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不放棄

天津,直隸總督衙門府

“中堂大人,此舉不可呀。日軍艦隊勢大,首當保艦以制敵。然皇上卻下令北洋艦隊出航是將其置於危險之境,再則,當下應調重兵防日軍攻我山東,皇上反調走一鎮,與當前戰事不利。而且孤軍懸於海外,內無內應,外無可援。如此當必敗爾。皇上此舉大爲不妥呀。”劉步蟾急着四處踱步。

“按皇上旨意行事吧。子香你也去威海督陣吧。”李鴻章說完站起身來:“幼樵,讓各部沿威海至榮城一線佈防。”

“中堂大人不可呀……”

李鴻章擺了擺手:“皇上旨意,若不尊旨意而行,從老夫開始向下斬首。子香,皇上言你太過小心保守了。”說完緩緩走了去出:“北洋自此沒落了……”

回到府邸的李鴻章把自己關在屋內已經一天了。除了自己的女婿張佩綸,任誰都擋在門外不見。整整一天,就只是來來回回的反覆看着皇上送給自己的世界地圖。

“二十多年了。我李鴻章盡心盡力辦理洋務以圖振興國勢。建海軍、興實業、圖自強。捫心自問,我李鴻章於大清雖不敢言尺寸之功,卻也謹小慎微盡力而爲。可今日看來。卻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李鴻章老矣,北洋也付之東流了……”李鴻章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甲午果真就像當年皇上所說的那般來了,北洋也如同皇上所說那樣不堪一擊的倒了。一番狂風驟雨,吹打得大清這間破屋子搖搖欲墜,也吹打得北洋支離破碎。什麼東方俾斯麥,不過一裱糊匠而已。

而張佩綸眼中,歷經風雨和宦海浮沉的中堂大人,無論走到何等的地步,無論多麼地風雨飄搖,李鴻章都沒有像今日這般意氣消沉黯然神傷過。唯有雙眸中依稀還有當年的孤傲。

“中堂大人,如今田莊臺情式危急,這槍炮無眼。正值國家危難之際,你不能倒下啊。”

“皇上不會有事的,就是日本人也不能讓皇上出事。否則連大清國皇帝都在戰場上出了事,那還能有誰敢於日本人和談?不能將大清逼到談判桌上,就算把大清打沒了那日本拖也拖死了。日本,爾撮小國,這就是他們的命。大清拖的起,但日本人拖不起呀。皇上高明呀。”

自前年起,皇上就處心積慮爲今日佈局,日軍每一次軍事行動都盡在皇上掌握之中。先改北洋水師爲大清皇家北洋艦隊,後親征田莊臺。這個在他李鴻章手下一手建立的北洋體系,就隨着日軍的炮火飛灰湮滅。也隨着日軍的炮火,打出一個威武不屈的皇上。一國之君,以去辮激三軍之鬥志。將自己置於死地,博三軍之忠心。這是心機?是權謀?還是翻雲覆雨恩威難測的帝王心術?

“中堂大人,軍機處又發來急電,讓你即刻回覆。”門外,李鴻章地幕僚帶着些急切的聲調說道。

“不看!不回!”李鴻章擺了擺手,斷然說道:“這個時候軍機處那邊能有什麼急事,無非是讓我李鴻章出面,請洋人出面斡旋而已。請洋人居中調停,我李鴻章本就此意。可如今皇上在前面與日本人血戰,我們卻在後面與日本人和談。天下人若聞之,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我李鴻章?”不能再重蹈當年恩師曾文正公之覆轍呀。

“可是……”張佩綸猶豫了一下,望着李鴻章那份憔悴地神情,還是把胸口的那句話吞嚥了下去。

“沒什麼可是!老夫老了,北洋已經完了。”李鴻章悵然一笑:“北洋一去,心中雖有不甘,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如今大清的天已經變了,只要皇上在田莊臺得勝歸來,天下還有誰能夠擋得了皇上的鋒芒?擋不了也擋不住啊,太后也老了……”

“中堂……”張佩綸話纔出口便哏嚥住,眼圈都紅了。

“這朝中大臣們呀,原本忌憚老夫北洋之權勢,故而老夫也一直穩坐這直隸總督多年。然甲午這一敗,沒有北洋支撐的老夫也就得黯然下臺了。皇上得勝而回,定收天下之權。二十年來,皇上隱而不發,卻在甲午一戰震驚天下,以皇上之胸襟城府,這天下定要大變了。”

“這許多年來,老夫得罪權貴無數。如今一但失勢定遭來無數報復。老夫以無力維護李家上下安全,而經方卻不足以扶。唯有菊藕與皇上交情破深,但願你好生加以利用,以保我李家上下之安全。”

“若有機會,還讓菊藕提醒皇上,百年沉屙非一日可變,當徐徐圖之方爲正道呀。”

沉默了片刻,張佩綸低聲問道:“中堂大人,軍機處那邊的電報總是要回復的,不知道該如何措辭啊?”

