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威行列國

美國學者保羅※#8226;肯尼迪在他風行一時的名著《大國的興衰》裡談到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時,他認爲中國周邊國家是中國的衛星國。×?s!尐5說5箼5首發()??“衛星國”一詞雖然有點不太好聽,真實的情況與此差不多。

韓國前總統盧泰愚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通往平壤的路要經過北京。??”

曾經有傳言說美國要租借越南的港口作爲軍事基地,當時越南國防部長說了一句和盧泰愚的話差不多的話:“河內通往華盛頓的路要經過北京。??”

他們之所以說出如此類似的話,那是因爲無論從歷史上還是現在,中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都是非常的巨大。??我們現在一再自稱中國在近代沒落了,遭到列強的入侵,可能有人認爲中國的影響力不存在了,其實那是誤解。??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在,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之相匹敵。??就是現在的老美想把中國撇開來處理亞洲事務,那是做夢,根本不可能做到,用一句誇張的話不說:中國打個噴啑,他們會感冒。

正是基於中國在這一地區的重要影響,周邊國家一旦遇到危難就會向中國求助。??就是在晚清時期,清朝庭已經腐朽不堪了,當小日本攻打朝鮮時,晚清依然出兵朝鮮半島,幫助朝鮮打小日本。??“東北王”張作霖正是在這一戰中嶄露頭角。

越南在中國古代叫安南、交趾,漢武大帝在擊破匈奴之後開始大舉對嶺南之地用兵。??收復百越之地,越南也就成了中國的郡縣,就是交趾。??王莽“新”政時期,天下大亂,中國又陷入嚴重地內戰時期,越南有名的女人徵側趁機造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求獨立。

東漢光武帝劉秀當上皇帝后。??伏波將軍馬援主動請纓要求去平定越南,劉秀許之。??徵側這個女人鬧得雖兇。??她的軍政才幹着實不怎麼樣,根本就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對手,給馬援輕鬆擊敗,抓住她,把她的腦袋給砍了。

到了唐朝,打敗唐軍,越南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但是。??越南長期以來仍然隸屬於中國,是中國地藩屬國,根本就脫離不了中國的影響。??原因非常簡單,越南從根本上說就是漢人移民建立起來,哪裡脫得開中國地影響。

蒙哥推行大迂迴戰略,攻佔越南,從南部進攻南宋也是其中的步棋,爲了達到目的。??元軍曾經發動過攻打越南的戰役,卻遭到了失敗。

蒙古人看中了越南這塊風水寶地,李雋也看中了這塊地方,給越南的陳仁宗出了一道難題。小x說s屋5$5整?5理??說是難題,其實一點也不難,只不過是讀李雋手書的一封信而已。??難就難在信裡的威脅之意,不僅僅是說說而已,黃漢十五萬大軍已集結在越南邊境,隨時可以進入越南。

“兄安南國王:弟祺拜!蒙古苟欲屠兄之國,時大宋遭兵戈,無暇援處實是憾事。??賴天之幸,得以保全。??蒙古暴虐無道之國,屢犯兄之國,弟多有不忍,今興天兵助兄除暴。??將軍黃漢大軍十五萬已在邊境。??請兄納之。??與天同,則爲順;與天異。??則爲逆,順逆之勢,一念之差,痛悔何及。??兄三思!”陳仁宗把手裡地信讀了一遍又一遍,眉頭皺得很緊,不知道如何處置。

現在的越南處在陳朝的統治下,陳朝之前的王朝叫李朝,李朝的李英宗被宋孝宗封爲安南國王。??而陳朝的建立是因爲陳太宗娶了陳朝的公主也是當時的皇帝進行禪讓登基地。??這其中有一場政治陰謀,畢竟在名份上是禪讓,再說李雋也不用爲李朝叫屈,就沿用了宋孝宗給李英宗的封號,稱陳仁宗爲安南國王了。

李雋在這封信裡用詞有禮,甚至自稱爲弟,稱陳仁宗爲兄,是非常難得之事。??陳仁宗也是個明白人,他明白“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這個道理,李雋對他客客氣氣,可不是在求他,而是在逼他,用最直白的話來說就是:要麼你同意,要麼逼迫你同意。??逼迫的方式非常明白,就是黃漢的十五萬大軍。

