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秦、楚、齊三國,瓦解了五國合縱之盟。但是,三國的君主也認識到了合縱的威力。

公孫衍五國合縱之威,振動四海諸侯。

齊、秦、楚三國君主很有默契,聯名給魏國去了書信,內容很簡單隻有五個字…驅逐公孫衍。

魏罌也覺得公孫衍是個人才,但迫於三國壓力,他不得不讓公孫衍離開魏國。

隨着三國的書信到來,魏國國內,也發起了一場驅逐公孫衍,迎接張儀的政治舉動。

魏國大臣分爲四派,一派親秦,一派親齊,一派親楚,最後一派保持中立。以惠施爲首的親齊的人,隨着惠施被罷免相位失勢。以田需爲首親楚的人,也沒能在魏宮發揮作用。張儀來到魏國,親秦的大臣,則聯合起來,驅逐公孫衍。

魏宮中無論是親齊,親秦,還是親楚,甚至是保持中立的大臣,也嫉妒公孫衍的才華,聯名上書驅逐他。秦、楚兩國爲魏國帶來兵災。魏人不敢朝着諸侯撒氣泄恨,將所有的憤怒轉嫁給公孫衍。

魏王迎接張儀爲相,罷免仁善的惠施。公孫衍便知曉,魏國留不下他,趁着百官未發難,也不想讓王上難堪。公孫衍主動請辭離開魏國。以此,保住國士最後的尊嚴。

魏罌也明白,既不阻攔,也不勸留,選擇默認了這件事。

公孫衍離開魏國大梁,站在土丘上,眺望大梁城,神色落寞淒涼。

公孫衍才氣傲人,一心爲國,落得如此,是相當悲慘、淒涼。公孫衍不在回想昔日的榮耀,轉身登上車內,閉目良久,對着公孫度道:“此馬走向何方,便以此爲家。”

公孫衍離開大梁城,行走三裡,便被一隊人馬,擋住了去路。

來者叫囂道:“你可是落魄之人公孫衍。”

公孫衍雖然在魏國失勢,但他強大的氣勢仍舊不弱。來者太過囂張,公孫衍始終保持着大將的風範,回道:“正是。”

“魏相有請。”來者語調十分不客氣,“你還不快滾出來。”

“魏相?”公孫衍冷哼一聲,語調冰冷,“你口中的魏相,可是惠子。”

“切,惠子早被王上趕出宮去。”那人指了指亭上,冷聲道:“如今的魏相是張相。”

公孫衍往亭上看去,見那人身穿華服,耀眼奪目,冷哼一聲,吟唱道:“魏國無人,纔會讓小人得志。悲呼?哀呼?”

那人見公孫衍辱罵張儀,爲了邀功,拔出長劍,刺了過來。

公孫衍命令身邊的人不要動手。他提着長劍,隨手一擊,便將那人擊落馬下,叱喝道:“爾等,身爲魏人,卻甘心爲狗賣命。簡直連畜生都不如。你活在世上,也只會欺負百姓。今日,我送你一程。”

說完,公孫衍一劍結果了那人的性命。

那人身邊的侍衛見了,紛紛拔出長劍,攻擊公孫衍。

“來得正好。”公孫衍抖擻精神,以一己之力,收拾了這些只會欺壓良善的張狂之徒。

一旁的魏軍將士,本來就看不慣這些人賣主求榮,又見公孫衍昔日之威,站立一旁喝彩。張儀見自己的人,奈何不住公孫衍,其他人又不幫忙,大喊道:“犀首…”

張儀的聲音被一片歡呼聲掩蓋。等到張儀衝到陣前,公孫衍已經結果了狗仗人勢之輩。

張儀推開衆人,怒道:“犀首,你好大膽子,我的人都敢殺。”

“老夫,殺人無數。多殺幾個人,我也不介意。”公孫衍無所謂地擦了擦長劍上的血跡,將劍尖指向張儀,發出挑戰道:“你,有沒有膽量與我一決雌雄。”

張儀知道自己不是公孫衍的對手,又不願意被衆人看出他心中的害怕,辯解道:“我們都是斯文人,動刀動劍,有辱斯文。”

“婦孺皆會,七尺男兒,豈不會舞刀弄劍。”公孫衍挑釁道:“張儀,你連婦人都不如。”

張儀身邊的人聽了,忍不住要衝上去教訓公孫衍。

張儀知道對方是有意挑釁他。張儀不上當,也不迎戰,臉色平靜,無畏道:“犀首,你我以前在秦國同殿爲臣。張儀靠的不是武力,是腦子,還有這張嘴。犀首,你被趕出秦國,尚有我這張嘴的功勞。怎麼,你貴人多忘事。”

