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

趙國兩伐中山,先是佔領了中山國西出太行重要的井陘通道,擠壓中山人生活在平原地區。隨後,又趁着韓、魏、齊聯合攻打楚國,秦國內亂之際。趙君抓住時機,起兵近三十萬對中山國實行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此役,中山國淪陷三分之二的疆土,損失的將士不計其數。就連中山國國都靈壽,也在趙國大軍的攻擊範圍之內。中山王姿見全線潰敗,整日陷入惶恐中,他害怕趙國打進靈壽。他更不願看到國破家亡,主動割四邑求和。

齊國攻破燕國,導致諸侯討伐。楚國滅了越國,也導致諸侯討伐。趙國滅了中山,也會面對齊國、楚國遭遇的問題。十年前,田闢彊以五都之兵,不足六十日攻破薊城,吞併燕國。趙君以‘平叛驅齊’的名義,扶持公子職復興燕國。

趙國圖滅中山,諸侯會趁機而動。齊國更不會選擇袖手旁觀。田闢彊爲報趙君之仇,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趙國能夠‘平叛驅齊’,齊國也能夠‘平叛驅趙。’

趙君雍爲了韜光養晦,隱藏趙國的實力,也不想給齊國插手中山國內政的機會,更不想給田闢彊報仇雪恨地良機。同時,也爲了插手秦國的內政。

趙君雍沒有乘勝追擊,馬踏靈壽,蕩平中山國。而是,選擇見好就收,保住勝利果實。

趙君雍接受中山王姿割的四邑,與中山國議和。

公元前305年,趙國戰果豐盛。

趙雍親自領兵北伐中山,取四邑,收中山數萬之衆;隨後,趙雍又以樂毅、趙固出使燕國。聯合燕王職,共同干涉秦國內政。公子稷也在燕、趙兩國的擁護下成爲秦國的王。

趙君推行胡服騎射,取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

胡服騎射,不僅讓趙雍在歷史上名垂千古。同時,胡服騎射也成爲了戰國時代富國強兵特有的代名詞。一旦,有人提起胡服騎射四個字,就會第一讓人想到那個少年。

那個少年,爲了富國強兵,敢爲天下先,第一個打破禮制,不分華夏貴,異族卑;那個少年不顧天下人的眼光,敢於學習胡人的長處;用那個少年的話說,以胡服教育百姓,以騎射強國。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趙雍不顧世俗禮制,第一個推行胡服騎射,也讓趙國走上強國之林。趙國,也不在任由諸侯欺凌。趙國在這個大爭之世當中,嶄露頭角。

這日,趙雍率領太子章、相邦肥義、宮衛使屠彝、雲中將軍司馬望族和右司寇田不禮等人,來到邯山大營,檢閱新招募的騎士。

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尤其是攻城戰,損失會更大。趙國對中山一戰,雖然取得重大戰果。但趙國在這場戰爭之中,也損傷不輕。尤其是趙國鐵騎和戰馬,損傷最爲嚴重。

趙固出使燕國,一是爲了勸說燕王擁護公子稷回國爲王。二是奉趙君之令,向燕國購買大量的戰馬,重組鐵騎。

燕王職爲了答謝趙君當年的相助之恩,慷慨贈送一萬匹良馬。林胡王也向趙國進貢大量的駿馬。再加上,趙固向樓煩人、東胡人採購戰馬。趙國鐵騎,總算是恢復到了戰爭之前。

趙雍格外珍惜這支新式兵種…鐵騎。

趙雍給這支鐵騎,取了一個與衆不凡的名字...百金之士。

邯山大營主將趙袑、許鈞等人正在商議騎兵陣型。忽聞將士來報,趙君駕臨。趙袑、許鈞等人來到營門,拱手相迎。

趙袑請罪道:“臣,不知君上來臨,有失遠迎。請君上降罪。”

“不知者無罪。”趙雍一邊走進大營,又一邊注視着騎士正在操練,“寡人覺得宮中太悶,所以出來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寡人也想看看,重新招募訓練的鐵騎怎麼樣了。”

趙袑一邊引路,一邊答道:“君上,鐵騎已經訓練成形,隨時可以爲國征戰。”

“好。”趙雍豪氣沖天地說道:“孫武領兵三萬,天下無敵。吳起,領兵七萬,諸侯不敢與之爭鋒。寡人若有控弦之士二十萬,天下諸侯,誰敢於我爭鋒。天下一統,豈不歸趙。”

衆人見趙雍推行胡服騎射不僅是爲了富國強兵,還有更大的志向...一統天下。

衆人齊聲道:“願爲君上效命。”

“訓練鐵騎是一條艱辛、漫長地道路。寡人訓練鐵騎,就是相信,有朝一日。鐵騎必將會讓中原諸侯,威風喪膽。”趙雍將目光看着趙袑,問道:“宮中煩悶,此處可有消遣之地。”

“君上,臣最近在和衆將士在演練兵陣。”趙袑請求道:“兵陣成形,請君上檢閱。”

“好。”趙雍聽聞騎兵軍陣,頓時來了興致,“寡人也想看一下,鐵騎搭上軍陣,有何威力。”

不多時,趙君等人來到將臺,觀閱鐵騎軍陣。趙袑集結一千鐵騎之後,來到趙君面前道:“君上,鐵騎集結完畢。”

趙君注視着威風赫赫地鐵騎,大手一揮,揚聲道:“開始吧!”

