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的威脅(下)

忽必烈擊掌讚道:“忠和所言極是,伯顏也是這樣處理的,已經給他摧毀了不少。鋼弩還不是最可怕的武器,可怕的是南朝把火葯打成包,外面包以石子,再捆紮起來,在我們騎兵陣裡爆炸,一炸一大片,傷亡慘重。第一次會戰,就損失了兩萬多騎兵。”

“這是個好主意。”郭侃一下坐起來,讚歎不已。

忽必烈說得正入神,沒有發現郭侃的變化,接着道:“我們的騎兵都是輕騎兵,在密如雨點的打擊面前成了活靶子,根本就沒有逃生的可能。”

郭侃稍一凝思道:“這倒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問題要是不解決的話,我朝騎兵優勢將不復存在。”心裡想的是:“怪不得皇上如此焦慮,原來遇到這等棘手的事情了。”

蒙古是以騎兵起家的,正是依靠騎兵的優勢才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可以說騎兵是蒙古立國的根本,現在這個根本受到威脅了,問題是非常嚴重。

“正是。”忽必烈不無憂心地道:“忠和可有良謀?”

郭侃沉思了一下,道:“有了。可以組建我們的重騎兵,給馬覆上厚甲,遮住背部頭部,人就穿上重甲,如此一來,馬腿仍是軟肋,但是被攻擊的部位少了許多,損失會減少很多。”

郭侃真不愧爲神人之稱,一轉眼功夫就想到了應對之策。

“這辦法不錯。”忽必烈很是贊同,道:“如此一來,我朝騎兵的作戰方式就要改變了。”

郭侃發表自己的看法:“改變也是局部的,不是全部。臣以爲,可以組建一部分重騎兵,再裝備丈多長的騎槍,衝刺能力非常的可怕,特別適合於衝擊敵人的堅固陣勢。臣一直認爲,我朝的輕騎兵輕便靈活,利於野戰,機動性強,利於長途奔襲。一旦遇到敵人的堅固陣勢,就缺少衝擊敵陣的有力武器,只能邊打邊撤,利用騎射優勢在運動中消耗敵人。

“拔都元帥西征時就曾遇到敵人環結車陣阻擋我朝大軍的事情,拔都元帥充分利我朝騎兵的機動性抄襲敵人的後方,佔領敵人的重鎮,迫使敵人投降。這雖是經典戰例,也有迫於無奈的成份在裡面。要是我們有重騎兵,可以衝亂敵人陣勢的話,臣以爲拔都元帥就不會選擇迂迴戰術,會選擇正面突陣。”

(按:我個人認爲,蒙古的第二次西征,也就是拔都西征採取的大迂迴戰術很多,這和蒙古缺少衝陣的利器有很大的關係。拔都西征時,蒙古騎兵是輕騎兵,非常不適合與有堅固陣勢的敵人正面作戰,拔都採取迂迴戰術也就成了必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或許不對,還請讀者原諒。)

“精闢!”忽必烈讚賞之極,道:“對於這一點,朕也有同感。我們太倚賴於輕騎兵了,沒有重騎兵是不行的。我們就借這機會打造我們的重騎兵,有了重騎兵這把利器,我們就不用再害怕敵人厚重穩固的陣勢了。”

“皇上,臣以爲當務之急是先組建一支重騎兵,派去江南,與伯顏在臨安會合,全力拿下臨安。”郭侃充分發揮了他的才智,道:“重騎兵的組建就在襄漢之間進行。一來襄漢之間可以作爲出發基地,免去了由北而南調動的麻煩,節省了時間體力。二來,襄漢之間是漢地,是我朝科技發達的地區,製作厚甲方便。”

(按:要是有人問蒙古人真正的軟肋是什麼?我個人認爲蒙古人並不缺乏武勇精神,他們真正的軟肋不是其他,而是沒有高度發達的文明支撐的發達科技,這纔是蒙古人衰落的真正的原因,至少在中國部分是如此。在元末農民戰爭中,漢人使用了很多火器,蒙古人就失去了原先的優勢。

這正如一個學者所說的那樣,是先進的武器使可怕的遊牧民族沒落的。)

