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戰爭

237章 戰爭

不得不承認,自己拋出的橄欖枝的確是挺誘人的,最終,德國人同意了張野的建議,雙方正式展開全面的軍事合作。由德國方面出技術和必要的設備,中華帝國方面出人,出資源來共同建造軍艦。

德國人這次好不容易逮到機會了,可沒那麼容易就這麼錯過,更是直接將國內還沒有上馬的軍艦計劃全部取消,將這些計劃轉移到中華帝國來繼續。正所謂一不做二不休,這次德國人做的很乾脆。

除了這個之外,德國人似乎也存在着一些擔心。他們也害怕張野會不按規矩去把那些軍艦給扣掉,他們也害怕這麼做會導致德國軍力衰退。

可是爲了利益,爲了德國的發展,這一次威廉二世打算拼命賭上一次。同時,爲了緩解中華帝國方面的壓力,德國更是將所有的資源全部用於建造陸軍裝備上,與此同時,本就沒什麼海外殖民地的德國,更是直接放棄了暫時對海外的開發,將所有的軍艦全部召了回來,就聚集在英吉利海峽。

除了海軍方面的動作之外,德國也開始大肆擴軍,而這一切都是在明着乾的,似乎根本就不擔心英法兩國得知情況。

面對德國突然的發難,英法兩國也開始有些緊張了起來。自從英國將本土艦隊抽調了一支到遠東地區之後,目前拱衛英國本土的艦隊實力已經大幅縮水,雖然還比德國海軍強大一些,可那也僅僅只是一丁點而已。

隨着德國的大肆擴軍。與德國關係不錯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也開始了擴軍。同盟國集團顯然已經初步形成。緊接着。德國幾乎用閃電般的速度與俄國簽署了互不攻佔條約,更是氣傻了英法兩國。一方面辱罵着俄國人的卑鄙膽小,一方面又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對於德國人爲什麼會突然做出這種決定,英法兩國不得而知,但德國人這一次的一鬧,顯然是把整個歐洲都給搞亂了。慌亂中,法國也開始擴軍建造裝備,英國也緊隨其後。同時。英國更是不得不將剛剛派往遠東地區的海軍艦隊給召回來。

現在亞洲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什麼太大關係了,反正香港也丟了,只需要守住目前的地盤就行了。可是歐洲大陸,來自德國的壓力卻讓英國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留神德國人就展開了戰爭。

德國人要戰爭,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甚至也都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因爲德國人要發展,可海外的殖民地已經沒有了,他們必須要與英法等國直接對手才能獲得更多的殖民地。

而德國這一次突然間的發難,更是讓不少國家都傻了眼。甚至就連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也都沒反應過來,這兩個國家在詢問德國原因的時候。德國人也沒有講的太明白,只是告訴他們。你們可以跟着做,也可以不做。

一場戰爭的爆發總是會有前奏的,而德國人現在的所作所爲,就是讓英法兩國覺得他們是要進行戰爭來解決了。去海外一個個的佔領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這個德國人做不到,而且也太麻煩。他們只需要在陸地上打敗英法兩國就行了,到時候連國家都投降的,那些殖民地還不是德國人的嗎?

幾乎被嚇傻了的英國人,直接將調往遠東的艦隊調了回去。一來一回的單單是在路上就耽誤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1902年1月底,英國艦隊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趕回了英國本土,並且及時的參與到了防守當中。

德國人似乎對這一切都不聞不問,兵工廠依舊生產着各種步兵裝備,甚至連一些剛開始建造,還沒有完成多少的軍艦也都拆了運去製造陸軍裝備。整個船廠幾乎成爲了萬人空巷,以前人頭晃動的場景再也看不到了,更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去了哪裡?哪怕是他們的家人,也都不知道,這些人就好像是消失了一樣。

遠東地區,大連,威海,煙臺,東營,青島。五座城市,五個大型的造船廠正在建設當中,而這裡的規模,更是連德國人看到了都不由的後背一涼。

每個造船廠分別有四個萬噸級的船塢,五個五千噸級船塢。一座船廠分別擁有九座大小不同的船塢。雖然現在正在建設中,可一旦建設成功,一次性便可建造二十艘萬噸級的戰列艦,二十五艘千噸級的戰艦,規模不可小視。

