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鐵血雄師

姜才擁有不凡的軍事才幹,知道此時殺出有事半功倍之效,興奮之極地一下跳到城垛上,大吼一聲:“弟兄們:給老子衝出城去,把韃子殺光光!”跳下城垛,飛身上馬,把刀拔在手裡,大吼道:“殺!”一馬當先,率先衝了出去。小x說s屋5$5整?5理()

宋軍與蒙古軍苦戰多日,日日夜夜盼望援軍到來,沒想到援軍竟然真的到來了,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援軍竟然是如此地驍勇善戰,其勇悍程度是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無不是興奮得額頭上發熱,都可以燙熟雞蛋了,再給姜才一鼓勁,無不是恨不得衝進蒙古軍中狠殺一通,解解心頭的惡氣,吶喊着從城裡衝出。

解晉的騎兵勇悍善戰,其戰鬥能力更在蒙古騎兵之上,這無論如是張弘範想不到的,心中的震驚已經到了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程度,要是此時有人問他最想說的話是什麼,他肯想也不想就會說“不可能”三字,意思是說南宋騎兵不可能擁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不可超越蒙古騎兵。

這也難怪,蒙古人生下來就在馬背上過日子,弓馬嫺熟之極,自認爲天下無敵。??事實上,蒙古騎兵也確實曾經天下無敵,橫掃了歐亞大陸,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爲龐大的大帝國,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要張弘範一下子接受擁有“天驕”之稱的蒙古騎兵給宋軍超越,他這個彎還真難以轉過來。

西漢時候,匈奴和蒙古人一樣。??也是一生下來就在馬背上過活,弓馬嫺熟,自然無敵,根本就不把漢軍放在眼裡。??當衛青訓練出了西漢的精銳騎兵之後,匈奴仍然不願意相信那是事實,依然固執地認爲漢人不可能擁有超越他們地騎兵,直到衛青率領的精銳騎兵進行大迂迴包抄、大縱深穿插、長途奔襲。??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之後,在沉重的代價面前。??匈奴才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

張弘範今天的表現和匈奴人當年的反應如出一轍,要不是不絕於耳的哀嚎聲、蒙古軍卒不斷倒地的撞擊聲,飛速出現地蒙古軍卒的屍體,越積越厚,來不及浸入土裡地鮮血,手擲式鑄鐵炸彈的爆炸聲,張弘範說什麼也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存在。

身爲漢人的張弘範居然連漢人一向能創造奇蹟這一點都不知道。??還虧他是漢人,真的是讓人汗顏無地了。

光是解晉的騎兵部隊就夠讓張弘範受的了,不要說解晉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就是讓他有準備,打堂堂之戰,他也未必能夠對付得了這樣精銳地騎兵,此時此刻,他自然是感覺一切都變了。??都變得灰濛濛的,一切都是灰色,好象天崩了一般。×?s!尐5說5箼5首發

姜才抓住戰機殺出城來,無異於在他的後背上捅了一刀,使得原本就窮於應付的張弘範更是難以招架,除了逃跑以外。??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定定神張弘範打量一下形勢,發現還有一道口子沒有合攏,這不是解晉和歐軍行他們的失誤,而是戰爭規律造成的。??解晉他們只有兩萬騎兵,兵力不多,要圍堵張弘範八萬大軍自然是遠爲不夠,纔有這道口子,張弘範在歷史上號稱冷靜沉着,充分發揮了他這一特點,一拍馬背。??對着口子衝了過去。??準備逃了。

對於敵人來說,殺得越多。??越是讓自己興奮,望着縱橫在城下如入無人之境的騎兵,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地地屍體,隨着騎兵的不斷衝殺,城下的積屍越來越多,倖存的蒙古軍卒越來越少,解晉的嘴角上出現了一抹滿意的笑容。

這支騎兵能有今天這樣地成就,正是他一手打造的結果,這裡面有他的心血,右手一下子伸出,另一隻大手伸過來和他的右手握在一起,這隻手的主人正是歐軍行。??正是他兩人合力打造出了南宋這支優秀的騎兵部隊,其作戰能力在蒙古騎兵之上,首戰揚州大顯神威,取得不小的戰果,二人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激動。

對於這兩位優秀的騎兵指揮官,李雋的評價是:“他們天生就是優秀地騎兵指揮官,我只不過給他們指供了舞臺。??其實,象解晉和歐軍行這樣優秀地軍事指揮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兩人只不過是他們的傑出代表。??朝庭之所以人才凋敝,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采取措施發現人才,沒有給他們提供表演地舞臺。??正是這點才使得張弘範、史天澤這些人得志,名垂青史,要是朝庭把那些優秀的人才發掘出來,很好地使用他們,張弘範之流何足道哉!華夏一直人才鼎盛!”