蒙古人沒有先進的科技,軍備只好在擁有先進的漢地來製造了。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科技高度發達,就是在上一蹋糊塗,讓人感到氣悶。襄漢之地先給金國搶佔,後又落入蒙古人之手,成了蒙古大軍南下的跳板,成了戰略基地。

忽必烈深表贊同道:“朕也是這樣想的。忠和還不知道,大馬士革刀已經不能再稱爲利器了,南朝有一支身穿黑色盔甲的軍隊手裡的馬刀每一把都是寶刀,可以一刀砍斷大馬士革刀。伯顏在攻打內城的第一波攻勢就是給這支黑色軍隊阻止的,花魯赤給人一刀劈成兩段,鷹騎死傷慘重。”

郭侃驚呼一聲:“花魯赤!”花魯赤跟隨他西征,是他手中的尖刀,是他的愛將,兩人之間的交情相當深厚,乍聞花魯赤的死訊,郭侃五內俱焚,嘴一張吐出一大口鮮血。在忽必烈的驚呼聲中,黑色的血塊一塊接一塊地吐出來,吐了一牀都是。

郭夫人聞聲趕來,見了眼前情景,還以爲郭侃完了,嚇得粉顏失色,差點暈過去了,尖叫一聲:“忠和!”

一聲長笑響起,郭侃長身而起,跳下牀來,笑道:“夫人不用擔心,我的病好了。”

郭侃適才還是一副病容,隨時都有可能斷氣,現在居然生龍活虎般,神采奕奕,任誰都難以置信,郭夫人和忽必烈吃驚之極地看着郭侃,驚訝得話都說不出來。

郭侃向忽必烈施禮道:“臣郭侃參見皇上。”

忽必烈一下把郭侃扶住,仍是不太相信地道:“忠和,你真的沒事了?”

郭侃點頭道:“沒事了,沒事了。皇上給臣送來的不是惡訊,而是醫治臣的一劑良葯。夫人不用擔心,有了趙祺這樣的對手,郭侃就是想死也死不了。”

這話說得平常,不過話裡的意思再也明白不過了,就是:李雋的大麻煩來了!

李雋得知這事後,不住地使勁敲自己的頭,解嘲地道:“自古以來只有惡訊氣死人的,沒有惡訊能治病的,郭侃這病真夠怪的,居然敗仗能把他的病治好,真是奇了的怪了。一個伯顏就夠讓人難受的了,比伯顏更厲害的郭侃這個忽必烈的頭號謀士也來了,一想到這事我的頭就大了。”

十里長亭,忽必烈爲郭侃和阿瓦老丁送行,道:“朕這次派你們二位南去,必將成大功,朕心甚慰。阿瓦老丁可以先去臨安,協助伯顏製造回回炮。忠和組建完重騎兵,準備好了再視情況南去也不遲。”

“臣遵旨。”郭侃和阿瓦老丁領旨。

忽必烈遞給兩人一人一杯酒,道:“飲了這杯壯行酒,二位就起程吧。”

郭侃和阿瓦老丁道:“謝皇上。”喝乾杯中酒,向忽必烈施禮後翻身上馬,向南馳去。

望着郭侃的背影,忽必烈突然感到一陣涼意,好像在預似着不祥,心沒來由地抽緊了。

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85章 威震東洋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8章 新戰略第4章 賢德皇后第44章 誓師北伐第15章 英雄歸來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4章 賢德皇后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66 古剎梵聲第67章 再戰郭侃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8章 出兵東瀛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章 政治黑手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4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38章 醫學奇才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10章 臨安新貌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83章 渡河之戰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50章 變生肘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1章 議和(上)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31章 新技術(上)第4章 賢德皇后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75章 渡江北伐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65章 羣星閃耀歷史與小說第15章 英雄歸來
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85章 威震東洋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8章 新戰略第4章 賢德皇后第44章 誓師北伐第15章 英雄歸來第8章 運籌幃幄(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4章 賢德皇后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66 古剎梵聲第67章 再戰郭侃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8章 出兵東瀛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章 政治黑手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41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38章 醫學奇才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10章 臨安新貌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83章 渡河之戰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50章 變生肘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1章 議和(上)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31章 新技術(上)第4章 賢德皇后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75章 渡江北伐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65章 羣星閃耀歷史與小說第15章 英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