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敵後戰場(中)

忽必烈的滅宋戰爭進行得非常順利,堪稱經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計劃的提出者不是蒙古人,不是足智多謀、作風勇悍的伯顏,也不是驍勇善戰的阿術,更不是雄材大略的忽必烈,而是一個漢人,他的名字叫郭侃。

在歷史上,郭侃大約是在滅宋戰爭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攻打襄樊期間病逝了,是以他這個計劃的提出者並沒有參與這一計劃的具體實施,伯顏和阿術反倒成了執行者,因取得的巨大成功成就了一世英名。郭侃這個計劃的提出者反倒不爲人所知,熟悉元朝歷史的人才知道。

當李雋得到郭侃仍然活在世上的消息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歷史錯亂得夠離譜,曾經生的歷史並沒有按照曾經生的那樣進展,“也許歷史可以重寫,南宋滅亡的悲劇可以避免”,李雋如此想。

第二個反應就是李雋覺得頭大。伯顏,阿術個個都不是吃素的,雄材大略的忽必烈就更不用說了,再多一個堪稱忽必烈第一謀士的郭侃,李雋的頭不大都不行。

郭侃字忠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祖上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中興名將令公郭子義,郭侃是郭子義的五十孫。作爲名將,他能征善戰,作爲謀士,他足智多謀,運籌幃幄決勝於千里自是不在話下。他還是一個能從大處着眼,統馭全局的天才戰略家,爲忽必烈制計了滅宋計劃。

從他的祖父郭寶玉開始就在蒙古做官,能征善戰,很得成吉思汗的青睞。他的父親同樣善戰,搏得功名。他卻更加不凡,青出於一藍而勝於一藍,少年時就與衆不同,具有大氣節,身長七尺,凜然有威。跟隨旭烈兀參加蒙古第三次遠征,征服了中東地區,率軍打到地中海,攻下大片土地卻沒有吃過敗仗,被當地的一個君主可乃算灘驚爲不可戰勝的“神人”。

在中國歷史上,率兵打到地中海的漢人僅郭侃一人而已。

郭侃不僅僅是一位能征慣戰的名將,還是一個能決大疑,能出奇計的謀士,奇計絕世,深得忽必烈的賞識。攻取襄樊的方針就是由郭侃創議,他對忽必說:“宋朝偏居東南之地,以吳越之地爲根本,他的要害就是荊襄。當前急務,我們當先攻下襄樊。襄樊一下,宋朝的揚州合肥只不過是彈丸之地,置其於不顧,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臨安。只要把臨安拿下了,宋朝也就不復存在了,江淮巴蜀之地不攻自破。”

滅掉南宋,統一中國一直是蒙古幾代皇帝的心願,只是由於南宋軍民奮起反抗,蒙古雖然擁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而南宋苟安,權臣當道,君昏臣弱,蒙古依然做不到。忽必烈的哥哥,也就是蒙哥可汗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鑑於蒙古沒有強大的水軍,難以突破長江防線,決定改變戰略進攻方向,先攻下巴蜀大理,從側後對南宋進行大迂迴大包抄。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蒙古終於佔領了巴蜀大部和大理,利劍已經對準了南宋的後背。

郭侃提出的這一戰略方針和蒙哥遺策大相徑庭,要求進行中央突破,派出部分兵力牽制南宋江淮揚廬巴蜀之地的兵力,主力直撲臨安,打掉南宋的政治經濟中心,正所謂“摧其堅,奪其魄,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忽必烈雄材大略,審時度勢,欣然採納了這一建議。

李雋深知這一計劃的利與弊,好處在於充分揮了蒙古人善騎射,多騎兵,長於野戰,進行快突進的優勢,可以在南宋來不及作出反應的情況下一舉拿下臨安,摧毀南宋朝庭。

這一計劃的弊端也是很明顯的,推進過快,交通線過長,難於補給。再加上忽必烈下達了要善待江南百姓的禁令,伯顏大軍的補給不能通過剽掠獲得,補給就成了大問題。要是一旦出現意外,比如說南宋並沒有按照預期的那樣無抵抗的勇氣與決心,而是奮起反擊,抵抗到底,戰局就會生改變,戰爭的勝負之數就很預料了。