就在張弘範在揚州城下猛吃敗仗的同時,被解晉和歐軍行耍了的史天澤還象呆頭鵝似的到處尋找他們。??史天澤也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從軍多年,戰場經驗豐富,等不到解晉,自然是要起疑,也發覺到不對勁,命令部隊往後撤,再要探子擴大偵察範圍,以期發現新的線索。

有句話說的“一分努力,一分回報”,這話還是很有道理,史天澤的努力爲他換來了豐厚的回報,這回報豐厚得讓他自己都不願領受。??這回報不是別的,而是趙良淳率領的南宋援軍把他包圍了,探子探得這個消息馬上向他彙報道:“大人,發現大批南蠻軍隊。??”

史天澤一下就來精神了,問道:“在哪裡?快說。×?s!尐5說5箼5首發??”

“大人,就在附近,我們已經給包圍了。??”探子臉色有些發白,心驚膽顫地回答。

明明好端端的,怎麼會給宋軍包圍,史天澤着實有些難以相信。??臉一沉,喝道:“胡說。??好好的,周圍沒有宋軍,怎麼會給包圍?難道他們是天上掉下來地?”

對於爲什麼會有大批宋軍出現在周圍,就是史天澤這個統帥都沒有搞明白,一個探子自然是更鬧不明白了,忙回答道:“大人。??是真的,真的有大批宋軍。??”

見了探子那副打死我也是真的的神情。??史天澤不得不接受他陷入了宋軍重圍的現實,臉色一下子就白了。??史天澤的軍事才幹不凡,很爲忽必烈器重,攻打襄陽就是他一手實施,原本不會有如此表現,只是因爲越良淳來得太突然,完全出乎他地意料。??以他的推斷這根本就不可能,要他一下子接受還有點難度。

其實,越是才幹非凡地人越是難以難以改變認定的事情,這點在歷史上表現得非常明顯。??有好多人不瞭解這條規律,往往指責那些擁有傑出才幹的人固執、冥頑不化,不是那些傑出人物固執,而是指責的人膚淺。??史天澤打了一輩子的仗,經驗豐富。??才幹不凡,要接受意料之外的事,自然是有很大的難度。

淮東雖然很亂,不穩定,這裡地老百姓還是心向着朝庭,不斷給宋軍提供情報。??再加上李雋成立了專門的情報機關。??加強了對淮西淮東這些不穩定地區的情報工作,趙良淳早就掌握到了史天澤的動向,可以說史天澤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握中,決定趁他的注意力給解晉吸引的有利時機拉個大網,把他徹底吃掉。

主意一定,趙良淳馬上派出部隊先把史天澤可能逃走地通路給塞斷,要他無路可逃。??再調集軍隊從四面八方圍上來。??等到給蒙古探子發現時,宋軍的包圍早已成形,史天澤率領的兩萬人已經落入了天羅地網中。

史天澤的反應也夠快,微一沉思就知道上了大當。??當前最緊要的事務就是馬上組織突圍。??只可惜他的對手是一向不喜歡給對手機會地趙良淳。??他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宋軍已經出現。??從四面八方向他壓來。小x說s屋5$5整?5理

驚天動地的腳步聲、馬蹄聲好象焦雷轟響,具有驚心動魄的奇異力量,震耳欲聾,震驚了史天澤,震驚了蒙古軍卒,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宋軍,旌旗招展,在風中獵獵作響,刀槍耀眼,格外醒目。??宋軍彷彿潮水一般向蒙古軍隊壓了上來,究竟有多少,根本就不知道,蒙古軍卒只有一個想法:太多了,多得讓人難以想象。

