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我們有槍炮

抗議、譴責會有用嗎?光緒當然知道這頂個屁用。不不不,屁總還算是臭的,總能噁心一下人家。抗議、譴責也許只會帶來一個新的飯後笑談而已。不過光緒已經很高興了,他現在做的已經達到了和新中國同樣的高度了。而且他還做的更多。

與此同時,光緒下旨唐紹儀爲南洋宣撫使,即可前往南洋對華人宣撫,同時做爲宣撫使警衛的一個排的皇家禁衛軍也踏上旅程。就憑這點做法,光緒認爲他已經超過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國際地位了,因爲新中國打死他也沒膽子敢這麼幹。

荷蘭公使回到使館後,果真把今天清國皇帝的抗議、譴責當作笑話說給使館工作人員聽。但這一切在歐格納看來卻不是一個笑話。他一面請求香港遠東艦隊司令部,讓他們暫停對南洋的搜索,將艦隊全部集中起來以應對事情可能的變化。一面發報回內通告此事,請政府做出一但發生清荷衝突時,他所需要站立的立場。他真切的感覺到曾經弱懦的清國人在這位光緒皇帝的帶領下發生了一種未知的變化,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尤其是光緒那句後果自付的最後一句話,這能讓歐格納唯一能說的上來的感覺就是,這也許叫――野心。

“報告司令官,南洋艦隊下屬一艘戰列艦、二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全部奉命集結。請司令官指示。”這時南洋艦隊的留守參謀劉冠雄踏進龍吟號作戰室後的第一句話。

南洋艦隊接到巡海號的命令後日夜兼程,終於在夕陽開始西下之時趕到曾母暗沙與太平洋艦隊匯合。而琅威理認爲這因爲可能涉及到戰事,雖說他放手讓劉冠雄自主,但做爲大清海軍中將的他,自然也是要登艦拜見上司的。

“免禮,都坐吧。”吳德仁等兩人坐後說道:“雖說我是大清海軍總司令,但事實上我的權限依然還只在太平洋艦隊內,無論是南洋艦隊還北洋艦隊我從來都沒插手其中的事務。這恐怕是我第一次動用海軍司令這個權利吧。”

吳德仁摸着下巴看着對面二人嘿嘿直笑。琅威理只能迴應的笑着,他不知道如何答話。因爲這裡面涉及到中國官場的慣例。琅威理到現在也沒能搞懂。到是劉冠雄見琅威理沒有答話,他站起來敬禮後答道:“那是大人對下官的信任。還請大人時常指點一二,好不負大人信任。”

“信任談不上,就是不想去管而已。相信你們也知道。如今南洋土著再次排華,據本官所知已有數十華人命喪土著之手。做爲我華人的艦隊,本官有意出動艦隊鎮壓南洋土著,可是我們要同時面對婆羅洲、蘇門答臘和爪哇。這次之所以會動用總司令之權將南洋艦隊招回,實在迫於兵力不足。但這次的行動只是本官個人的意思,不知兩位意下如何?”吳德仁說話時,卻是看着琅威理。

琅威理雙手一攤:“我只是南洋艦隊教官而已,涉及到戰事我由劉參謀長全權負責,我不過問。”其實當接到巡海號的命令,帶領艦隊會合時。整個艦隊就已經是劉冠雄在指揮了。說完,琅威理就看着劉冠雄。

劉冠雄楞了,這該怎麼回答?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他左右一環顧卻見大家都在等他說話,他更不知道怎麼說了,思前想後半天這才小心問道:“大人。不知朝廷是何章程?”

“廢話,這隔着十萬八千里的到哪裡去問朝廷。”

“那要不要讓巡海號回去請示一下朝廷。不必回廣州,可以去新加坡,一來一回有一天時間夠了。”

“如今土著已經開始對我華人進行大規模屠殺,再等就是一天二夜,那還有多少華人無辜喪命?我就想知道你們南洋艦隊參不參加?”

看到吳德仁都拍了桌子,劉冠雄立馬站了起來:“大人。你是大清國的海軍總司令,南洋艦隊也是您的下屬艦隊,您只需要下令便是,其實沒必要問下官的意見。”

“這次行動沒有朝廷的旨意,算是我們擅自行動。你的意思呢?”