“喏。”趙袑領命而去,對着一千鐵騎,高聲喝道:“操練開始。”

趙袑左手拿着彩色旗幟,右手拿着黑色旗幟。趙袑揮動彩色旗幟,鐵騎齊整地往四周散開,沒有絲毫雜音,更沒有多餘的動作。趙袑立起黑色旗幟,鐵騎往前進。趙袑立起彩色旗幟,鐵騎往後退。趙袑將黑色、彩色旗幟交叉,鐵騎快速變幻陣營。

穆澗看着眼前不斷變動的陣營,激動地喊道:“君上,是萬字。”

趙袑恭賀道:“君上萬歲。”

鐵騎也齊聲道:“君上萬歲。”

趙雍笑道:“好。”

趙袑將黑色、紅色旗幟分開,往前一送。

鐵騎又變幻陣營。一個新的陣型出現在趙雍等人的面前。穆澗看了陣型半響,也沒看出這是什麼陣型,問道:“司馬望族,你知道這是什麼陣型?”

司馬望族答道:“燕行陣。”

屠彝聞言,問道:“什麼是燕行陣。”

田不禮插話道:“此陣型,如鴻雁飛時整齊的行列,故而叫燕行陣。”

趙雍問道:“這種陣型,有何功效。”

“君上,燕行陣是爲了充分發揮鐵騎的威力。”許鈞答道:“此陣是用來合圍、殲滅敵人。”

趙袑又不斷變化旗幟,鐵騎時而分,時而合。時而合圍敵人,時而向前衝刺。過了半個時辰,趙袑收起旗幟,鐵騎恢復最初的陣勢。

“好。”趙雍擊掌道:“今日,寡人大開眼見。鐵騎之威,果然不能讓人小覷。”

肥義等人也送出激烈地掌聲。

趙袑見自己的努力,得到君上認可,心中大喜。趙袑一邊平穩情緒將指揮旗幟交給許鈞;另一邊來到趙君面前覆命,“君上,臣獻醜了。”

“燕行陣,寡人也是第一次見。”趙雍讚賞地目光看着對方,“趙袑,辛苦了。”

趙袑內心雖喜,但臉色平靜,“這是臣的本分,不敢言苦。”

司馬望族想了想,最終還是開口問道:“趙將軍,我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

趙袑忙道:“雲中將軍請說。”

“請恕我唐突。”司馬望族神態謙恭,語調平和,“燕行陣有個致命的缺陷。”

趙袑聞言,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雙眸綻放出精光,問道:“我也覺得燕行陣,有何不對。又想不出破解之策。請雲中將軍賜教。”

“趙將軍嚴重了,指教不敢當。愚見倒是有。”司馬望族來到許鈞面前,行了一禮,攤開雙手道:“請許將軍,借將旗一用。”

許鈞看了一眼手中將旗,沒有半分遲疑就交到了司馬望族的手中。

“多謝。”司馬望族拿着旗幟往前走了幾步,注視着臺下的一千鐵騎。司馬望族,雙手左右揮動旗幟。鐵騎見旗,如得將令,依令而行。

穆澗見司馬望族張牙舞爪,問道:“屠都尉,望族要幹什麼。”

屠彝聳了聳肩,表示不知道。

肥義、田不禮卻心裡明白,這是司馬望族打算言傳身教,破了燕行陣。

司馬望族先將一千鐵騎分成兩個五百人隊。隨後,司馬望族利用五百鐵騎擺出了趙袑的燕行陣。

趙袑、許鈞見了大驚,相顧一視。他們怎麼也沒有料到自己辛辛苦苦演練的燕行陣,被司馬望族看了一眼就學會了。

趙袑、許鈞操練燕行陣,花費了半個月,才掌握精髓。司馬望族的燕行陣,用的兵力比他少,但佈陣更加精妙、完美。

隨後,司馬望族又令剩下的五百人,結下新的陣型。司馬望族結陣完畢,出了一口氣,轉身來到趙君面前,並把將旗歸還到許鈞手中。

趙袑看了看兩個陣型,問道:“雲中將軍,你這是什麼陣型。”