趙良淳投入這裡的軍隊有五萬,那是他下定決心全殲史天澤的軍隊,要不然給他跑掉了,會給以後的清剿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在兵力對比上,宋軍擁有絕對優勢,史天澤的軍隊哪裡是對手。??再說,現在的宋軍已非昔日地宋軍,在李雋地統帥下連戰皆勝,士氣正旺,銳氣正盛,裝備精良,技戰術高超,不要說宋軍佔有兵力優勢,就是兵力相當,蒙古軍隊也佔不到上風,史天澤還有不吃虧的。

史天澤這位取得攻打襄陽勝利地勝利者在繼揚州之敗和高郵之敗後又一次親眼目睹了一幕讓他終生忘不掉的悲劇,那就是宋軍好象狂風吹倒麥浪一般,當宋軍這股狂飆吹過,蒙古軍隊已經倒地不起,倖存者廖廖。

望着殘肢斷臂、花花綠綠的腸腸肚肚、來不及浸入土裡的鮮血濺起的美麗血花,史天澤無奈地閉上了眼睛,大叫一聲:“天乎!命乎!”一下拔出腰上的彎刀,對着自己的脖子抹去。

有一句誇張的話,說的是人流年不利的時候放水都有可能被某一部位咬了手,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張,有點下流,倒也不失爲一句真話,史天澤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吃了敗仗不說,要想尋死都不成,就在他的劍快碰到脖子上時,一支利箭對準他的右手飛來,卟哧一聲射在他的手腕上,彎刀一下掉在地上,發現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史天澤一下睜開眼,喝道:“誰?”

“我!”只有一個字的回答是那樣的簡潔利索。

史天澤定睛一瞧,一員宋將身長七尺,昂藏一丈夫,氣宇軒昂,氣度不凡。??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在親兵的簇擁下大步而來。??他地反應也不慢,馬上就知道這人是誰,問道:“你是趙良淳趙將軍?”

“不錯,正是趙某。??”趙良浪頷首,大步走到他他跟前。??道:“史天澤,你這狗漢奸。??你可曾想到,你也有今天?”

史天澤鎮定一下心神,大聲道:“勝敗兵家常事,一時之敗,又何足道。??”

“身爲漢人,你不思爲華夏百姓謀利,卻爲異族效力。??爲虎作倀,助紂爲虐,攻佔大宋朝的重地襄陽,你今日落得如此下場,你還有什麼話說?”趙良淳虎目圓睜,直直地看着史天澤。

從情感來說,趙良淳此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史天澤碎屍萬段。??正是眼前之人一手施實了攻打襄陽的計劃。??打下了南宋最重要的北方重鎮,爲蒙古大軍向臨安的大進軍準備好了條件,纔有今日之兵連禍結,黎民塗炭之事。??趙良淳看着史天澤,牙齒咬得格格響,真想一刀把他給砍了。??以泄心頭之憤。

史天澤微哂道:“趙將軍見事何等之不明?我是漢人沒錯,不僅我是漢人,就是我的父輩,我的祖輩都是漢人,都是堂堂正正地漢人。??這點,我可以向天下人說。??宋庭只知苟安,不思進取,喪失了多少收復中原的機會?趙將軍是明事理地人,不會不知道吧。

“在北方的漢人何止史某一人,在朝庭爲官的漢人又何止史某一人?千千萬萬的漢人都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幸福,宋庭關心過嗎?史某早年也有歸順宋庭地想法。??也曾爲之努力過,可是,見了宋庭的腐朽無能,史某傷心絕望,曾大醉一場。??這一醉之後,史某決定了,不再去宋庭那個只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小朝庭,才投入異族。

“想當年,金兵南下,北方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無不是盼望宋庭北伐,救民於水火,趙構做過了什麼,你不會不知道吧?正是他一手撲滅了北方百姓反抗異族的火焰,正是他一手造成了一代英雄岳飛屈死風波亭的慘事。??武穆,人傑也!史某心中的英雄,早年憶及他的英雄事蹟往往熱血如沸,恨不得代他而死。??”