李鴻章仰起頭想了想,忽然有些落寞的搖了搖頭:“就說老夫重病臥牀不起。老夫再也擔不起這賣國求榮之罵名了。”

“好呀,如今大清這天下是牆倒衆人推呀。”慈禧重重的將李鴻章的電報拍在案上:“日本那人接觸的怎麼樣了?”

世鐸小心的應對着,這太后臉色不善呀:“回老佛爺話。日本那邊倒是提出非李鴻章不談呀。”

“若大的大清朝,除了他李鴻章就拿不出個能談的人來了?”

“老佛爺,以微臣愚見。是不是請恭親王奕欣出山?”

慈禧一聽,楞了半晌終於點頭:“讓來進京來吧。”

戒臺寺外,一輛馬車早已安頓停當,只等王爺出來就可以進京去了。馬車上車伕一臉喜慶的模樣,自從跟着爺失勢從京城搬來此處已有十年之久。如今,朝廷終於知道我家王爺的本事,這會兒,要請王爺回京主持大局了。戒臺寺的大門打開了,此時的恭親王奕欣卻沒有馬車伕的喜慶,臉上偏偏一副愁眉不展。對他而言,這是讓他去收拾甲午清日之戰的殘局呀。

“籲——”一聲長嘶過後,一輛馬車遠遠疾馳而來,在大門口緩緩停下。一身便服的李鴻章走了下來。

“少荃,別來無恙。”奕欣哈哈大笑迎了上來。

“卑職見過王爺,如今甲午一戰北洋各部皆敗。唯有皇上一力拒之,卑職到也一身輕快。”李鴻章上前見了個禮,恭謹的說道。

奕欣一聽便知李鴻章有話要說,隨即說道:“難得少荃來此,先不急進京。”

北宮院內,還是那棵大樹,還是那張茶桌,還是那把茶壺……這裡與二年前李鴻章來時還是一模一樣的擺設,只是時日變遷,入冬的戒臺寺早已是百花凋零,沒有了惜日的盎然春色。

“此間就你我二人,少荃有話不妨直說。”奕欣端起熱茶,輕輕的抿了一口。

“鴻章另無它事,聽聞王爺受太后旨意回京,特來勸阻。”

李鴻章第一句話就讓奕欣眉頭扭成一團:“我怎麼不知,可旨意難違。我不是少荃可裝病不出。這必竟是愛新覺羅的天下,做爲愛新覺羅的子孫怎能在此時棄祖宗基業不顧呀。”

“皇上在田莊臺還在血戰,朝廷卻在後面與敵和談。一但傳言出去,王爺大名將……”李鴻章嘆了口氣:“不怕王爺怪罪,王爺大名將定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任後人唾罵呀。”

這個道理,奕欣不是不明白。也許是心裡對回京還有一些企望吧,也許會有些僥倖。可李鴻章這話說出來了,卻真正讓他焦躁不安。

“王爺,縱然回京,當勸進太后。皇上與敵血戰之機切不可與敵和談,當調集天下兵馬增援田莊臺。有皇上坐鎮,此戰未必就會敗呀。”

“此前聽聞,少荃迴天津實因朝廷大員排擠。如今看朝中之意,大有將少荃閒置之意。難得你還有這份忠心。可理是這個理,事確不是這個事呀。這仗不僅是大清與日本之戰還是太后與皇上之戰。”

李鴻章微微一愣,望着恭親王遲疑了一下,低聲說道:“王爺莫非指的是太后和皇上……可如今乃是國戰,外敵不平,這……這……”

李鴻章心中早就明白,此戰過後皇上和太后必有一翻爭鬥,可卻不曾想到,這前線戰事未平,這後面就已經開打了。然而自己畢竟是個外臣,說話自然不敢像恭親王那邊隨便。低着頭斟酌片刻說道:“倒也如王爺所言。不過鴻章心中卻是頗有隱憂,不吐不快。我大清本就國勢衰弱,想要振興國勢本非一朝一夕可成。然在此清日之戰烽火正盛之時再鬧出帝后之爭,若爭到了水火不容地地步。恐非天下之幸、社稷之福啊。再怎麼爭也要到外敵已平之時吧!”

“少荃着相了。若外敵已平,這帝后之間就爭不起風波了。”奕欣微微一笑:“少荃也是宦海浮沉已久,當出局以視,方能明白呀。”

從京城到戒臺寺,有70里路,馬車要跑多久?好像還沒人算過。只是一早發去的旨意,直到入夜恭親王奕欣才入了京城,隨即進宮給太后請安去了。

太后與恭親王二人談話已久,沒人知道二人談些什麼。只是恭親王出來時臉色不善。

“大人,艦隊已經準備完畢,天亮後全部出航。只是我不明白,爲什麼要去幫那個滿清靼子皇帝?他們一滿人外族奪我大好河山。如今自己打不過外人卻要我們去救他。”吳德仁指揮艦隊是把好手,也絕對聽命行事。就像他願意出戰,但卻讓艦隊已經準備妥當。只是在此事上卻一直放不下來。當年被綁來之後,聽說家中父母因傷心過度而亡,至此記恨上大清國,無數次勸慰依然改變不了他不孝的想法。咱們漢人的艦隊幹麼要給滿人賣命。