真的是到了黃漢大軍打過來地時候,後果就不用想了,要的不僅僅是你的江山,還有你的老命,你自己掂量着想想吧。

越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是得到越南的支持,對於李雋來說,具有很大的好處,從政治上說多了一個盟友,從軍事上說多了一分力量,雖然這份力量不是很大,總比多一個敵人強吧。

李雋最重要的考慮就是要越南供應黃漢大軍糧食,因爲南宋現在的糧食緊張了,要是從江南之地或是廣西一帶調運軍糧去西南的話,先不說是不是拿得出來,就算拿得出來,運輸上地問題就足以讓李雋頭疼好久了。

經過思慮,李雋決定把糧食危機地壓力進行轉嫁,轉嫁到別的國家去。??這些國家就有越南,泰國,緬甸這些一向依靠中國地國家。??當然,李雋也明白一個事實,要他們拿出糧食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這對於李雋來說不是難事,他知道一個理,那就是這些國家離不開南宋。??只要南宋一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他們就知道厲害了,不得不落入李雋的算計之中。

“哎,這可如何是好?”陳仁宗微嘆一聲,拍拍腦門,道:“宣陳興道將軍。小x說s屋5$5整?5理??”

陳興道是越南名將,蒙古人進攻越南就是給他擊敗的,是陳仁宗的干城,有了難事自然是要找他。??陳興道馬上趕來,施過禮問道:“皇上宣臣來有什麼事?若有敵國入侵,請皇上下旨。??臣馬上趕赴戰場。??”

“你看看吧。??”陳仁宗把李雋的手書遞給他,道:“是不是敵國就在於我們地決定了。??人家的十五大軍已經到了邊境,大兵壓境了。??同意了,一旦進入境內,誰知道他們走與不走,要是上演假虞伐虢舊事,我們豈不成了虢國?要是不同意。??十五萬大軍,我們打得贏嗎?”

李雋這道題真夠難的。??正如陳仁宗所說,同意與不同意都是很爲難的事情。??自古以來,對於別**隊入境都是大忌,原因沒有別的,正是因爲別國之兵一旦到了境內,賴着不走的事情太多了,更有可能滅國。??要是不同意。??能不能打得贏就成了問題。

陳興道個子很大,眉毛又濃又密,濃眉一軒,道:“臣有幾個問題想向皇上請教,還請皇上恕臣無禮。??”

陳仁宗明白他是要發表看法,他正愁沒有辦法,能得這位干城將軍的計策,那是天大地喜事。??大喜過望道:“將軍,你說,快說,請快說。??”三個不同的詞,表達了他此時地心情。

“遵旨。??”陳興道領旨,問道:“請問皇上。??大宋朝待我朝如何?”

陳仁宗想也沒有想,點頭道:“大宋朝待我朝很是有禮。??漢唐之際,中華上國對我國都是大動兵戈,唯有大宋朝以禮相待,實是仁義之國。??”

他這話是站在他的立場來說的,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那是因爲宋朝無能,不能把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拿回來。??宋朝丟掉的領土豈止越南一地,東北、華北、西北、西藏、西域都給他們丟了,兩百多年一直沒有併入版圖。

“皇上所言極是。??”陳興道禮節性的話一完。??接着就道:“大宋朝待我國有禮。??我朝當懂得投桃報李之義……”他地話給陳仁宗打斷了,陳仁宗急急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同意他們入境?”

陳興道點頭道:“正是。??臣以爲他們之所以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實是虛張聲勢之意,意在威嚇我國。尐?χ說?箼5?手5?5打ち??若我國堅持不接受,就不是威嚇了,就會變成事實。

“依臣推想,大宋朝借道我國不外幾個原因:一是想向列國示威,表明大宋朝現在要和蒙古人開戰,要我們進行選擇,要麼與大宋朝一道打擊蒙古人,要麼就是與大宋朝爲敵。??”

陳仁宗讚道:“有理。??不過,蒙古人兇悍善戰,從無敗績,大宋朝打得贏嗎?要知道,大宋朝連一個小小的西夏都拿不下來,還怎麼能與蒙古人打?”

