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

萬曆元年二月二十六日,萬曆帝下《欽定萬曆元年國是詔》,宣佈設內閣總理,總領六部七寺,定品秩爲從一品,設左右議政,以爲副手,品秩爲正二品。

設御史中丞,總領都察院,品秩定爲從一品,左右都御史以爲副手,品秩爲正二品。

立律政院,專司編修律法,設總領律政院一員,品秩定爲從一品。立戎政府,總領五軍都督府,設總戎政一員,品秩定爲從一品,左右僕射爲副手,品秩爲正二品。

立資政局,設資政五員,無品秩。參預機務、議定國政。下設秘書處,掌文字,上傳下達.

以張居正爲內閣總理,譚綸、王國光、王崇古爲左右議政。

以趙貞吉爲御史中丞,鄒應龍、海瑞、吳昌爲左右都御史。

以李春芳爲總領律政院事,陳以勤、李贄爲律政大夫。

以胡宗憲爲總戎政,劉燾、戚繼光、顧寰、湯世隆爲左右僕射。

以胡宗憲、趙貞吉、張居正、譚綸爲資政。

詔書一下,朝野震驚,議論紛紛。

有好事者把張居正稱爲大司徒,把胡宗憲稱爲大司馬,李春芳稱爲大司寇,趙貞吉稱爲大司空,併爲大明四相。

又有童謠傳唱,“洪武廢相、萬曆復相,一廢一復、轉眼兩百年。”

京城內外,朝野上下,一片非議,朱翊鈞不爲所動。

三月初一,再次早朝,朱翊鈞在皇極門臨御,正式加授李春芳太傅,張居正司徒,趙貞吉司空,胡宗憲司馬三公銜,並欽賜官印、腰牌和文書。

同時宣佈任命六部尚書、七寺正卿,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五軍都督以及大理院正卿、左右宣徽院使。

至此,天下人都知道萬曆新政,要開始了。

四月初四,宗藩、勳貴、文武百官恭送神宗皇帝靈柩入昭陵。

四月初五,率宗藩、勳貴、文武百官祭拜世宗皇帝的永陵。

同日,明發詔書宣佈除國喪,全國上下恢復正常。

京城醉風樓裡。

王世貞走下馬車,滿臉惆悵,他舉目看了一眼這京城名樓,熙熙攘攘,比以往更加繁華熱鬧。

他的弟弟王世懋緊跟着下了車,“兄長,我們遲到了,他們還在樓上等着。”

王世貞輕輕嘆了一口氣,“走吧。我們現在是一介白身,人家都是巡撫,一地方伯。”

王世懋連忙在旁邊說道:“兄長,他們也是仁厚至交,忠義摯友。”

王世貞點點頭:“是啊,現在你我兄弟人憎鬼厭,偏偏他們還甘冒風險,爲我兄弟送行,這份情義。

是我滿腹怨言,失了氣度。走吧,不要讓他們久等了。”

兩人走進大廳裡,裡面人聲鼎沸,就像揚起來的沸湯。

“兩位老爺,請問有訂了座位?”夥計上前來熱情地問道。

王世貞看着夥計,心裡有怨言。

現在才上前來打招呼,以前隔着老遠,就像採花蜜的蜜蜂,飛一般地撲了上來。肯定是看到老夫落魄了,才這樣懈怠冷落。

真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啊!

王世懋答道:“有人定了包間,徐先生和汪先生。在下姓王。”

“是兩位王老爺?徐老爺和汪老爺在四樓雅琴軒等二位。”

夥計馬上反應過來,依然很熱情地說道。

王世貞看着他,心裡嘀咕着,哼,一聽到我們是兩位當紅人物的客人,就變得如此熱情了。

真是狗眼看人低。

走在樓梯上,王世懋看出王世貞的憤憤不平,輕聲勸道:“兄長,我們的結果算是好的,想開些。”

不說這些話還好,一說王世貞更加心塞。

他喟然長嘆:“王遴、丁士美、郜永春、程文義、李宥、趙中義、張翀,兩三百位仁人志士,名教弟子,或棄市,或絞刑,或流放,華翰清貴,爲之一空。”

王世懋瞥了他一眼,繼續勸道:“兄長,那些人立足不穩,修身不瑾。或科試作弊,或販賣功名,或隱匿田地,或逋賦逃稅,或欺男霸女

作奸犯科,自身不清,何以持平論公,上疏彈劾他人,妄言國政?”

