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家底

俗話說得好,好良言難勸該死鬼。大宋君臣整日沉迷在天朝上國的虛幻裡,光靠張寶一人壓根就喚不醒他們。所以張寶也就不費那個勁,救人先救己,要是連自己都救不了,多管什麼閒事?那叫自不量力。

大宋君臣在過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好日子,而人在梁山的張寶也沒閒着,這幾日正在忙着跟許貫忠、朱武清點自己的家底。高麗內亂已經快過去一年,三方勢力斗的是水火不容。通過販賣糧食,對於李資謙、弓奇、韓安仁的內部虛實,張家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對於高麗國內百姓的現狀,張家同樣心知肚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家想要“吃”下高麗,不光光是要有謀略,更要有一副好“牙口”,而這副牙口現如今鋒不鋒利,是張寶最關心的問題。

張家如今除梁山外,分別在二龍山、四明山、登雲山、抱犢山以及飲馬川駐紮人馬,其中除梁山作爲本陣擁兵數萬外,其餘五地各有數量不少於五千的戰兵。爲了更加直觀的弄清楚張家手頭所掌握的力量,張寶特意列了一張清單,清單如下:

梁山大本營:

總統領:張寶;

左右軍師:許貫忠、朱武;

親衛營,人馬三千,主將:焦挺、高寵、楊再興、狄雷;

馬軍第一營,人馬三千,主副將:盧俊義,倪麟(受喬道清所邀);

馬軍第二營,人馬三千,主副將:孫安、喬道清,竺敬、黃鉞、金鼎(後三人受喬道清所邀);

馬軍第三營,人馬三千,主副將:郝思文,冷寧、牛庚(後二人受喬道清所邀);

馬軍第四營,人馬三千,主副將:杜壆,酆泰、衛鶴;

馬軍第五營,人馬三千,主副將:林沖,曹正(林沖落腳梁山後,曹正攜妻投奔);

步軍第一營,人馬三千,主副將:魯智深,鮑旭(經焦挺引薦);

步軍第二營,人馬三千,主副將:史進(暫代),陳達、楊春;

水軍營,人馬兩千,大小戰船五十艘,主將:成貴、翟源;

斥候營,人馬一千,主將:時遷、馬靈;

神機營,人馬五百,主將:凌振;

***********

駐紮各山頭兵馬及主要將領如下:

二龍山:馬步軍六千,主將鄧元覺、貝應夔,副將伍應星、張韜、張儉(後三人爲鄧元覺自行招募);

四明山:馬步軍七千,主將欒廷玉、龐萬春,副將計稷、雷炯、張近仁、高可立;

登雲山:馬步軍五千,主將石寶,副將鄒淵、鄒潤;

飲馬川:馬步軍五千,主將卞祥,副將鄧飛、李袞、項充、樊瑞(後三人爲卞祥親自出馬收服);

抱犢山:馬步軍五千,主將唐斌,副將文仲容、崔野;

***********

耽羅島兵馬及主要將領如下:

馬軍第一營五千人,主副將:徐寧,姚剛(受張家招攬);

步軍第一營五千人,主副將:袁朗、糜貹,殷泰、殷春(後二人受張家招攬);

水軍營五千人,大小戰船一百艘,主副將:張順,喬正、謝福;

水陸兩棲營兩千人,大小戰船五十艘,主副將:歐鵬、李福(受張家招攬);

***********

張家南北兩路水軍:

南路水軍:人員一萬,大小戰船二百艘,駐紮舟山羣島,主副將:李俊,阮小二、阮小五;

北路水軍:人員一萬,大小戰船二百艘,駐紮廟島列島,主副將:阮小七,童威、童猛。

……

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沒想到自己一個鄉下小地主出身的人,竟然也有擁兵九萬,劍指他國的時候。

大宋對外聲稱有百萬禁軍,雖然這百萬的水分很大,但蟻多咬死象的道理,張寶還是懂的。而且自始至終,張寶就沒想過要發動叛亂造老趙家的反,倒不是他對老趙家有感情,而是張寶清楚,即便自己造反成功,吃虧受苦最多的還是百姓。而且選擇這個時候造反,實在是時機不對。

趙宋如今已經延續了百十年,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趙宋是正統,雖然這個正統也是當年從人家孤兒寡母手裡搶來的,但正統的魔力依舊很大。張寶選擇此時造反,並沒有把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搞定趙宋,一旦戰事陷入了僵持,很有可能便會提前上演明清交替時的一幕。明朝崇禎帝倒黴就倒黴在身處內憂外患之中,結果最後叫外人撿了大便宜,害得大漢民族落後世界兩百多年,處處受欺負。

張寶不希望因爲一時之爭反而便宜了外人,該死的終歸會死,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張寶相信,即便自己不跟趙宋爭天下,就老趙家那幫人的尿性,也遲早會把自己給玩死。就比如過幾年會發生的靖康之恥,只要張寶不插手,徽欽二帝就肯定要來上一場有去無回的北地五國城一遊。