而德國人也很欽佩張野的魄力,在有強大外敵的同時,還敢在北方建造這麼多的船廠,難道就不怕英國人過來把船廠給炸掉嗎?雖然有德國人在歐洲地區吸引火力,中華帝國的幾座船廠算是暫時保住了,可誰也不敢說沒有以後。

那些從德國消失了的德國工程師們,突然間出現在了遠東地區的五座大型造船廠內,沒有任何的徵兆,沒有任何的提示。此時,五座大型造船廠平均每座廠的工人都有上萬人,分別輪班幹,平均一名德國人帶領三名中國工人幹活。

就在英國艦隊回到英吉利海峽的時候,這裡的第一座船塢也建好了。德國人更是馬不停蹄的開始新的建造計劃。建造船塢已經耽誤了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似乎一刻也不想在耽誤了。

在此之前,德國的總工程師親自到鋼鐵廠去監督,並且親自對製造出來的鋼鐵進行檢驗。隨後又留下了自己的助手,嚴格按照規定去檢測,每合格一批就出廠一批,不合格的統統不準運往船廠。

四個月的時間,傳場內雖然沒有積累夠足夠建造一整艘軍艦的鋼材,但是開工建設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合格鋼材會被送往船廠,這更不是他們擔心的問題。

在這裡。德國的總工程師們再也沒了在德國時候的那種擔憂。在這裡。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一艘最新式的戰艦。在這裡。幾乎有着用不完的鋼鐵,他們可以將軍艦的噸位建造的更大,火力建造的更猛。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有足夠的資源,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德國的工程師們像是到了一座天堂似的,而緊跟在他們身後的中華帝國的工人們,也更是受益匪淺,他們從這些德國人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儘管有些地方他們還不明白原理。但是作爲工人,他們基本上已經知道了哪一個步驟該怎麼做。雖然還看不懂圖紙,但是,在建造過一艘軍艦之後,他們在拿起某一張圖紙,就會很快的指出這張圖紙所對應的部位是哪裡。

德國人和張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雙方的合作也很愉快。慢慢的,德國人學會了說漢語,雖然還不是很順暢,但基本的詞語還是能講出來的。中華帝國的工人們也能偶爾的聽懂幾句德語。

1902年3月。東營造船廠,第一艘萬噸級的戰列艦將於今天正式開始鋪設龍骨。他們的計劃是在五至七個月內讓這艘軍艦下水,下水之後的再用八到十個月的時間用來最後的安裝。之後在讓德國海軍過來進行試航,如果沒問題的話,就直接開着回去。

至於補給問題,這個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德國人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儘管他們在沿途並沒有殖民地,無法得到補給,索性他們就爲每一艘船配備一艘運輸船,上面裝載大量的燃煤等物。雖然聽起來有點虎的感覺,但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了。

德國這一次的行動已經讓英國人很受傷了,英國然自然不會同意德國的戰艦在他們的殖民地進行補給。而且在回到歐洲之前,德國人也不打算讓英國人知道他們的戰艦。

之前還嚷嚷的很響亮的中華帝國,在英國海軍撤兵之後,他們只派出了遠征軍對越南進行了收復。幫助阮家王朝趕走了統治的法國人,讓阮家王朝重新掌握了對越南的控制。但是這一次,越南也被迫簽訂了一項被認爲是辱國的條約。

當然,這只是外界認爲的,真正的越南人卻並不這麼看。他們已經給滿清當了幾百年的屬國了,現在又給中華帝國當屬國又有什麼不可的?而且中華帝國的實力又是那麼的強大,能夠爲他們提供軍事上的庇護,所以,這項條約他們並不認爲是辱國。

而這份條約的內容也很簡單,越南只擁有維持治安的警察,不能以任何形式擁有軍隊。越南邊境地區的守衛工作,將交由中華帝國遠征軍全面負責。同時,將越南的平順作爲中華帝國的軍港,用來讓海軍進駐。

阮家王朝似乎在被法國人統治時期看的更開了一些,所以也就直接答應了下來。反正對於他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除此之外,阮家王朝還得到了一個強有力的保證,只要阮家同意這個要求,並且不暗中使壞,那麼中華帝國將保護阮家王朝的繼承。

