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送酒

作者有話要說:  救產婦那段,阿冪忘了在哪本筆記上看過類似事例,借來用一用。

治風眩,全是編的,沒有依據的,所以懂醫的讀者不要喝阿冪較真呀。

玉娘是不應認得董明河,乾元帝招手叫玉娘坐到他身邊:“也難怪你不知道,他是去年才由楚王叔薦入御醫署,雖是年輕,倒也有幾分真本事,楚王妃的風眩之症倒是在他手上好的。只是有單有信壓着,顯不出他來。”說了,便將董明河來歷告訴了玉娘知道。

原是楚王妃生得體肥,又與楚王同齡,也是將古來稀的老人,因此患有風眩症,發作時離不得牀,雖常年有御醫署的御醫們伺候着,卻是幾乎無用。楚王與王妃數十年夫婦,看着老妻病得眼也睜不得口也開不了,哪能不心焦,自是鎮日長吁短嘆。好在楚王子孫衆多,又都孝順,看着母親祖母爲疾病所苦,倒也各展神通,往民間尋找神醫偏方。

恰在前年,楚王第三子劉然往江南去,行至吳山時候,聽當地驛丞說當地有一姓董的神醫,有生死人而肉白骨之能。劉然到底是王孫公子,哪能相信這等傳說,自是嗤之以鼻,笑道:“昔年華佗扁鵲尚無此能,一鄉野醫生也敢誇張。”

不想驛丞倒是個愛較真的,看着劉然不肯信,便將董明河的傳說把來說了回。

道是,董明河未成名時一年往鄉間去行醫,恰遇着一支出殯的隊伍。倒也有十好幾人,都是哭哭啼啼,十分哀切的模樣,偏是後頭跟的不是棺材,而是一卷蘆蓆,席中卷着的人露出烏鴉雅一頭濃髮來,肚腹處高高隆起,顯見得是個死了的婦人。送殯的隊伍一路走,一路從蘆蓆中滴下鮮紅滴滴的血來,綿延了一路。

此地風俗,產婦若是難產而死,需得當日就下葬,不然怕會詐屍。董明河讓在一邊,叫出殯的先過。不想屍身才從他身邊過去,董明河就從後趕上,將隊伍攔下,言道能救產婦母子。當時那婦人孃家母親姊妹都在,聽着能救婦人,就肯叫董明河瞧一瞧,產婦的丈夫到底也捨不得妻兒,咬牙答應。

董明河指引着衆人將產婦屍身擡至樹下,又叫隊伍中幾個婦人扯了本來卷着產婦的蘆蓆遮了一道,也不知他在裡頭做了甚,不過片刻就聽見產婦痛苦□□之聲。又過得會,就聽着一聲嬰啼,連着孩子也生了下來,還是個壯大的男嬰,如今那孩子已四五歲了,叫個天恩,卻是感謝老天叫他遇着神醫董明河的意思。

聽了這故事,劉然不由驚訝:“果有其事麼?”

驛丞笑道:“下官如何敢騙老爺,您往四里八鄉的打聽回,這樣的事多着哩。”劉然聽說,倒也心動,使了身邊的侍衛出去探聽,果然又聽着許多這樣的故事。

劉然是楚王妃嫡出,看着有這樣的神醫,自然替楚王妃歡喜,打聽清楚了地址,親自往董明河處走了遭。

有道是聞名不如見面,可在劉然這裡,卻是見面不如聞名了,卻是這個董明河個子矮小黑瘦,晃眼看去,毫不起眼,仿如田間農夫一般。

只是劉然到底也有見識,知道人不可貌相一說,跟董明河攀談了回,又把董明河救產婦成名那事拿來笑道:“果然是生死人而肉白骨哩。”董明河當時擺手笑道:“這話不過是鄉民誇張。我又不是閻羅,哪能叫死者復生?不過是那對母子未死,只是一時閉氣罷了,我即是大夫,叫我瞧見了,哪有不救的道理。”

劉然聽董明河說得有些兒意思,便客客氣氣地請問詳細。董明河就將當時情由解說了回。卻是當時他看着從蘆蓆中滴下的鮮血色做鮮紅,有血氣而無腥臭,可見血脈是通的。血脈即通,自是此人氣息未曾斷絕。即是氣息未絕,自然不是死人。他救了個活人,原也沒什麼好誇張的,不過是鄉民們愚昧,一傳十十傳百的,倒成了新聞。

因着董明河不肯攬功誇張,劉然更將他高看一眼,又請教了些婦人風眩之症,董明河所說與御醫們也合得上,就叫劉然起了心思,意欲邀請董明河入京爲楚王妃診疾。依着劉然想來,能爲親王妃診疾是董明河這等鄉野郎中難得的機遇,不想董明河當時還不肯答應。

