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常州大捷

姚?、劉師勇死守常州,大宋朝廷也曾經派兵救援。

先前丁家洲兵敗,大宋形勢危急的時候太皇太后謝道清以大宋朝廷和皇帝的名義下詔要各地舉兵“勤王”。

“勤王”的意思就是去保衛朝廷和皇帝,按道理說,平時各地的官民的義務是要當差納糧,朝廷和皇帝的責任是保護百姓,現在差也當了,糧也納了,外敵入侵,朝廷和皇帝居然還要老百姓去保護他們,應該沒有什麼道理了,所以,史載:“各地無以應者”,沒有人理睬。

可千千萬萬大宋官員裡就是有那麼一個特別的。

當時的大宋“知贛州”文天祥,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聞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潤,使陳繼周發郡中豪傑,並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傑皆應,有衆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效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羣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望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衆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知恩圖報,文天祥就是要“以身徇之”,死保大宋。

這個文天祥是宋度宗時科舉的狀元,在“知贛州”做地方官的時候“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妓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財爲軍費,每與賓佐語及時事,輒流涕,撫幾言曰“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以前當官享受豪華奢侈的生活,都是拜大宋朝廷的政策所賜,吃過喝過,現在是出力賣命的時候了。

看來,大宋給這位高級公務員的優厚待遇,買到了文天祥的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賣命。

“八月,天祥提兵至臨安,除知平江府。天祥陛辭,上疏言:";宋懲五季之亂,削藩鎮,建郡邑,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亦以寢弱。故敵至一州則破一州,至一縣則破一縣,中原陸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爲四鎮,建都督統御於其中。以廣西益湖南而建閫於長沙,以廣東益江西而建閫於隆興;以福建益江西而建閫於番陽;以淮西益淮東而建閫於揚州。責長沙取鄂,隆興取蘄、黃,番陽取江東,揚州取兩淮,使其他大力衆,足以抗敵。約日齊奮,有進無退,日夜以圖之,彼備多力分,疲於奔命,而吾民之豪傑者又伺間出於其中,如此則敵不難卻也。";時議以天祥論闊遠,書奏不報。”

雖然文天祥的政治軍事主張無懈可擊,但是主持朝政的人認爲你的意見雖然正確可是遠水不解近渴,不理睬,不採納,你就是沒轍。

“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發金陵入常州矣。天祥遣其將朱華、尹玉、麻士龍與張全援常,至虞橋,士龍戰死,朱華以廣軍佔五牧,敗績,玉軍亦敗,爭渡水,挽全軍舟,全軍斷其指,皆溺死,玉以殘兵五百人夜戰,比旦皆沒。作不發一矢,走歸,大元兵破常州,入獨鬆關。宜中、夢炎召天祥棄平江,守餘杭。”

在真實的歷史上,文天祥從平江府派出的援軍被元軍在五牧、虞橋阻擊擊敗,沒有起到解圍常州的作用。

這一次,黑龍寨以最快的速度給在許浦的高臨兵和司天道運來了武器物資。和在荊湖的張胖子在淮西的張?子一樣,也是一萬支火槍,五十門佛郎機火炮。

黑龍寨的軍工生產能力已經是開動到極限。一邊全力擴軍備戰,一邊支持前線(實際上是敵後)的抗元作戰。

高臨兵和司天道受到優待,不用堆肥積硝;這哥倆個還沒打開地盤,火藥的供應還要依靠黑龍寨主基地供應。

高臨兵和司天道把在焦山之戰中獲得的白鷂戰船的關鍵部位包裹了鐵板,改裝成鐵鷂戰船。用火槍和佛郎機火炮作爲主要輸出火力武裝了作爲運輸工具和主力戰船使用。

鐵鷂戰船輕便、快速、靈活,很適合在江南水網地區作戰。

元軍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爲其機動能力無與倫比能夠實現大範圍的穿插迂迴機動作戰,總是能夠保證集中優勢兵力對敵。

