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種因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fufu扔的一顆地雷。

=========================================================================

更有樁如今乾元帝都不許唐氏進宮,也不許椒房殿的人除外走動,是以連着交通消息也不能。而在前朝,那位昭賢妃雖然擅寵,卻也沒什麼惡行傳出來,也有看不慣乾元帝“寵妾滅妻”的,上書勸諫也捏不住她什麼把柄,都叫乾元帝打了回來,幾回一來,自都偃旗息鼓起來,直叫唐氏急得幾欲發狂,坐臥不寧,跟前服侍的,動輒得咎,人人自危。

也是唐氏心上不痛快,看着李琅日日茹素,連着房門也不出一步,一副心如槁灰的模樣,更是刺心。竟是忘了李琅起先茹素的時候,還是她默許的,不獨默許,還故意地向外傳揚,好叫長安大公主沒臉的事,親自走到李琅房中,叱道:“你這是做什麼?不過說你命裡缺了金,你就做出這幅不死不活的模樣,你這是給誰瞧!如今家裡不比往常,你不獨不知道分憂,還這樣任性,自打你父母雙亡,我當你女兒一樣照拂,你就是這麼報答我的嗎?”

李琅叫唐氏罵得十分委屈,乾元帝之所以拉攏她與顧應祥的婚事,還不是爲着祖父祖母要將她許與那趙騰。本來以爲,那顧應祥雖沒什麼出息,可到底是乾元帝親自開的口,顧家多少要給她些顏面。不想顧家雖是尚主的人家,卻是十分涼薄,多嫌着自家祖父姑母失勢,就指着八字不合退親,這樣的羞辱叫她受着,如今竟是連委屈也不許了。

因着父母早亡。李琅打小兒跟在唐氏身邊,祖母到底不同母親,唐氏的性子又頗有些專橫,故此李琅看着大方穩重,內裡卻是有些怯懦的,聽着這番話,口中不敢如何辯駁,心上卻是抑鬱氣悶不已。

(上接作者有話說)

李琅自解除婚約以後,心上一直不快,再叫唐氏這樣一番訓斥,隔着兩日就病倒了,起先只是吃不下,唐氏還以爲李琅是鬧脾氣,還說:“即吃不下,餓兩日就好。”不想過兩日李琅就渾身無力,發起燒來。唐氏到了這時也醒過神來,懊悔自家不該拿着孫女兒遷怒,忙拿了護國公的帖子去請太醫。太醫過府爲李琅診了脈,斷了是心思鬱結的緣故,開了幾貼安神湯來吃。也不曉得是什麼緣故,這藥吃下去,病勢反倒更沉了些,原本還能走動得,如今竟是漸漸着牀了。

唐氏到這個時候,才懊悔到無及,在李琅牀前哭道:“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大氣性,我爲着你姑母勞神煩心,不過白說你幾句,你就糟踐你自家的身子,可是拿刀往我心上戳哩。你若是有個什麼,我拿什麼臉去見你祖父,將來到了地下,又拿什麼面目與你父母見面!’”李琅聽着這樣的話,愈發地灰心喪氣。

還是小唐氏與唐氏出了個主意,說是:“母親,我覺得阿琅小小年紀,不過退了回親,又是八字不合退的,與她名聲上也沒什麼妨礙,如何就灰心到這樣,怕是叫什麼妨着了。倒不如,往菩提寺走一回,請個符回來壓一壓的好。”

唐氏正是犯愁的時候,聽着這話就道:“好孩子,難爲你真心爲阿琅想。若是阿琅好了,就是你的功勞。”就叫管事娘子過來,交代明日要往菩提寺去進香,叫門上預備好車子。小唐氏有意奉承婆婆,忙道:“母親年高,且又是阿琅的祖母,怎麼好勞動母親親自去?媳婦說句不中聽的,怕是反而損了阿琅的福氣,不若媳婦走這一回罷,阿琅也叫着我嬸母,我走這回也是應該的。”

唐氏聽着有理,也就點了頭,愈發看自家這個侄女兒兼兒媳婦順眼起來,又摘了手上的碧玉鐲與小唐氏帶上,拍着小唐氏的手笑道:“這纔是做嬸孃的風範。”小唐氏垂眼看了看手上的玉鐲,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暗道:那沈太太果然有些道理,若是這回能叫阿琅起身,姑母待我自然能更好。

