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炮打大都城

忙了好多天把運糧隊伍送上路,王大軍就派人在通州城裡搜索,總有故土難離戀家不想走的,偷偷摸摸藏在城裡各處隱蔽地方不肯上路的還有不少。都得搜出來押送上路,王大軍閥這個鬱悶啊,給蒙古人做奴隸就那麼好嗎,有什麼捨不得的啊?

後世那個叫魯迅的作家說過中國人的劣根性:說中國人一直在受壓迫而並沒認識到這點。

魯迅說中國歷史上只有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就是說想好好的過日子(好好的生活,有口飯吃,哪怕是受苦),卻因爲社會動盪而過不好。暫時做穩了奴隸就是指一些太平盛世,表面上看起來老百姓日子不錯,實際上還是受着統治者的壓迫,只不過沒有動盪了。

魯迅還曾經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爲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這樣看來解放蒙元統治區的人民也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了。人家已經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着,寧願萬劫不復,自己何必去死氣白列讓人家得解放呢?

還有孩子。孩子們還有救!滿城裡去搜尋被家人遺忘的孩子,集中起來隨糧船運走,漢民族最後的希望在孩子身上。

那些被遺棄遺忘的孩子無家可歸的孤兒一定不能丟下不管。要把他們找出來全部帶走。

這項工作最需要時間和耐心。又用了好多天搜遍通州城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間房屋,把孩子們找出來給他們吃飽穿暖了送上路,王大軍纔想起來一件重要的事情。問身邊的參謀:“李修德派來的人到了嗎?”

“早都到了,和運糧船一起到的,三門佛郎機,一個排的炮兵一個連長帶領着。”

“好吧,明天我們一起去做那件事情”。連日來,繁多的事務讓王大軍有些疲憊,可一想到將要去做的事情,就馬上振作興奮起來了。

第二天一早,王大軍一行就上路了,嚮導帶路。一隊特地留下的騾馬馱着分開運送的佛郎機火炮、炮架,彈藥,向着大都的方向行進。

元朝的統治者治理國家很不用心思,砂石道路路面坑坑窪窪很不平坦,王大軍很不滿意。

“這個就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的首都附近的交通要道?比咱們黑龍寨蘿蔔大哥修的泥結碎石路面差的遠了去了!呸!”王大軍閥忍不住罵人了。

再用望遠鏡看看看看大都的城牆。

臨近中午。隊伍停下了,已經可以看遠處大都的城牆和城樓。嚮導指着那個方向說“那裡就是大都城的齊化門。”遠遠望去,地平線上一道黑線,似乎就是千古名城,後世的那個偉大的首都北京城的前身就是這裡了。

王大軍閥再用望遠鏡看看看看大都的城牆。遠處的大都城城牆城樓清清楚楚。大都城內紅塵萬丈煙靄升騰,大好河山化作腥羶巢穴。

“什麼破城牆啊?居然是土城,連磚都沒有包!韃子皇帝就這眼光,小家子氣,比我看到的西安城牆南京城牆差遠了……這就是所謂雄偉壯麗的大都城?後世居然還有人修什麼遺址公園……腦子進水了!”

王大軍嘀嘀咕咕還是想罵人。罵人歸罵人,也不忘記派人四下查看一下有沒有閒雜人等。

炮兵連長拿出觀測儀器測量了一下。

“報告首長,距離目標4500米。”。4500米,按照中國傳統的長度計量是是十華里左右。

“你確定進入火炮射程了嗎?”

“沒問題。標準裝藥,用開花彈完全可以打中目標。”

“那就開始吧。炮擊大都!”

“是!”

騾馬馱載的東西都卸載下來。火炮支架彈藥用具好大的一堆。

爲防騾馬受驚,卸載了東西的騾馬被遠遠牽走,有騾馬伕照料着。

隨行的炮兵們開始把拆分爲炮身和炮腹的佛郎機炮組裝起來,把分拆的炮架也組裝到一起。

佛郎機炮架在炮架上。火炮陣地就在大路上擺開。一個士兵升起炭爐把發射點火用的鐵鉗放在火上燒紅。佛郎機炮雖然是後裝火炮,彈藥還是不能擊發,需要點火。

“裝填子炮。”

理論上火炮射程有";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的區別。

有效射程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能達到這個精度的最遠距離;最大射程就是炮彈能飛行的最大距離。