現在,高臨兵和司天道有了大批鐵鷂戰船,在江南水網地區作戰就如魚得水,比起元軍不適合在水網和水田密集地區作戰和機動的騎兵,在戰略上具有優勢。

,前線戰事緊急,常州不容有失,高臨兵在許浦整訓部隊結束就帶兵出發去救援常州,留下司天道率領一部人馬看家。

高臨兵的一萬多“許浦軍”(新軍號)經由運河水道迂迴前進,途經虞橋,剛好趕上尹玉、麻士龍正率兵和元軍苦戰。

尹玉、麻士龍是文天祥在江西招募的民兵首領,手下一幫熱血“憤青”一心殺敵,三千人做先鋒一馬當先,在虞橋遇到“打援”的元軍,寡不敵衆,被重重包圍,陷入苦戰

尹玉、麻士龍都是市井豪傑出身,武藝高強卻不懂軍事,性情桀驁不馴,和這一路援兵的軍事主官張全不和,被張全派做先鋒當炮灰頂在前面當先鋒。

張全是正牌的大宋官軍將領,武藝不錯,通曉軍事,看不起尹玉、麻士龍這樣出身市井,一身江湖氣的混混,有心讓這哥倆個吃虧,見尹玉、麻士龍陷入苦戰,偏偏見死不救。

高臨兵趕到虞橋時,麻士龍已經是渾身多處受傷,還是咬牙領着自己從贛州帶出來的“憤青部隊”死戰元軍。尹玉的部下已經被元軍殺散,領着一小隊人在外圍遊擊策應麻士龍,不忍心拋棄同伴獨自逃跑。

情況緊急,救兵如救火,高臨兵也顧不得理會在一旁袖手旁觀的張全率領的宋軍,指揮自己部隊對圍攻宋軍的元軍發動攻擊。

這一次高臨兵帶出來打仗的大部分都是早先在許浦和焦山戰場收編過來的大宋官兵,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少部分是黑龍寨莊客出身的炮兵。

戰場上宋軍和元軍交纏在一起,黑龍寨的佛郎機火炮也不好發威,怕誤傷友軍,火槍也不好射擊,高臨兵乾脆就命令自己的部隊步兵登陸發起刺刀衝鋒。炮兵和水手們留下做預備隊,準備支援登陸的步兵,炮兵時不時揀元軍密集處打上幾炮給步兵助威。

元軍阻擊宋軍打了半天,雖然人多勢衆佔盡優勢,卻總是啃不下麻士龍這個硬核桃,久戰之下難免疲憊;現在看到宋軍大隊精兵殺到,紛紛喪膽逃跑,麻士龍身上帶傷也無力去追,高臨兵救下麻士龍,目的達到,也無意窮追不捨,尹玉的部下追殺一段路也是筋疲力盡。

高臨兵見手下一陣殺退元軍,也無心窮追,只是帶了一隊人上岸見過尹玉、麻士龍,慰問一番,取了一些藥品給麻士龍療傷。

黑龍寨的化工產品中,已經提煉出了能做醫療用的藥品磺胺,有了消炎藥,就不怕受傷後的傷口感染,要知道,受傷流血,頂多就是導致一時的無力虛弱,受傷後的傷口感染纔會致命;大宋時代的細菌沒有什麼耐藥性,有了消炎藥吃,麻士龍絕對可以保住性命。

對張全,高臨兵一點不客氣,以大宋沿江制置副使的身份直接命令張全率領他本部宋軍去追擊剛纔戰敗逃跑的元軍。

另一路救援常州的廣軍朱華部佔領五牧以後,也受到元軍反攻被包圍,派人搬兵,高臨兵也不客氣,憑着冒充的沿江制置副使的身份命令尹玉集結兵力匯合追擊逃敵的張全前往五牧救援朱華部,自己隨後跟進。

待攻破五牧之敵以後,各部宋軍合兵一處,先打呂城,再回師去解常州之圍。

元軍阻擊麻士龍失敗,退到五牧又被窮追猛打的尹玉、張全率兵追上,被廣軍朱華部裡應外合打了個落花流水,敗退到呂城,和投降了元軍的大宋降將張彥匯合了,準備據守呂城。

高臨兵到了五牧匯合尹玉、張全、朱華、麻士龍各部宋軍,幾個部分的部隊合兵一處,差不多有三萬人,挾連勝之威,士氣高昂,開奔呂城。

到了呂城,本來以爲會有一場大戰,結果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被元軍收降據守呂城的前宋軍軍官張彥居然直接易幟投降,開城迎接高臨兵入城,還痛哭流涕說了一通“我本大宋之臣,心向大宋,一時屈身事敵,只爲了日後恢復云云……