明日,小唐氏過來與唐氏拜別,領着春華秋實兩個隨身服侍的大丫頭,並三個婆子,前後三輛大車搖搖擺擺地往城外菩提寺去了。

京都有兩大寺,皇覺寺與菩提寺。皇覺寺顧名思義是受皇家香火供奉,自然講究恢弘正大,不做畫符這等詭道。倒是菩提寺,受的是百姓供奉,自然親民,百姓人數衆多,自是有窮有富,有貴有賤,自然少不了得病不好來佛前燒一炷香,求個平安符這樣的事自來不少,官府知而不禁。

小顧氏領着丫鬟僕婦們到了菩提寺,因前頭有管事打了前站,菩提寺的方丈空明聽着護國公世子夫人的名頭,早早地驅散了進香的庶民,領着僧衆候在大殿前,親自接引。

菩提寺的大雄寶殿中供奉着佛祖釋迦牟尼佛的塑像居於中央,迦葉、阿難兩位尊者陪侍兩側,再兩側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俱都寶相莊嚴。小唐氏一一跪拜,又在香火簿上添了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

空明生得一張圓臉,臉皮又白,一眼看去也是慈眉善目,這時看着數目,笑得愈發地慈悲,合十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女施主慈悲,請移步靜室用茶。”小唐氏回了一禮道:“有勞方丈。”也就隨着空明出了大雄寶殿。

到得靜室,小唐氏這纔將來意與空明說了,空明聽着連着眼皮也沒動一下,滿臉是笑地道:“說來畫符原非正道,只是女施主也是一片孝心慈心,老衲勉力爲之,施主稍候。”說了就退出房去,順手將房門帶上。

片刻就有小和尚送了四樣鮮果點心來奉與小唐氏,賠笑道:“方丈遇着個故人一時走不動,請女施主稍候。”小唐氏也知空明這樣的人,看着是個得道高僧,實則名利心甚重,最是見錢眼開,倒也不奇怪,點了點頭,小和尚又退了出去。

這和尚纔出去沒一會,就聽着門外有個老婦人的聲音道:“夫人,您這可是不對了。”這話說得毫無來源,自然勾人好奇,接着似乎是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的聲音道:“張婆子,我們太太也是給了你銀子的,你可別貪心不足了。”那張婆子又道:“夫人許了老婆子,事成後再給二十兩的,老婆子可等着這筆銀子置房子呢。”前頭女孩子才說了句:“哪裡。”就叫人打斷了說是:“櫻桃,叫她進來。”是個年輕婦人的聲音,彷彿就在隔壁屋子裡。而後就是腳步聲,開門關門聲。

這一段對話大有關竅,連着小唐氏也將頭擡了起來,能叫着夫人必是一二品以上的誥命,又這樣鬼祟,想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若是能知道,日後有用也未可知。小唐氏聽在這裡,便向秋實看了眼。

秋實是個機靈的,忙將門輕輕打開挪步出去,在廊上站住,聽着左側房中有人說話,看四周無人,也就掩過去,就在窗邊聽了,只聽裡頭有什麼姨娘,孩子,木偶這樣的話,只是聽不清,忽然那個櫻桃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只說是:“張婆子,你可別鬧!雖然蘇姨娘沒了,可便宜的是易姨娘!”張婆子就笑了幾聲:“姑娘,這話老婆子可早與你們夫人說過,狐狸精是好治死,可夫妻不能和樂,還是便宜了別人去,你看如何?”那位婦人又低聲說了句什麼,張婆子只冷笑道:“夫人糊塗成這樣也少見,您如今還沒兒子呢!”