司馬望族答道:“錐形陣。”

趙袑驚道:“這莫非就是孫臏十陣之一的錐形陣。”

許鈞也道:“雲中將軍,錐形陣是一種古老的陣法。這種陣法是用來衝鋒、破敵。這種陣法當今很少有人會用,沒想到雲中將軍竟然會。”

司馬望族答道:“我有幸看過司馬穰苴兵法、吳起兵法、孫武兵法、孫臏兵法等多位兵家的典籍。一次偶然地機會,讓我在孫臏兵法殘篇中找到了錐形陣地記載。我曾經將這個兵法問過犀首等善於用兵之人。最後在楚人鶡冠子的幫助下,才推演出錐形陣。”

趙雍驚道:“寡人能行胡服之功,乃鶡冠子功勞。寡人沒想到鶡冠子竟然還通兵道。”

“臣在沙盤上推演兵道。鶡冠子見了,便點播臣。臣也是那時才知道,鶡冠子精通兵道。臣在鶡冠子的幫助下才有了錐形陣。”

趙雍問道:“他怎麼會此陣。”

司馬望族答道:“鶡冠子告訴臣,他會錐形陣,完全都是因爲他的先師。”

“他的先師是誰。”

“臣,不知。”司馬望族又道:“田忌、孫臏因爲被齊國君臣猜忌,離齊奔楚。孫臏歸隱山林,著書,以修兵法。鶡冠子之師,曾和孫臏討論過兵道。隨後,又將錐形陣傳給了鶡冠子。”

趙雍驚道:“鶡冠子真是一個奇人啊!”

趙袑、許鈞也是愛惜兵法之人。然,他們沒有司馬望族那般好運,接觸諸多兵法,以及和善於用兵之人切磋兵道。

趙袑問道:“雲中將軍,能否將此陣交給我。”

司馬望族答道:“自然可以。”

趙袑、許鈞見對方沒有拒絕,心中大喜。

錐形陣、燕行陣,肥義不是第一次見。肥義對着,司馬望族問道:“雲中將軍,生擒林胡王,莫非就是用的這種陣法。”

司馬望族點了點頭。

屠都尉問道:“此陣有何奧妙。”

司馬望族道:“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反應敏捷,兩翼要堅強有力,才能從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

肥義問道:“這種陣型是用來幹什麼的。”

司馬望族回道:“這種陣型是用來進攻、衝鋒。”

穆澗問道:“燕行陣用來幹什麼。”

司馬望族答道:“燕行陣是用來合殲敵人。當日我生擒林胡王,先是用錐形陣正面攻擊林胡王,突破、割裂,打亂林胡陣型。隨後,用燕行陣圍困林胡王。我也是第一次在戰場上用這種陣型,沒想到僥倖活捉了林胡王。”

“先用錐形陣亂敵,隨後用燕行陣活捉敵軍主將。”田不禮見君上臉色大喜,恭維道:“雲中將軍第一次用這種陣型就擊敗了林胡人,還活捉林胡王。雲中將軍不愧是善用兵道之人。”

屠彝笑道:“好小子,你會這麼多,也不教教我。你比你父親厲害多了。”

趙雍問道:“望族,你爲何說燕行陣有致命的缺陷?”

趙君所問,也是趙袑、許鈞所想。

“燕行陣,對上錐形陣,就會必敗無疑。”司馬望族也顧不上衆人驚駭地表情,又道:“燕行陣覆蓋面積大,適合用來包圍敵軍,生擒敵將。但此陣有個缺陷,就是衝鋒能力不強。”

趙雍道:“繼續說。”

司馬望族見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續道:“如果敵將也精通兵法,以錐形陣對燕行陣。敵方突破我方中軍,就會導致我方全軍大亂。”

趙袑想了想,答道:“我也覺得燕行陣有弊端,原來是這麼回事。”

許鈞也道:“燕行陣很少被用來對敵,就是以防被敵方錐形陣所破,導致自己全軍覆沒。”

趙雍見燕行陣的利弊,與他推行胡服騎射大有相似之處,看着衆人說道:“用兵之道,在於求勝,而不在於險。燕行陣有優勢,也會有劣勢。我們只要正確利用燕行陣的優勢,彌補劣勢。燕行陣必定會不同凡響。”

肥義也是懂兵之人,心道:“錐形陣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主將是否勇猛。雲中將軍以一己之力,擊敗林胡,活捉林胡王,改變戰局。眼前之人,到底有多厲害。”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十七章 秦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章 趙國殤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九章 揚國威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二章 魏國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十七章 臨別寄語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十七章 秦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章 趙國殤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九章 揚國威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二章 魏國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十七章 臨別寄語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