王世貞默然無語。

王遴等人被以非法出版的罪名被鎮撫司逮捕,然後展開偵查。

大明官吏,有幾個經得起調查的?

有的爲官時徇私舞弊,在科試中上下其手,按錢販賣功名。一經查處就是棄市,還要遭世人和士林唾棄。

有的高中進士,出任清華後,大肆收納投獻田地和人口。這種事屬於灰色地帶。不查沒事,一查一堆事。

而且收納投獻的田地和人口,十有八九要進入到下一步,隱匿田地,逋逃賦稅。這個也是重罪,查出來就是絞刑。

其餘的欺男霸女,巧取豪奪。

寒窗十幾年,終於考上進士,做了大明的官吏,成了人上人,不欺負一下別人,怎麼展現出自己是人上人?

查出來,或棄市、或絞刑、或流放。

跟着王遴鬧騰的那羣人,最慘。

他們咋咋乎乎,鬧得沸沸揚揚,被張居正用考成法下狠手,結果連承天門都沒資格進去。

臨了還被王世貞一羣人拿來當掩護。

王世貞等人要小心謹慎多了,他們任由王遴等人上躥下跳地鬧騰,躲在暗處悄悄地策劃。最後在二月初一的早朝上奮起一擊,結果被皇上連消帶打給化解了,還成就他真命天子的不世威名。

皇上跟他皇爺爺一樣,都是小心眼,事後肯定會報復。

不過皇上比世宗皇帝要有心計得多,他不會隨便找兩個罪名安在你頭上,將你治罪。

他深知如今大明官場上的袞袞諸公,沒有一位經得起細查的。

皇上寧可多費些時日和人手,也要把你查得底朝天,再以鐵證他罪,把你嚴懲治罪,還要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這些日子,各大朝報、政報,還有各家民辦報紙,東家和主編被宣教局約談後,協調一致,都在大肆報道王遴、丁士美等人,表面上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實際上男盜女娼、蠅營狗苟。

腌臢事一件件被刊登在報紙上,傳播大江南北,名聲臭大街了。

只有高拱、葛守禮、王世貞、王世懋、董傳策等少部分人,或因上有赦恩、或自身清白,站得穩,沒有查出什麼大罪。只是以失職、有失臣禮等罪名,被處以免職、交原籍看管。

王世懋還在勸王世貞,“兄長,這樣也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政局波詭雲譎,如履薄冰。

我等被逐出朝堂,放回故里,遠離漩渦,也算是一件好事。”

王世貞輕輕嘆了一口氣,點點頭:“對你我來說,是一件好事。可是對於名教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王世懋又氣又急地說道:“我的兄長,先保住我們一家老小的性命再說。名教如何,就不是你我能把持的。

至少,我們爲名教盡過一份力,差點還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兄長,足夠啊!

誰也不想做於少保和椒山公!”

王世貞看了弟弟一眼,沒有出聲。

兩人在夥計的帶領下,進到了雅琴軒包間。

剛到門口,就聽到裡面發生爭吵,王世貞和王世懋對視一眼。

徐渭和汪道昆在吵什麼?

夥計一敲門,裡面立即變得安靜,然後是徐渭的聲音:“誰!”

夥計馬上答道:“兩位王老爺到了。”

“元美和敬美來了!”

吱嘎一聲,門開了,徐渭和汪道昆各穿一身藍色和青色襴衫,頭戴方巾,拱手道:“元美兄,敬美兄。”

看着意氣風發的兩人,王世貞恍如隔世。

當初自己意氣風發,被奉爲江南文學領袖。

當時文學點評之名,評論朝野知名人士,或褒或貶,無所隱諱。

被譽爲大明的月旦評,指點江山,一時意氣風發。

徐渭當時名聲不顯,功名不揚,被排斥在主流文學圈外。他又功名心重,希望王世貞等名士爲其揚名,多次投卷,卻遭到無情恥笑,於是心懷忌恨。

後來兩人同殿爲臣,在共同好友戚繼光、汪道昆等人居中調解下,兩人放下陳見,結爲“好友。”

可王世貞卻一直在心裡有膈應,對徐渭不是很感冒,認爲他是迎奉上意的佞臣。

看到兄長像是愣住了,王世懋連忙在身後戳了戳王世貞的後背。

大哥,你可長點心吧。

現在我們傢什麼情況,人傢什麼情況。這次我們兄弟能夠安然脫身,多虧了好友戚繼光、汪道昆多方斡旋,在皇上面前說了好話。

徐渭雖然沒有出什麼力,但他沒有落井下石,已經是我們兄弟的大恩人了。

兄長,你可千萬不要犯渾啊。

徐渭是天子近臣,又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你可不要輕易得罪他,要不然我們一家老小,可沒有安寧日子過了。