佛郎機火炮有效射程是500-2000米。

不考慮命中率的話,黑龍寨的佛郎機火炮最大射程在4500-5500米之間,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裡”,一般是450-550米,也就是說佛郎機火炮最大射程是10裡左右。

這一次黑龍寨炮兵攜帶的炮彈大部分是引信延時時間最長容許射程也最遠的炮彈,還有一部分是空心內裝傳單的“宣傳彈”。

炮打大都,象徵意義要高於軍事意義,殺傷敵人破壞敵人的軍事設施不是目的,目的是威嚇蒙古人和蒙古人的走狗爪牙:“就算你們躲在遙遠的北方的都城裡你們也不是安全的。”

子炮裝填完畢。炮兵連長請示王大軍:

“報告首長,子炮裝填完畢。請指示。”

“開始炮擊,目標大都!”王大軍情緒明顯激動。

黑龍寨的佛郎機火炮,子炮裝填完畢要放入炮腹把子炮和炮身炮管的後部接合在一起,再用炮腹後部的楔鐵頂緊,用手搬動炮腹尾部的舵杆瞄準和調整發射仰角然後在子炮火門點燃引火藥最後關閉炮門。火炮發射以後取出子炮,更換子炮重新發射。

平時火炮射擊按照程序需要測算射擊諸元就是說要測算標尺、高低、方向等火炮擊中目標的必備技術參數和氣壓、高差、風速、風向及炮彈質量等因素。

歸根結底佛郎機火炮,還是滑膛炮,滑膛炮發射球型炮彈,準確性和命中率都差得很,什麼測算射擊諸元氣壓、高差、風速、風向都是沒有大用的,射擊方向不搞錯,炮擊的目標足夠大,一座城池放在那裡給你打,會打偏嗎?

本次炮擊大都的目的不爲殺傷只爲威嚇,射擊諸元也不必刻意校對,設定最大射程連續發炮就是。

炮兵們很振奮很激動,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大宋的炮火轟擊了蒙古韃子的大都城,讓蒙古韃子的那些皇帝皇子漢人色目人大臣走狗爪牙心甘情願做奴隸的人們都在大宋的炮火下顫抖吧……

炮兵連長把燒紅的鐵釺捅進火門,佛郎機火炮一聲轟鳴,炮身一震炮口冒出一團白煙噴出一線火光,炮彈出膛,遠遠的只看到一個小黑點划着弧線飛向大都城。

這一炮是替在端平入洛時犧牲的將士們打的……

這一炮是替在四川釣魚城保衛戰中犧牲的將士們打的……

這一炮是替在鄂州之戰中犧牲的將士們打的……

這一炮是替在襄樊保衛戰中犧牲的軍民們打的……

這一炮是替在兩淮交戰中犧牲的將士們打的……

這一炮是替在北方蒙元統治區裡被壓迫被奴役的漢人百姓們打的……

炮擊開始了。這個在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眼裡“世界諸城無能與比。”的大元都城被來自大宋的武裝力量襲擊了!

訓練有素的炮兵不緊不慢裝填瞄準點火,一輪又一輪的向着大都城開炮。

第一輪的炮彈打出去,王大軍拿着望遠鏡,還納悶了一下怎麼回事,看不見炮彈在大都城上爆炸?

“哎哦,想起來了,讓炮彈飛一會,好啊打中了爆炸了……炮打大都!不錯啊……

半個時辰內數十發炮彈落在大都城的齊化門城樓城牆上,一些炮彈還越過城牆落進城門附近的城區裡,一些兵丁和市民被炸死炸傷,房屋街道城防也都有損毀。個別炮彈的引信延時設置不合理,在空中爆炸,個別的打中城牆彈落到城外的城牆下爆炸,沒有造成什麼損害,連續不斷的爆炸聲也驚動了忽必烈。

“這是什麼聲音?去查一下。”忽必烈雖然已經老邁,耳朵還沒有聾,開花彈的爆炸聲巨大無比震耳欲聾,連續一個小時的炮彈爆炸聲,還是驚動了他。

還不到晚上,去調查事情的“怯薛”也就是“番值護衛”必闍赤長(值班衛士長)也先不花回來報告,手裡拿着幾張傳單。

“是大宋的軍隊……傳單上面寫得什麼?”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費了好大一番折騰,元朝廷的樞密省和中書省的蒙漢各族官員大都城裡的千戶長和萬戶長們總算是搞清楚了襲擊是來自大都城外,襲擊者用的武器是可以從遠處拋擲的轟天雷。

黑龍寨炮轟大都使用的這一批炮彈也有質量不過關的,有些炮彈引信質量不好,打進城裡卻沒有爆炸。這當然不能說黑龍寨的產品品質有問題,後世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時候,使用的巡航導彈不是也有不爆炸的嗎?

