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面對世界經貿格局新變化,各國圍繞國際市場與資本的爭奪更加激烈,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發達國家致力於制定新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積極推進“競爭中立”、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21世紀新議題談判,以佔領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國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必須着眼我國經濟利益遍佈全球的現實,全面參與重大經貿合作談判,在新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中搶佔先機;善於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領域國際規則制定,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合作,支持主要全球治理平臺和區域合作平臺更好發揮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公平合理。支持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穩定增長。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促進全球貿易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堅定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強調:“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性政策,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

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中國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願意爲各國企業在中國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習近平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強調:“所有在中國內地註冊企業,都是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要對各種所有制企業、國內外企業按統一的規則管理,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維護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投資中的主渠道地位,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

強化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體制建設。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係、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臺。黨的十七大把自由貿易區建設上升爲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周邊爲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要積極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好幫助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爲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要高標準構築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加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國-海合會、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推動與以色列、加拿大、歐亞經濟聯盟和歐盟等建立自貿關係以及亞太自貿區相

關工作,全面落實中韓、中澳等自由貿易協定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繼續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提高中國在世界的制度性和規則性話語權,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發展的需要。提高話語權不是搶班奪權,不是將世界秩序推倒重來,而是爲了讓規則制度更加公平、與時俱進,爲了更好地開放發展,爲了更公平地開放發展,爲了世界各國更平等地發展。制度性話語權意味着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中,將更加註重做國際經貿規則的參與者、引領者,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的新優勢,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權,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適當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擴大對外援助規模,完善對外援助方式,爲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免費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經濟政策等方面諮詢培訓,擴大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防災減災、環境治理、野生動植物保護、減貧等領域對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義援助力度。積極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形成多元化開發性融資格局。維護國際公共安全,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支持並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加強防擴散國際合作,參與管控熱點敏感問題,共同維護國際通道安全。加強多邊和雙邊協調,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維護全球網絡安全。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參與打擊跨國犯罪行爲。

(本章完)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四、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四、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