有一段很形象也很精闢地話,反映了荀攸的這一特別的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而且曹操還將自己當時的長子曹丕託付與荀攸教導時,並告誡曹丕:“荀公達,人之師表也,你當盡禮敬之。”曹丕對曹操的話銘記在心。當荀攸生病,曹丕甚至拜在牀下問候,像對父親一樣地尊敬他。

但荀攸並不是個一味想尋找能君而侍的臣子,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居於人下的意願。他拒絕李傕、郭汜的徵辟是因爲任城相這個職位不但處於敏感地帶還經歷了黃巾之亂,又有曹操、袁紹、袁術、陶謙這幾大勢力的爭奪,純屬於費力不討好的職位,呆在那裡是沒有好處的。當時他看中了益州的劉焉政權,他認爲益州既有險固的地理屏障,又有州牧劉焉新穩定的局勢,可以憑藉名士身份先去混個臉熟,再爲日後的情況作打算,這樣總比在混亂又無勢的中原、司隸強,但人算不如天算,由於道路不通只得便暫時駐紮在了相對平安的荊州觀察時局,以待變化。最終和自己的小叔一樣,投效了曹操。

在曹操的衆多謀士中,荀攸的地位僅次於荀彧,也是貢獻最大的人之一。他在輔佐曹操的歲月中,共奉獻重大計謀12次,每次都能使曹軍絕處逢生或出奇制勝,此外,討張繡、滅呂布、伐袁紹、徵劉表,荀攸皆有建言,成爲曹操行必求計的重要謀士。

荀攸是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隨大軍征討孫權的途中病故。曹操當時痛哭流涕,此後每每提到荀攸都會流淚。

時人對荀攸的品行,推崇備至,曹操更將其讚譽爲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賢人,這都是荀攸以智謀而明哲保身的結果。

張遼沒有表露出他熟知荀攸此人,而是極配合的在荀彧說完後說道:“依文若之言,這公達先生和三位相比如何?”

張遼這話雖然很恰當的表示出他對於荀攸的陌生,可這問題卻讓三位曹營頂尖的謀士不好回答。若是陌生人還好說,可這三位偏偏都和荀攸有交情,甚至一人還是親戚,縱使再如何說文人相輕,他們也不能表示自己比荀攸強的很。這不但是因爲交情,更是因爲荀攸自身的才華。張遼這一番故意作爲卻讓三個聰明的謀士差點下不來臺。

“呵呵呵!”曹操笑着爲他們打了圓場,說:“公達先生與操早年就認識,若是當時當將軍何進能善納公達先生之言,或能避免身死族滅之慘劇。”