在真實的歷史上,大宋早已經在對外戰爭中使用火藥武器,蒙元和大宋交戰多年,早已經知道了這種火藥武器。

忽必烈震怒,派出自己的精銳護衛軍“怯薛”一個千人隊出城追殺。在齊化門外他們當然找不到什麼,只能疑神疑鬼王大軍和一衆炮兵炮擊結束早早就撤退了。

王大軍把在通州城繳獲的財物和物資該裝船的裝船該裝車的裝車,能馱的馱能背的背,倉廒碼頭拆的拆炸的炸,防火燒燬通州城破壞道路橋樑,鑿沉船隻堵塞北運河河道,撤除外圍警戒開始最後的大撤退。

ωωω★t t k a n★¢O

撤退前還要放火。通州城內外不會留下一點有用的東西給蒙古人。糧倉和糧倉裡的糧食,都要一起燒掉,水井要投毒。

連城外的蘆葦蕩也不放過。

元世祖創建大都城,築土城六十里,雨季時城牆要用大量蘆葦給以披苫,而通州界內河湖遍佈,盛產蘆葦,足供大都護城之需。

把蘆葦蕩燒掉,明年蒙元首都大都城要光着裸着渡過雨季了。

雖然元朝廷刻意封鎖消息但是光天化日之下蒙元首都遭到攻擊的消息傳播的很快,畢竟炮擊時散落在大都城裡的傳單和被擊毀的房屋街道受損的城牆城樓時時刻刻提醒着人們,這裡被大宋的炮火襲擊過。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沒有CCAV淫民日報的韃子朝廷休想掩蓋粉飾大都發生的事情。

忽必烈身爲前蒙古國監國拖雷的第四子,在蒙哥汗去世以後並不具備繼承汗位的合法性,實力和威望也不足,從未獲得蒙古人的庫裡倫臺大會的認可,藉助了色目人和北方漢人的力量,才能壓制住他的競爭者阿里不哥。

歷史上:

蒙哥汗去世的時候,遺留下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都有資格成爲未來蒙古帝國的大汗。旭烈兀自1256年成爲波斯汗後,由於遠離蒙古草原,而沒有要求繼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爲幼子,自然成了蒙古本土上的統治者,並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紮營。作爲蒙古地區的統治者,他準備在蒙古召開庫裡勒臺大會,以確保他被舉爲大汗。

正在率軍攻宋的忽必烈搶在阿里不哥之前行動。他率軍從鄂州武昌北上,在中原的開平上都府(位於今察哈爾和熱河之間的多倫諾爾附近)建大本營,早些時候,他只是在這兒建起了他的夏季駐地。1260年6月4日,他在此被他的黨羽,即他的軍隊,擁立爲大汗。當時他44歲。

按照成吉思汗法典,這次倉卒的選舉是非正式的。按傳統,庫裡勒臺應該在蒙古召開,會前應召集成吉思汗的四個兀魯斯的代表們出席。

阿里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聶思托裡安、學魯合的支持下,也毫不猶豫地在和林悟取大汗稱號。

一開始,,控制着陝西和四川的蒙漢各軍將領們傾向於阿里不哥一邊;但忽必烈不久就得到了北方漢人地主集團支持施展權謀把這兩個省的武裝力量爭取到他一邊。

得到了北方漢人地主集團支持,忽必烈的部將們在甘州東部(甘肅境內)打敗了阿里不哥軍,這次勝利鞏固了忽必烈大理、西夏、吐蕃、和中原北方的統治地位。

其後,站穩腳跟的忽必烈把他的優勢兵力向大蒙古汗國本土推進,他於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朝頁尼賽河上游撤退。接着忽必烈錯誤地設想戰爭已經結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軍隊後,回到中國。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捲土重來,驅逐了這支駐軍,並進軍迎戰忽必烈。在戈壁邊境上打了兩仗。

