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悲喜

聽着玉娘誕下皇子,椒房殿中倒是無人不喜歡的,乾元帝自是歡喜至極,馬氏與馮氏兩個更是喜笑顏開,便是高貴妃與竇淑妃兩個也是滿臉歡喜地上來與乾元帝賀喜:“妾等恭賀聖上、殿下喜得皇嗣。”椒房殿中諸人齊齊下拜恭喜,乾元帝這時也不覺着頭痛了,哈哈笑道:“好,好,都有賞。”

正是一殿歡喜之際,偏殿的門一開,卻是產婆將才落地的皇六子抱了出來。乾元帝將景琰放下,從產婆手上將襁褓接了過。初生的嬰兒哪裡看得出美醜來,紅彤彤一張小臉還不足成人半個巴掌大,五官都皺在一起,因乾元帝是抱過景琰的,抱得倒也熟練,還抖了抖,嬰兒皺了皺眉,張口啼哭就幾聲,哭聲響亮。乾元帝哈哈笑道:“好!好!好孩子!”

景琰站在乾元帝腳邊,她纔多大,還不及乾元帝腿高,哪裡看得見乾元帝手上的弟弟,再踮腳也只看見硃紅色繡九龍的襁褓。景琰急了,用力扯了乾元帝腰間垂下的玉佩道:“爹爹,給阿琰瞧瞧呀。弟弟像誰,像阿琰麼?”乾元帝本就偏愛景琰,此時得着玉娘與他的兒子,更是得意的時候,聽着景琰要瞧弟弟,竟是蹲下了身,把懷中的嬰兒與景琰看,還輕聲道:“看看,弟弟像不像你娘?”景琰瞪大了眼將嬰兒仔細看了會,點了點頭道:“像!。”想了想又道:“爹爹,娘呢?”

景琰正問着玉娘,就看着楚御醫從裡頭出來,乾元帝站起了身,先將嬰兒交還了產婆,問道:“皇后如何?怎麼一點子聲音也聽不着?”楚御醫後心全叫汗浸透了,聽乾元帝動問,雙膝一軟匐在了地上,顫了聲道:“殿下並無大礙,這會子已睡着了,小殿下也康健。”乾元帝聽說,臉上笑得更歡喜了些,因與楚御醫道:“朕記得你有個兒子,今年也將十五了,叫他入國子監罷。”

楚御醫真是大喜,伏地謝恩,因知乾元帝看重玉娘母子,因此格外將皇六子稱頌一番,這才拎了藥箱子退了出去。

又說嬰兒在乾元帝手上時,馬氏與馮氏兩個雖然心癢,卻是不敢向前,看得嬰兒交在了產婆手上,忙跟過去瞧。產婆雖不知兩位身份,可見她們都是命婦打扮,又能站在椒房殿中,隱約也猜得出身份,知道多半兒是皇后殿下的家人,便將孩子叫她們看了眼,馬氏笑得合不攏嘴兒,不住地衝着嬰兒叫殿下,還是叫馮氏扯了衣裳才退了開去。

高貴妃與竇淑妃兩個自知身份尷尬,這纔過來離得遠遠的將六皇子瞧了瞧,口中說了無數稱頌祝福的話。其中竇淑妃倒是真歡喜,她本就無寵無子,能做到淑妃,一來是乾元帝看着竇淑妃一貫兒安分,且無有親生骨肉,鬧不出甚事來;二則,將她提起來把個妃位佔住也好堵人的嘴,免得御史們說玉娘不能容人。竇淑妃心上也明白,是以恭喜得心甘情願。

高貴妃卻是才折了個未出世的孫子,若是那孩子沒掉,比之皇六子還要大上兩個月,這會子怕是已會看人了。是以看着嬰兒時,起先歡喜,轉而就有些觸景傷情,可身在椒房殿中,當着乾元帝的面兒,哪裡敢露出悲慼來,還得堆了個笑顏來恭賀乾元帝。