“大人,不可呀。”劉冠雄連忙勸阻:“擅啓邊釁。一但朝廷追查下來。大人也難逃苛責呀。”

“你以爲老子不知道呀。”說着,吳德仁伸手拍掉馮祁拉拽他衣服的手,還瞪了他一眼:“別他n跟老子講什麼素質,老子就這麼幹了。朝廷要真追查下來,大不了老子不幹了。”

“大人。三思呀!”劉冠雄驚的是滿頭冒汗,這大清國海軍總司令都能說不幹就不幹,這得要多大勇氣呀。

“少屁話。你給老子個準話,到是幹還是不幹?”

“大人,您怎麼說都是大清海軍總司令。”劉冠雄很爲難的說道:“難道大人就不能對南洋艦隊下一回命令?”

“少他n的跟老子屁話,你要是不參加就立馬滾蛋。少了你南洋艦隊,老子就辦不成事了?”

嗨!劉冠雄長嘆一口氣:“既然大人都說是自己拿主意了,那同爲華人,哪有見死不救的。只是,大人若有好的去處,還請記得帶上兄弟呀。”

“老子就知道,咱們海軍裡就沒一個孬種。哈哈哈……”

吳德仁在一旁大笑,馮祁從心裡狠狠的鄙視一下這個司令,高興歸高興也不能把正事給忘了呀。既然他這個司令忘了,那隻能他這個參謀長出面了。馮祁笑着問琅威理:“不知琅將軍對此有何看法。當然了,我是指你個人的看法,與艦隊無關。”

“我的看法?不不不,我沒有看法。”琅威理喝着茶說道:“我只知道,如果大英帝國的國民在海外遭到如此對待,大英帝國的海軍一定會教訓那些野蠻人的。”

“那是那是,所以我們覺得應當向世界第一海軍多多學習學習。琅將軍以爲如何?”馮祁這麼問就帶着試探的意思在裡面了。

這麼明顯的話,琅威理哪裡會聽不出來:“我只負責教授貴國海軍,至於學到多少那就是貴國的事了。”

這明顯就是要推卸可能的責任,不過這也正是馮祁要的效果。馮祁笑着說道:“貴國遠東艦隊繳獲的海盜的兩艘驅逐艦,這大家都知道是海盜從我南洋艦隊搶走的。不知琅將軍能否出面與貴國遠東艦隊交涉,請將其歸還。當然了。我國可以適當的給於一定的補償。”

“好呀,那我現在就走?不過要先說好,要回來以後還得編回南洋艦隊。”

“那是那是。”一聽說能要回來,吳德仁就高興的接過嘴來:“劉冠雄本官命你立刻安排一艘驅逐艦送琅將軍返回香港。”管他劃在哪個艦隊。不都得歸本總司令管嘛。

吳德仁站在甲板上送別琅威理,一邊揮手示意,一邊卻在低聲問着馮祁:“放假的艦員都回來了嗎?爪哇那邊的電報可是說,荷蘭的艦隊已經完成補給了。我看,搞不好今晚他們就會出來。”

“放心。本來還以爲會有少數官兵會因爲土著而滯留家中,沒想到,都回來了。”

“廢話,不回艦隊,就憑他們那幾個人有個屁用。按計劃行事。”說完吳德仁大聲下令:“命令南洋艦隊加入編隊,我們返航。”

隨着命令傳達下去。各艦開動馬力緩緩加入編隊。從婆羅洲返回的將士們卻全部驚呆了,他們不理解爲什麼艦隊不是南下去幫忙華人,反而是要返航。這麼一來,他們還爲什麼要回來?於是,南洋本地的將士們集聚在甲板上向各艦長哭述。請求艦隊南下,卻遭到軍法官的訓斥。直到吳德仁出來訓斥:天還沒黑呢,急個屁呀。

將士們這下才安心返回自己的崗位,因爲大家都明白這是要做給岸上的洋鬼子看。這次艦隊前來接休假的將士已經到了離婆羅洲海岸線五海里的地方,如今海邊可有一大羣人舉着望遠鏡在看呢。

