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求婚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阿冪因個人原因,昨天沒更,所以,今天連贈送的

玉娘素知陳淑妃爲人,狡猾隱忍,能叫她特地尋上門來,必是件要緊的事,便不肯叫她開出口來,只拿旁的話來引誘她,不想陳淑妃雖是上了當,倒是個百折不饒的,偏陳淑妃愈是如此愈顯得她所求甚大。玉娘沉吟了回,想起景和曾說的李媛遺筆的事,便將陳淑妃盯了眼,便不肯叫她開出口來,免得說了甚她不好接口的話來。

陳淑妃見着玉娘不說話,她倒也不急,只垂了眼瞧着手邊那隻梅子青蓋碗,細細賞鑑上頭工筆細繪的花鳥紋,兩耳卻是聽着上頭的動靜。忽聽着上頭玉娘道:“即是要討情,想來不是淑妃份內該得的。我蒙聖上恩典,代掌宮務,份外之事也不敢擅專。不若,淑妃自家與聖上說去?”陳淑妃聽着玉娘這句,霍地轉過頭來將玉娘盯了眼,輕聲道:“宸妃娘娘聽也不聽,便知道妾逾矩了?”

不想一貫軟糯示人的玉娘黛眉一顰道:“淑妃這是要與我辯駁麼?”這話說得陳淑妃便是一噎。說來玉娘雖不是皇后,卻也是宮中第一人又身蒙帝寵,便是任性些又如何?若是這時認真計較了,便是將景淳景和該擇妃的事兒說了,玉娘也能先指她一個不服教訓,到時哪怕鬧在乾元帝面前也是她無理,陳淑妃只得忍氣起身道:“妾不敢。”

玉娘緩緩點頭,笑道:“淑妃一向光風霽月,未央宮中誰人不知道呢。”陳淑妃聽着玉娘說這句,情知不是誇她,到底不敢出聲反駁,還得笑道:“妾不過小心謹慎些,不肯得罪人,哪裡當得上這句。”玉娘只笑一笑,探手端去茶,陳淑妃見玉娘做出送客的模樣來,不敢停留,忍氣告退。

又說玉娘看着陳淑妃下去,自家也折回內殿,將景和與陳淑妃的言行一字一句想了個仔細,又細想了回自家這些日子的行事,依舊摸不清陳淑妃來意。珊瑚見玉娘坐着思忖,倒是斟了茶來與玉娘吃,又勸道:“奴婢以爲,淑妃娘娘能有什麼求着娘娘的呢?只看着二殿下的面上,也沒人敢很得罪她哩,娘娘何苦爲着她煩心呢。”玉娘聽着珊瑚這話心上一動,隱約抓着了什麼,只這念頭一閃而過,依舊抓不住個要領。

又說陳淑妃在玉娘這裡鎩羽而歸,卻是不肯服輸,想着法子求見乾元帝,請見的箋表遞到昌盛面前。雖陳淑妃久遠無寵,到底是皇次子生母,昌盛也不敢如何得罪她,便將箋表遞在了乾元帝面前。

乾元帝此人若是多情來當真是款款深情,百般呵護,千種溫柔,直若是心頭血,掌上珍一般;而一旦無情起來,幾乎好算反面無情,李庶人便是前身。陳淑妃雖不合乾元帝,只她爲人素來穩重平和,又十分會做人,是以往日乾元帝對她倒肯給幾分顏面,聽着她求見,將箋表看過,推在一旁,說了聲:“宣。”

(上接作者有話說)

乾元帝從書案後瞟了陳淑妃一眼,淡淡道:“起罷。你有什麼事兒要來見朕。”陳淑妃跪在地上,心上一面盤算一面道:“妾方纔求見了宸妃娘娘。”乾元帝聽着玉娘,臉上神色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鬆,又瞥了陳淑妃眼,道是:“哦。

陳淑妃知道乾元帝多半兒肯見她,可見着了乾元帝說些甚能引動乾元帝心腸,陳淑妃卻無多少把握,正惴惴之際,聽着裡頭一聲宣,定了定神,走在乾元帝面前盈盈下拜。

陳淑妃看着乾元帝神色,心上愈發警惕,不敢胡亂說話:“自宸妃娘娘得封,妾一直抱病,不曾給娘娘問安,妾心中不安。”聽着陳淑妃這番說話,乾元帝起身走在依舊跪在地上的陳淑妃身前,探出隻手來。便是陳淑妃從前還叫乾元帝看顧時,乾元帝也極少親手扶她,是以看着這一伸手,陳淑妃先是一怔,偷眼瞧了眼乾元帝,纔將手放了上去,忽然聽着乾元帝道:“景和也要十七了罷,也該擇妃了。”

陳淑妃聽着乾元帝這句,心跳如擂,臉上強自笑道:“聖上好好地怎麼想起說這個了。”

乾元帝將陳淑妃的手鬆開,託着陳淑妃的下頜將她的臉擡起了看了看,臉上忽然一笑:“你不想景和開府嗎?”