越南就是漢人的子孫建立的國家,對漢文化,對中國事務很是關心,陳仁宗是以很是瞭解宋朝的國情。??怪不得他說這話,宋朝在歷史上是沒有什麼作爲,讓人氣憤難已。

陳興道的話給陳仁宗吃了定心丸,陳興道分析道:“皇上,臣以爲此戰大宋朝必勝,而蒙古人必敗。??”

“哦,有這種事?說說你地看法。??”陳仁宗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許多倍,奇道:“大宋朝哪來的這種能力?”

陳興道接着道:“依臣之見,現在的大宋朝皇帝是一個英武不凡的聖明之君,殺伐決斷一念而決,睿智英明,在這之前,大宋朝已在江南之地殲滅了蒙古上百萬大軍。??他現在是在佈局,積極光復一些失地,達到增強實力的目地。??他之所以要借道我國是構築對盤踞在四川、大理一帶蒙古軍隊的包圍圈,這是即將到來的大行動的前奏。??一旦他的計劃實現,四川、大理一帶的蒙古軍隊必然是陷入孤軍奮戰的絕境,被宋軍圍殲只是時間問題。??”

陳興道不愧是名將之才,居然給他看穿了李雋的用意。??李雋佈下這一子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目地就是構築一個對西南一帶蒙古軍隊地戰略包圍圈。??朋友們可以看一下地圖,就會發現,要是越南、泰國、緬甸這些國家都站到南宋一邊的話,西南一帶地蒙古軍隊就陷入了一個大包圍圈中。??再適拿下劍閣,鬆藩這些地理要衝,切斷西南蒙古軍隊與漢中、關中之地的聯繫,蒙古軍隊就真的是孤立無援了,陷入了絕境。??被殲滅就是時間問題。

對於久受漢文化影響的陳仁宗來說,自然是熟悉西南一帶地地理,陳興道的話音一落,擊掌讚道:“很有道理。??還有呢?”

陳興道微微一笑,道:“皇上,臣以爲,我國現在就有一筆銀子可以入庫了。??”

陳仁宗有點心急了。??急急地問道:“什麼好事?”

“皇上,臣推測。??大宋朝連年戰爭,農田荒蕪,這糧食必然是緊張。??且不說拿不拿得出供軍隊使用的糧食,就算是拿出來了,要運到大理一帶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還不如就地籌措。??大宋朝的皇帝是想從我國購買糧食,以充軍用。??”陳興道都有點興奮了。??道:“皇上,正好我國今年的糧食大熟,糧價有下跌的趨勢,要是賣給宋軍地話,可以平抑糧價,這是送上門來的大好事。??”

對於越南今年糧食大豐收一事,李雋是早就知道了,才擺出這麼一副態勢。??對於李雋來說。??現在他是什麼都缺,糧食就更不用說了,更是緊張得很。??能夠用銀子買到糧食地話,那是再好不過了。??怕的是有了銀子都買不到糧食,那樣的話後果會更嚴重。??用現在經濟學的觀點來說,就是需求大過供給。??會引起糧價上漲,進而更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對南宋的經濟體系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從越南,泰國,緬甸購買糧食,雖然要花很多銀子,但是相比之下對南宋的經濟體系造成的危害要小得多。

陳仁宗一下子喜上眉梢,道:“這是互惠互利地大好事,我國哪能拒絕這等好事。??這糧價嘛。??也不能太虧了大宋朝。??也不能虧我們,就依現價吧。??一手交糧。??一手交銀子。??不過,這入境一事……”陳興道笑着打斷他的話,道:“皇上請放心。??大宋朝皇帝只是說要入境,沒有說入境多遠。??”

陳仁宗也是個明事理的人,一點就透,緊皺的眉頭一下子鬆開,笑道:“對對對,那就讓他們入境五十里吧。??”

李雋要求宋軍入境,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步驟,只要越南同意入境了,也就是用他們的行動表示已經加入了南宋的陣營。??至於入境多遠多深,根本就沒必要去追究。

陳興道略一沉吟,虎目一轉,閃爍着一絲精光,道:“皇上,臣以爲好事就做到底。??我國一旦允許宋軍入境,那麼我們已經站到大宋朝一邊了,我們已經沒有選擇了。??蒙古人貪得無厭,侵暴成性,對我國始終是個威脅,這仗遲早是要打。??我國何不趁此時機派軍隊與大宋朝一起去打蒙古人。??”