“哈哈哈”公孫衍長笑一聲,將長劍插進大地,“我不是被秦國趕出的,而是,自願離開的。我記得不錯,你纔是被秦國君臣驅逐的吧!你的嘴是能說,但怎麼不能說動齊、楚,三分天下。”

“齊國自詡大邦,看不上秦國。”張儀冷笑道:“楚國蠻夷之國,安能染指中原。秦國拉上楚國不過是爲了湊個數。”

“可惜呀!你的三分天下,不但未能成功。”公孫衍笑道:“反而讓我促成三晉和睦,五國相王合縱。”

“放眼諸侯。張儀看不起任何人。”張儀雙手負立,正色道:“唯獨你...犀首。纔是我張儀的對手。”

張儀又道:“這個世界有你,我纔不會感到孤獨。平心而論,我的三分天下,你的五國合縱,皆乃安邦大計。可惜啊!天下諸侯太過於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長遠。無論你我誰的計策成功,足以撼動山嶽。”

“哈哈哈哈。”公孫衍忍不住大笑,淡淡道:“張儀,你好生狂妄。竟敢不將天下諸侯,放在眼中。”

“能當張儀的對手,只有你。”

“魏國有惠相,齊國有鄒忌、田罌,趙國有趙相。就連楚國,也有三閭大夫屈原。張儀,逼走你離開秦國,除了秦國諸臣,還有天下諸侯。你爲秦王出謀獻策,關鍵時刻,秦王及諸臣拋棄了你,你不覺得可悲嗎?”

“張儀本就是以爲可悲之人。我出生魏國,流落楚國,卻在秦國一展身手。用我這張嘴,不知立下多少的汗馬功勞。秦王拋棄了我,那又如何。大丈夫不能揚名於天下,空活百歲,也是孤獨。”張儀仰頭望了望天,眸色有幾分淒涼,“犀首,我被秦國、秦王拋棄,你也被魏國、魏王拋棄。你我同是天涯論落人,何必說誰的是非呢?你我啊!皆是可憐悲之人。”

公孫衍笑道:“張儀,你的那張嘴,有時候還不是那麼令人討厭。”

“謝謝犀首謬讚。”張儀笑呵呵道:“這是你對我說的最好的話。張儀此生,必會記在心上。”

公孫衍轉過身,又看了一眼熟悉的大梁城。

張儀見他還放不下魏國,提議道:“犀首,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你是否願意聽聽。”

公孫衍搖了搖頭,制止道:“既然不成熟,你就不要說了。此事絕無可能。”

張儀笑道:“犀首,我未說,你怎知不可能。”

公孫衍轉過身來,“你我不可能成爲朋友,更不能攜手合作,攪亂天下風雲。”

“犀首,以你之才,加上我這張嘴。”張儀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仍然不死心地勸說道:“放眼諸侯,誰敢得罪你我。天下諸侯,還不是任由你我玩弄掌中。”

“和你這種人做朋友,會令我噁心。”公孫衍吐出一口氣道:“秦國,你我皆不能一同共事。今後,也絕不會站在同一個地方,爲一國之主謀事。”

“可惜啊!可惜。你我聯手,何懼天下諸侯。千百年後,你我風雲動盪,聯手破諸侯之事蹟,定會成爲佳話。犀首就不向往叱吒風雲,傲視羣雄。”

“張儀,好生無恥。你騙得過別人,騙不過我。你出使魏國爲相,乃有意爲之。怎麼,秦國拋棄了你,你不願拋棄秦國。”

張儀心中一怔,但臉上維持笑容,“犀首,你猜猜我來魏國做什麼。”

公孫衍冷哼一聲道:“你想要三晉侍秦,有朝一日借道韓、魏與齊國以爭天下。”

張儀被對方揭破自己的的計謀,狂笑道:“知我者,犀首也。”

“只要有我在,你的計謀絕不可能得逞。”公孫衍語調寒冷地說道:“齊國乃東方大國。秦國的劍,只怕會被折斷。”

“這些事不用犀首擔心。”張儀取笑道:“在秦國你輸給了我一次。在魏國,你又一次輸給了我。這一次,你又打算去何處安生。張儀雖是贏了你兩次,但你是個值得用一生較量的對手。”

公孫衍見不慣他那副嘴臉,回道:“犀首四海爲家。哪國有膽量對付秦國,破壞你的大事。犀首願意爲他國效命。你不要高興太早,有朝一日,魏國我會回來的。”

“好。這一天,我等着。”張儀拍了拍手道:“來人,拿酒來。”

侍者備好酒,遞給公孫衍。

張儀舉着酒樽,相邀道:“今生有你這樣的對手,不枉來世走一遭。”

公孫衍舉樽回道:“犀首遇你,也不負青春。”

“犀首,你不怕我在酒中下毒。”張儀淡淡笑道:“你敢喝嗎?”

