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報仇(四)

自己主公不在,跑去見別的權貴,這種做法就和丈夫出門妻子出牆一樣惡劣。實際上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背主另投遠比紅杏出牆更遭人唾棄。所以趙勝原本的想法是約在晚上,我偷偷過去,神不知鬼不曉。不過我相信這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選了一個下午,帶上禮物,一路招搖地以新城君之命去拜會左師成。

左師府上開了中門,雖然左師沒有親迎,不過拍了自己的次子公孫嘉出來迎接。我當衆遞上禮單,與公孫嘉見禮,等主人三請之後才從中門而入。這種正式的做法反倒因爲太過平常而被人忽視,看熱鬧的人很快就散開了。

我進去之後在客廳坐了一會兒,趙勝也就到了。等兩位大人物都準備妥當,侍女們魚貫而入,假裝打掃正堂——其實早就乾淨得一塵不染了,只是爲了表示對客人的鄭重。屋角的鎏金青銅香爐裡焚起檀木香,又有人手持蘭花的枝條沐灑淨水,增加空氣溼度。另一撥人雙手奉上瓜果蔬菜,清酒****,擺滿筵席,然後才由趙成的侍妾引領客人們入席。

果然是豪門大家的風範。

我上次來這裡的時候連個坐席都沒有,跟趙成鬥了一番嘴就走了。沒想到這次再來,竟成了座上客。趙成這兩年沒少擴招,門下人頭擠擠,陪臣席上坐滿了服色各異的門客。趙勝也沒少帶人,身後坐了一團。公孫龍坐在前排,又高又帥十分搶眼。

這尼瑪是商量事情的架勢麼?你們有沒有一點保密意識啊?

筵席開始了,果然不是來談事情的。開頭是趙成與趙勝一起說冷笑話,由門客們捧場。然後是門客們的才藝表演,隱隱含着比斗的意思。再然後……我申請更衣。

其實我是想借着更衣的機會就告辭離去的,結果碰到了曾有過一面之緣的故人——公孫嘉。

上次見到他是在巫弓那裡。那時候我還沒見過趙成,這小子冒充他老爹,差點坑了我和巫弓一把。

“先生!”公孫嘉比趙雍略小,比我實際年齡大了二十多歲,不過在尹伯驍這副容貌之下,我們也算是同齡人。

我沒想到他會這麼遠就朝我行禮,一時也沒想好怎麼稱呼他,連忙先回了個禮,道:“豈敢。”

“聽聞先生喜好兵書戰策,在下近年來略有所獲,想請先生移步評點。”公孫嘉十分客氣,上前搭住我的手臂。

我渾身寒毛豎起,連忙藉着作揖的機會脫離了他的手爪。我道:“驍村野莽夫,哪裡知道什麼兵書戰策。”剛說完,我突然想起了三國時荊州劉琦誘拐諸葛亮的故事來,暗罵自己的大腦反應速度太慢,連忙找補道:“蒙君錯愛,驍敢不從?”

公孫嘉很高興地又抓住我的手臂,道:“請君移步。”

我跟公孫嘉挽臂同行,這也算他表示善意的一種方式。即便是我和趙奢那種關係的鐵哥們,都不太會這麼親密。當然,關係真的好到了交心的程度,哪裡還需要這種外在的虛套?

穿堂過戶,我隨着公孫嘉進了一處小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院子裡有樹有花,有草有水,錯落有致,非常別緻。三五個僕役正在清掃臺階,看到公孫嘉進來連忙停下手裡的活,地位高一些的站在兩旁垂首侍立,地位低的跪倒一旁。

還有幾個運送垃圾的雜役,連忙擡了垃圾簍垂首倒退到牆根,不讓垃圾薰到貴人。我一直以爲這次回來之後,家裡也立了許多規矩,已經和傳統貴族沒什麼兩樣了,但是看看這些僕役發自骨髓的習慣,從細節上還是看得出與那些傳統貴族的不同。有時候我會因爲生活在這種文化秩序中感到欣慰,有時候卻又覺得自己和這裡格格不入。

進了小樓之後,我聽到外面有人用門閂鎖了門。

果然和諸葛亮的待遇是一樣的!