琅威理乘坐的南洋艦隊的驅逐艦提前離開編隊,雖然琅威理急着想法這裡即將發生的事向英國方面報告,無奈驅逐艦長哀求他說:吳司令下令他一定要在第三天才能將琅提督送到香港。否則他性命堪憂。琅威理聽後坦然的跟他說,那就把船開穩一點。然後琅威理找人幫他搬了把躺椅放到艦首,然得有如此輕鬆的好日子。吹着海風,好好享受一下旅途的悠閒,唯一的遺憾是船上沒有葡萄酒。

大清國的艦隊成巡航編隊,緩緩向北方駛去。看到這一幕的人很多。

荷蘭人很高興。該死的清國艦隊總算走了。當清國艦隊消失在北方的海平面之下後,荷蘭觀察員立刻返回住地向巴達維亞發報:清國艦隊北返。收到了電報的維夫高興壞了,一面下令停靠在碼頭的荷蘭遠東艦隊待夜色降臨之後出發,一面向總督卡爾報告情況。

“父親,大清的艦隊向北返航了。”李南星走進大堂說道。

李南星話纔出口。原本大堂中正在議論要對土人如何進行反擊的族老們一下子都不說話了,全部齊齊的望着李南星。希望他會說剛剛只是一個笑話。

而坐在大堂上的李關山聽到這個消息後,原本堅定的雙眼頓時變的萎靡起來。雖然他也希望剛剛南星說的只是笑話,但他明白這是真的。不過他還是問了一句:“真的走了?”

“是的。孩兒親眼所見,艦隊的旗語也是這個意思。”

“朝廷這是什麼意思?如今南洋土人正欲對我華人進行大屠殺,這時候朝廷將艦隊撤走是什麼意思?紅溪慘案歷歷在目,蘭芳亡國如在昨日。如今還要將艦隊撤走,難道朝廷就真對我南洋華人不聞不問,難道朝廷就這樣眼睜睜的看着我華人如豬狗般的被土人屠戳一盡嗎?”邊說着,李關山的眼中兩行濁淚滑下。

數天前當土人第一次殺死華人之時,這些族老還在想着如何以最小的代價來平息此事。土人越來越猛烈的暴動也沒能影響到這些族老們的決策,因爲他們知道,若是華人真的反擊起來跟本就不是這些土人能擋的住的。他們甚至認爲,跟本不需要朝廷艦隊動手,只需要把艦隊停在海面上就足夠了。朝廷的艦隊給了南洋華人無比的信心。如今朝廷艦隊這一撤走,如同抽掉了南洋華人的脊樑。

不僅是父親如此,其它叔伯族老不是淚流滿面就是搖頭嘆息。這麼下去不是辦法呀,李南星環顧一週後說道:“父親,朝廷艦隊還未走遠。不如稱此機會對土人來一次狠的,一次徹底殺怕他們。”

“殺殺殺,就知道殺!”李關山徹底爆發了:“你拿什麼殺,就靠拳頭棍棒怎麼殺?”

“父親,我們有槍,有足夠裝備一個步兵師的槍械和配套彈藥。不僅有槍,我們還有炮。”

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185章 譁然第121章 不拋棄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01章 遠東的**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27章 交換第183章 羣鬥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78章 揍他第90章 中央銀行第6章 朝堂之外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375章 分歧第418章 亂戰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09章 去死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83章 **的哀怨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7章 着手準備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7章 紛亂第158章 煩心事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84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定遠第60章 麼蛾子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6章 慈禧查崗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79章 各自退讓第67章 夢裡夢外第373章 “您說呢?”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77章 國家尊嚴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4章 朝堂之上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28章 傷員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374章 回京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407章 追擊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49章 登徒子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
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185章 譁然第121章 不拋棄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01章 遠東的**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27章 交換第183章 羣鬥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78章 揍他第90章 中央銀行第6章 朝堂之外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375章 分歧第418章 亂戰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09章 去死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83章 **的哀怨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7章 着手準備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7章 紛亂第158章 煩心事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84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定遠第60章 麼蛾子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6章 慈禧查崗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79章 各自退讓第67章 夢裡夢外第373章 “您說呢?”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77章 國家尊嚴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4章 朝堂之上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28章 傷員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374章 回京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407章 追擊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49章 登徒子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