皇后誕下嫡子的消息,片刻間傳遍了未央宮,諸嬪、諸婕妤、諸寶林心上知道這個才落地的皇六子必是日後的太子,即妒且羨,可不得不往椒房殿來恭賀,唯恐來得晚了,叫偏心眼兒的乾元帝以爲她嫉妒,日後與她們難堪。不想人到了椒房殿前,卻看昌盛在殿門前立着,懷中抱着拂塵,臉上要笑不笑地將諸人一一看過,慢條斯理地道:“聖上口諭,皇后誕育皇嗣辛苦,不宜勞累,各人只在殿前恭賀即可,不必入內。”

諸嬪、諸婕妤、諸寶林們聽着乾元帝口諭,滿心氣憤:聖上未免也太偏心了,叫她們進去磕個頭能如何?又不把人給磕化了!只是到底不敢違拗,一個個風擺楊柳一般地在椒房殿前跪下,口中先與乾元帝賀喜,而後又將玉娘與皇六子稱頌一番,這才搖搖擺擺地起身,正要轉身離去,就聽着急匆匆的腳步響,轉過頭去看時,卻見養在玉娘膝下的皇五子景寧提着袍子急匆匆地奔過來,小臉跑得通紅,頭上小小的金冠也歪了。

有些個嬪妃看着是景寧,臉上就笑了:皇后從前膝下無子才養着他,如今得着了自家的骨肉,還不知要怎麼磋磨這孩子呢,倒是有趣兒了。因此站下不動,要看昌盛如何待他。

昌盛是乾元帝心腹,自然知道玉娘爲人,看着景寧過來,臉上就笑了,方纔還懶洋洋攏在胸前的雙手也垂了下來:“五殿下,您慢着些兒,仔細摔了。”景寧奔到昌盛面前才站住腳,一面兒喘着氣一面兒道:“昌內侍,我母后怎麼樣了?我可以進去嗎?”一面兒說着一面兒朝椒房殿內張望。

昌盛笑道:“賀喜五殿下,您做哥哥了。”景寧聽說,臉上就笑了起來:“真的?真的?母后怎麼樣?是弟弟還是妹妹?”昌盛朝一邊兒讓了兩步,親自引着景寧往內去,一行笑道:“回五殿下的話。皇后殿下平安,這會子已睡了,您怕是見不着了。六殿下許還能看一看。”景寧跟着昌盛往裡走,一路揚着頭仔細地聽昌盛說話,聽着玉娘平安,笑着點了點頭,又聽昌盛說是六殿下,“哦”了聲道:“那是弟弟了。我已經有妹妹了,弟弟好呀。”昌盛也笑說:“是呢,聖上也喜歡得很。”景寧又說:“我能抱抱弟弟麼,我輕輕的,不鬧他。”

諸嬪妃們看得目瞪口呆,瞧着景寧與昌盛兩個走得遠了這纔回過神來,有的心下暗服,只道皇后能將個非親子養得這樣純良,可見爲人精明厲害,怨不得李庶人與陳庶人在她手上送了命。也有的卻是不服,只暗道:這是那傻孩子還不知道有了那奶娃娃,他這輩子都坐不到那位置上去。若是知道了,還不知道如何呢。只是雖是個人心思各異,到底也不敢在椒房殿前久留,不過片刻就做了鳥獸散。

又說景寧到了偏殿前,景琰正纏在乾元帝腿邊與乾元帝說話,看着景寧過來,還招了手喚景寧過去:“五哥哥過來,五哥哥過來。”景寧雖視玉娘爲親母,待乾元帝卻是拘謹,老老實實地走到乾元帝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禮,肅手立在一邊。