這話說在這裡,秋實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想是那夫人家有個得寵的小妾,鬧得夫人與老爺決裂,夫人忍無可忍,尋了這個會些道FA的婆子治死了那個小妾,可因着夫婦不睦,白便宜了另一個。是以這夫人以爲那婆子不靈,婆子卻說是沒做全的緣故。當下也不再聽,依舊躡手躡腳地離開,退回到自家房中,將這些話在小唐氏耳邊說了。

小唐氏只聽得心跳如雷,兩耳通紅,手心裡不斷地沁出汗來,若是真有這樣的妙法,可將合歡殿那狐媚子不知不覺地治死,似乎那婆子還有生兒子的妙法,再叫阿媛得個兒子,中宮嫡子,自然是太子,還怕得誰來。

小唐氏越想越是心動,正要說話,就聽着門外有腳步聲到了門前:“女施主可還在?”卻是空明的聲音,小唐氏忙點手叫秋實過來,在她耳邊囑咐了番,這才遞了個眼色與春華,春華過去將門開了,果然空明依舊笑容滿面地站在門前,道是:“老衲叫個檀越絆住,來晚了。”

空明說了這句,就看着一旁的房門忽地一開,出來個四五十歲的婦人,生得身材高瘦,一身褐衣,梳着圓髻,插着幾隻裹頭銀釵,低了頭腳步匆匆地從門前經過,秋實忙跟了上去,空明頗爲驚訝,正要說話,小唐氏已笑着招呼道:“方丈請進,信女求您畫的符可是得了。”

空明進得房來,將兩道平安符擱在桌上,合十道:“老衲在佛前持誦過,女施主帶回去與令侄女兒掛上,自然心安。”小唐氏親自收了,謝過空明,待要問他隔壁是哪家官眷,又怕打草驚蛇,沒敢開口詢問,匆匆帶了人回去了。

小唐氏在迴護國公府的路上,復又將今日聽着的這一出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回,只覺得砰然心動。回到家中,都不及回房換衣裳,先過來見了唐氏,屏退左右將張婆子與櫻桃主僕的對話都說了,雙眼發亮地道:“母親,這可是好法子!”話音未落,就聽着一聲脆響,臉上就是一痛,而後就看唐氏照臉啐了過來罵道:“糊塗東西!你這是要害死我們一家子嗎?!這是巫蠱!你同我把這事爛在肚子裡,哪個都不許說,也不許再提!不然我就叫二郎休了你!”

小唐氏自以爲得了妙計,哪曉得唐氏忽然發怒,不獨啐了她一臉,還拿着出妻相挾,又怕又委屈,眼中滿含着淚,點頭道:“是,是,姑媽,我不敢,我連着世子也不說。”忽然想着秋實已跟了下去,這時還不知有沒有回來,滿心惶惑,卻又不敢開口,忐忑不安地看着唐氏。

唐氏見小唐氏這幅模樣,愈發地心煩頭痛,怒道:“你不是給阿琅求了平安符,還不送過去,呆着作甚!”小唐氏連聲答應,急急轉身退了出去,唐氏看着她踉蹌背影,倒是嘆息了聲。

說來小唐氏是唐氏嫡親侄女兒,爲人雖不十分聰敏,卻也是個孝順可靠的孩子,是以當初她纔不顧護國公反對,執意爲次子李敦武娶了她。

一則,當時世子李彰武還在,次子媳婦也用不着如何精明強幹;二來,兩個孩子之間本來就彼此有意。不想天意弄人,李彰武竟就折在了西北。護國公一共兩個嫡子,只得將李敦武立爲世子,小唐氏也就成了世子夫人,到了這時小唐氏從前的溫柔順從都成了短處,就是個立不起來的,譬如如今家中事事不順,她也拿不出個主意,倒還出這些裹亂的。

只到底小唐氏描繪的前景動人,便是唐氏知道巫蠱是要命的,還是在她心上紮下了釘子。

又說,徐氏遞了帖子求見高貴妃,玉娘素來不在這等事上爲難人,自是立時就準了。

原本椒房探視,外命婦們要先往椒房殿叩見皇后,領過皇后教誨再往自家女兒姐妹到底宮裡去,雖李皇后也不大在這種事上爲難人,到底要耽擱一回。如今李皇后“養病”,乾元帝不許人打擾,是以進宮的外命婦們只需在椒房殿外磕個頭便罷。徐氏依禮問過安,也就轉向了昭陽殿。