這意味着什麼?只要阮家不直接滅絕,只要有人想要奪他們的權,就可以像中華帝國方面尋求幫助。哪怕是在新老交替的時期,也能請求中華帝國的出面來穩定局面。而且除了不能有軍隊以外,其他的都跟之前沒什麼差別,越南還是阮家的越南,該怎麼管理還是由他們來做決定的。

僅僅只是這一個小小的越南,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轟動。這本就是滿清的屬國,現在就是從新收回去了而已,只有法國人在不斷的暗罵着張野,但這也無濟於事,他們無法改變這個結果。

越南人爭前恐後的給遠征軍帶路當嚮導,只要是法軍出現的地方,很快就會有越南人帶着遠征軍過來。在越南,法國人成爲了過街老鼠,中華帝國的軍隊卻成爲了香餑餑。

隨着歐洲局勢的越來越緊張,各國之間的軍事力量也急劇膨脹,這也讓不少政客都爲此而感到了擔憂。按照他們的估計,現在還不是發生戰爭的時候,德國人連自身都還沒有強大起來。又怎麼能發動戰爭呢?

1902年九月。歐洲局勢整整緊張了一年的時間。各國因爲大力發展軍事,在經濟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每一個國家的經濟都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去年德國下令擴軍的同一天,威廉二世對外宣佈裁撤去年新招募的部隊,將部隊數量恢復至擴軍之前。

威廉二世這麼一搞,讓英法等國很是鬱悶,玩了一年的軍事競賽,現在大家都做好準備了你又撤軍了。這不擺明了耍人玩呢嗎?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最高領導人在比利時進行了會談。會見,德國領導人更是講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原因,先前擴軍只是因爲德國想檢驗一下如果德國突然遭到外敵入侵,國內的反應速度如何?

現在經過實踐,德國已經對這個很清楚了。並且直接告訴英法兩國的領導人,一旦遇到戰爭,你們必須在一年之內將德國消滅,否則的話,德軍將會全面準備完成。到那時誰勝誰負可就說不準了。

如果是以前的話,英法兩國倒是相信。可是現在,只有鬼才會相信他們的話。經過了這一年的緊張期,德國已經準備好了足夠的陸軍裝備,而這些士兵也訓練了一年的時間。如果真的在發生戰爭,德國人可以立刻武裝起來這些軍隊,然後在經過兩三個月的恢復訓練,使這些軍隊具備戰鬥力。

雖然英法兩國將信將疑的離開了比利時,將這一情報遞交給了各自的上級。而英法兩國也沒人相信這個結果,直到潛伏在德國國內的間諜刺探到的確有大量的德軍退役返回家鄉,這場發生在歐洲的局勢纔得到緩解。英法兩國這才鬆了口氣。

雖然只是一年的時間,但是德國人這一次的確是幫了中華帝國一個大忙。不僅幫他們吸引了英國的遠東艦隊,同時還讓中華帝國將所有的岸炮全部換成了更大口徑的岸炮,這已經幾乎可以被稱之爲要塞炮了,清一色的406毫米口徑,此時若是英軍再來,以前的那些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而且經過這一年的發展,各個省份的工業園區也已經基本建設完成,並且開始投入了使用。各省的經濟更是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1902年十月,東營造船廠、煙臺造船廠、威海造船廠的三艘萬噸級戰列艦相繼下水,十一月,位於大連和青島的第一艘戰列艦也先後下水。1903年十二月,東營煙臺威海三地的造船廠的第二艘萬噸級戰列艦開始下水。1904年1月,青島和大連的第二艘戰列艦下水。

1904年3月至5月,第一批千噸級的輔助軍艦正式建造完成,因爲德國海軍那邊現在人手有限,所以還沒能趕過來,所以海試工作則由中華帝國的海軍來進行。而張野的話也很直接,一艘一艘的回去多沒意思,要回就直接回一個艦隊。

1904年7月,位於東營的造船廠正式完成了第一艘萬噸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並且正式交由中華帝國海軍進行爲期三個月的海試。因爲德國海軍還在來的路上,所以這第一艘軍艦的海試工作他們就沒辦法進行了。

幾乎與此同時,早就已經完成主體建設的第二批萬噸級戰列艦隨着第一艘戰列艦的離開,也直接下水開始進行後面的工作。按照德國人的判斷,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艘戰艦將會在半年之內完成建造。因爲這些工人們對這些程序都很熟悉了,加快速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1904年12月,德國海軍在交接軍艦一個月之後,決定直接將軍艦開回德國本土。在支付了尾款之後,張野也沒有給他們設置任何的障礙,直接放行。就這樣,一支龐大的德軍艦隊正式開始起航返回歐洲。