董明河倒也不自謙醫術不佳,只道吳江鄉親們待他有情義,他不忍辜負,而京中名醫行家甚多,有無有他,也不甚要緊。

劉然起先還有些兒可有可無的意思,可聽着董明河這般說辭,倒是對董明河有了些信心,又親自來請了回,董明河因見劉然孝順,這才答應隨劉然進京。

說來楚王妃之纏綿難愈,也是與御醫署那些御醫太醫們的習性有關。依着輩分楚王妃是乾元帝的嬸母,又是將七十的人了,已好算是風中之燭,哪裡經得起用大方子。

楚王妃不過是個楚王妃,治好了沒甚大功勞,可若是吃有個甚,怕也要叫問罪哩,是以御醫太醫們只求個平安,不叫楚王妃在他們手上出甚事就算有功了。

御醫太醫們即不肯用心,京中那些有些兒名氣的大夫們也一樣敷衍。卻是同讀書人要考進士做官一般,大夫們也想着有朝一日入御醫署,如今將御醫太醫們得罪了,還能有日後嗎?是以自然也不敢與御醫太醫們爭馳,是以楚王妃的病情雖沒加重,卻也一直不曾緩解,直至劉然從江南帶回了董明河。

這董明河是鄉間郎中,全不懂御醫署的門道,過來一診脈,再討了從前的方子看了,先就把那些御醫太醫罵了頓,只說他們膽小如鼠,屍餐素位,若是無有能耐,做甚御醫太醫,不若叫有本事的人來做云云。

楚王聽着董明河這樣大口氣,又有劉然在一旁解說,竟也心動,就將楚王妃交在了董明河手上。董明河倒也卻有本事,先擬了張驅風湯來,使楚王妃飲下。這驅風湯名爲驅風,卻叫楚王妃泄了三回,泄下的污物上都飄了油花。

三回一泄,楚王妃竟能起身,靠在牀頭,又知道嚷餓。董明河又叫與白粥楚王妃用,從前只愛辛辣酸甜的楚王妃竟也用得痛快,直叫楚王以下都看得目瞪口呆。待楚王妃用了三日白粥之後,董明河方將驅風湯停了,這時楚王妃已自覺身輕神健了許多,還能開口笑語幾句,直叫楚王十分歡喜,將劉然叫來誇張了場。

董明河又施展能爲,起先是一日一方,又配以金針扎穴,七日以後便是三日一方,依舊配以金針扎穴,又過得七二十一日,楚王妃已不用人扶,能自家起身。到了這時,董明河又換成七日一方,金針扎穴卻是停了,又是七七四十九日,楚王妃這時已能不需人扶,自家行走如常,直把楚王喜得拉着董明河喚恩人。

董明河倒也實在,與楚王直言相告,道是楚王妃年邁,要想痊癒是不能的了,只能維持得目前境況,還要楚王妃自家能剋制飲食,莫再貪戀口腹之慾,還能保得十數年性命無憂。

楚王倒也講理,將董明河謝了再謝,又延請他留在京中,直言願以宗正身份舉薦董明河入御醫署。不想董明河心掛着吳江鄉親,執意還鄉,楚王無奈,只得把重金來厚謝董明河。

乾元帝所知的,自然不能這麼詳細,不過他那堂兄劉然是怎麼尋着董明河。董明河在鄉間的名聲又是如何響亮;與楚王妃治病時使出的手段又是如何巧妙,倒是更精彩奇妙些。待得說到董明河不肯留在京中,執意要還鄉時,宮人將溫得的酒送進來。玉娘起身接了,依舊親手服侍乾元帝用藥。待得乾元帝吃了寧神丸,漱了口,這才笑問:“他即要還鄉,如何還進了御醫署呢?”

乾元帝原是說得有些兒倦了,吃下藥,倒又來了些精神,笑道:“董明河還鄉前夜,楚王叔病倒,董明河即拿了楚王叔許多銀子,說不得要留一留,替楚王叔治病。楚王叔也是偌大年紀,總要費些功夫,這一耽擱,就耽擱了下來。見慣了天家氣象再回鄉間去,多少有些不甘的。”

玉娘聽完董明河來歷,倒是不說話了,乾元帝看玉娘臉上露出遲疑來,自然要問,玉娘便道:“您的病遲遲不肯好,是不是也是他們不敢用藥,怕擔干係的緣故。他董明河即敢用藥,您的病許能在他的手上去了病根也未可知哩。”

乾元帝聽玉娘這話,臉上就笑了,拉了玉孃的手道:“我也是這個想頭。總是你太弱,元哥兒又太小,我怎麼放心得下。”玉娘聽說,啐了乾元帝一口道:“您能說些好聽的麼?”乾元帝吃玉娘這一啐,不獨不惱,反覺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歡愉,手一拉,將玉娘拖入懷中,笑道:“我大你這許多,總要先你而去,何必忌諱這些,倒沒意思。”

玉娘聽乾元帝這話,饒是她千靈百巧,卻也不知該怎麼接話,只得把袖掩面道:“您好端端地說這個,我不愛聽哩。”乾元帝忽然又道:“今兒這酒倒是不差,晚膳時叫他們溫些來。”

卻是乾元帝自頭疾加重以來,除着寧神丸的藥力須得熱酒催化之外,已少用烈酒,怕引發頭疾發作,是以玉娘聽着這句,緩緩將掩面的袖子移開,把個秋水眼斜睨了乾元帝道:“御醫們許您吃酒了麼?”