陳淑妃叫乾元帝問得這句,更加心慌,到底她能在高貴妃與李皇后間左右逢源,素有心機,當時就有了決斷,即摸不清乾元帝心思,索性順着他的話說,左右景和確是到了成婚開府的年紀,當下含笑道:“不瞞聖上,妾今日求見宸妃娘娘,一是爲着請罪,二來,二來妾也有些着急了,聖上和景和那麼大的時候,已定下了太子妃娘娘。”這話才一出口,陳淑妃便想起當時的太子妃便是才死了的李庶人,再看乾元帝臉上果然陰沉了些,立時在乾元帝面前跪下,請罪道,“妾失言,訖聖上恕罪。”

乾元帝將陳淑妃看了看,自己回在書案後坐了,才道:“無心之言罷了,朕不至於這都要加罪你,起來罷。”

陳淑妃定了定神,謝過乾元帝,這才立起身來,這回老老實實地站在一邊,一點子聲也不敢出。心上念頭卻是百轉千回,若是乾元帝這回真賜了婚,那景和一番謀劃便落了空。可只要開了府,領了實差,景和便好大展身手,好叫朝臣們知道他的賢明練達。陳淑妃想在這裡,不由自主地瞧了乾元帝一眼。

乾元帝看過兩道奏章,一邊拿起第三道奏章一邊若無其事地問:“你和景和可有鐘意的女孩子?”陳淑妃正打醒了十二分精神,聽着乾元帝這句,小心地道:“妾久在深宮,哪裡知道哪家有淑女呢。景和這孩子也知禮,怎麼會無緣無故地提起勳貴朝臣家的女孩子呢?”乾元帝聽說,將手上奏章一擱,似笑非笑地瞧了陳淑妃眼:“朕怎麼聽說,吳大用家的女孩子頗得淑妃青眼。常做了針線孝敬你。”

陳淑妃聽着這話才鬆了口氣:雖吳姑娘送針線進宮的事兒陳淑妃也是瞞着人的,可若是乾元帝想知道,又怎麼瞞得過他呢?這等事說來不大和規矩,可也沒什麼大礙,陳淑妃微微笑道:“回聖上的話。吳家姑娘在賞花宴時叫黑貓抓傷了,是妾替她宣的太醫,又安排了內侍送她回去,吳姑娘倒是個感恩的,做了針線來謝妾,並沒有旁的意思。”

乾元帝點了點頭,笑道:“原來如此,照你這樣說,吳家姑娘倒是個好的。”陳淑妃心上一跳,暗道不好,可才說過誇讚的話,又不好收回的,只得強笑道:“瞧着倒是個好的。”乾元帝口角微微一翹,緩聲道:“你即喜歡,叫宸妃明兒召她進來瞧瞧,若是真是個好孩子,朕替景和賜婚也無妨。”

卻是高貴妃那裡叫玉娘挑唆得深恨陳淑妃與李庶人兩個,如今李庶人家破身死,高貴妃的一口烏氣也算出盡了,剩下的唯有陳淑妃母子。陳淑妃雖不得乾元帝喜歡,可她爲人素來謹慎,竟是一點把柄也抓不住她,徒呼奈何。

只要計算陳淑妃的話,高貴妃倒也不敢到玉娘面前說,只怕玉娘聽着覺得她心狠,到底日後要在她手下討生活的,若是她有了防備,日子就要難過。倒是徐氏進宮探視時,看着高貴妃愁眉不展,拉了她到內殿,細細問了,便替高貴妃剖析了回。