高貴妃久不見自家嫂子,且又有要事要與徐氏說,自然心急,早遣了陳女官出來迎接,陳女官看着徐氏倒是唬了跳,這位舅太太雖不算是美人,可保養得好,四十來歲的人,看着也不過三十出頭的模樣,今日猛然一看,臉上都有了皺紋,連着脂粉也蓋不住,一時沒繃住,臉上就帶了出來,一回也醒過神來,忙道:“奴婢失態,夫人勿怪。”

徐氏待着高貴妃的身邊人向來和氣,看着陳女官略露出震驚的神色也不惱,反撫着臉嘆了聲:“家中事多,叫女官見笑了。”陳女官聽了這些,欲言又止,嘆息了聲:“夫人請。”伴着徐氏進了昭陽殿。不想方纔陳女官見着徐氏時面露驚詫,待得徐氏見到高貴妃也禁不住露出吃驚地神色來,卻是往日明豔得跟玫瑰一般的高貴妃,臉色蒼白,兩腮凹陷,口角也微微下垂,眉間眼角帶着鬱郁,一晃眼間,竟有些像李皇后從前的模樣。

第301章 起意第164章 種因第136章 追問第61章 謀劃第226章 廢立第108章 公主第122章 發動不甘第120章 議定第248章 聽勸第347章 恩情第380章 巧言第253章 陳氏第164章 種因第61章 謀劃第71章 亂局第277章 動作借刀第335章 佳兒第302章 議定第100章 內情父女第374章 山澗第173章 意外第313章 倉皇第81章 流言第353章 猜忌第397章 各自第159章 查問性情第168章 僥倖第100章 內情第98章 取捨第400章 威脅第200章 宣召誤傷第335章 佳兒殞命第200章 宣召不平第330章 活捉第407章 乳母第185章 傳信第113章 事發第352章 送酒第103章 掙扎第250章 拜見第158章 突變第280章驚馬第358章 起疑第379章 相認第168章 僥倖第210章 宸妃第322章 懿旨第221章 異味第217章 見鬼第127章 佩瓊第174章 雙情第334章 下場第153章 有情第290章 原來第88章 破局起風第101章 不孝第207章 怒氣第156章 斷結第106章 解禁第137章 留情第342章 算計第327章 反算第395章 超度第133章 端倪第379章 相認第402章 疑竇第153章 有情第312章 安置第204章 疑心第347章 恩情第371章 舊故第388章 求生第312章 安置第352章 送酒毆傷第241章 前例第74章 設局第293章 召見起風第195章 陰森第123章 產育進宮第232章 求婚第103章 掙扎第393章 鳴冤第209章 加恩第188章 母子第396章 相見進宮第231章 討情第406章 辯冤
第301章 起意第164章 種因第136章 追問第61章 謀劃第226章 廢立第108章 公主第122章 發動不甘第120章 議定第248章 聽勸第347章 恩情第380章 巧言第253章 陳氏第164章 種因第61章 謀劃第71章 亂局第277章 動作借刀第335章 佳兒第302章 議定第100章 內情父女第374章 山澗第173章 意外第313章 倉皇第81章 流言第353章 猜忌第397章 各自第159章 查問性情第168章 僥倖第100章 內情第98章 取捨第400章 威脅第200章 宣召誤傷第335章 佳兒殞命第200章 宣召不平第330章 活捉第407章 乳母第185章 傳信第113章 事發第352章 送酒第103章 掙扎第250章 拜見第158章 突變第280章驚馬第358章 起疑第379章 相認第168章 僥倖第210章 宸妃第322章 懿旨第221章 異味第217章 見鬼第127章 佩瓊第174章 雙情第334章 下場第153章 有情第290章 原來第88章 破局起風第101章 不孝第207章 怒氣第156章 斷結第106章 解禁第137章 留情第342章 算計第327章 反算第395章 超度第133章 端倪第379章 相認第402章 疑竇第153章 有情第312章 安置第204章 疑心第347章 恩情第371章 舊故第388章 求生第312章 安置第352章 送酒毆傷第241章 前例第74章 設局第293章 召見起風第195章 陰森第123章 產育進宮第232章 求婚第103章 掙扎第393章 鳴冤第209章 加恩第188章 母子第396章 相見進宮第231章 討情第406章 辯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