“先生!求先生出手相救啊!”公孫嘉跪倒在地,激動道,“公孫平想要謀害嘉啊!”

這事吧,我認爲是你們兩兄弟爭奪繼承權,要扯上謀害還有些遠。暗殺要是有用,估計你活不到現在,而且你也肯定沒少打你哥的主意。我雖然不是衛道士,但是我也不覺得次子搶繼承權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

不過呢……

爲了幫你平衡你哥,我很樂意出手相助。

“唉,這是尊家的家務事……驍不過是一個外人,怎敢以疏間親?”我假裝爲難道。

“先生!”公孫嘉道,“公孫平喪心病狂,悖逆無道才被流放去了晉陽的別業,世人卻都說他仁孝。嘉一心輔助家嚴,卻被人視作以幼凌長的不義之人。如此死結,只有先生這樣的智者方能解開啊!”

“這事,”我轉身踱步,“若是傳出去,於你我都沒有好處啊!”

“先生,這裡除了你我之外再無外人,出君之口入我之耳,雖天地鬼神亦不能知!”公孫嘉見我鬆口,連忙賭咒發誓。

我嘆了口氣,坐在席上,終於道:“蒙君錯愛,驍姑妄言之。”

“謝先生!”公孫嘉跪坐在我面前,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公孫平讓君所忌者,無非仁孝之名。”我道,“這是他所依仗的,卻也是套在他脖頸上的枷鎖。”

“哦?請先生明示。”公孫平一臉無奈。

“君不曾聽說過周太王傳幼子季歷的故事麼?”我道,“真正仁孝的泰伯、仲雍看出父親想傳位季歷,所以就跑去了蠻荒之地,斷髮紋身,表示不再回國。公孫平若是真的仁孝之人,怎麼能夠不效仿兩位先賢呢?”

“是啊!如果他不肯走,那就是欺世盜名之徒!”公孫嘉興奮起來,“先生真是一語點破矇昧,果然是當世大才!嘉願以師禮待先生!”說罷果然持弟子禮向我敬拜。

我回了一禮:“然則只是如此還不夠。”

“謹聞訓。”公孫嘉一本正經道。

“公孫平既然能用仁孝欺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左傳》故事呢?”我道。

“《左傳》?”

“宣公十五年,武子疾。”我悠悠然說道。

武子是指魏武子,魏犨。他也是跟着晉文公一同出走十九年的重要人物,一直爲文公重耳持戈,是流亡團隊中的主力肉盾。重耳被狐偃從齊國“偷”出來後,要斬殺狐偃,用的就是魏犨的戈。後來他被文公封爲大夫,開創了魏室在晉國的卿侯基業,死後諡號武,故曰武子。

魏武子生病後,向兒子魏顆安排身後事,十分仁慈地讓魏顆把沒有生過孩子的妾室嫁出去。然而在病重要死的時候,他又說:“必以爲殉。”等他死了,魏顆還是將那些侍妾嫁出去了。時人有質疑魏顆,認爲這是不孝。魏顆解釋道:“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

所以兒子不遵從父親的亂命,只從治命,本身也是仁孝的表現。

而且還有曾參的例子。曾參他爹曾皙脾氣暴躁,因爲曾參耕耘的時候把瓜的根弄斷了,便拿了很粗的棒子打曾參。曾參受杖之後,暈死過去很久才醒過來。孔丘聽說這件事後很憤怒,對左右弟子說:“曾參來了的話,不許放他進來!”曾參反省之後沒反省出什麼問題,就託同學去請教孔老師。

孔老師說:“如果用小棰子打,就也應該接受。如果用大的打,就該逃!如果硬挺着承受,被打死事小,陷父親於不義事大!現在曾參輕易用生命去承接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迴避,還有比這更不孝的麼?”