“主公和幾位都是公達先生的熟人,到時候公達先生來了,可要介紹給張遼認識啊。”張遼說。

“這是自然。”荀彧一口應下。謀士的計謀能否成功最終還要靠武將去執行,和張遼這個武將中的領袖人物當然要打好關係。

“到時候曹某要宴請公達先生,諸位還要作陪啊!”曹操呵呵的笑道。

“謹遵主公之意!!!”幾個人齊聲說道。

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638章 組建新的班底!第528章 調回曹昂!第37章 續第一四六章第407章 幽州整軍的延續!第397章 蔡琰的煩惱!第一百零三章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533章 太學暫緩,武將開課!第304章 張遼的信和幸運的張遼!第685章 弄巧成拙的曹丕!第五十三章第500章 衆人的煩惱!(上)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章第275章 輿論戰!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六十五章第372章 居庸塞伏擊戰!(上)第541章 新戰術!第570章 南征荊州之首戰結束!第一三三章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336章 魯肅來訪(上)第520章 王朝的黃昏!第246章 袁紹的煩惱第十三章第220章 定計第189章 張遼眼中的黨爭第342章 盧龍塞上話烏桓!(下)第155章 江上遇陸遜第504章 進漢中的路!第465章 拖延時間也是一門藝術!(中)第663章 建安十三年的戰鬥!第372章 居庸塞伏擊戰!(下)第480章 洛神甄宓!第575章 南征荊州之強悍的曹軍!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322章 武將的約定!第213章 上島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424章 發現目標!第691章 商業先導!第一三五章第358章 管寧北上!第466章 荀彧來了第三十八章第626章 圍繞張遼、孫尚香的算計!第340章 準備出發!(上)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四章第401章 內憂!(上)第612章 麻煩的孫尚香!第一百零六章第386章 旅途中!第一一八章第一五二章第219章 天倫之樂!第272章 冬季攻勢(4)第169章 袁術稱天子第654章 密謀和應對!第647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章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705章 議會成真!第717章 鬥爭幕後的算計,妥協之後的結果!第二十七章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512章 張遼的圈套!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171章 人口問題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451章 餘韻!(下)第518章 回師!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449章 戰局進展!第250章 活捉卑彌呼!第472章 蔡氏兄弟!第647章 各方反應!第513章 不眠之夜!第587章 南征荊州之連珠神箭!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404章 幽州見聞!第286章 騎兵的戰鬥!(中)第375章 選擇!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481章 兩對夫妻!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十四章第629章 王符和《潛夫論》!第715章 曹、張平等,曹家趣聞!第九十章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五十三章第579章 南征荊州之周瑜、甘寧的首次碰撞!第573章 南征荊州之戰事再起!第661章 曹操出手!第573章 南征荊州之戰事再起!
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638章 組建新的班底!第528章 調回曹昂!第37章 續第一四六章第407章 幽州整軍的延續!第397章 蔡琰的煩惱!第一百零三章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533章 太學暫緩,武將開課!第304章 張遼的信和幸運的張遼!第685章 弄巧成拙的曹丕!第五十三章第500章 衆人的煩惱!(上)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章第275章 輿論戰!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六十五章第372章 居庸塞伏擊戰!(上)第541章 新戰術!第570章 南征荊州之首戰結束!第一三三章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336章 魯肅來訪(上)第520章 王朝的黃昏!第246章 袁紹的煩惱第十三章第220章 定計第189章 張遼眼中的黨爭第342章 盧龍塞上話烏桓!(下)第155章 江上遇陸遜第504章 進漢中的路!第465章 拖延時間也是一門藝術!(中)第663章 建安十三年的戰鬥!第372章 居庸塞伏擊戰!(下)第480章 洛神甄宓!第575章 南征荊州之強悍的曹軍!第489章 晉陽戒嚴!第322章 武將的約定!第213章 上島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424章 發現目標!第691章 商業先導!第一三五章第358章 管寧北上!第466章 荀彧來了第三十八章第626章 圍繞張遼、孫尚香的算計!第340章 準備出發!(上)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四章第401章 內憂!(上)第612章 麻煩的孫尚香!第一百零六章第386章 旅途中!第一一八章第一五二章第219章 天倫之樂!第272章 冬季攻勢(4)第169章 袁術稱天子第654章 密謀和應對!第647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章第233章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場雪!第705章 議會成真!第717章 鬥爭幕後的算計,妥協之後的結果!第二十七章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512章 張遼的圈套!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171章 人口問題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451章 餘韻!(下)第518章 回師!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449章 戰局進展!第250章 活捉卑彌呼!第472章 蔡氏兄弟!第647章 各方反應!第513章 不眠之夜!第587章 南征荊州之連珠神箭!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404章 幽州見聞!第286章 騎兵的戰鬥!(中)第375章 選擇!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481章 兩對夫妻!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十四章第629章 王符和《潛夫論》!第715章 曹、張平等,曹家趣聞!第九十章第531章 順勢而爲!第五十三章第579章 南征荊州之周瑜、甘寧的首次碰撞!第573章 南征荊州之戰事再起!第661章 曹操出手!第573章 南征荊州之戰事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