徐氏道是:“大殿下也將十八了,聖上早晚要賜婚的,您可別怨我說話兒直,大殿下的那個癖好也改不過來,若是尋了個勳貴朝臣之女,哪裡肯忍受丈夫這個習性?鬧將起來,大皇子的顏面往哪裡放?娘娘的顏面又往哪裡放?倒不如尋個可靠人來,許以厚利,瞧在厚利份上,忍了也就忍了。”說着便引薦了她的孃家侄女兒徐清與高貴妃。

大殷朝女子雖自十四起便可婚配,可父母疼愛些的就有拖到十七八的,徐清卻不在此例。卻是徐清也是十四起議婚,彼時高貴妃還得寵,徐家輾轉與高貴妃有親,自然往高門裡挑揀,選的是壽陽伯鍾翮的庶長子鍾恆,比徐清大了兩歲。

鍾恆雖是庶子,卻也是壽陽伯夫人撫養長大,且徐家身上不過是個七品散官,若不是靠着高貴妃,也談不上這門親事,彼此都稱心滿意。兩家正要過庚帖,不想鍾恆身邊有個喚作水秀的丫頭,生得有五六分顏色,與鍾恆兩個日夜相對,早生了情愫。聽着鍾恆要定親,水秀便在鍾恆跟前哭了回,只說願爲奴爲婢服侍新奶奶,只求一席容身。只怕新奶奶挾貴妃聲勢不肯容人,到時她如是生是死不要緊,只怕鍾恆要吃委屈。

鍾恆雖有十六,可叫壽陽伯夫人教養得頗爲天真,聽着水秀這幾聲哭,慨然起了丈夫氣,竟是帶着水秀私奔了。若是壽陽伯府即時將人追回,這事許就揭過去了,不想壽陽伯夫人叫庶子氣得倒在牀上,請的大夫嘴上又不大牢靠,將這事泄露了。如此一來,徐家與鍾家的婚事只好作罷。

這樁婚事作罷,徐家倒也不好立時再給徐清說親,倒像是急着嫁出去一般。只得緩了半年,又有人做媒,這回倒是個官宦人家的嫡子,身上也有了秀才功名,只是年紀略大,將將二十了,因爲守孝耽誤了。那時高貴妃聲勢還未墜落,徐家便不大中意,拖了段日子。不想對方年紀即不小,自然急着成婚,見徐家這裡沒回音,另外說了親。

連着兩回說親不成,徐家便有些心灰,只覺時運不濟,左右徐清還小,便想緩一緩,不想就是高貴妃失寵,連着景淳也關進了掖庭。自那以後,徐家瞧得上的人家都瞧不上他們,瞧得上徐家的人家,徐家又瞧不上了,以至於輾轉耽擱到今日。

高貴妃聽着,知道這樣的人家做得皇子的岳父,便是吃些暗虧也能忍,必定不會生事。就是生事也彈壓得下,就想答應。可轉念一想景淳註定是與大位無緣的了,再娶了那樣一個妻子,豈不是更加便宜了景和?

徐氏微微笑道:“娘娘在宮裡不大知道,您哥哥收着個消息哩。說是吳大用的女兒常給她送針線。”高貴妃急問道:“吳大用是哪個?”徐氏按了按高貴妃的手道:“五品官兒,倒是有些實權。若是這位做得二殿下的泰山,二殿下的側妃可就不大好找了。”

高貴妃到底也是行家,叫徐氏這一番點播,頓時領會,笑道:“既然淑妃早就瞧好了兒媳婦,我這做姐姐的幫她一把也就是了。”

是以,高貴妃求見乾元帝,暗示不願爲着景淳傷着了乾元帝顏面,情願把自家的女孩子配與景淳,日後好不好的,自家親戚也好說話。高貴妃這番說辭果然打動了乾元帝。高貴妃見乾元帝喜歡了,便又比出陳淑妃來,只說是她爲着景淳操心,陳淑妃一樣爲景和操心,悄沒聲地已看了個好孩子,想是怕女孩子害臊,故此不曾提起。

乾元帝本性多疑,聽着高貴妃這話便遣了人去查,果然確有其事。到底乾元帝是做久了皇帝的,只一眼看過就明白了陳淑妃母子心思,怎麼肯成全了他們。

只說陳淑妃聽着乾元帝就要指定吳大用之女,頓時有些着急,吳大用不過五品,他的女兒做得正妃,側妃又要往哪裡去尋?!品秩高過吳大用的人家,怎麼肯把女兒給人做妾!能答應的人家,不是身份兒提不起,便是名頭上提不起,這樣的人家又怎麼給景和助力。待要拒絕,可以乾元帝之多疑,他這會子開了口,多半是主意已定,明兒召進宮,不過個過場罷了。也是陳淑妃有些急智,當時就強笑道:“宸妃娘娘的眼光,妾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嗎?只是,景和是弟弟呢,哪有搶在哥哥前頭的道理。”