第一仗忽必烈獲勝;然而,他再次錯誤地沒有追擊阿里不哥。10天后打了第二仗,儘管戰鬥十分激烈,但卻沒有決定性的勝負。

這個時候,站在阿里不哥一邊的有窩闊臺系的領導人,中亞的葉密立地區的統治者海都和察合臺宗王阿魯忽,阿里不哥曾幫助阿魯忽從其堂兄妻、兀魯忽乃手中奪得察合臺兀魯思。

由於這一支持,阿里不哥的勢力與忽必烈的勢力相匹敵,直到將近1262年年底,阿魯忽背棄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變了形勢。

當忽必烈趕走了阿里不哥的人,重新佔領和林時,阿里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與阿魯忽作戰。阿里不哥被兩軍拑住,最後於1264年投降忽必烈。忽必烈爲了籠絡人心,沒有殺他,但是,處死了阿里不哥的主要支持者,包括聶思托裡安教丞相孛魯合。爲謹慎起見,他把阿里不哥作爲重要俘虜囚禁起來,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正是爲了維護統治和權謀的需要,忽必烈纔會在北方漢人地主集團即所謂的大儒們支持下定都大都城,建立他所謂的大元帝國的

由此可見,忽必烈的所謂北方大元帝國,在早期一直是矛盾重重不穩固的。沒有北方漢人地主集團的強力支持,忽必烈的皇帝位置根本就做不下去。

事到如今,大宋王師的炮彈打到了大都,那些支持忽必烈的北方漢人大儒們也該重新辨別一下風向了。

大都震動!天下震動!

第86章 許浦水戰第83章 佈局第20章 開始種田誤入戰場第17章 約會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3章 劉島基地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8章 封王第37章 高爐鍊鐵第33章 食鹽精製第25章 準備打仗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11章 襄陽危機第76章 守淮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37章 高爐鍊鐵第93章 韶州基地第90章 兄弟分道第54章 旗開得勝第32章 掃蕩鹽場第87章 驚聞噩耗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8章 咱回家了第74章 進據淮西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4章 大宋危急第82章 焦山解圍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47章 開花炮彈第53章 海上航行第74章 進據淮西第83章 佈局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2章 燧發火槍第10章 初到大宋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87章 驚聞噩耗第24章 襄陽血戰第73章 得勝第83章 佈局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20章 開始種田第37章 高爐鍊鐵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63章 劉島基地第32章 掃蕩鹽場第20章 開始種田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78章 高調撞騙第78章 高調撞騙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6章 許浦水戰第82章 焦山解圍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4章 進據淮西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2章 泉州一夜第41章 打仗練兵誤入戰場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17章 約會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3章 劉島基地第29章 造蒸汽機第98章 封王第83章 佈局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20章 開始種田第88章 大宋敗亡第48章 泉州蒲家第86章 許浦水戰誤入戰場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4章 大宋危急第91章 對峙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5章 那一夜完本宣示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
第86章 許浦水戰第83章 佈局第20章 開始種田誤入戰場第17章 約會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3章 劉島基地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8章 封王第37章 高爐鍊鐵第33章 食鹽精製第25章 準備打仗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11章 襄陽危機第76章 守淮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37章 高爐鍊鐵第93章 韶州基地第90章 兄弟分道第54章 旗開得勝第32章 掃蕩鹽場第87章 驚聞噩耗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8章 咱回家了第74章 進據淮西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4章 大宋危急第82章 焦山解圍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47章 開花炮彈第53章 海上航行第74章 進據淮西第83章 佈局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2章 燧發火槍第10章 初到大宋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87章 驚聞噩耗第24章 襄陽血戰第73章 得勝第83章 佈局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20章 開始種田第37章 高爐鍊鐵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63章 劉島基地第32章 掃蕩鹽場第20章 開始種田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78章 高調撞騙第78章 高調撞騙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6章 許浦水戰第82章 焦山解圍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4章 進據淮西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2章 泉州一夜第41章 打仗練兵誤入戰場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17章 約會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3章 劉島基地第29章 造蒸汽機第98章 封王第83章 佈局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20章 開始種田第88章 大宋敗亡第48章 泉州蒲家第86章 許浦水戰誤入戰場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4章 大宋危急第91章 對峙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5章 那一夜完本宣示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