公孫衍彷彿沒有聽見,仰頭一飲而盡,將酒樽扔了出去,一抹脣角,讚道:“好酒。”

“好。”張儀也被對方那份情緒感染,也是舉樽一飲而盡,“你我不能成爲朋友,就做敵人吧!犀首,你要好好活着。如此,張儀便不會孤單。”

張儀主動讓開一條路,語調沉穩道:“犀首走好,請。”

公孫衍昂然闊步,向前走去,步調沉穩登上車。

魏國將士見了,留下熱淚,恭送公孫衍離開。

公孫衍站在車上,對着昔日同袍,揮手致意。

一人走進張儀身邊,低聲道:“張相,犀首危害巨大。你真的讓他走了。”

張儀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想背後下黑手。”

那人,點了點頭道:“犀首危害秦國。秦國決不能讓他活着。”

張儀凝視着犀首遠去的馬車,質問道:“你覺得魏國將士,會聽你的使喚。”

那人道:“張相放心,我早已經安排好了。屬下就等你一句話。”

張儀想了想,低聲道:“動手乾淨點。”

那人道:“喏。”

公孫衍坐在馬車內,忽聞背後有人喊他的名字。公孫衍站在車內,往前望去。只見眼前,揚起一片厚重地塵土。等到塵土消散,那人走近。

公孫衍方纔看清了來者,連忙下車道:“太子、惠相,你們怎麼來了。”

惠相沉着臉,不喜道:“你我共事多年,默契十足。臨走前,也不說一聲,太對不起你我昔日的情分。”

魏嗣也道:“嗣,據聞先生要走,特來送行。”

張儀也走了過來,行禮道:“張儀,拜會太子。”

魏嗣不喜歡張儀,冷着臉,看也不看對方一眼,揮手道:“張相,我與犀首有話要說,你速速退去。”

張儀聞言,心中微怒,但不動聲色,語調謙恭道:“喏。”

公孫衍見着張儀落寞的身影,大笑道:“張儀,你離開秦國時,可有人送你。”

張儀聞言,既不停下腳步,也不回頭,繼續往前走。

先前那人,低聲道:“張相,我們就這樣放過他。”

張儀吸了一口冷氣,悠悠地回道:“有了犀首的存在,我的一生纔不會孤苦。”

公孫衍本想灰溜溜的離開魏國,未曾想到,太子嗣和惠相會趕來送行,悲涼的心情,頓時一暖。皆說在你富貴時與你交好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但,落難時對你依舊如故,不離不棄,這樣的人,豈能不珍惜。

魏太子嗣,命人席地擺好酒席,“知道犀首要走,準備匆忙了些。請,犀首不要見怪。”

公孫衍忙道:“太子不用這麼說。犀首已經心滿意足。”

魏太子嗣,感謝道:“若不是犀首之策。我尚在齊國當人質。嗣,銘記犀首的大德。嗣,敬你一杯。”

“太子,請。”公孫衍舉樽道:“惠相,請。”

魏嗣放下酒樽,關心道:“先生,魏國對不住你。讓你受委屈了。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方能相見。”

公孫衍笑道:“太子,只要有緣。人生何處不相逢”

魏嗣求教道:“先生,魏國局勢多變。請先生教我應對之策。”

公孫衍道:“太子,張儀,你要倍加留心,不可得罪他。”

“嗣,謹記在心。”魏嗣又道:“先生,你還有話對我說的嗎?”

公孫衍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太子,握得住權利的是真的王,握不住權利的王那是傀儡。太子乃聰慧之人,絕不會選擇後者。”

魏嗣認真品位這句話。 Www•ttКan•¢O

公孫衍之意,是要他雙手牢牢掌握權利,做魏國的王。魏罌年事已高,活不過幾年。魏嗣要想成爲新的魏王,必須早做準備,和公子高爭奪儲君之位。

魏嗣點了點頭,眼神明亮,語調堅定,“先生,你我何時才能相見。”

“他日再見面時,必是合縱攻秦,兵發函谷之日。”公孫衍豪氣干雲,怒吼一聲道:“太子,我等着與你共建霸業。”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二章 魏國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十七章 秦風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秦王稷之謀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十章 《管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二章 魏國謀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十七章 秦風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秦王稷之謀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十章 《管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