乾元帝原本有五個皇子,四子早夭,三子景明叫次子景和害死,如今膝下只有景淳與景寧兩個,便是算上玉娘才生下的那個,也不過三個兒子,且因景寧與玉孃親近,乾元帝見着這個兒子也多,多少有些喜歡起來。這會子看景寧拘謹,便覺着他不受擡舉,有些兒不喜歡,可正當歡喜之際,也不願意訓斥他,因問:“書唸完了?”景寧垂了手應道:“是。”乾元帝看着景寧這樣,不由自主地皺了皺眉,又看景寧頭上金冠歪斜,臉上隱約有汗,知道他是跑了來的,倒是喜歡起來,含笑道:“你有弟弟了,可喜歡不喜歡。”

景寧聽着這句,眼睛禁不住亮了亮,用力地點了點頭,張了烏溜溜的眼睛看着乾元帝:“父皇,兒臣,兒臣可以瞧瞧弟弟嗎?我一定輕輕的,不吵他。”乾元帝見景寧一副兒喜歡的模樣,愈發地高興了些:“你弟弟才睡,你明兒再來瞧罷。”景寧聽說,眼睛暗了暗,哦了聲,轉而又高興起來,小手探進荷包內,摸了個雕成如意鎖模樣的白玉佩來,不過幼童半個手掌大小,玉色瑩潤,彷如凍脂一般,往乾元帝面前遞了過去:“給弟弟。”

乾元帝不意景寧竟還備了禮,正要伸手接過,一旁的景琰看了看玉佩,又瞧了瞧景寧,竟也從裙上摘了個黃玉雙如意結來,也往乾元帝面前遞過去,學着景寧道:“給弟弟。”乾元帝看着景寧景琰這般友愛,十分歡喜,將兩塊玉佩都接了過去,又與昌盛道:“皇后會教孩子啊。”昌盛自然奉承,笑道:“奴婢大膽說一句,皇后殿下真真是個溫柔善良的性子,五殿下與寶康公主殿下耳濡目染的,自然友愛孝悌。”

乾元帝笑着點頭,又與昌盛道:“上個月安南進上來一對兒沉香木雕,拿來賞了他們。”昌盛聽說先是一愣,那對兒木雕是用一整根木頭一鋸二,一個雕做了滿月觀音,一個雕成瞭如來模樣,都有人身登高,把來與兩個幼童未免誇張了些。只是乾元帝即有了口諭,昌盛哪裡敢遲疑,忙不迭的地答應,轉身吩咐了下去。

又說中宮皇后誕育嫡子的消息傳至宮外,次日,京中王侯勳貴大臣們紛紛上和賀表,雪片似的堆滿了乾元帝的書案;諸內命婦,外命婦亦上賀表。再次日,乾元帝下旨,以皇后誕育嫡子,宜普天同慶故,於明年加開恩科。又以皇六子爲中宮嫡出,身份尊貴故,賜名晟。旨稱:晟者,光明也,旺盛也,可兆大殷興盛之象。

彌月日,乾元帝又下旨,以皇六子景晟身份異與諸兄,宜加親王銜故,冊皇六子景晟爲榮王。又以皇五子景寧孝順友愛故,冊爲趙王。景晟是玉娘所生,景寧亦是撫養在她膝下,一親子一養子同日封王,可見謝皇后隆寵之深。

旁人還罷了,高貴妃聽着多少有些酸澀,私下悄悄與景淳道:“你父皇也太偏心了些,你到底是長兄,你是郡王,你六弟倒是個親王,難不成日後你們兄弟相見,還要你這個哥哥與他行禮嗎?”

景淳經歷了幾番波折,倒是穩重了下來,因勸高貴妃道:“這有甚好爭的?六弟是母后所生,中宮嫡出,早晚是太子,到時兒子依舊要與他行禮的。再者,若是他如今冊了兒子爲親王,等到六弟登基可怎麼加恩呢?您也知道母后是個什麼性子,我們母子安安分分的,日後自然有安穩日子過。到時,兒子求一求母后,許兒子將您接到兒子府中榮養,到時我與阿清好好孝順您,豈不是好。”

高貴妃叫景淳勸得淚流滿面,一面兒擦淚一面道:“我哪裡不知道她爲人呢?最是不能得罪的,也就你父皇還當她是個最純善不過的。我不過與你抱怨幾句罷了,並不敢真心埋怨。倒是你,阿清阿清的喚着,可是與她要好了?”