1905年1月中旬,當這支艦隊突然出現在英吉利海峽的時候,整個英國爲之一振,就連自以爲傲的英國海軍也只能連連驚呼。二十艘萬噸級的戰列艦,清一色的406毫米主炮和200毫米副炮。二十五艘五千噸級的輔助軍艦,上面所裝備的更是清一色的306毫米主炮和155毫米副炮,這讓英國人感到了害怕。

就在德國艦隊從遠東返回的當天,威廉二世興高采烈的出現在了軍港。在觀看了這些軍艦之後。威廉二世更是歡天喜地。當場下令德國陸軍正式擴軍,不僅將之前解散的五十萬軍隊重新徵召起來之外,另外在徵召一百萬的軍隊。如果這項任務能夠完成,屆時德國陸軍將擁有三百多萬的陸軍。

親眼看着德國不知道從哪搞來了一直龐大的艦隊,英法兩國徹底的被嚇傻了。急忙開始命令舉全國之力建造軍艦,一定要超過德國,絕不能讓德國佔據任何優勢。

但是此時已經具備了衝擊英國海軍實力的德國人,哪會給英國人這個機會?1905年五月。德國海軍已經基本上適應了新軍艦的性能。威廉二世直接下令與英國開戰,要求德國海軍務必儘快消滅英國海軍之有生力量。

與此同時,派往中華帝國的第二批海軍也已經正式起航。在那裡,他們將會直接從海試開始,經過三個月的海試之後直接開回歐洲,直接參與與英國之間的戰爭。

1905年十月,第二批二十艘戰列艦與二十五艘五千噸級的輔助軍艦正式交付德軍使用。已經嚐到了甜頭的德國人,似乎還想繼續這麼合作。但是已經拿到了技術的張野,卻直接拒絕了德國人的請求。

最終,還是張野妥協了。五個船廠當中,有兩個船廠將會繼續爲德國製造軍艦。也就是說,每年最多能交付德軍四艘戰列艦與十艘輔助軍艦,而且德國還必須全額支付款項。

已經沒辦法了的德國,最終只能同意了張野的要求。因爲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徹底的嚐到了戰列艦的厲害。當二十多艘戰列艦開到英國岸邊的時候,你永遠想象不到那種壯觀的場面。每當英國的艦隊出來之後,二十多艘戰列艦一通亂揍,要不了多久就能將英國艦隊打的落花流水。

被麻痹了幾年的英國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之前德國人一直都對他們實施了綏靖政策,讓他們以爲德國人的話都是真的。而他們也確確實實的被德國人給騙了,騙的體無完膚。以至於現在在想努力,德國人卻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山西的某座工廠內,一名名工人正努力的做着手中的工作,車間外放着一架架的單翼飛機。截至目前爲止,這座工廠已經正式開工三年了。這三年中,他們平均每月就能製造一百架飛機。當然了,前面的都是練手的,並沒有開足了馬力的去製造。

每當製造好一批飛機之後,就會有飛行員來將他們開走,而這些飛機將會前往哪裡他們也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上千名,甚至更多的飛行員正在某處進行訓練。

大連,東營,威海,三座造船廠內,在停止建造之後,工人們並沒有閒下來,而是將船塢進行了一番改造。因爲在最開始建造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準備,在改造完成之後,他們開始建造新的軍艦,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軍艦,樣子很奇怪,也很讓人驚訝。不過當軍艦下水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們,這是航空母艦。

而在上海的造船廠,此時已經建造了二十多艘輔助軍艦,技術也是相當的成熟。

1906年十一月,六艘航空母艦以及十五艘輔助軍艦正式開始試航,與此同時,原本就準備好了的其他輔助軍艦也加入了艦隊當中,就連原本的戰列艦,也都被編入到了航母戰鬥羣中。

1907年六月,當歐洲那邊正打的火熱的時候,中華帝國終於出手了。兩支航母編隊,四艘航母,三十多艘輔助軍艦直接出現在了日本海,航母上的空軍直接對日本本土發起了攻擊。頓時,日本國內一片火海。而那些停靠在碼頭的日本軍艦,則成爲了活靶子,哪怕他們開動起來了,也很難逃過飛機的攻擊。