當一個亂臣賊子還是當一個救世主,這道選擇題相信只要腦子沒病的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而張寶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份先知先覺提前做好準備,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是幹不過那些尚未開化的女真人,那想再多也是白扯。

文明昇華精神,野蠻強壯體魄,此時的女真人還處於半開化狀態,雖然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建立了大金國,打得遼國節節敗退,但女真人的實質依舊是野蠻人。在他們的眼裡,拳頭大就是硬道理!漢人所宣揚的仁義道德,人家壓根就不信。而想要令其屈服,光靠德行是不夠的,還要有雷霆手段。就如同馴獸一樣,光給甜棗不給鞭子,是馴不下去的。

當然,所謂的女真不過萬,過萬則無敵這話在張寶看來是純屬扯談。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流言,不過是某些人爲了掩蓋自己的失敗而誇大其詞罷了。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女真人剛剛自黑山白水的惡劣環境中走出來,在那種惡劣環境下所養成的彪悍的性情還未退去,對上已經養尊處優百餘年的遼人,自然就顯得所向披靡。

而大宋與大遼的情況類似,甚至要更糟糕一些。因爲宋人的戰力還不如遼人,可偏偏大宋還沒這個自覺,見遼人被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便認爲遼人要完了,也上來想要撿個便宜,結果卻見遼人的二線部隊給打得差點全軍覆沒,到最後不得不出錢請女真人幫忙打仗,可這樣一來,也就告訴了女真人自家的虛實。

大宋不是沒有勇士,也不是沒有名將,可受國策的影響,大宋的武人受到很嚴重的壓制,以至於當汴梁被兵臨城下時,朝中竟無將可用、等到北宋亡了國,南宋建立以後,爲了抵抗金國的入侵,南宋朝廷放鬆了對武人的壓制,隨即便有了中興四將的出現,可後來南宋朝廷故態萌發,再次對武人進行壓制,也就失去了重奪北方的最好時機,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殘喘。

張寶不會坐視自己的民族遭受劫難而無動於衷,但他也不會去特意挽救趙宋王朝。在張寶看來,趙宋會有如此下場,那完全就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若是當權者少一點個人愛好,多把一點精力放在國家大事上,何至於蒙受如此奇恥大辱,連帶着讓整個民族爲他的失誤而買單。

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做好當下才是最主要的。清點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張寶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有了信心,當然他也並未就此驕傲自滿,相反的,他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放到更遠的未來。

以張家如今的發展勢頭來看,日後拿下高麗並不是難事。但拿下了高麗並不代表張家就會自滿,那只是第一步,而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以高麗作爲跳板,逐漸收回當年被遼國佔去的漢家故地。

擺在張寶面前的問題,便是等日後由東向西一路逐步收復,還是提前在遼國西北部佈下暗子,等到日後出兵時突然發難來個左右夾擊?

張寶傾向於後者,原因主要是遼國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造反的破落戶女真人十分強悍,多次派兵清剿都是無功而返不說,反倒叫女真人的地盤越打越大。而國中一亂,治安就會變差,各自爲政的現象也就越發嚴重。

遼國本就不是大宋那種君主集權的國家,遼國雖是隻有一個國主,但國中各族的勢力十分龐大,國主自身強大的時候各個部族都還算安分,可一旦國主自身虛弱了下來,那各部族就開始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盤。

張寶想要在遼國佈置暗子是完全可行的一個想法,遼國上下如今皆被造反的女真人吸引了注意力,對於身邊突然冒出來的小股新勢力,壓根就勾不起他們的興趣,而這個時候,就是張寶的可乘之機。

在大多數人眼裡,女真人此時能夠打敗遼國的數次清剿,還屬於僥倖的範疇。因爲換誰都不會相信,一幫來自山野的土包子能是建國已經百餘年的遼國的對手。但張寶卻佔了先知先覺的便宜,他知道遼國會被女真人的大金國所滅,不靠譜的遼帝耶律延禧最終會成爲女真人的階下囚,將來會跟宋徽宗趙佶在五國城做鄰居。

щщщ◆ttκan◆C〇

現在正是派人前往遼國爲將來收復失地提前做準備的良機,再過幾年,等到那場七十萬遼人敗給兩萬女真人的戰事爆發,遼國的內部就會動盪,而那時候,事先已經在遼國內部打下基礎的張家軍就可以渾水摸魚,搶遼人的地盤,壞女真人的好事。

女真人,就是張寶要對付的最後大BOSS,而張寶的心裡也清楚,此時的女真人的確不是清末的八旗子弟可比。那些在天地間與野獸爭奪生存資源活下來的女真人,的確不是一般的對手。

當然現在就考慮對付女真人有些爲時尚早,張寶目前最主要的事情還是拿下高麗,其次便是在遼國安插人手,最後纔是考慮女真人。而這最後的考慮,目前其實還不需要考慮。飯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要一步一步邁,急不得。