明擺着就是我曲線救國了……

高臨兵對張彥以前投降元軍的事情也不多提,高臨兵不是“憤青”沒有太多的大義凜然,人家當兵打仗,也算賣命,當初收復呂城也立過功,你大宋不給他好馬騎,讓人家陷入泥坑裡被擒,最後爲了保命投降了敵人;這事最多就是讓人瞧不起,也不能算是罪大惡極。如今痛改前非迷途知返總得給人家個機會吧。

張彥的部下也有兩三萬,和高臨兵聚集起來的兵力加在一起就有六七萬人。六七萬兵馬在手,讓高臨兵過足了當大帥的癮。

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高臨兵升帳點將,就命令張彥領剛反正過來的兵力打出宋軍旗號做先鋒,兵發常州,攻擊常州城下的元軍。同時,高臨兵還下令:尹玉、張全做一路,廣軍朱華部一路,迂迴包抄,和張彥兵分三路出擊,還遣人送信給常州的劉師勇出城攻擊,裡應外合,全殲圍攻常州的元軍!

結果高臨兵還是棋錯一着,擺了烏龍,大軍合圍以後,才知道圍攻常州的元軍統帥伯顏見久攻常州不克,頓兵城下,不是辦法,就率領元軍主力阿塔海、懷都、忽剌出、帖木兒等將領帶領精銳元軍重施郢州故技,繞開常州直撲大宋行在臨安去了,只留下一個大宋降將汪良臣統領一部分新歸附蒙元的“新附軍”在常州城下虛張聲勢迷惑牽制宋軍。

高臨兵初做“大帥”張開大網擺出撈大魚的架勢,結果打到條小蝦米,老大沒趣。

這個汪良臣在元軍圍困常州期間做了韃子的忠實鷹犬,脅迫鄉**土堆壘做苦力,還把大宋百姓抓了熬煉成油膏做武器攻擊常州守軍,罪大惡極,如今看到大宋援軍到來居然還要負隅頑抗,結果在突圍的時候被高臨兵的佛郎機火炮用葡萄彈給打成了篩子!

第90章 兄弟分道第98章 封王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76章 守淮第81章 焦山攪局第41章 打仗練兵第37章 高爐鍊鐵第24章 襄陽血戰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63章 劉島基地第68章 進駐臨高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27章 善後工作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15章 那一夜第35章 殘酷真相第76章 守淮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5章 追擊逃敵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4章 情報網絡第78章 高調撞騙第50章 大宋泉州第76章 守淮第47章 開花炮彈第29章 造蒸汽機第76章 守淮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7章 驚聞噩耗第10章 初到大宋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6章 佔領通州第22章 水庫修建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7章 高爐鍊鐵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35章 殘酷真相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98章 封王第21章 籌建水庫第23章 建設展開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22章 水庫修建第74章 進據淮西第94章 殺入廣西第16章 溝通第63章 劉島基地誤入戰場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52章 泉州一夜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6章 佔領通州第93章 韶州基地第48章 泉州蒲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95章 追擊逃敵第36章 修路開礦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47章 開花炮彈第90章 兄弟分道第78章 高調撞騙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40章 手榴彈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46章 風帆戰艦第84章 大宋危急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
第90章 兄弟分道第98章 封王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76章 守淮第81章 焦山攪局第41章 打仗練兵第37章 高爐鍊鐵第24章 襄陽血戰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63章 劉島基地第68章 進駐臨高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27章 善後工作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15章 那一夜第35章 殘酷真相第76章 守淮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5章 追擊逃敵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4章 情報網絡第78章 高調撞騙第50章 大宋泉州第76章 守淮第47章 開花炮彈第29章 造蒸汽機第76章 守淮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7章 驚聞噩耗第10章 初到大宋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6章 佔領通州第22章 水庫修建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84章 大宋危急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7章 高爐鍊鐵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35章 殘酷真相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53章 海上航行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98章 封王第21章 籌建水庫第23章 建設展開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22章 水庫修建第74章 進據淮西第94章 殺入廣西第16章 溝通第63章 劉島基地誤入戰場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52章 泉州一夜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6章 佔領通州第93章 韶州基地第48章 泉州蒲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95章 追擊逃敵第36章 修路開礦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47章 開花炮彈第90章 兄弟分道第78章 高調撞騙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40章 手榴彈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46章 風帆戰艦第84章 大宋危急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