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開始種田

李正石搞定了穿越者內部就準備開荒種田。

自古以來民以食爲天,雖然穿越帶來的糧食有上百噸。足夠穿越者們吃很久了,可是也不能坐吃山空啊,再說,這附近到處都是無主荒地,也不能浪費不是啊。

那個時代嶺南山高皇帝遠基本是羈縻州縣,除了少數開發較早的地區,大宋朝廷很少派官員管理,都是讓當地自擇豪酋,自我管理,反正你不造反就行的。

當然話說回來,有事情朝廷也不管,讓你自生自滅。難怪李正石剛穿越來的時候,看到孫家寨的木樓都開着箭孔,就是怕山賊什麼的打劫了,客家人通常不幹打家劫舍的事情也不會攔路搶劫,但是總得有備無患纔是。

好在附近沒有什麼活躍的山賊,李正石和同學們穿越過來很久了,一次山賊也沒鬧過,不過就算來他百八十個山賊,李正石相信,憑着手裡的現代武器也輕輕鬆鬆打他個滿地找牙。

別的不說,就營地的四個哨塔,隨便一個上去三五個人,拿了衝鋒槍,也頂得住三二十人的攻擊。按照某些軍迷的理論,在交戰時傷亡百分之三十還不奔潰的部隊絕對得是精銳的正規軍。

來他百八十個山賊,咱們用衝鋒槍撂倒他三二十人還費勁嗎?

李正石不相信嶺南能有這麼強悍的山賊,就是有名的關東胡子山東響馬,也沒聽說拿着大刀長矛就能打敗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的。

只要不和附近的客家人衝突就行。

附近最大的村寨孫家寨李正石是打過招呼的,和孫家寨的關係也一直相處得不錯。就算是得不到什麼支援幫助,也不至於發生衝突的。

客家人勤勞淳樸還是很講道理的,李正石不擔心這個。

嶺南氣候溫暖,春夏秋季降水充足,很適合發展農業生產,穿越的時候,李正石就準備了大批農機農具,糧種,資料,做好了相關準備。

農業組在到來以後也研究了和種田有關的資料,現在可以開荒種田了。

最大的問題是,穿越者們基本上都是些五穀不分的城市孩,甚至都更不清楚麥苗和韭菜的區別,誰也沒有種田的經驗。

個別同學雖然到鄉下親戚家去過看到過農民種田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種過家裡的菜園子,可是對機械化農業,還是沒有什麼概念。最後農業組的組長就選了在農場里長大的女生藍美瑜。

藍美瑜是在農場里長大的,初中的時候,父母把她送進城裡去上學,希望她以後能一直升學,上大學,過更好的生活。

想不到,雖然藍美瑜學習很努力,可是中高考成績還是不理想,就放棄了上大學留在城市的打算,上了本市的農校畢業以後回家務農了,算起來,也算是個有知識的新型農民。

除了上學的幾年,藍美瑜一直呆在那家屬於農墾系統的農場裡了,如果不是接受同學們的邀請參加了那一次導致穿越的同學聚會,藍美瑜也許現在還是在農場指揮着僱傭來的農工耕作承包來的土地,在東北黑土地上種大豆小麥和玉米呢。

黑土地上那些屬於農墾系統的國營農場一直以來都是吃商品糧拿國家工資機械化作業。藍美瑜和普通農村的農村女孩還是不一樣的,和學校裡的城市孩相處得沒什麼問題,同學聚會總有些人想着告訴她。

現在是嶺南雨季,幾乎每天下雨,好在嶺南的下雨都是下一陣子就過去,雨過天晴了照樣下地幹活,不會連綿不休,正合適種田。

藍美瑜和孫家兄弟打聽了一下當地的農時和氣候情況,認爲在本時空的嶺南,旱地種兩季作物還是沒問題的。就決定了開墾荒地,當年種植兩季作物,一季種大豆,一季玉米。

第一季種大豆是因爲新開墾荒地通常肥力不足當地屬於嶺南紅壤丘陵,紅壤屬於含鋁酸性土壤,生荒地肥力相對不足,燒荒的話季節不合適從現代帶的肥料也不夠用。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所以第一季就選擇了豆科作物。