王世貞被王世懋在背後用一陽指一點,馬上清醒了,拱手作揖道:“文長兄,伯玉兄,勞你們久等了。”

王世懋不由長舒一口氣,這道關卡可算過去了。

連忙出聲:“文長兄,伯玉兄,我們兄弟二人能安然脫身,多虧了你們二位,還有諸位仁兄的出手相援。

我等兄弟,以及兩家老小,感恩不盡,永世銘記。”

汪道昆連忙說道:“敬美何出此言,都是多年的好友,危急之時,出手相援是本分之事。”

徐渭也出聲說道:“兩位仁兄,實在太客氣了。”

四人坐下,寒暄了幾句,汪道昆問道:“元美和敬美回鄉之後,有什麼打算?”

王世貞和王世懋對視一眼,答道:“伯玉兄,這次我們兄弟僥倖從旋渦中脫身,再也無心於國事,只想編寫曲目,豐富崑曲,彙集詩詞,教授子弟。”

汪道昆說道:“如此也好。而今政局波詭雲譎,兩位仁兄修身養性,也是件美事。”

王世懋問道:“文長兄繼續巡撫甘肅?”

“是的。此次奉詔回京,是述職陝甘政事。”

“那伯玉兄呢?聽說也外放方伯了?”

“是的,資政局下了上諭,遼寧巡撫,不日去赴任。”

王世貞和王世懋心中瞭然。

兩人前途遠大。

皇上爲太子時,時常在太常寺組織的官吏會議上講話。有心人整理過後,再對比新的官制,發現皇上對大明官吏升遷定義了新的規矩。

對於皇上來說,名臣最好的履歷是知縣、知府、布政司各廳參政、再到布政司右參議。

是的,這一次官制對地方也做了少許調整。

佈政左右副使改回以前的左右參議,各廳主官改爲參政。

名臣在地方歷練,從縣到布政司,升遷爲右參議後,一般會調任中樞六部七寺,改任右侍郎,在中樞以全局眼光再進行歷練。

右侍郎歷練後遷任左參議或布政使,再回京遷任左侍郎或左少卿。

在左侍郎遷任尚書或正卿之前,必須要出任一任地方巡撫。做過巡撫和尚書的,纔有機會入內閣以爲左右議政和總理。

有心人在整理皇上講話時,還發現一條終南捷徑。

以總督轉任尚書,必定是出將入相,以後最低保證是六部尚書,極有機會成爲左右議政。而入資政局爲資政,出任過總督是極大的優勢。

大明新制之後,總督不再常設,現在只在邊地設吉遼、山大、陝甘、兩廣四總督。以後就算增設,也不過是雲貴、四川、以及安南等地。

相反,山大、吉遼以後成爲腹地,兩處總督肯定會被取消。

終南捷徑,但坑位有限,極其搶手。

現在徐渭出任甘肅巡撫,就是奔着接替曹邦輔出任陝甘總督去的。

wWW⊙tt kan⊙¢ O

汪道昆出任遼寧巡撫,肯定也是準備接替魏學曾的吉遼總督。

做過總督,比其他巡撫尚書和正卿,完全不是檔次了。

王世貞心裡有些悲涼。

自己灰溜溜回家,好友卻平步青雲,官越做越大,真是心裡悲苦啊。

酒菜上來了,四人聊了一會天,徐渭突然說道:“元美兄,敬美兄,在下有一事想拜託兩位。”

王世貞強打精神問道:“請文長兄直說。”

“在下想請元美和敬美兄,幫忙查一查《徐侍郎報應記》三本禁書事宜。”

王世貞和王世懋臉色一變。

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第15章 敲打徐階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1章 祖孫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74章 世子的反擊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10章 妥協和交換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47章 香河大捷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101章 柳河大捷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52.第450章 宗社黨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43章 拙劣的楊選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19章 高拱立威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04章 居然是他!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44章 癸亥之變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24章 誰殺的?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第23章 大敗倭寇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59章 捅破天了!
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第15章 敲打徐階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1章 祖孫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74章 世子的反擊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10章 妥協和交換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47章 香河大捷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101章 柳河大捷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52.第450章 宗社黨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43章 拙劣的楊選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19章 高拱立威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04章 居然是他!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44章 癸亥之變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24章 誰殺的?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第23章 大敗倭寇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59章 捅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