“是呀,就當如此。……”一片附和之聲。這些在海外學習的艦長們,看到了一個全新世界,有了新的理想,關鍵是他們全是漢人。只有幾位艦長低着頭沒說話。

“那好,那咱們就不去了。”李恩富微微一笑。

“李大人,難道你也……”徐世昌猛的站了起來,指着李恩富,狠狠的盯着他。

“徐大人莫急,你看這可是民心所向嘛。”李恩富依然不急不慢的說道:“既然這次我們不去了,那就還要麻煩徐大人再去一趟南美各國,看看有哪國願意把我們這些軍艦給買過去。”

賣軍艦?吳德仁聽到此話猶如一隻踩了尾巴的貓般跳了起來:“不去打日本也用不着賣軍艦吧。”這纔好不容易把軍艦開了回來,拉出一支艦隊,不就是不去打日本嘛,那也不用賣軍艦啊!

“沒辦法,沒錢了。”李恩富雙手一攤:“要繼續保持這支艦隊的規模,最多一個月,夏威夷王國就要破產了。”

“不是……我們平時訓練也沒見……是不是訓練強度太大了?我們可以減少訓練嘛!總之不能賣。”想賣軍艦,反正吳德仁不同意。

就在各位艦長面面相覷之時,做爲海軍總參謀長的程誠站起來說話了:“吳司令,還有諸位艦長們,你們還在高興着我們終於有了一支太平洋第一艦隊的美名時,還在艱苦訓練時,可曾想過這買軍艦的錢和訓練炮彈的錢是從哪來的嗎?你們想想,就這夏威夷王國纔多少人口,纔多大面積。如何能養的起這麼大支艦隊?”

“不是賣白糖很賺錢嗎?不是還有個金礦嗎?”吳德仁說話的聲越來越小,因爲他也知道就這兩處的來源是不夠的,可只要他有艦隊、有炮彈,其它的事他也懶的去想。

“白糖是不夠的,且不說金礦本身就不夠,一但金礦之事外泄。你以爲那些白皮鬼子能讓我們安心採礦?其實今天我們能在這裡都是你們口中的靼子皇帝秘密安排的。買軍艦和訓練的錢全部都是國內提供的。要知道,金礦不能大規模動用,而賣白糖用來維持島上的工廠都很吃力。而皇上爲什麼要這樣做?你們想過嗎?”

李恩富這才說話:“要想維持一支艦隊,除了炮彈的補給外,還要有足夠的維修材料。你們都想想,這個島國什麼資源都沒有,一但被人包圍,受傷的軍艦拿什麼去維修?還是說你們有本事憑現在的艦隊可以挑戰世界海軍?想要保持一支艦隊的強大,就必需背靠大陸,就必需要有大陸豐富的資源來源源不斷的補充。”

“再說這場清日之戰,如果大清戰敗,就是割地賠款。割的還是咱們華人的地,賠的還是咱們華人的款。然後日本人再用咱們的地咱們的款來武裝更多的日本人,再來打清國以獲得更多的地和更多的款。最後倒黴是還不是佔絕大多數的漢人?所以日本是一定要打的。”

“還有,你們這次回去是按照秘密協議,夏威夷王國把軍艦連同你們一起打包賣給大清國。當年你們出來的情形沒有忘記吧,皇上將你們這些失意但有才華之人秘密派出來訓練,爲的就是不讓外國欺負咱們中國人。你們說他是滿人靼子,可是你們又知不知道。你們常說起的漢唐盛世中的唐朝,唐朝的李氏皇帝跟本就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

李恩富看着滿臉驚訝的艦長們,緩緩說道:“咱們有把唐朝當做異族在統制中源嗎?沒有吧。你們再看看你們的頭上,還有誰留着辮子?其實這都是皇上同意的。皇上說別再讓衣着服飾成爲這個國家的隔閡,大千世界就當多姿多彩。再看看皇上,除了服飾外,還有什麼與漢人不同?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皇上跟本就不認識滿族文字。”

“那……那他還算是滿人皇帝嗎?”驚天秘聞呀,直讓在座的包括徐世昌都大吃一驚。

“算不算,用你們自己的眼睛去看。記住,不論誰做朝廷,國家都是自己的。以國家爲重,明日出發吧。告訴祖國,你們回來了。”

第15章 調教三傑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6章 朝堂之外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373章 “您說呢?”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3章 柳暗花明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93章 馬綹子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章 回首百年第3章 各懷心思第77章 國家尊嚴第123章 斷後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93章 馬綹子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374章 回京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65章 天崩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184章 衝突第98章 諜戰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67章 夢裡夢外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69章 “喏”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47章 開學之日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42章 鐵路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33章 摺子戲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208章 要造反?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215章 增援奉天
第15章 調教三傑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6章 朝堂之外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373章 “您說呢?”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3章 柳暗花明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93章 馬綹子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章 回首百年第3章 各懷心思第77章 國家尊嚴第123章 斷後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93章 馬綹子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374章 回京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65章 天崩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184章 衝突第98章 諜戰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67章 夢裡夢外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69章 “喏”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47章 開學之日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42章 鐵路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33章 摺子戲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208章 要造反?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215章 增援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