1907年八月,一百萬陸軍在航母編隊的掩護下,正式登陸日本,而現在的陸軍也早已今非昔比,大量的機械化設備,大量的坦克出現在了日本。考慮到日本的地形,大多都是輕型坦克。

1908年十月,苦苦支撐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日本終於無法忍受了,日本的國土也只剩下了北海道的一部分,他們的國都早就在半年前就被毀了。十月,日本正式投降。中華帝國佔領了日本,收復了朝鮮。

而就在同時,俄國突然撕毀了之前簽訂的協約,向德國開戰。張野這邊早就對俄國的資源垂簾已久,更是直接命令部隊從遠東地區攻佔俄國,掠奪他們的資源。一時間,俄國腹背受敵,但是看中華帝國佔領了一半的領土之後便停了下來,沒有繼續進攻,這讓俄國人放心了一些,得以繼續跟德國人作戰。

12月,在侵略俄國之後的一個月,中華帝國突然向南進攻,由川軍爲主力的中華帝國南征軍團突然入侵東南亞各國,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便橫掃東南亞,直接出現在了印度邊界。

1909年5月,駐印英軍投降,印度正式淪爲中華帝國的地盤。但是同時,德國人也無法繼續支撐下去了。因爲戰爭已經打了這麼多年,他們已經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了。隨着德國精銳部隊的損失嚴重,德軍的戰鬥力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說到底,還是因爲德國沒有資源。

1909年十二月,德國投降,但是此時中華帝國已經佔領了伊朗,馬上就要打入土耳其了。戰爭戛然而止。因爲德國已經投降,中華帝國也就沒有了繼續打下去的意義。

當歐洲遍地都是哭啼聲,到處都是廢墟的時候,作爲勝利國的英法俄三國卻突然間發現,在遠東地區,一個龐然大物突然崛起。東至日本,西至伊朗,北至大陸的最北段,南至東南亞。整個亞洲幾乎有四分之三都成爲了中華帝國的佔領區。

而最然人鬱悶的是,中華帝國的實力並沒有因此而下降,反而是越打越強。甚至在一場大型戰役當中,雙方投入了幾萬,幾十萬的兵力,可中華帝國這邊的死亡人數卻很少。機械化的部隊,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海空軍的全力支援,可以說,中華帝國已經落入了不敗之地。

此時的英國雖然還號稱日不落帝國,可他們早就已經成爲了瘦死的駱駝。美國人在這一次的戰爭中也有所獲益,他們在美洲地區又佔領了不少的土地,而歐洲各國因爲陷入戰火之中,所以也沒能顧上那裡。但是毫無疑問,這次獲益最大的國家還是中華帝國,一個剛剛建立了十年不到的國家。

成績一直都很不理想,而之後又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直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寫,感覺很對不起那些一直支持的弟兄們。但我也知道,這本書其實寫偏了,但這都是因爲我個人因素。所以也只能這樣了,對於一個寫手來說,一個月的稿費只有幾百塊,這點錢在這個時代根本沒辦法活下去。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的難處,先休息一段時間吧,好好的回顧一下,總結一下,在好好的構思一本新書,到時候希望這些弟兄們還能繼續支持我。最後感謝審判者高達,131401314,亂看天下書,中華虎賁軍這幾位兄弟的月票支持!再次感謝所有隻吃過我的朋友,謝謝!

。,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74章 螳螂捕蟬236章 拉攏德國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06章 刺殺(1)234章 首戰告捷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0章 欺人太甚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5章 練兵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3章 三個月第3章 賭注第117章 突圍?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95章 徐州城破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96章 地主聚會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77章 炸軍艦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42章 搶錢計劃第73章 夜襲失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25章 調兵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8章 威力驚人第71章 火炮退敵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91章 建學校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章 軍刺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章 重回小站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02章 徐世昌
第174章 螳螂捕蟬236章 拉攏德國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06章 刺殺(1)234章 首戰告捷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0章 欺人太甚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5章 練兵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3章 三個月第3章 賭注第117章 突圍?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95章 徐州城破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96章 地主聚會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77章 炸軍艦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42章 搶錢計劃第73章 夜襲失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25章 調兵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8章 威力驚人第71章 火炮退敵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91章 建學校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章 軍刺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章 重回小站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02章 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