按理,種豌豆更合適,可惜,從現代帶來的豌豆種子數量太少,不足以支持太多土地的種植,大豆種子帶得有很多,就種大豆了,就算不成功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藍美瑜帶了農業組,到山洞裡把用得着的農機具都找了出來,灌注潤滑油加了潤滑脂進行了保養,就拖出山洞,連李正石也被抓了工,去開拖拉機。

穿越者們雖然進行了分組但也只是技術上的分組,幹起活還是由各組抓工,經常是大幫哄一起上。現階段勞動力缺乏爲了工作有效率也只能這樣了。

爲了方便就近照管,第一批開荒就選在山谷裡山洞和營地間離營地不遠的地方。

耕作。第一步是整地翻地作業

,很少看到農業機械化作業的穿越者們看到藍美瑜操作全懸掛圓盤犁與拖拉機連接配套,,對土地進行耕翻,作業時犁片旋轉飛動,不纏草、不阻塞,不壅土,切斷一切植物根莖、莖稈。在雜草叢生的荒地上不到半天就開墾出一大片土地來。

以前那種農民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修理地球的認識被徹底顛覆了,不由得感慨現代機械化農業的效率實在是太驚人了。

翻過地以後,土地被翻着晾曬幾天,就用旋耕機翻鬆平整土地。

晾曬得半乾的土地在旋耕機飛轉的旋耕刀的擊打攪動下,很快被打碎,耕、耙平整,泛出紅土地特有的那種紅豔豔的光澤散發出新開墾土地的泥土氣味來。

其後是三鏵犁、四鏵犁、條播機上場,拖拉機的轟鳴聲中,事先經過鹽水選種選清水浸泡的大豆種子被種了下去。

天氣很熱,幾場雨水過後,種子發芽,綠油油的禾苗長了出來,然後是中耕除草田間管理。就等着收穫了。

種紅薯就沒有那麼輕鬆了。

種紅薯要先育苗,種紅薯一般不用種子,把紅薯埋在地裡就會長出紅薯藤來,紅薯藤一節節的,每一節都生有假根。把紅薯藤一節節的切斷,再坐水分栽,施以沼肥,種植就算完成了,只有整地是用機械,其餘都是人工,被抓工的穿越者個個叫苦不迭。

紅薯生長極快,不久,整塊地都爬滿了紅薯藤,穿越者不是太稀罕紅薯也不在意產量多少,人手也少,長雜草就不理它了,等着吃紅薯了。

對於這紅薯是烤了吃烤紅薯還是曬了吃地瓜幹,乾女生們倒是還討論過幾次。

當初對於是否有必要種紅薯穿越者還討論過,有人認爲沒有相應機械種紅薯太費人工,得不償失,不如不種。

李正石的意見是:種紅薯雖然沒有太大經濟效益,但是作爲一種新作物,種紅薯單產高,耐旱澇不挑土地,如果能推廣的話,遇到水旱災害靠了種紅薯就能救活很多人。

就算自己不吃送人也行啊,就少少種一些留着送人吧。最後除了種普通紅薯外還種了一些菜薯和馬鈴薯。

各種蔬菜,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也都開了塊菜地種了起來,這樣就不用再天天提着筐子去挖野菜了,以前沒有蔬菜,都是吃野菜了的,弄得某些穿越者腹誹不已。

到紅薯要收穫的時候,出了問題,一天早上,農業組的同學下地巡視的時候發現地被偷了,紅薯被刨開了一大片,要成熟的紅薯被翻得滿地都是,就把事情通知了軍事組的同學。

軍事組的同學也不明所以。感覺現場的情況不像人類倒像野獸所爲,就找來孫家兄弟詢問,附近有什麼東西會偷吃紅薯的,孫家老四孫忠看了看現場的腳印和糞便就說是野豬,一羣野豬,十多隻。

野豬的嗅覺特別靈敏甚至可以搜尋出埋於厚厚泥土之下的一顆核桃。鼻子十分堅韌有力,可以用來挖掘洞穴或推動百十斤的重物,一羣野豬一夜間把一畝紅薯拱個精光也不是不可能。

看來,這紅薯不看守的話,想收穫就難了。晚上必須派人看守了,嶺南的雨季蚊蟲滋生,夜外看守是個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只能另外想辦法了。

把這羣野豬都打死,吃肉,不好辦,槍支彈藥不能亂用,用弓箭,對付皮糙肉厚的野豬威力又不太夠。

李正石想起來動物世界裡看到的一個情節,野豬有領地意識,一羣野豬的領地大約是十平方公里,公野豬通常用尿液標識自己的領地,難道咱們還越界了?