眼下高麗三方勢力,李資謙、韓安仁、弓奇都在窮兵黷武,其中李資謙地盤最大,擁兵三十萬,韓安仁佔據南方大部分區域,擁兵十五萬,至於弓奇實力最弱,但手上也有五萬之衆。

高麗的總人口也不超過三百萬,而現在光是打仗的青壯就有五十萬,剩下沒有參與戰爭的,不是老弱就是婦孺。一個民族,最重要的青壯,青壯的數量直接決定一個民族的強弱。而戰爭就如同一頭吃人的怪獸,例數中國歷史上數次改朝換代,哪一次不是人口銳減的最終結果。

張寶相信,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高麗,當高麗因爲內鬥人口銳減,尤其是青壯損失大半的時候,就是自己出兵的最佳時機,到時估計都不需要自己傾巢而出,只需要派出幾路人馬,就足以讓高麗上下降服。

在張寶看來,高麗已是自家的囊中之物,而現在張家所做的各種準備,無非就是讓結果更加漂亮一點。通過販賣糧食,各家的內部情況即便不敢說了如指掌,但大致的情況還是有把握的。

而李資謙、韓安仁亦或是弓奇若說沒有半點警惕那也是不現實,只不過因爲當前的大敵是彼此,三人也就選擇性的忽略了這點可疑,說白了,就是權力矇蔽了這三人的心智,讓他們專注於先安內,而後攘外,可他們忘記考慮了致命一點,便是在安內結束以後,他們是否還有餘力來攘外。若是沒有,那反倒是幫了外人一個大忙。

張寶放下了手裡的清單,面對分別坐在左右下首的兩位軍師許貫忠、朱武,微笑着問道:“二位,不知對咱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有什麼想法?”

“東主,不知你有何想法?”許貫忠聞言問道。

“我是在問你們,你怎麼反倒問我?”張寶笑道。

“眼下諸事皆進行的有條不紊,而此時對高麗動手又有些爲時尚早,我等實在不知東主方纔所言,意指何事?”

“呵呵……怪我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說,貫忠,你可還記得我當初有意謀取高麗的初衷是什麼?”

第九十九章 動搖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十五章 捨身拿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程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遇魯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無功不受祿第九章 大膽猜測第二百六十五章 招降納叛第八十章 回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和解第二百零八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六十九章 背後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勝軍第七十三章 挖牆腳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四十五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轉移第二百六十一章 平叛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京城破落戶第四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五十三章 劫囚第三百六十九章 內憂第二百零八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賭第五十八章 出外遊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吉人天相第二百二十章 佈局(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人嫌第二百九十六章 先見之明第三百二十九章 權臣之路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不找事事找人第七十八章 黃門山一行第三十章 交易第八十八章 途經清風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穩中取勝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賭第一百零二章 防患於未燃第二百七十二章 奇襲破敵第十二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遇魯達第二百九十六章 先見之明第七十五章 從容佈置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發橫財第四十九章 好人有好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挑三揀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家底第九十七章 受祿必有功第二十二章 馬賊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志第九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爲第一百零七章 小麻煩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傑得其二第二百二十章 佈局(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一章 按計劃行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鉤第三百三十八章 穩坐釣魚臺第三十一章 買地買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圓其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做戲第三百一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黨第十五章 捨身拿賊第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七十章 外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誤解第二百九十章 撿便宜第二百六十六章 值與不值第一百九十一章 皇族後裔第二百六十三章 道不同第二百一十四章 佈局(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廷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心話第四十章 好人好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奇襲破敵第三百二十章 遼國已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家底第三百六十章 盡在掌握中第三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五十六章 街頭鬥毆第二百九十四章 安東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往西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欲則剛第三百二十九章 權臣之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兄弟情長第三百七十八章 陳橋
第九十九章 動搖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十五章 捨身拿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程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遇魯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無功不受祿第九章 大膽猜測第二百六十五章 招降納叛第八十章 回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和解第二百零八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六十九章 背後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勝軍第七十三章 挖牆腳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四十五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轉移第二百六十一章 平叛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京城破落戶第四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五十三章 劫囚第三百六十九章 內憂第二百零八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賭第五十八章 出外遊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吉人天相第二百二十章 佈局(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人嫌第二百九十六章 先見之明第三百二十九章 權臣之路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不找事事找人第七十八章 黃門山一行第三十章 交易第八十八章 途經清風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穩中取勝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賭第一百零二章 防患於未燃第二百七十二章 奇襲破敵第十二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遇魯達第二百九十六章 先見之明第七十五章 從容佈置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發橫財第四十九章 好人有好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挑三揀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家底第九十七章 受祿必有功第二十二章 馬賊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志第九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爲第一百零七章 小麻煩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傑得其二第二百二十章 佈局(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一章 按計劃行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鉤第三百三十八章 穩坐釣魚臺第三十一章 買地買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圓其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做戲第三百一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黨第十五章 捨身拿賊第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七十章 外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誤解第二百九十章 撿便宜第二百六十六章 值與不值第一百九十一章 皇族後裔第二百六十三章 道不同第二百一十四章 佈局(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廷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心話第四十章 好人好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奇襲破敵第三百二十章 遼國已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家底第三百六十章 盡在掌握中第三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五十六章 街頭鬥毆第二百九十四章 安東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往西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欲則剛第三百二十九章 權臣之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兄弟情長第三百七十八章 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