所以公孫平那邊不從亂命並無損仁孝之名。如果再用維護父親聲名的由頭,強行承祧家廟,更是防守反擊,讓公孫嘉無言以對。

這個時代,大義和聲名還是很有用的。就算已經不能像春秋時代那樣成就霸業,卻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失去了大義,卻會實打實地危如累卵,搖搖欲墜。

我見公孫嘉也不是不讀書的人,輕輕點了點,他便一臉恍然大悟的神情。幾經變幻之後,他道:“公孫平能想到麼?”

我點了點頭。公孫平背後是李兌在支持,李兌那邊有田文在指揮。田文座下有馮諼爲他出謀劃策。如果用好“仁孝”這柄雙刃劍,肯定早就有了腹稿。

公孫嘉的智力到了這一步就已經開始跟不上了。他垂頭想了半天,問我道:“那依先生之見,該當如何?”

“其實很簡單。”我道,“這一切根源都在你身上。”

看着公孫嘉一臉茫然,我繼續道:“你若是中平之姿,外面再多一些你的流言蜚語,公孫平自然可以說你父親要傳爵給你是‘亂命’。若是你本身也有巨大的名望,國人稱頌,那麼左師將家廟託付給你則是傳賢。既然是傳賢,那麼就是治命。‘仁孝的長子’非但不能搶,還應該主動避走外國,成全父親和家族的大義。”

公孫嘉雙眼放光,不過很快就黯淡下去。

第197章 九尾(三)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204章 新年(一)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39章 眼線(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76章 牽引(五)第162章 司徒(三)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178章 狐影(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101章 陶朱(二)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94章 共濟(三)第162章 司徒(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62章 司徒(三)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158章 站隊(四)第138章 陣中(二)第143章 小吏(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129章 新城(一)第38章 眼線(二)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69章 兼收(三)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59章 站隊(五)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86章 客居(三)第204章 新年(一)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194章 崩塌(三)第92章 共濟(一)第121章 九尾(四)第157章 站隊(三)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94章 共濟(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55章 站隊(一)第62章 劍士第121章 九尾(四)第242章 下手(一)第115章 墨社(五)第110章 齊閔(三)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244章 下手(三)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152章 立身(一)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79章 狐影(三)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28章 農家(一)第144章 小吏(三)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46章 奪城(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197章 九尾(三)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183章 隱術(四)第59章 內史趙奢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40章 敵友(一)第62章 劍士第100章 陶朱(一)第63章 大司馬第127章 狐穴第85章 客居(二)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187章 報仇(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58章 相邦肥義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04章 墨學(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
第197章 九尾(三)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204章 新年(一)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39章 眼線(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76章 牽引(五)第162章 司徒(三)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178章 狐影(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101章 陶朱(二)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94章 共濟(三)第162章 司徒(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62章 司徒(三)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158章 站隊(四)第138章 陣中(二)第143章 小吏(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129章 新城(一)第38章 眼線(二)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69章 兼收(三)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59章 站隊(五)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86章 客居(三)第204章 新年(一)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194章 崩塌(三)第92章 共濟(一)第121章 九尾(四)第157章 站隊(三)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94章 共濟(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55章 站隊(一)第62章 劍士第121章 九尾(四)第242章 下手(一)第115章 墨社(五)第110章 齊閔(三)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244章 下手(三)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152章 立身(一)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79章 狐影(三)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28章 農家(一)第144章 小吏(三)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46章 奪城(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197章 九尾(三)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183章 隱術(四)第59章 內史趙奢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40章 敵友(一)第62章 劍士第100章 陶朱(一)第63章 大司馬第127章 狐穴第85章 客居(二)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187章 報仇(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58章 相邦肥義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04章 墨學(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