乾元帝將玉孃的鼻尖點上一點:“瞧你現在這模樣,倒像個後母,我怎麼會以爲你是個嬌怯軟糯的性子。我只用一壺,不礙事兒。”玉娘啐了口,倒也肯吩咐下去,晚膳時果然有一柄小小的白胎執壺,雖是色若凝脂,卻一點子花紋也無,偏胎質又極薄,隱隱透出裡頭酒液的琥珀色來,只是酒壺也太小了些,乾元帝自家吃了兩盞,又親手喂玉娘喝了半盞,壺裡只餘了一點殘液。

乾元帝因此笑道:“你也太小氣。”說了倒像是頭疼一般地閉說了雙眼,玉娘看着乾元帝這幅模樣,口中雖埋怨他逞強喝酒,到底起身走在他身後,輕輕按這乾元帝兩邊太陽穴。按了沒幾下,乾元帝擡手將玉孃的手握在了掌中。

第330章 活捉第176章 自薦第142章 有變第414章 洗冤 ...第53章 對峙第208章 切齒第71章 亂局第309章 悲喜第70章 周蘅第350章 有變第130章 引子第302章 議定第144章 趙氏第185章 傳信第391章 獻計第114章 發落第77章 連環第330章 活捉第277章 動作出頭第202章 陷阱第108章 公主第117章 真情第250章 拜見第220章 套話病了第80章 出洞第179章 毒計第242章 敏捷第241章 前例第162章 挑釁示警第253章 陳氏第319章 薄情陛見心思第198章 趕回誤傷第294章 不見傻子第91章 探視第367章 分明第349章 天寶第81章 流言第378章 引誘第413章 定奪第304章 說親第234章 不喜第120章 議定第321章 驚覺第192章 痘症第142章 有變第174章 雙情第199章 惹事第180章 抽薪第133章 端倪第273章 起意傻子第74章 設局第132章 遇見第373章 用心第195章 陰森第392章 既定慈悲第340章 遠慮第99章 斷絲第271章 請罪第127章 佩瓊第112章 宴會第404章 假冒第80章 出洞第230章 意冷第330章 活捉第407章 乳母第410章 帝心第100章 內情第292章 差錯第140章 宮宴第352章 送酒第145章 事故第303章 和離第288章 鐵證第253章 陳氏第309章 悲喜第110章 禍起離間第127章 佩瓊第330章 活捉出頭第272章 不安起風摧花第105章 混沌第397章 各自第204章 疑心第79章 引蛇第66章 顯榮轉機第62章 挑釁第299章 揣摩
第330章 活捉第176章 自薦第142章 有變第414章 洗冤 ...第53章 對峙第208章 切齒第71章 亂局第309章 悲喜第70章 周蘅第350章 有變第130章 引子第302章 議定第144章 趙氏第185章 傳信第391章 獻計第114章 發落第77章 連環第330章 活捉第277章 動作出頭第202章 陷阱第108章 公主第117章 真情第250章 拜見第220章 套話病了第80章 出洞第179章 毒計第242章 敏捷第241章 前例第162章 挑釁示警第253章 陳氏第319章 薄情陛見心思第198章 趕回誤傷第294章 不見傻子第91章 探視第367章 分明第349章 天寶第81章 流言第378章 引誘第413章 定奪第304章 說親第234章 不喜第120章 議定第321章 驚覺第192章 痘症第142章 有變第174章 雙情第199章 惹事第180章 抽薪第133章 端倪第273章 起意傻子第74章 設局第132章 遇見第373章 用心第195章 陰森第392章 既定慈悲第340章 遠慮第99章 斷絲第271章 請罪第127章 佩瓊第112章 宴會第404章 假冒第80章 出洞第230章 意冷第330章 活捉第407章 乳母第410章 帝心第100章 內情第292章 差錯第140章 宮宴第352章 送酒第145章 事故第303章 和離第288章 鐵證第253章 陳氏第309章 悲喜第110章 禍起離間第127章 佩瓊第330章 活捉出頭第272章 不安起風摧花第105章 混沌第397章 各自第204章 疑心第79章 引蛇第66章 顯榮轉機第62章 挑釁第299章 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