抹了一下眼裡的熱淚,大聲質問道:“趙將軍,你知道北方人民地感受嗎?你知道我們這些爲異族效力的漢人的感受嗎?要是當年,趙構專任武穆,北伐中原,收復故土,解民於倒懸,史某還用得着爲異族效力嗎?那麼多的漢人還用得着到朝庭做官嗎?他去看看,在朝庭做官的漢人不是每一個,也有不少人在想方設法保全老百姓,都在想方設法爲老百姓從蒙古人的嘴裡多爭取點吃食,而他們卻還要落得個爲人不齒地罵名。

“這一切是誰的錯?是我們的錯?還是宋庭無能的錯?蒼天啊,你能告訴我嗎?”說到這裡,已是淚下如雨。??他說的朝庭是指元朝。

確如史天澤所言,不少在元朝爲官的漢人曾經想過很多辦法爲北方老百姓爭取利益。??在當時,蒙古人橫行,要不是這些漢官從中周旋,老百姓的生活還不知道有多苦,這點是歷史事實,不容抹煞。

在金國佔領北方領土之後,北方人民的抗金斗爭風起雲涌,盛極一時,正是趙構的綏靖政策撲滅了反抗的火焰,曾使多少人嘆息,趙浪淳身爲宗室中人,自然是瞭解這段歷史,一時無言以答。

我研究了當時地史料,得出一個結論:在北方做官地漢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心裡還是向着漢人,還是希望宋庭能夠收復河山。??只是迫於現實,再加上對南宋無能的失望,才使他們最終投向了忽必烈地懷抱。

有一條歷史規律:越是才情不凡的人越是不甘寂寞,越是想找到明主,大用於世,一展胸中抱負。??套用辛棄疾的苦悶之言“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當他們對宋庭失望之後自然會把目光投向雄材大略的忽必烈。

當然,迴歸朝庭的人也有,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率領數百壯士迴歸朝庭,卻落得鬱鬱而終的結局,南宋朝庭根本就無意收復中原,自然是不會起用他,還怕他鬧事,冷落他,這位熱血詞人只有寄情於一支筆,寫下了不朽的名篇。

那句“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不僅僅是道出了他的苦悶,也道出了南宋多少對朝庭失望志士的心聲,也說出了歷史上多少才情非凡的豪傑無法尋找到明主的苦悶心情。

張弘範,史天澤,郭侃這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這點誰也無法否認,他們之所以爲異族所用,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南宋的無能,要是趙構能夠光復中原,收復故土,這三人以及在北方爲官的千千萬萬漢人就會爲南宋所用了。

史天澤的話並非沒有道理,趙良淳一時也難以反駁,想了想,長嘆一聲,對史天澤道:“你走吧。??我不爲難你。??你回去給那些爲異族效力的漢人說:現在不同了,朝庭決意收復故土,他們也要認清形勢。??要不然,王師北伐中原時,決不輕饒。??”

趙良淳居然放自己走,史天澤有些難以相信,道:“你要放我走?”

“沒錯。??對於你這樣的漢奸,在這裡收拾你,也太便宜你了。??”趙良淳點頭道:“我想收拾你最好的地方不是這裡,而是在襄陽,還有郭侃和張弘範。??正是你們三個漢人才使得襄陽陷落,郭侃一手策劃了攻打襄陽的計劃,你親手實施了這一計劃,張弘範挫敗了襄陽最有可能解圍的機會,收拾你們三人的最好地方那就是在襄陽!”

聽了這話,史天澤的臉一下子白了,胸口急劇起伏。

第21章 議和(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1章 炮擊安慶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章 幕後主使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4章 亡國之君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64章 馳援江南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結束感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73章 圍殲郭侃(上)序言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68章 宮闈秘情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3章 增兵四川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5章 僱傭軍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結束感言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1章 御駕親征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2章 淮西兵變(中)序言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9章 長江水道第58章 突出部第30章 神兵天降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3章 悲慘人生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33章 計中計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59章 狡猾似狐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64章 渭水軼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54章 郭侃入伏第82章 北伐燕雲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1章 西進北上第5章 巧妙應對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
第21章 議和(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1章 炮擊安慶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章 幕後主使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24章 亡國之君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64章 馳援江南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結束感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73章 圍殲郭侃(上)序言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68章 宮闈秘情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3章 增兵四川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5章 僱傭軍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結束感言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1章 御駕親征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2章 淮西兵變(中)序言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9章 長江水道第58章 突出部第30章 神兵天降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3章 悲慘人生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33章 計中計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59章 狡猾似狐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64章 渭水軼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54章 郭侃入伏第82章 北伐燕雲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1章 西進北上第5章 巧妙應對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