乾元帝便笑道:“這事原就是貴妃在我跟前提的,她倒是自家看好了個,是她孃家嫂子的侄女兒,和景淳一邊兒大。因身份上不般配,特地來求朕時順口提了景和一回。若不是她說,朕倒還不知道你與吳大用的女兒走得近。”

陳淑妃聽見高貴妃的名頭,耳邊如炸響一個驚雷一般,口中都有些腥甜,臉上還得笑道:“妾怕耽誤了吳姑娘的名聲,並不曾張揚,不想貴妃姐姐還是知道了。”乾元帝聽着陳淑妃這句彷彿意有所指,眉頭皺了皺,揮手令陳淑妃退下。陳淑妃雖心中恨恨,臉上一點子也不敢露出拉,行禮而退。

第310章 偏心第169章 斷魂回府第414章 洗冤 ...第271章 請罪第323章 抽薪第113章 事發第66章 顯榮第290章 原來轉機第161章 慈母阿嫮第99章 斷絲第341章 擬名第242章 敏捷第272章 不安第211章 比照第105章 混沌出頭第94章 暈厥第157章 商議第234章 不喜第146章 姐妹內情第155章 情動第246章 誤會第174章 雙情第368章 駕崩第76章 嫁禍第113章 事發第218章 提點第212章 張氏第73章 珍珠第198章 趕回第169章 斷魂第83章 喜訊第111章 許諾第295章 毆打第324章 情根第394章 不像離間第133章 端倪第228章 血書第341章 擬名第409章 掌摑第277章 動作第56章 委屈第157章 商議第362章 垂簾第297章 靈慧第374章 山澗第190章 慈父出首第157章 商議第375章 尋花第146章 姐妹第151章 真相第273章 起意第393章 鳴冤第124章 寶康第340章 遠慮第121章 弄巧第98章 取捨第168章 僥倖第54章 高氏第181章 底細第203章 逼迫第248章 聽勸第338章 實情第369章 放妾病了第334章 下場第218章 提點第154章 撒嬌第327章 反算第327章 反算第381章 波折第246章 誤會第402章 疑竇第243章 毒辣第91章 探視傻子第352章 送酒第159章 查問第323章 抽薪第142章 有變第269章 欺瞞第196章 辛苦摧花夜遇爲難第271章 請罪各懷第303章 和離第53章 對峙第296章 殷勤驚嚇第81章 流言第271章 請罪
第310章 偏心第169章 斷魂回府第414章 洗冤 ...第271章 請罪第323章 抽薪第113章 事發第66章 顯榮第290章 原來轉機第161章 慈母阿嫮第99章 斷絲第341章 擬名第242章 敏捷第272章 不安第211章 比照第105章 混沌出頭第94章 暈厥第157章 商議第234章 不喜第146章 姐妹內情第155章 情動第246章 誤會第174章 雙情第368章 駕崩第76章 嫁禍第113章 事發第218章 提點第212章 張氏第73章 珍珠第198章 趕回第169章 斷魂第83章 喜訊第111章 許諾第295章 毆打第324章 情根第394章 不像離間第133章 端倪第228章 血書第341章 擬名第409章 掌摑第277章 動作第56章 委屈第157章 商議第362章 垂簾第297章 靈慧第374章 山澗第190章 慈父出首第157章 商議第375章 尋花第146章 姐妹第151章 真相第273章 起意第393章 鳴冤第124章 寶康第340章 遠慮第121章 弄巧第98章 取捨第168章 僥倖第54章 高氏第181章 底細第203章 逼迫第248章 聽勸第338章 實情第369章 放妾病了第334章 下場第218章 提點第154章 撒嬌第327章 反算第327章 反算第381章 波折第246章 誤會第402章 疑竇第243章 毒辣第91章 探視傻子第352章 送酒第159章 查問第323章 抽薪第142章 有變第269章 欺瞞第196章 辛苦摧花夜遇爲難第271章 請罪各懷第303章 和離第53章 對峙第296章 殷勤驚嚇第81章 流言第271章 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