“兵兇戰危之事甚是兇險,可得謹重。??”陳仁宗遲疑道。

陳興道胸有成竹,道:“皇上請放心。??我們不需要派太多的兵,只需要一千足矣。??”

一千兵只是一個象徵而已,沒有什麼實際上地作用,這一旦打輸了,蒙古人問罪之時,完全可以找藉口。??要是打贏了,完全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分點好處。??這是爲什麼老是有國家喜歡象徵性派兵的原因,兩邊得利。

陳仁宗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好處,喜道:“就這麼定了。??”

陳興道請命道:“皇上,臣願意爲國出力,帶兵出征。??”

陳仁宗沒有想到其他,想也沒有想,道:“好好好,陳將軍出馬,朕有何憂?”

越南境內,一身彪悍氣的黃漢戎裝在身,精神抖擻,威風凜凜,與一身戎裝的陳興道並肩而站,正在檢閱行進中地宋軍。

宋軍排着整齊的隊列,雄赳赳,氣昂昂,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彷彿他們不是凡人,而是神兵天將一般,具有一股威懾人心的力量。

黃漢作戰風格兇悍,給人一種就是泰山壓來他也頂得住的感覺,他把他身上這種氣質灌輸給他統率的軍隊了,宋軍自然是人人兇悍,如狼似虎。

陳興道也是名將,精通兵法,曾經打敗不可一世的蒙古軍隊,自有幾分自鳴得意,心想南宋雖然地域廣大,但是說到軍隊反倒是不怎麼樣。??讓他想不到的是,宋軍竟是如此強悍,他此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以宋軍的精悍,蒙古軍隊都不是對手了。

宋軍在李雋的統率下,一年多來征戰不斷,打了不少大仗,苦戰不少,早就是精銳之師了。??再加上裝備的更換,一大批頭腦靈活、指揮果斷、敢打敢拼地將領給提升,一大批優秀軍官充實到軍隊中來,軍人地地位和待遇大幅度提高,戰鬥力早就大爲提高了。

新式裝備的出現,推動新地技戰術理論的更新,宋軍比起蒙古軍隊已經不遜色了,已經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之一。

陳興道很是慶幸自己說服了陳仁宗,沒有與南宋爲敵。??同時,他更慶幸自己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一個正確的選擇,這一選擇讓他名垂青史,成爲一位戰功卓著的名將。

越南皇宮,陳仁宗手捧李雋饋贈給他的十顆鑽石,愛不釋手,讚道:“真是好東西,亮晶晶,光閃閃,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東西。??真是好寶貝,就是太少了點,要是再多個幾十顆就好了。??”

泰王、緬王也如陳仁宗一樣,對着南宋使臣帶來的鑽石讚不絕口,眼睛裡盡是美麗的小星星,巴不得出現一座鑽石礦。

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67章 另類研究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3章 會師昆明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29章 突破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章 威振異域第4章 賢德皇后第58章 奇襲略陽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47章 駕臨劍閣第85章 威震東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30章 神兵天降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28章 連環計第33章 喋血江漢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82章 北伐序曲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6章 異軍突起第47章 火燒碭山第15章 英雄歸來歷史與小說第89章 光復大都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4章 賢德皇后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5章 巧妙應對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66章 毒氣戰第60章 連環巧計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8章 出兵東瀛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10章 敵後戰場(上)上架公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下)序言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87章 第二戰場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21章 議和(上)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51章 西進北上第68章 合圍汴京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章 花好月圓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上架公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1章 絕密武器(下)序言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9章 皇家科學院上架公告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0章 戰略佈局
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67章 另類研究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3章 會師昆明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29章 突破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章 威振異域第4章 賢德皇后第58章 奇襲略陽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47章 駕臨劍閣第85章 威震東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30章 神兵天降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28章 連環計第33章 喋血江漢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82章 北伐序曲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6章 異軍突起第47章 火燒碭山第15章 英雄歸來歷史與小說第89章 光復大都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4章 賢德皇后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5章 巧妙應對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66章 毒氣戰第60章 連環巧計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8章 出兵東瀛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10章 敵後戰場(上)上架公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下)序言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87章 第二戰場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21章 議和(上)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51章 西進北上第68章 合圍汴京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章 花好月圓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上架公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1章 絕密武器(下)序言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9章 皇家科學院上架公告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0章 戰略佈局