好,你標識自己的領地,我也標識自己的領地,,李正石就讓男生們多喝水,在紅薯地周圍撒尿,一圈都撒上尿。想當初對着撒尿穿越,現在還得撒尿防野豬偷紅薯,男人啊……好累!

過了一夜,果然紅薯沒有丟。辦法奏效了,小得意一把,嘻嘻

隔了一天又丟了,還是不靈啊,看來免費紅薯誘惑太大了,還得另想辦法。

李正石就領人挖了個陷阱,用紅薯做誘餌,第二天早上,捉到一隻半大野豬。

這隻半大公野豬不夠大,殺了吃似乎也沒什麼意思,還是留着吧,做個籠子裝起來,弄個架子掛起來,還在這個野豬身上弄出幾個傷口,在紅薯地周圍撒他一圈野豬血。

嗅到血腥氣味,野豬會害怕的吧,還有,猛獸嗅到血性氣味也會來紅薯地附近轉悠,有天敵在,野豬應該遠遠躲開了吧。

和後世野獸棲息地被破壞的時代不同,大宋時代嶺南自然環境保護得很好,野豬的食物還是很多的,沒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險和人類搶食了。

一來二去的,十幾天過去,紅薯收穫了。

沒有紅薯收割機,只能用人來刨,一畝多,兩畝地不到,收穫了上萬斤。勞動成果啊,不容易。

吃個新鮮,餘下的,挖個紅薯窖,揀不爛不壞的儲存起來,留着吃烤紅薯還是曬了吃地瓜幹釀酒製糖都能用。

收穫大豆,等大豆成熟,用聯合收割機,一天就能搞定了。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蒸汽大宋所有的文字及蒸汽大宋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蒸汽大宋小說。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完本宣示第96章 兵進潮州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27章 善後工作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7章 開花炮彈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83章 佈局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41章 打仗練兵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10章 初到大宋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3章 佈局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31章 事情沒完第91章 對峙第98章 封王完本宣示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98章 封王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3章 食鹽精製第92章 江西變局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40章 手榴彈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72章 兵臨許浦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74章 進據淮西第79章 收復荊湖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32章 掃蕩鹽場第87章 驚聞噩耗第85章 常州大捷第36章 修路開礦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0章 兄弟分道第32章 掃蕩鹽場完本宣示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8章 開發煤礦第40章 手榴彈第40章 手榴彈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0章 大宋泉州第95章 追擊逃敵第48章 泉州蒲家第76章 守淮第63章 劉島基地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3章 食鹽精製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40章 手榴彈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91章 對峙第25章 準備打仗第81章 焦山攪局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0章 大宋泉州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6章 兵進潮州第35章 殘酷真相第78章 高調撞騙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2章 掃蕩鹽場第30章 焦化廠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90章 兄弟分道第97章 拯救文丞相
完本宣示第96章 兵進潮州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27章 善後工作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7章 開花炮彈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83章 佈局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41章 打仗練兵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10章 初到大宋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3章 佈局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31章 事情沒完第91章 對峙第98章 封王完本宣示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98章 封王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3章 食鹽精製第92章 江西變局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40章 手榴彈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72章 兵臨許浦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74章 進據淮西第79章 收復荊湖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32章 掃蕩鹽場第87章 驚聞噩耗第85章 常州大捷第36章 修路開礦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0章 兄弟分道第32章 掃蕩鹽場完本宣示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8章 開發煤礦第40章 手榴彈第40章 手榴彈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2章 兵臨許浦第50章 大宋泉州第95章 追擊逃敵第48章 泉州蒲家第76章 守淮第63章 劉島基地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3章 食鹽精製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40章 手榴彈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5章 殘酷真相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91章 對峙第25章 準備打仗第81章 焦山攪局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0章 大宋泉州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6章 兵進潮州第35章 殘酷真相第78章 高調撞騙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2章 掃蕩鹽場第30章 焦化廠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90章 兄弟分道第97章 拯救文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