景淳聽着高貴妃這句,臉上竟是微微有些紅,垂了頭道:“她當着兒子的面兒還裝個無事人,背地裡常對着孩子衣裳哭,也是個可憐人。”高貴妃見景淳肯憐憫徐清,臉上禁不住有了些笑意,捏了帕子道:“看你們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那誰扔的一顆火箭彈

史上最治癒渣渣扔的一顆地雷

流光飛舞 扔的一顆地雷

第128章 王妃第307章 預備第212章 張氏第202章 陷阱第378章 引誘誤傷第214章 巫蠱第223章 追問第325章 再見第322章 懿旨第247章 可怖第257章 君言第152章 澆油不平第76章 嫁禍第225章 知道第103章 掙扎第305章 痛哭第331章 酷吏第410章 帝心第351章 波瀾第288章 鐵證第352章 送酒第141章 有悔第54章 高氏第257章 君言第249章 無情第60章 無情借刀第361章 夢醒第293章 召見第56章 委屈第287章 特諭第191章 病發第137章 留情第161章 慈母第261章 形色第272章 不安第158章 突變第50章 驚魂第214章 巫蠱第123章 產育第94章 暈厥第54章 高氏第95章 變故第157章 商議第283章 乞兒第322章 懿旨第164章 種因第261章 形色第121章 弄巧第408章 果然第188章 母子第331章 酷吏第398章 真假第294章 不見第270章 私刑第193章 雙管第380章 巧言第306章 不如第165章 悲喜第248章 聽勸第305章 痛哭第111章 許諾第232章 求婚第205章 狠手第279章 虛禮第202章 陷阱第373章 用心第247章 可怖第156章 斷結第52章 氣惱第408章 果然第206章 查情第96章 鎖宮第322章 懿旨第416章 大白 ...第252章 撕裂第396章 相見第155章 情動第351章 波瀾性情第363章 弟兄第287章 特諭第373章 用心記名第136章 追問第83章 喜訊第386章 冤魂第355章 往事第326章 索賄第320章 忐忑第92章 風動第399章 自傷第131章 相見第91章 探視第170章 傳問心思第401章 悲喜第230章 意冷
第128章 王妃第307章 預備第212章 張氏第202章 陷阱第378章 引誘誤傷第214章 巫蠱第223章 追問第325章 再見第322章 懿旨第247章 可怖第257章 君言第152章 澆油不平第76章 嫁禍第225章 知道第103章 掙扎第305章 痛哭第331章 酷吏第410章 帝心第351章 波瀾第288章 鐵證第352章 送酒第141章 有悔第54章 高氏第257章 君言第249章 無情第60章 無情借刀第361章 夢醒第293章 召見第56章 委屈第287章 特諭第191章 病發第137章 留情第161章 慈母第261章 形色第272章 不安第158章 突變第50章 驚魂第214章 巫蠱第123章 產育第94章 暈厥第54章 高氏第95章 變故第157章 商議第283章 乞兒第322章 懿旨第164章 種因第261章 形色第121章 弄巧第408章 果然第188章 母子第331章 酷吏第398章 真假第294章 不見第270章 私刑第193章 雙管第380章 巧言第306章 不如第165章 悲喜第248章 聽勸第305章 痛哭第111章 許諾第232章 求婚第205章 狠手第279章 虛禮第202章 陷阱第373章 用心第247章 可怖第156章 斷結第52章 氣惱第408章 果然第206章 查情第96章 鎖宮第322章 懿旨第416章 大白 ...第252章 撕裂第396章 相見第155章 情動第351章 波瀾性情第363章 弟兄第287章 特諭第373章 用心記名第136章 追問第83章 喜訊第386章 冤魂第355章 往事第326章 索賄第320章 忐忑第92章 風動第399章 自傷第131章 相見第91章 探視第170章 傳問心思第401章 悲喜第230章 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