如果南宋再精明點,進行堅壁清野,伯顏就算不顧忽必烈的禁令進行剽掠,也無法進行就地補給,大量的補給只有依靠後方運輸,漫長的交通線和不穩固的後方就將成爲致命傷。在歷史上,伯顏和阿術曾經努力修補過這一計劃的不足,曾經花費時間打下郢州、漢水流域,因而有一個不錯的後方補給基地。

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歷史再次生時,伯顏居然沒有攻佔郢州、漢水流域,而是全力推進,直下臨安。這使得他的後方不穩固,要是把伯顏的大軍拖在臨安,再對他的後方動刀,伯顏大軍的命運很是堪憂。

李雋得知這一消息後,興奮地說:“天助我也。”正是看準了這點,李雋才下定決心派出軍隊到江南失地進行遊擊戰爭,配合臨安的正面戰場,把整個江南之地變成一個籠子,而伯顏就是給關在籠子裡的猛虎。

“讓廣大的老百姓參與到游擊戰爭中來,不得搞特殊,要搞好軍民關係,要把老百姓當成你們的親人,老百姓就是你們的長輩,你們的兄弟姐妹。如有虐民者,朕會滅他的九族。”最後,李雋威嚴地下了一道嚴令。

李雋非常清楚游擊戰爭的特點,沒有廣大老百姓的參與,無異於空中樓閣,因而融洽的軍民關係將是游擊戰爭成敗的關鍵,纔不得不下達這道嚴令。

游擊戰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拉隊伍的度非常快,快得讓人難以置信,只要播下種子,很快就會有一支爲數衆多的隊伍。歷代政府並非不知道游擊戰爭的好處,而是遠處敵後不敢採用,原因就在這裡,這股力量過大,難以駕馭,要是有人懷有二心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對於這一點,李雋纔不用擔心,因爲他有偉大領袖的寶貴經驗可以借鑑,根本就不用擔心失控。

游擊戰爭還有一個好處,是任何政府都歡迎的,就是省錢。不用花一文錢,卻可以得到一支龐大的軍隊。兵是民,民是兵,也可以說半兵半民,一旦遭到敵人的進攻,除了自己保護自己以外,還能指望誰?只要喊一聲:我們在精神上支持你,在精神上與你同在,就可以取得巨大的好處。國庫空虛的李雋根本就不用爲軍費去愁。

李雋拍拍手,兩個軍卒抱着厚厚一摞印刷品進來,給聽講的人一人一本,他們拿起一看,上面印着《游擊戰擊手冊》六字。

“我的講課結束了,你們是否是合格的學員,將根據你們的戰功進行覈實。合格者,會給你們畢業證。”李雋作總結言。

李雋兌現了這一諾言,戰後給他們補了一本《大宋皇家講武堂畢業證書》。這次培訓使李雋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創建以先進的軍事理論爲指導的軍事學院已經迫在眉睫,把這次培訓的地方改名爲“講武堂”,創建了“大宋皇家講武學堂”,以此爲基礎,逐步創建了一系列、涉及各兵種的正規軍事院校,培養出了許多能征善戰的將領。

李雋威嚴地掃視了衆人一眼,道:“現在,我以大宋皇帝的名義命令你們:挺進敵後。”

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78章 以血止血第79章 郭侃之死第13章 佛門弟子(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8章 重慶戰役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9章 新的危脅(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39章 壯懷激烈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72章 逼降漢軍第65章 羣星閃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0章 戰略佈局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2章 大獲全勝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1章 直搗汴京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47章 火燒碭山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65章 羣星閃耀第46章 異軍突起第62章 世外高人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章 悲慘人生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58章 難解玄機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9章 戰火重燃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4章 賢德皇后第48章 各出奇謀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章 巧妙應對第71章 預料之外第8章 新戰略第66 古剎梵聲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15章 英雄歸來
第85章 威震東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78章 以血止血第79章 郭侃之死第13章 佛門弟子(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8章 重慶戰役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9章 新的危脅(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39章 壯懷激烈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72章 逼降漢軍第65章 羣星閃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0章 戰略佈局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2章 大獲全勝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1章 直搗汴京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47章 火燒碭山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65章 羣星閃耀第46章 異軍突起第62章 世外高人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章 悲慘人生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58章 難解玄機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9章 戰火重燃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4章 賢德皇后第48章 各出奇謀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章 巧妙應對第71章 預料之外第8章 新戰略第66 古剎梵聲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15章 英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